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辛亥革命这些年(1911中国大变局)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陈一枪//秦川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陈一枪、秦川所著的《辛亥革命这些年》力求以客观的角度,真实记录从清末新政至护国战争这段跌宕的历史,勾勒出大时代的国家记忆,以及展现清政府、立宪派、革命党之间盘根错节的权力角逐。在成王败寇的历史逻辑中,那些真正的草莽英雄、民族精英,往往淹没于强大的国家叙事中,以至于在我们日常读到的历史教科书中,他们都变成了一个干枯而冰冷的符号。本书力求将他们还原为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个人,真实记录他们为国家、为理想、为利益而奔走的哭喊,记录他们曾经的激昂、豪迈、迷茫、痛苦和挣扎,曾经的伟大与卑微、高尚与卑劣、光明与龌龊。

内容推荐

慈禧作为谋杀戊戌变法的刽子手,为何掀起了更为激进的新政变法?是谁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冯国璋本能一举荡平武昌,为何却隔江打空炮?

袁世凯为何能手持两端,既逼得清帝退位,又最终窃取了革命果实?

黎元洪等人在湖北武昌领导了辛亥革命,为何孙中山却在南京就任了临时大总统?

……

1911这些年,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辛亥革命这些年》重点记述了从清末新政至护国战争这段生猛的历史,以轻松、幽默的笔触勾勒了激变时代的国家记忆,真实、客观地展现了辛亥这些年,清政府、立宪派、革命党之间盘根锚节的权力角逐。一边是民主的旗帜在飘扬,一边却是利益的尖刀在拼杀,漩涡中的中国人开始寻找国家与民族的自由之路。

《辛亥革命这些年》由陈一枪、秦川所著。

目录

第一章 革命前夜,山雨欲来

 第一节 苟延残喘——清末新政

国难当头思变法

坎坷的第一步

新政变法是个什么玩意儿

 第二节 养虎为患——北洋军系

落后就要挨打

乱世出枭雄

国中之“国”

 第三节 迷梦破碎——预备立宪

五大臣出洋取经

你方唱罢我登场

原来只是个假象

 第四节 燎原之火——革命运动

思想就是“孙行者”

终于找到了组织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暗杀时代”

第二章 武昌起义第一枪

 第一节 保路运动掀风潮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民

山雨欲来风满楼

天下未乱蜀先乱

 第二节 新军崛起成惊雷

起义的先锋队

张之洞“种瓜得豆”

新军的觉醒

 第三节 风云际会武昌楼

要么造反要么被抓

最是那一枪的偶然

为他人作嫁衣裳

 第四节 烽烟四起独立潮

“带头大哥”

大江南北奋独立

第三章 袁世凯之纵横捭阖

 第一节 袁世凯东山再起

大难临头思宫保

机会终于来临

老袁出山,谁与争锋

原来是个白眼狼

 第二节 袁世凯剿抚兼施玩议和

一笔绝世交易

遣使南下初探底

胡萝卜加大棒政策

计划赶不上变化

第四章 中华民国的成立

 第一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组建

谁都想分一杯羹

灵魂人物出现了

民国,民国,人民之国

 第二节 天朝的崩溃

突然夭折的战争

舆论的威力

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袁世凯式的逼宫

良弼的死期

清廷的末日

第五章 唐氏内阁

 第一节 定都之争

北京,还是南京

北京兵变

老袁“称王”

 第二节 唐绍仪组阁

第三道“紧箍咒”

唐氏内阁

北迁的坎坷

一番心机尽枉费

一出闹剧“超然内阁”

 第三节 “三巨头”北京会晤

周游列省为民生

忍辱负重留守穷城

张振武被杀阴云起

北京会晤“和乐融融”

第六章 宋教仁改组国民党

 第一节 改组国民党

政党大合并

改组国民党

 第二节 宋教仁被刺

国会选举拔得头筹

江山代有才人出

世间已无宋教仁

谁是真凶

第七章 二次革命

 第一节 善后大借款

打还是不打,这是一个问题

又是钱惹的祸

先下手为强

 第二节 再续南北之战

李烈钧湖口举义

独立潮旋起旋灭

第八章 袁世凯称帝

 第一节 走向专制

“第一流人才内阁”

总统是这样制造的

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废除《临时约法》

收揽军政大权

 第二节 帝制自为

丧权辱国之“二十一条”

