秦岭编著的《澳洲留学的那些事儿》是史上最真实、最生动的澳洲留学全纪实,读书、恋爱、打工、求职,当然也少不了海滩、红酒、飚车,甚至是鬼压床和抢劫。一个张口闭口朕的“坏女孩”向你讲述她在澳洲留学的那些事儿。
秦岭编著的《澳洲留学的那些事儿》分四十小节,分别讲述了作者在澳洲留学五年中求学、生活、工作、爱情等方面的独特经历。《澳洲留学的那些事儿》由作者出国前在国内高中学习时的尴尬境遇写起,一直写到作者在澳洲大学毕业后在澳洲的第一份工作,其中涉及了在澳五年所经历的方方面面,从侧面反映了澳洲独有的人情世故、社会秩序、风土习俗,目前书稿的最大特点在于能够用通俗的笔法,将自己在澳洲所经历的近百件值得回味的小事情清晰地叙述出来,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作者善于叙述,能够自如地在内在心灵与外界异国风情之间穿插走笔,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并从中获得启迪。
其实,从一开始我就知道,对我来说,出国并不是像我后来描述的那么刺激。初中的时候父母就有打算让我出国,去俄罗斯,主要原因是因为便宜,跟当时的国内大学价格一样,问题就是我不会俄语,不会俄语中的那个哆嗦舌头的发音。后来没去成。
上高中后,我一贯的散漫作风有所改变,变得极度散漫,打不了,管不服,说不听,最终把自己逼上了留学这条路。跟很多没出过国的家长和孩子想法一样,那么多在国内学不好的出国都能学好,想必国外真的很简单。
之所以后来被我描述得那么刺激,是因为虽然我知道我会出国,但是消息的确来得有点突然,让我至今还记忆犹新。那天是周二,下午第二堂下课,一下课就有朋友跑来跟我说,看到我妈妈在校长室呢。我很奇怪,家长会都没来过,来校长室干吗?就我这个素质的学生,还有管教的必要吗,何苦麻烦高层?我冲向校长室,却发现并没有人。这时候也上课了,我走回教室门口的时候,看到妈妈和一个女人站在一起,那个女人的手里拿着一张单子。后来才知道,那就是机票,妈妈来学校是给我办退学的,不得已来告诉我,是因为机票要我签名。教室内还在上课,妈妈让我进去收拾东西。飞机是周六的。
我的反应向来比正常人慢一拍半,进了教室也没彻底反应过来,那堂是政治课。政治老师看我上课半天才进来,还问我干吗去了怎么迟到,我就说了4个字:我要走了。然后就回到座位上收拾东西,老师跟同学都很疑惑,一直看着我走回到座位上。可是我却发现,因为自己从来也不学习,其实没有什么东西要拿,我就又站起来跟我周围的同学说,我要走了,东西都不要了,你们谁要啥拿啥吧。之所以我没说自己出国,是因为当时我自己都还没有反应过来。脑袋一片空白,比较麻木。
当时正是新概念作文比赛的时候,我们市也要选送学生去比赛,就在市内办了一次作文比赛。由于本人比赛时以纯粹发泄的态度恶批了一顿学校和应试教育,本以为不被骂一顿就不错了,结果还弄了个一等奖。加之学校一贯的凡是好事一律小事化大的作风,弄得都知道了我那篇文章。题目叫做《消失了的我》。偏偏事情就这么巧,在谁也不知道,也没有预兆的情况下,我人就没了。直到我第一次回国的时候,还有同学问我呢,你去哪隐居了?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