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值,曾用名张直。1972年生于四川南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诗歌创作。少年时代即在国内外刊物发表作品上百万字。1992年特招进入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矮种马》,小说集《尘网》(1993,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本书《张值诗选(1994-2011)》收录的就是他的诗歌作品,共计40则,有组诗、诗剧、长诗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张值诗选(1994-2011)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张值 |
出版社 | 宁夏少儿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值,曾用名张直。1972年生于四川南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诗歌创作。少年时代即在国内外刊物发表作品上百万字。1992年特招进入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矮种马》,小说集《尘网》(1993,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本书《张值诗选(1994-2011)》收录的就是他的诗歌作品,共计40则,有组诗、诗剧、长诗等。 内容推荐 《70后·印象诗系》——首部涵盖我国知名70后诗人的大型诗歌诗系作品辑。该书系也是建国以来我国出版的规模最大的现代诗歌诗系。 该书系系统总结了70后诗歌写作成果,由当代著名诗人、评论家臧棣担任主编并撰写总序。所选诗人均为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诗人,其中收录有我区阿尔、何武东、刘学军及谢瑞4位诗人的作品。 本书《张值诗选(1994-2011)》就是该诗系之一,收录的是张值的诗歌作品。 《张值诗选(1994-2011)》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和阳光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目录 算是前言 十问张值 卷一 2000年后10年:虚拟版图 和死者的对话(组诗) 暗中的老虎 烈火 持续的黑暗(七首) 秋天的秘密(八首) 臧密(组诗) 两首玫瑰 有关夜郎(三首) 阳明祠的春天(三首) 云南的事 大理 一只春天的猫咪跑过阳台 花语(二首) 季节的错觉(组诗) 星巴克(三首) 上清寺:追寻回来的夜晚 鱼十章 七年 卷二 2000年前十年:词语的狂欢 词类:譬如一系(组诗节选) 雪与蝴蝶(二首) 葬礼 痛觉 清晨 秩序 自行车 幻象:马 刀锋 火鸟 空山 走向 读荷兰诗选 旧书:时间的影子 读史 野棉花 花朵 向前飞 花事缤纷 歌者(诗剧) 最后(长诗) 现实人格(长诗) 写作的形而上学(节选) 试读章节 持续的黑暗(七首) 黄昏时的一场小雨 是的,即使不用出门,我也知道 这场雨水还在城外下着。整个下午 积水的云层相互追赶,黄昏时分 终于抢在人们回家之前,亮出了深秋的 最后一道闪电,然后就像设定的程序 从四面八方,围着城市开始落下 即使城乡边界如此复杂,它也知道 如何避开那些锯齿一样错落的群楼 多么奇怪的一场雨。黄昏是普通的黄昏 临近冬天的落叶漫天飞舞,空气中布满灰尘 在需要清洗的时候,雨水却选择了绕道 只有进城的车辆,夸张着一身的泥水 把下雨的消息,持续送进干燥的城里 如今早已天黑。气温持续降低 郊区的雨水遥控着城中的冷暖 我闭目在黑暗里,我陷入一场持久的思考 我在寻找一个计谋:如何避免被一场既定的雨水 彻底冷落 独自面对这样的灯火 坐了很久我终于明白:我必须在深黑的夜里 选择一点个人的灯火。在满城的光中 即使我真不习惯,也不能纵容完全的黑暗 我要回到光亮中生活,即使真的孤独 也不能坐视自己的影子,在地上陷入沉默 在更远的海边,风声大作。怀抱爱情的女子 在灯下写作。她的书信尚未照亮深处的自我 在城中另一处灯下,未来的母亲陷身黑暗 她把光明藏于子宫,一生的光芒 正在内部成长。这样的孕育 更是我的光亮,我生命的高光 将穿透一生的黑暗,穿透最深的海水 把我彻底照亮 大雨 不记得是否写过一场大雨 但雨水是不计较的。她在光中垂落 那样迅疾,使光显得无比轻 隔着水汽,窗子印出来的水滴 像金子的针,扎透光亮的明黄 这场雨来得真好。在夜幕低垂 一切即将入睡。雨水浇醒一些事情 在深黑的暗中,水能让那些细节 显出真实的轮廓 而我在等一个人,一直在等吗? 直到大雨反复来临。我不记得了 一场大雨是否和精神有关 他们在雨水中沉向大地,湿透 以及终于被黑夜洗净 某个夜晚 是不是所有人都会被惊醒?在黑暗中 你看见夜晚在流动。沉默时刻风起风止 一道闪电,轻轻划过小众的面庞 那时鼾声均匀。没有一只鸟 愿意在黑夜中呜叫。没有一丝光 能够在黑暗中照亮 黑暗中的事物,在黑暗中找回自己 那些在黑暗中丢失的,还在进一步丢失 不寄望一线声音,和一丝光 黑暗更黑,也更深。一滴泪水 在夜里漂浮,它在寻找一颗眼珠 对黑暗来说,没有惊醒就没有沉睡 对夜晚来说,没有冥思就没有意义 午夜 哪里的灯光照亮此时的雨水 照亮这些孤独的声响 在漆黑的夜空,雨水滴落 从不眠人的眼中,凝积 滑落,挂在春天的窗上 更远的街口,流浪的喧叫 仍是三三两两。