我有迷魂招不得

第九章 护国战争

 第一节 蔡锷云南起义

云南平地一声惊雷

护国运动燎原成势

 第二节 枭雄末路

北洋集团祸起萧墙

内外交困骑虎难下

过把瘾就死

试读章节

第二节 养虎为患——北洋军系

落后就要挨打

1904年9月12日,练兵处会同兵部上奏《新式陆军章程》,得到了清延的正式奏准。自此,袁世凯作为练兵会办,正式编练全国新军。

然而,这并不是大清王朝第一次改革军制,但以往历次的改革在内乱外侵中均不堪一击,如今的改革该怎么才能打破这近似宿命的魔咒?王朝的统治者不得不对以往的军制作出深刻的反思。

回首200多年前清军初入关,区区十数万的八旗兵创造了征服大片土地的奇迹,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清朝建立后,采取“以汉治汉”的策略,沿用明朝的卫所军事制度,各省自筹粮饷,自组防军,形成清朝兵制里的绿营。直到嘉庆、道光以前,绿营与八旗都是大清主要的旧式军队。然而,世袭的兵制和“将不专兵”的制度让军队的战斗力迅速下降。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过惯了太平日子的清军全线溃败。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风起云涌,清军更是被打得落花流水。

接连的失利,让清廷慌了手脚,为免情况进一步恶化,清廷只得放手让汉族官僚在各地督办团练,以对付太平军。于是,曾国藩编练的湘军及其门生李鸿章编练的淮军横空出世,成为咸丰、同治年间的主力军。湘淮军讲究地域和血缘关系,层层隶属,兵为将有,其制正与绿营、八旗相反,故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很强,但也俨然成了“曾家军”、“李家军”。

平定了太平军、捻军和其他一些起义后,清廷忌惮汉人地方武装坐大,将湘淮等军整编后分驻各地,成为防军,绿营也被改编为练军,与八旗兵一起,构成同治、光绪年间的主要军事力量。

此时洋务运动方兴未艾,军队的武器装备改进了不少。但“同光中兴”的短暂平和之光耀花了统治者的眼,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并没有用心改革军事。这时期稍有的成绩,就只有洋务派创立的北洋水师。

可惜好景不长,这支北洋水师并没能如清廷所愿,成为海上的铜墙铁壁。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北洋舰队在黄海和威海卫之役中全军覆没,日本军队长驱直入,轻易占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迫得清廷割地赔款,颜面尽扫。

昔日逐鹿中原,今日节节败退,王朝的统治者五味杂陈。甲午一战,国人如梦初醒,大清王朝军事的落后,不仅仅因为武器装备,更重要的是军事制度。由此,采用西法编练新军被王朝的统治者提上了议事日程。

但经历惨烈的甲午一战,熟悉西方军制的将领几乎全部以身殉国。还有谁堪重用呢?清廷只得将目光瞄准了德国军官汉纳根,派其与朝廷大员胡燏棻共同主持编练新军。然而,非常时期的清廷已是惊弓之鸟,再加上戈登的教训,清廷对汉纳根猜忌重重,最终逼走了汉纳根,只剩下文人胡燏棻独撑大局。

胡燏棻摒弃了以往清朝旧军的练军习惯,“一切操练章程,均按照西法办理”,倒也编练得有模有样。清廷于是决定扩大新军规模。1895年,胡燏棻移驻距天津东南70里处的小站练兵,所练新军号称定武军。

次年,张之洞也开始招兵买马,在武昌(后移吴淞)一带编练自强军。不久,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由刘坤一续办自强军。然而刘坤一并不热衷于编练新军,所以后来自强军并没有大的扩充。

1895年末,胡燏棻被调去督办津卢铁路,接替他的便是袁世凯。到1901年,自强军也划归袁世凯节制,后被编为北洋军第四镇。

袁世凯何许人也,为何独得清廷的青睐?

