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思科中国区总裁林正刚倾情奉献。
★ 众多名人鼎力推荐。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优米网创始人王利芬、《英才》杂志社社长宋立新、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刘胜义、前微软中国公司总裁高群耀、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蒋锡培、新华都商学院理事长何志毅、CBSi(中国)媒体总编刘克丽、著名演员高亚麟推荐阅读。
★ 最简单实用的职场能量法则,最朴素的职业经理人品格。首次系统阐述职场能量法则:能力=心态×沟通×知识,融合亲身职场经历和管理经验,以“让年轻人少走弯路”为目标,倾囊相授35年职业经理人养成心得。
★ 知名杂志关注焦点。《芭莎男士》《职场》《中欧商业评论》《华夏时报》《IT经理人》《商业价值》等国内一线媒体采访报道。
《正能量(职业经理人的养成)》由林正刚所著,聆听总裁的职场故事,发掘自己与生俱来的正能量。
《正能量(职业经理人的养成)》由林正刚所著,《正能量(职业经理人的养成)》是前思科中国区总裁林正刚先生以自己35年职业经历和心得为基础,为职场人倾力打造的一堂职场能量课。
当人们埋头钻研各种职场潜规则、办公室读心术,作者告诉我们最简单最实用的职场能量法则:能力=心态×沟通×知识;当人们的脑海渐渐被权力、金钱和欲望占领,作者提醒我们被众多职业经理人遗忘的品格:professional是一种态度。
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看作者如何把“需要”的事变成“喜欢”的事;
每天都很忙,但还是做不完工作?总裁亲自教你时间管理的技巧;
说话碰钉子,同事不待见?请参见沟通高手的四个特征;
跑堂小弟变身跨国公司总经理?“垃圾桶哲理”解玄机;
开会没完没了,问题悬而不决?不妨试试高效开会四部曲;
……
一位快毕业的大学生问我:“我希望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除了书本的知识外,我还需要学习其他什么技能呢?”
做了三十多年跨国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我发觉职业经理人的能力是由“心态”“沟通”与“知识”组成的一种混合力量,三个元素之间是相乘的关系,如果其中一个是零,那总数就是零。我就曾经见过不少学历很高、经历也不错的人,但沟通能力很差,心态也不健康,结果职业生涯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反,有些人学历不高,但凭着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职业生涯发展得很顺利,远远超过学历可以达到的水平。
心态第一。有的人学历很高,甚至经历也不错,但是来到公司之后心态没有摆正,整天觉得新公司不如旧公司,整天都在找新公司的缺点,不断提旧公司的好处,最后连他老板都受不了,就请他回去。在这种情况下,传说中他在旧公司的能力在新公司就完全没有机会发挥出来,原因就是他自己的心态不正。
沟通第二。有的人具备很不错的心态,知识面也非常广,但沟通就不是他的强项,结果是他与同事合作的成本特别高,除非是非他不可,否则很多同事都不太愿意与他合作,直接影响到他的工作表现。
第三才是知识。一个人的知识永远没有“够了”这一说,所以一定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有识之士”其实也是正确心态的结果。有一些稍有成就的职业经理人,觉得自己已经学够了,只爱听奉承的话,动不动就批评别人的不足,觉得任何反对他的话都是废话。这样的人总有一天会体会到“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相反,一些学历不怎么样的人,凭着良好的心态和终身学习的精神,以周围的人为自己的老师,最终成为“有识之士”。
P5-6
我多年前在国外工作的时候,认识一个叫鲍勃的小伙子。他有个习惯,每天早上都要来找我聊天,但每次他来过之后,我的心情就不太好,可我一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后来,我无意中看见一本有关positive energy(正能量)的书。书里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正、负两种能量,如今大多数人多数时候都在释放负能量,比如抱怨政府不好、经济压力大等等,反正都是坏消息,结果越说越无奈,越说心情越不好。负能量会将身体的正能量全部耗尽,并且传播给周围的人,就像病毒的传播一样。
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与鲍勃谈话之后我的心情会不好,因为他是一个充满负能量的人,谈论的都是负面的话题,他与我聊天时,无意中将他身上的负能量传给了我。有一天我实在受不了了,就指着房间里的垃圾桶对他说:“如果你要倒垃圾,请倒在垃圾桶里,不要倒在我身上。”
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关注正能量,并且注意到很多成功人士都具备很强的正能量,他们不仅取得了事业上成就,而且活得很开心。于是我很快就有了一个决定,就是以修炼正能量为毕生目标,而且将正能量传播给更多的人。
要让自己充满正能量,首先要找出一些正面的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因人而异,只有自己最清楚,就是当你做这个行为的时候,你的心情最好,做事的效率最高。以我自己为例,我运动的时候心情就会很好,只要一运动,心情马上好起来。音乐对我也有同样的效果。1995年是我职业生涯最困难的一段时间,但我幸运地遇上了UFO乐队,那个时候几乎每天晚上都和他们一起弹吉他、唱歌,逐渐将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最终渡过了这个难关。
既然能量是会互相传染的,那就要和充满正能量的人交朋友。有些朋友会像鲍勃一样,整天将你视为垃圾桶,向你传递负能量,如果你没有能力改变他,那就要果断地远离他。
相反,有的朋友能够帮助你发掘正能量。举个例子,我年轻的时候不太爱笑,脸上的表情总是很严肃,但我的女朋友(现在的太太)是一个爱笑的人,动不动就笑,只要她一笑,我也跟着笑起来。她后来告诉我其实我讲话很好笑,我才知道原来我很有幽默感,但以前从来没发觉。又或许是因为和爱笑的人在一起,慢慢将幽默感也发掘出来了。
要提升正能量,还要注意自己说话的用词。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叫自我暗示,我们说话的时候其实就是在不断地给自己暗示,有些词语会给你负面的暗示,那你就要找一个意义相似,但能给你正面暗示的词来代替。比如“问题”这个词就有负面暗示,我就用“挑战”来代替;“不足”就用“有改善的空间”来代替。如果实在避免不了负面的词,那一定要用正面的词来结束一个话题。当然,发掘正能量还有很多种方式,我会在书中详细阐述。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负能量,当你状态不佳时就很容易让负能量入侵,这就是你需要修炼的时候,要尽量缩短将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的时间。如果你是经理,是CEO,你就是船长,当船碰到风浪,所有船员都看着你,需要你来指挥。作为船长,你要坚信你能带大家平安脱险,因为肩负着这个责任,你已经没有“自我可怜”的权利,必须将负能量转化成为正能量,勇往直前。
事实上,每个人的身体中都潜藏着巨大的正能量,只不过我们没有重视它,反而让负能量占了上风。负能量是迷路的正能量,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疏导自己的负能量,找回自己的正能量。发掘自己的正能量,你准备好了吗?
无论做好一个职业经理人还是管好一个企业,基本上都是要先学会做人。
这本薄薄的书在整个职场艺术的领域里面无疑是冰山一角,我们懂的永远比我们不懂的少。要了解这座冰山有多雄伟,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终生学习”的目标。
从我个人来说,我会继续朝这座冰山的深处挖掘,也欢迎读者朋友与我一起来体验这段终生学习的精彩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