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要淡定(直言内政外交)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张国庆//马晓霖//徐立凡//戴占军//牛力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理性的声音,世界的眼光,国运的思考。张国庆、马晓霖、徐立凡、戴占军、牛力编写的《中国要淡定:直言内政外交》从“淡定”这一角度切入,分析了我们现阶段的问题,观照了我们的国家定位、发展途径、生存状态和群体意识。

内容推荐

世界怎么了:

全球陷入新一轮通胀危机?

中国怎么看:

新帝国主义对中国新一轮经济狙击?

我们怎么办:

我们的财富新危机?

外交:中国有天敌吗?谁是中国最大的战略对手?

外交:中国要怎样的海外保护?中国将来的航母,是内向一点,还是外向一些?

经济:高房价合理吗?如何看到未来的房价?

大变局中,资产如何保值?

人民币会继续升值吗?

当下老百姓最应当忧虑的是什么?

《中国要淡定:直言内政外交》从经济、军事、内政、外交等十三个方面,为时代把脉。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并对未来作出适当的预测。

《中国要淡定:直言内政外交》由张国庆、马晓霖、徐立凡、戴占军、牛力编写。

目录

第一章 中国有战略对手吗

 象征性动物:大象。

 入选理由:强大而内敛,群居而共融。

 本章PK:谁是中国最大的战略对手?

 正方观点:忘记几千年的辉煌历史而只记得100多年的亏损,就难免是一腔受害者的心态。

 反方观点:历史上的血污,不是你一相情愿就可以擦干净的。在一个锅里吃饭的,不一定都是朋友。

第二章 做领袖还是做伙伴

 象征性动物:刺猬。

 入选理由:亲密而自持,合作不结盟。

 本章PK:“入常”问题,中国是否该放行?

 正方观点:五常扩容应该放行,否则“金砖国家”合作等机制可能瓦解。

 反方观点:从国际道义的观点出发,应旗帜鲜明地反对某些国家入常。

第三章 人民是国家资产最好的保值人

 象征性动物:老虎。

 入选理由:过大外储已如虎,数代人或睡不好觉。

 本章PK:美国国债是毒药还是糖果?

 正方观点:我们被美国国债绑架了,购入美国国债是饮鸩止渴。

 反方观点:持有美国国债,既是救美国也是救自己。

第四章 中国要怎样的海外保护

 象征性动物:鲸鱼。

 入选理由:温和地处在食物链最高端。

 本章PK:中国将来的航母,是内向一点,还是外向一些?

 正方观点:中国航母下水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实际军事意义。

 反方观点:中国航母既是中国成为海洋大国的宣示,又是护国护民利器。

第五章 人民币该不该更值钱

 象征性动物:龙。

 入选理由:龙翔九天,坚挺的货币是翅膀。

 本章PK:人民币升值能否倒逼产业升级?

 正方观点:人民币升值是治理通胀的最后工具,又可倒逼企业升级转型。

 反方观点:用人民币升值来倒逼产业升级,这个方法在中国的国情下行不通。

第六章 高房价合理吗

 象征性动物:蜗牛。

 入选理由:蜗牛有壳产权,人至少得有居住权。

 本章PK:做不了房奴的比房奴郁闷?

 正方观点:房子是有金融属性的,不想当奴隶的房奴成不了好主人。

 反方观点:背着房贷过日子太惨了,不能光跟东京比房价,还要比收入。

第七章 为啥活得不踏实

 象征性动物:猫。

 入选理由:猫有九条命,人独此一生。

 本章PK:食品安全是良心问题,还是机制问题?

 正方观点:生产经营者道德沦丧,是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祸根。

 反方观点:“质量腐败”和监管惩处不力,才是食品问题首恶。

第八章 跑赢CPI

 象征性动物:貔貅。

 入选理由:为全民吃进财富是根本!

 本章PK:增加投资品种和净化投资环境,哪个更重要?

 正方观点:在金融市场特别是股市,目前最需要的是打黑肃清。

 反方观点:投资渠道异化为少数人的工具,开放民间融资渠道、优化投资品种才是硬道理。

第九章 仇富还是爱富

 象征性动物:袋鼠。

 入选理由:财富都装身上,是个累赘。

 本章PK:遗产税该不该尽快征收?

 正方观点:遗产税体现了财富公平,是做慈善的制度导向,应尽快做起来。

 反方观点:开征遗产税,需要考虑目的和时机,以及对社会的复杂影响。

第十章 要不要把孩子送出去

 象征性动物:海龟。

 入选理由:养海龟以前是智力投资,现在是安全投资。

 本章PK:教师该不该向全社会招聘?