这是午夜的地址 多少失踪的信件走在路上 这么些年,还有谁记得住 一生的细节?还有谁不眠窗前 任随雨水,在光中流淌 无数人的飞翔 一个人在床上飞翔。黑暗中他的身体浸满雨水 那些起伏的声音打湿了暗淡的星光 一个人在天空中飞翔。邻座的香氛使人空虚 在宽广的云朵之上,还有多少人在向泥土沉没 一个人在书中飞翔。远离沉重的肉身 一秒钟的冥想何其宝贵,没有人能脱离物质的引力 一个人在尘世中飞翔。他经历的行走和沉睡 疑窦丛生地弃置在大地上 一个人最后的飞翔,充满了复杂的姿势和幻想 他不知道如何才是真正的解脱,他耗尽了最后的时光 群星 你们要告诉我,群星背后的黑暗 那里的景象是否也像今晚 一个人在自己的影子里,看见 光阴如同沙漏,穿过星群的弹洞 你们要告诉我,群星下面的群峰 那里的安静是否如我所见。那里 一片安详,没有一只动物掉泪 连蛇都睡了 你们要告诉我,群星照耀的人心 那道光亮从未消失。那里 没有不被照亮的黑暗 那里有些东西亘古不变 但是当你说出,你们将丢掉这个夜晚 如果你们沉默,你们已失去更多 P12-17 序言 《70后·印象诗系》编辑说明 臧棣 当代诗歌的进程中,70后诗人的出场,随之而来的迅猛崛起,确乎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不仅诗歌读者感到意外,而且诗歌界内部也感到意外。对有些诗人来讲,由于70后诗人的登台,原先似乎清晰可辨的当代诗歌发展的脉络变得模糊起来,甚至变得无从把握。原来设想的从始于1970年代的地下诗,延伸到朦胧诗,再转换到第三代诗歌,并进而扩展到后朦胧诗的这一当代诗歌的谱系,本来就在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中遭遇了离析,但在诗歌史的评述上似乎还有折中的办法。而70后诗人的星火燎原,则彻底捻灭了人们对修复原先的当代诗歌谱系的动机和可能。 70后诗人对当代诗歌谱系的震撼真的会如此强烈吗?很多人会对此持怀疑态度。就在几年前,在很多评论者的眼中,70后诗人还被看成是当代诗歌日趋堕落和轻浮的一个标志。他们的诗歌和立场被强行按在市场和物质的道德背景里经受灵魂的拷问。没有历史感,缺少人文抱负,缺少精神关怀,沉迷色情意象,流于日常的琐屑,口语化甚至口水化等等。这些围绕着70后诗人的指责和抱怨,与其说是对70后诗人的写作水准的不满,不如说是借着不满来巧妙地巩固着一种陈旧的诗歌史的观念。 问题不在于70后诗人写得有多出色,虽然他们中有许多人越写越好,早已走出了前几代诗人的阴影。问题也不在于70后诗人是否找到了有别于前几代诗人的诗歌领域,虽然他们的诗歌疆域将会宽广得令当代诗歌史吃惊。我觉得,70后诗人对当代中国诗歌的真正的意义在于他们的出场和崛起,不仅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当代诗歌走向的预设,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代诗歌的可能性。与朦胧诗人和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诗人相比,70后诗人所受的教育最完整,几乎没受到政治运动的扰乱。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诗歌能力都是在中国社会的转型期里发展起来的。这使得他们的视野,他们的想象力,他们的诗歌感官与前几代诗人存在着根本的不同。这种差异,一直到现在都被诗歌界忽略着,甚至被70后诗人自己忽略着。 70后诗人在改变当代诗歌的面貌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关于当代诗歌的新的问题。他们的写作会让我们重新反思当代诗歌的起点问题,也会促使我们考量不同的诗歌路径的问题。此外,对当代诗歌的代际关系,他们的写作提供了新的不同以往的挑战。他们对当代社会的物质性的回应远远超出了前几代诗人,其中有曲折,有小打小闹,但也不乏新颖大胆和卓有建树的探索。我以为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一代人的创作展示了当代诗歌的新的能量和自信。 这套诗系,或许能让人们从更多的侧面了解70后诗人是如何出牌的。 书评(媒体评论) 真正好的诗歌,完全就只是一种纯个人的文本。 纯个人文本的含义指向有二:一是文本的个人趣味;二是指个人的文本意图。就具体的写作而言,在创作欲出现的当下,诗歌写作形而下地表现为码字、分行、标点应用甚至字体选择。写作过程中的“诗意”更大程度上表现为各种要素因偶然组合而展露出来的可遇不可求的生趣。我常常对那些故意玄化诗歌写作的理论或经验嗤之以鼻,一些人在描述写作经验时总是把写诗搞得像行为艺术。某种意义上,写作过程中文字和其他元素随机组合呈现出的可能性才是诗人的鸦片。而书写时的直觉、语言惯性和临场处置能力就成为决定诗人段位高低的最可靠的标准。这也很好地说明了一些诗人在改变书写方式或创作母语时,立即变得才思枯竭的原因,因为陌生的手段完全剥夺了他们熟能生巧的机会和能力。 而对文字及其相关要素的理解和运用最终标注了诗人的艺术成色。文字因其不同的笔画、造型、向背而具有再组合并衍生超文本含义的巨大潜力。不同字形、发音、语态、字体都足以促使新组合呈现出特殊的温度、气味、色泽或密度等质感。诗歌的张力不单指语义的冲突与溶解,更多的是从文字的外在构造中显现出非同寻常的引力。分寸感良好的诗人致力于在陌生化与匹配度之间找到平衡。 ——张值(诗人,本书作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