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最新要求,基于“教好每一节语文课”的价值指向,聚焦语文教学的难点——古诗词教学,从章法结构、字词解读、美学风格、修辞手法、文化传承等维度、对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进行了详尽指导。本书整合了统编版语文教材及教新版课标中出现的古诗词,充分融合单元教学设计的理念,基于学生阅读与鉴赏古诗词的思维路径进行编排。本书设计了“选材说明”“目标提供了借基和这样”和定位”学过程”和“教学反思”四个板块,为教师开展古诗词教学”为落实语文新课标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作者简介 朱艳春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分会语文教师教育中心副理事长,北京市中语会常务理事,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语文学部部长,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特聘专家。著有《做语言文字的炼丹人》《初中语文微课设计与评析》等。 目录 第一章 分章析句:从章法结构解读风骨气韵 第一节 重章叠句:思想、情感、层次、节奏的递进 第二节 起承转合:首尾呼应、上下勾连的逻辑 第三节 词牌韵律:景、事、情、理的交融 第四节 内在结构:主题、情感、时空的脉络 第二章 潜文入字:基于客观经验的解读路径 第一节 依据汉字本源解读 第二节 依据词义演变历程解读 第三章 审美意象:多样美学风格的载体 第一节 山水田园诗意象的生命情调 第二节 边塞征戍诗意象的风骨气象 第三节 送别羁旅诗意象的人生态度 第四章 艺术表现:常见的修辞手法 第一节 比喻:具象鲜明的切入路径 第二节 夸张:把握特征的关键要素 第三节 用典:解读情志的重要依据 第五章 文化人格:民族文化传承的关键密码 第一节 君子人格:中国文化的集体人格模式 第二节 隐士人格:传统文化精神的独特表现 第三节 侠士人格:以正义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共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