 正方观点:应在全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并对其资格进行认证。

 反方观点:教育的失败不能归咎于教师,教师认证解决不了教育问题。

第十一章 有病的民族才忽视母语

 象征性动物:鹦鹉。

 入选理由:强制性学舌有碍母语文化传承。

 本章PK:英语该不该成为高考乃至评职称的必考科目?

 正方观点:英语不应成为敲门砖,更不应成为卡人的门槛。

 反方观点:英语霸权是全球现实,需要我们主动适应。

第十二章 我的文化谁做主

 象征性动物:狮子。

 入选理由:强大和野性才能守地盘。

 本章PK:洋节日是否该淡化处理?

 正方观点:洋节在中国弄不出多大鬼来,充其量给孩子们和商家添个乐。

 反方观点:洋节是文化植入,要对年轻人加强引导,不能听之任之。

第十三章 中国文化俏天下

 象征性动物:熊猫。

 入选理由:稀缺而温暖,率性而豁达。

 本章PK:中国输出的文化,要不要对症下药?

 正方观点:文化输出要有针对性,着力于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提升。

 反方观点:做文化不能急功近利,文化需要魅力而不需要“媚力”。

试读章节

中国有战略对手吗

象征性动物:大象。

入选理由:强大而内敛,群居而共融。

本章PK:谁是中国最大的战略对手?

正方观点:忘记几千年的辉煌历史而只记得100多年的亏损,就难免是一腔受害者的心态。

反方观点:历史上的血污,不是你一相情愿就可以擦干净的。在一个锅里吃饭的,不一定都是朋友。

牛力:我先来做个开场白吧。为什么有这么一个想法?其实也跟咱们这个《行走天下》栏目有一定关系,在座几位都是《行走天下》绝对给力的嘉宾,每天畅谈国内、国际大事,各位在节目里聊得很High,听众听得也很High。不过,由于时间的限制,有些时候不能尽兴,特别是针对我们这两天要讨论的话题,大家很感兴趣,但节目里不能完全展开或者不方便深谈,所以,我们想来一次集中的头脑风暴。

为了淡定的头脑风暴

牛力:咱们的大题目叫“中国要淡定”。“淡定”是指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镇定程度,遇事沉稳又积极果断,老练却重视有加,胜不骄、败不馁;淡定形容一种勇气,一种思想境界,一种心态,一种生活的状态。这个解释很好,比如说这“心态”,现在咱们国家改革开放30多年了,兜里的钱有了,生活比原来好了,但是精气神儿却没了。为什么说要淡定?我觉得恰恰说明有一些不淡定的状态存在,所以我们才来讨论这些问题。这是我对这两天讨论内容的一个小小的解题,算做一个开场。

接下来,四位嘉宾在这里畅所欲言,咱们用两天的时间想一想中国未来的淡定发展大计是什么,咱这头脑风暴很不容易,是加长版的《行走天下》。拜托各位了,尤其是在座的四位嘉宾。后面的这些网友,还有记者,我们的热心朋友们,也欢迎大家随时加入我们的讨论,我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穿插,也是一个主持,希望这两天的会议能够结出美丽而淡定的硕果。

节目开始了,张老师您先来。

张国庆:“淡定”这个话题,首先是谈国内的东西,国内现在浮躁多一些。对外,我们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我们要谈的话题一是国内的,二是对外的,但每个话题都是涉外的,所以也能发挥咱们几个人的特点。我们并不是来寻求答案的,只要我们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能够促使国人深入地思考我们所面临的处境,能够更积极地规划中国的未来,就不枉此谈。

生活中有忧郁和纠结,但生活也有诗和远方——这也是我们想传递给大家的信念。

之所以要从“中国有战略对手吗”这个题目开始,是因为国家定位,或者说一个国家对自身整体形势的判断,这在相当程度上会影响到其未来一段时间的走向及其国际形象。

处在“焦躁期”的中国

戴占军:一个国家的发展,总有一定的阶段性,在一定的阶段里呈现出某种特征。这种特征或特质,有积极面,也可能有消极面。而负有责任感的研究者,理应总结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问题,帮助社会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

我觉得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几年,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国际生存空间的拓展,中国的经济、社会和国民理念目前正处于新的转型时期。相互纠结在一起的新问题,不同社会群体的诉求,以及日益多元的思考和理念,或交织互动,或对立冲撞,呈现出转型阶段的独特景观。

“中国要淡定”的话题不是我们突发奇想,也不是我们毫无根据虚拟出的议题,而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国民面前,亟须大家正视的社会课题。当然,“淡定”是形容词,任何形容都是蹩脚的。但在我看来,它总括描绘出了我们所希望达成的社会心理状态。

所以,我们从“淡定”这一角度去切入,分析我们现阶段的问题,观照我们的国家定位、发展途径、生存状态和群体意识,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也很有意思的事情。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宿命