乱世出枭雄

袁世凯,字慰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叔祖父袁甲三和堂叔袁保恒为进士出身,堂叔袁保龄和叔父袁保庆为举人出身。一门两代四贵人,袁氏可谓门第显赫。袁保庆无后,其兄袁保中于是将四子袁世凯过继给袁保庆。

袁世凯曾先后两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名落孙山,愤而将所作诗文付诸一炬,声言:“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乌能龌龊久困笔砚间自娱光阴耶?”1881年,22岁的袁世凯前往山东登州,投靠嗣父袁保庆生前的拜把兄弟、淮军统领吴长庆,并得到吴长庆的重用,被委充庆军营务处会办。

随后,朝鲜政局动荡,相继发生“壬午兵变”、“甲申政变”,袁世凯随吴长庆入朝镇压。在朝鲜帮办军务期间,袁世凯办事精悍果敢,应变机巧,成为吴长庆的左右臂膀,并得到直隶总督李鸿章的赏识,从此得到清廷的注目。

由于在庆军中的干练声名,以及曾帮助过朝鲜李王朝编练“新军”,袁世凯被视为通晓西法的练兵人才。在胡燏棻被调任后,即由刘坤一、张之洞、李鸿藻、荣禄等推荐,接统小站新军。

在接任前,袁世凯也为接手新军积极准备,曾呈上《为练新建陆军上督办禀》,提出“必须参用泰西军制,始可照西法操练”。这得到了朝臣的赞赏,李鸿藻高度评价袁世凯“家世将才,娴于兵略,如令特练一军,必能矫中国绿防各营之弊”。光绪帝随即批示“温处道袁世凯既经王大臣等奏派,即著派令督率创办”。

P8-10

序言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谁也想不到,一百年前武昌城头偶尔的一声枪响,敲响了大清王朝的丧钟,而更想不到的是,在此后的一百年里,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进行反复尝试。自秦一代开始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帝国体制,在汹涌而来的近代化浪潮中土崩瓦解。当中华帝制遭遇民主共和,当小农生产遭遇工业生产,当中国传统遭遇西方文明,这期间将经历血与火的战火洗礼,经历社会结构天翻地覆的变化和民族文化撕心裂肺的惨痛。这场“三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显然来得太快,这个古老的国家此前甚至从来没有想过改变,以致它被挟裹于近代化的浪潮中踉踉跄跄。

武昌起义无疑以武力的方式,加速了这一历史进程。而在此之前,以孙文为首的革命党在南方领导了十几次的起义,皆被清政府旋即镇压。从武昌起义第一枪打起,人们也以为这不过是一场普通的兵变,而形势却疾转急下,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全国各省一呼百应、宣告独立。自此,中国近代史上那些璨灿的政治明星们陆续登上了政治舞台,如袁世凯、孙文、黄兴、宋教仁、黎元洪、唐绍仪、蔡锷……他们在激变的大时代中,因为各自的理想、观念与及利益的不同,进行着复杂的武力与权力的角逐。

一边是民主的旗帜在飘扬,一边却是权力的尖刀在拼杀。理想是那么的高远,以至于它彻底颠覆整个旧世界,而开启了一个“民治”的新时代,顺应了世界的潮流;而现实是那么的残酷,以至于无尽的征战与牺牲,无尽的尔虞我诈、蝇营狗苟。作为旧世界的乱臣贰子,他们成功地摧毁了这个旧世界有形的政权,却很难摧毁压在我们心头上无形的“奴隶”思想。当其时中国最懂民主的宋教仁还在为国会奔忙时,那颗罪恶的子弹却穿透了他的身体,他的政治理想最终敌不过龌龊卑劣的暴力,先驱们为之奔走呼告的世界,依然是一个暴力与强权的世界。

本书力求以客观的角度,真实记录从清末新政至护国战争这段跌宕的历史,勾勒出大时代的国家记忆,以及展现清政府、立宪派、革命党之间盘根错节的权力角逐。在成王败寇的历史逻辑中,那些真正的草莽英雄、民族精英,往往淹没于强大的国家叙事中,以至于在我们日常读到的历史教科书中,他们都变成了一个干枯而冰冷的符号。本书力求将他们还原为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个人,真实记录他们为国家、为理想、为利益而奔走的哭喊,记录他们曾经的激昂、豪迈、迷茫、痛苦和挣扎,曾经的伟大与卑微、高尚与卑劣、光明与龌龊。

1911—2011,一百年悄然过去,时间的暗夜没法淹没那一代人的精神烛光,伟人之所以伟大,在于我们当下及未来之生存,根本没法拒绝他们的灵魂参与。时间就像河流,它涤荡一切,然而历史终将留下那些最有价值的东西,成为后来者追寻的烛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