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应被铭记的时代,这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壮阔风云。
虽然长衫旗袍的岁月已逝,但这段特立独行的民国岁月,经过一百年时间的封藏,却愈加散发出一种醉人心脾的迷人味道……
王鑫编著的《醉民国:一段真实历史的细节追忆》中一个个数不尽的风流人物,一件件道不完的民国传奇,他们犹如时光雕凿、岁月磨砺的无瑕美玉一般风姿卓立,风采依然,成为点缀于民国夜空中一颗颗璀璨夺目、流光溢彩的不落星辰。
触摸质感,把玩细节,品读时尚,领略风情,醉民国为您串起的是遗落在时光沙滩上的珍珠,流浪在珊瑚中的扇贝,在经历了滚滚历史风尘的细致打磨后,穿越了七十载的光阴阻隔,依然衣冠楚楚,面容鲜活地一一向你我走来……
洁如玉,玉树临风,英姿飒爽的民国美男汪精卫;美轮美奂,敢爱敢恨的民国佳丽陆小曼;出身青楼,纵情笔墨的画坛才女潘玉良;叱咤风云,显赫一时的流氓大亨黄金荣;出使欧洲,名震京城的“花国状元”赛金花;爱衣成痴,风情无限的“旗袍夫人”宋美龄;还有那潜入敌营,搜集情报,令戴笠闻风丧胆,蒋介石无法安然入睡的“暗夜玫瑰”沈安娜、“乱世女杰”张露萍……
王鑫编著的《醉民国:一段真实历史的细节追忆》共分为当年时尚、当年人物、当年风物三卷,主要内容包括:新兴的指上丹青、密丝佛陀与Tangee口红、卷发情愫、高跟鞋的诱惑、旗袍里的万种风情等。介绍了民国时期,一个个性解放、个人可以充分释放自己的时代。《醉民国:一段真实历史的细节追忆》把这些昔日的人与事打捞出来,不是为了怀旧或者复古,而是希望由此对今日社会生活格局的源流多些理解,更希望在多元的记录之下我们可以对国家与历史有更宽容和全面的理解。
海上之花:张爱玲
在中国的历史上,魏晋的男人最风流,而民国的女子最才情。民国时期,古典的气质还未褪去,现代的风情已然演绎,一切都是那么的经典而又新鲜,一切又是那么的蠢蠢欲动,醉意朦胧。在那个动荡不安的乱世岁月里,有这样一批充满智慧的女性,她们用自己的矜贵、风华、美丽以及睿智,书写了一段民国史上的不朽传奇。她们的才情万千,傲然自立,桀骜不驯,故事曲折,人生璀璨,也必将流芳百世,风华绝代。而被誉为旷世才女、“海上之花”的张爱玲就是其中极有品位,却又不得不提的一位。
海上之花——张爱玲
无论是在中国文坛上,还在繁花锦簇的民国名嫒中,张爱玲都不得不被称为一个“异数”。她柔肠寸断,自叹自怜,她用情专一,痴心不改;而她笔下那些被称为真正有了生命的文字,也一直是钻到你的心里去,扰得你真是一片烟花乱,情难断,刹那芳华绕指尖。“才女”“情痴”“小资”这些毫无关联,却又名头显赫的头衔,对于一个性格中容纳着“冰”与“火”的张爱玲来说,却是极为贴切,实至名归。
张爱玲拥有显赫的家世,她的祖父是清末名臣张佩纶,祖母李菊耦是清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她本名原叫张瑛,后又改作张爱玲。关于她的这次改名经历,还有一段颇为有趣的小插曲。在张爱玲10岁的时候,母亲黄逸梵要送她去上学。当时入学校,为其填写入学证时,因为黄逸梵觉得“张瑛”这个名字不够响亮,她想给女儿重新取一个名字,但又一时踌躇在那里不知填什么好。黄逸梵趴在课桌前,支着头想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不如暂且把英文名字胡乱译两个字罢”,于是她随口而出“张爱玲”三个字,没想到此后却响彻了整个中国文坛。
从古至今,在中国无数的女词人、女诗人、女作家中,有的以抒发情感著称于世,有的则以机智聪慧傲立文坛,但是能将才情发挥得淋漓尽致,超凡脱俗的,除了张爱玲之外,再无第二人选。对于文学,张爱玲涉猎极为广泛,她的笔下不但有令人肝肠寸断,情意绵绵的言情小说,而且还有“单调枯燥”,“味同嚼蜡”的纯文学作品。除此之外,她还创造了许多曲折离奇,令人百看不厌电影剧本。她的《倾城之恋》《金锁记》《半生缘》等诸多作品,被张迷们反复品读,奉为圣典,而其中的语录,更是为读者广为流传。