戴占军:所谓“国家宿命”,是“因与果”的必然。在我看来,如果把“战略对手”这个词汇,移植到社会学或国际关系的领域,它实际上是指“国家宿命”,即是说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另一个国家的命运,存在着某种必然的、难以改变的关联,就像人们常说的所谓“命中注定”。

宿命论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有着各种各样的争论。抛开这个不谈,老实说,在某些问题上,我是有一点宿命观的。但需要阐明的是,我的所谓“宿命”,并不是上苍的意志、上帝的安排,而更多的是指历史的必然性。你有什么样的历史,你处于什么样的历史阶段,你存在于什么样的环境中,以及你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由上述这些所产生的一种社会性的必然。所谓“国家宿命”,是“因与果”的逻辑关联。

牛力:我稍微打断一下,很想解读一下关于“宿命”的理解,因为我们老说的宿命是相对比较消极的,但是为什么我们要去研究,比如说关于我们的战略对手,就说明我们还有可以把握自己命运的那一部分。

戴占军:我是这样看,有一些东西,是历史必然产生的。以往的历史,处在无法重新再现的时空,我们无能为力,但对于今天的现实即明天的历史,我们是可以参与并塑造的,这也就是牛力所说的把握自己的命运或改变自己的命运。

张国庆:是不是有两点东西不好改变,一是邻居无法选择,俄罗斯、日本就在这里盘踞着,这个我们没法改变;二是曾经过去的历史没法改变,包括历史的恩怨和心理积怨,能改变的是现状的东西。

马晓霖:“宿命”,我觉得是一种规律性,小到一个生命个体比如人,大到一个民族,再到一个国家,它的成长、发展、衰亡会存在一个周期律。一个国家发展、兴旺和强大到一定程度和规模,可能进入停滞,然后开始衰退直至崩溃、灭亡。古今中外,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政权,甚至很多国家兴盛不过一二百年就死掉了,之后产生新的政权、新的国家,一切基本从头再来。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马晓霖:对一个民族而言,也有奇异甚至难以摆脱的宿命,比如已经流浪了很久的吉普赛人,他们的宿命似乎就是流浪,流浪,再流浪。这种流浪假以时日,就变成一种民族常态和惯性,甚至变成一种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或者行为习惯。

另一个民族就是犹太人,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他们一直处在流浪、漂泊的状态,即使现在建立了一个主体民族国家以色列,但是,更多的犹太人都散居海外,以色列的犹太人由于出生率低,百十年后会沦落为少数民族,也可能开始新的集体迁移和流浪。

从宗教角度看,极端的犹太教人士反对建立现代政治学意义上的国家,坚持认为犹太人就必须流浪,受难,直到真正的救世主弥塞亚降世。而且,以我个人的理解,这种流浪造成的动荡感和危机感恰恰使得犹太人千百年来充满了创造和振奋的激情,使犹太人成为对世界贡献突出的民族之一。这就是规律和宿命。而规律和宿命一旦成为一种恒久的现象和明显的民族符号,就会对这个族群产生世代的心理暗示,进而左右这个族群的行为取向。

牛力:流浪的话,为什么还要找一个地方?

马晓霖:以色列建国是世俗政治家的抉择,在犹太人受尽磨难的时代代表着多数犹太人的愿望,但是并不代表全部犹太人的信念。这些年,每当各地举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的国际大会时,都会看到一批中世纪打扮的犹太拉比举着巴勒斯坦国旗,反对以色列作为国家存在。他们是从宗教角度理解当今政治的,不从这个层面看问题,会很难理解。

张国庆:所以,这也是宿命吧,犹太人自从建国之后战乱不止。

马晓霖:“业障”“天谴”“报应”,这些不同宗教里都有的共同或相似概念是遵循某种规律的。说到这里,我想提两个例子,一个是汶川大地震时,面对中国遭受的巨大灾难,受藏传佛教影响的好莱坞影星莎朗·斯通就此接受记者采访,未过多思考便说这是一种“业障”,引发中国民众的巨大愤怒。其实,我觉得是我们不够淡定,琢磨一下,她为何这么说?

另一个例子更能说明宿命与民族悲剧的联系。2000年,我在巴以地区常住时,围绕二战犹太人大屠杀事件,以色列最高宗教领袖大拉比优素福没有把谴责的矛头指向纳粹德国和反犹主义,而是说了一句令国民震惊的话:“这是犹太人过去造孽应该得到的报应!”尽管此言一出,受到世俗人士的强烈抨击,但是,多数以色列人以淡定、默认的方式作出回应,并没有影响优素福的教主地位和威望。这是一种宗教民族从宗教角度反省的态度,但是,在世俗政治层面,它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兴旺成败,甚至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毁灭,而咱们需要更多地从世俗政治层面探讨中国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中国与战略对手、宿命的抗争较量,对外,就是看谁是中国的国家主体对手,什么样的环境是中国毁灭性的外在因素。当然,战略对手和宿命,从另一个层面而言,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把握好生存发展的运势和规律。

太多的国家和民族不是毁灭在对手的征服下,而是毁在自己的手里。 

最大的对手是最好的知己

徐立凡:为什么我们要先讨论“战略对手”呢?在我看来,它涉及当下中国人的世界观。我们从小受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但是很多中国人的世界观现在是不正确的。

战略对手肯定是客观存在的,第一是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会决定不同族群在基本性的普世价值观外的思维差异性。在双方交往时,这意味着先天的碰撞和价值取向不同。

第二是文明形态,我们必须承认在冷兵器时代,一直是游牧民族跟定居民族存在长期的文明碰撞,而且少有不血腥的,这个是全球都一样的。因为不同共同体社会的进化不是一个速度,不是一个初始点同时开始的,一定存在不同的地理打造的不同的民族特性和诉求,不同的进化阶段导致不同的文明形态,必然产生对利益的争夺。

P2-7

序言

GDP(国内生产总值)在前进,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在涨,但国人的幸福指数却没有跟上。于是乎,在一个折腾的世界,中国乃至每个中国人,如何更淡定地生活,成了一个需要直面的命题,事关幸福,也关乎未来。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们五个人想到了这样的话题——中国怎样才能更加淡定?讲述的就是中国在变动的世界形势下,所要抱持的信念和需要作好的准备。

过去的10年,中国确实已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也越发引人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中国迅猛的发展,引发了世界范围的羡慕嫉妒恨,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海外利益,都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而在内部,中国文化的缺失,民众心态的浮躁,也使中国的崛起面临可持续性发展的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外交和话语权争夺该如何做?中国文化和教育该怎样配合这种发展?中国怎么更好地博弈和经营我们自己?都是值得探讨的话题。而我们五个人的“头脑风暴”所希望揭示的就是诸多让我们不淡定的问题的实质,并与读者一同寻求解决之道。

除去“头脑风暴”,这本书还有几大亮点:

一是气场极好。由于五个人经常在一起做节目,私交也很好,所以座谈起来,行云流水,不仅有默契,而且放得开,其效果远比各自在家奋笔疾书要好许多。并且,五人的知识结构也非常互补:从国际问题到经济问题,从话语权到食品安全,从文化教育到旅游,都相得益彰。更难得的是,座谈期间,旁听的很多朋友也都能很好地融入,提出很多尖锐的问题,也与我们进行了充分的互动。同时,我们的很多话题还在微博上与博友进行了交流,这也使我们的书别开生面。

二是每章都用一个动物来形象地说明问题。灵感是在轻松的环境下滋养出来的。本来一开始并没有这个点子,只是在座谈进程中,从中国的大象定位逐渐想到了,其实每个话题都可以用动物来象征性地表现出来,比如房价与蜗牛,文化输出与熊猫,等等。既生动,又引人深思。

三是共同提起了八大主张,如中国要寻求大象定位,英语成为高考的选考科目,房产产权从70年变为700年,人民币2016年阻击日圆,放开汇市,征收遗产税激励慈善,用赠与税稳定婚姻关系,等等。这些主张,涉及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海外利益,也涉及民生的方方面面,都有相当的民意基础,也都有一定的建设性。这体现出本书所具有的理性和建设性,也表现出我们对提升国民幸福度的热切关注。

四是现场感强,故事多。这不是一本空谈的书,是在夹叙夹议中对现有问题进行抽丝剥茧,其中讲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也有作者们的生活感言。因为中国的事儿,是所有人的事儿。在后期处理时,保持了座谈的原味,以便让读者能有更好的现场感和参与感,就好像我们是坐在一起聊天,像朋友一样。

从章节的安排上,前面多是政治和经济话题,后面则偏向文化和教育话题。这其中,既有中国该怎样定位,如何看待我们的战略对手和朋友,怎样更好保护海外利益;也有我们该怎样投资,北京的房价还能涨多久,如何用税收等政策手段调整社会乃至家庭关系;更有全民学英语是福是祸,要不要把孩子送出去,我的文化谁做主这样涉及每个家庭的文化和教育问题。努力寻求不淡定的根源,是为了我们将来更淡定一些。

至于读者,大家尽可以各取所需:有孩子教育问题的,可多看看10至13章,关心投资方向的,可多注意6、8两章,关心生活质量的,留心7、9两章,关心中国以及企业和个人海外权益的,读读3至5章,关心中国定位及地缘政治的,一定不能错过开头的两章。你可以进来点餐,也可以包席。成本是书价,得到的既可能是更加淡定的心态,也可能是在投资和教育上夯实我们淡定基础的收益。

世界很折腾,中国要淡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6: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