张爱玲在性格上,的确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她虽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但却口中一直标榜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通达人情世故,看破世态炎凉,却在待人接物上,总是一副自命清高,我行我素的傲人姿态。她喜欢悲天悯人,一双明媚的丹凤眼善于洞穿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在实际生活中,她却又得一个人跑到楼下的咖啡厅里,慢慢地品味着那苦涩中带有香甜的味道,体会百般孤寂,冷漠寡情。这样一个40年代大红大紫,风光无限的女作家,几十年后却在美国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对于如此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奇女子,曾有人这样评价她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享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就像她风靡于世的言情小说一样,文人汉奸胡兰成,美女作家张爱玲的一代旷世恋,也成为民国时期不可多得的一段爱情神话。
胡兰成本是一个没落的文人,他自幼家徒四壁,生活艰苦,以至于原配妻子玉凤过世时,因手中拮据不得已只得借贷葬妻。只是当时由于汪精卫组建汪伪政府,四处拉拢人才,他才凭借几分文墨,寥寥才学赢得了一份糊口之职,立命之所。颇受汪精卫赏识的胡兰成,就在他春风得意,恣意忘情之时,却偶然在《天地》杂志中读到了一篇名为《封锁》的小说,本就文人出身的胡兰成,手捧纸卷,细细读来,不免深深为作者细腻的文字和绝世才华所赞叹折服。让胡兰成更为惊讶的是,他还在杂志上看到了这位叫做“张爱玲”的才华横溢的女作家的照片。虽然仅仅是照片上的“一面”之缘,但此时的胡兰成的结识之心,越发的萌动。于是他给创办。《天地》杂志的同乡苏青讨要来了张爱玲的地址,亲自登门拜访这位让人心仪不已的女作家。
P101-104
萤萤夏夜,清风习习,捧一杯茉莉香茶,于斑驳的青藤竹椅之中,品味着那份唇齿留香,沁人心脾。极目远眺,细数繁星点点,游弋似水流年,耳畔传来留声机里的那一片片薄醉,俨然又似时空流转,只身回民国。
铁马冰河里的峥嵘岁月,只道是生灵涂炭,流连失所;灯火阑珊,蓦然回首,却见那弯低沉落寞的萎靡声色之中又漾出了一个洁如玉、磬如瓷、绿如蓝般的别样醉民国。
绿如蓝,是民国女子风华绝代,倾国倾城的妩媚旗袍;是她们玉指纤纤,活艳生香的指上丹青;是摇曳在顶上青丝里的卷发情愫,是娇美容颜,明眸皓齿之上的那层美艳丹朱。好一个绚丽夺目,又色彩斑斓的醉民国!这里有传统的古朴与典雅,也有热辣风情的外来时尚,一个杂糅并济,玲珑剔透的民国风情,在历史长河中显露真容,展现风姿,越发鲜活。
磬如瓷,大上海的纸醉金迷,夜夜笙歌演绎着民国舞妓脚下的步步生情,叮咚作响,十里洋场百代唱片中又是一番戏曲名伶的抑扬顿挫,婉转婀娜;银幕流转,光影交融是天涯歌女的寂寞才情,寻常巷陌,车轮飞转是黄包车夫永不停歇的岁月悲歌。在民国,你可以听到激越嘹亮、高亢绵远的唢呐,你也可以听到教堂里深情款款、浪漫温馨的婚礼进行曲。这是一个声色犬马的世界,这是一个有着青花瓷般清灵灵、脆生生绝世妙响的视听王国。
洁如玉,玉树临风,英姿飒爽的民国美男汪精卫;美轮美奂,敢爱敢恨的民国佳丽陆小曼;出身青楼,纵情笔墨的画坛才女潘玉良;叱咤风云,显赫一时的流氓大亨黄金荣;出使欧洲,名震京城的“花国状元”赛金花;爱衣成痴,风情无限的“旗袍夫人”宋美龄;还有那潜入敌营,搜集情报,令戴笠闻风丧胆,蒋介石无法安然入睡的“暗夜玫瑰”沈安娜、“乱世女杰”张露萍……
一个个数不尽的风流人物,一件件道不完的民国传奇,他们犹如时光雕凿、岁月磨砺的无瑕美玉一般风姿卓立,风采依然,成为点缀于民国夜空中一颗颗璀璨夺目、流光溢彩的不落星辰。
触摸质感,把玩细节,品读时尚,领略风情,醉民国为您串起的是遗落在时光沙滩上的珍珠,流浪在珊瑚中的扇贝,在经历了滚滚历史风尘的细致打磨后,穿越了七十载的光阴阻隔,依然衣冠楚楚,面容鲜活地一一向你我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