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人的孩子都出类拔萃,自己的孩子却如此平庸?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父母不惜重金,可教育是否仅仅是钱的问题?让孩子上各种名目繁多的才艺培训班,就能塑造出天才吗?当孩子不能成为父母理想中的样子,当孩子恨铁不成钢的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办?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时所做的种种努力,为什么会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父母对孩子所说的那些话、所做的那些事,为什么会让孩子失望?父母如何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融洽?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是不是存在一些错误?……
为了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本书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收集整理了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这本书列举了从孩子的婴幼儿时期,一直到大学毕业的整个过程中,父母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些探讨。同时,为了帮助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时少走一些弯路,本书还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并且,为父母们提供了在教育孩子时应该采用的科学而正确的教育方法。
本书从现代家庭素质教育的角度,为家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家教模式,以不同的角度,剖析了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主要矛盾,针对家长教育孩子时极易出现的盲点和误区,给予适当的指导。因此,优秀的家长要在孩子面对更多的风浪之前,为他们注射心灵的预防针。要让孩子明白:实践比空想更具魅力,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首先就要懂得适应环境,更要懂得自我突破。
错误1.忙于事务不愿意倾听孩子说话
场景再现
一位事业型女性,在33岁时才生下女儿,但是她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来照顾她。为了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她在女儿两岁的时候,就把
她送进了幼儿园全托,每周星期六才接回家一次。
女儿刚开始从幼儿园回来,总是有许多话要跟她讲,但是她总是那么忙,刚开始的时候耐着性子听了几次,也都是些小朋友之间的事情。
慢慢地她就没有耐心了,总觉得听女儿说话浪费了她做家务和工作的时间。所以,每次女儿和她讲话,她总是做出很忙的样子,眼睛左顾右盼,手里还不停地翻动着书报,或干着活,要不就是给人打电话。慢慢地女儿变得不再那么爱讲话了,她开始暗暗高兴女儿终于不再烦自己了。谁知道,不久后幼儿园的老师却打电话给她,说发现她女儿好像得“自闭症”似的,成天不爱跟别人说话,别人跟她讲话她也不搭理别人,完全生活在自己的天地中,要她赶快带她去看心理医生。这时候,她才后悔莫及。
深度诠释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父母常常滔滔不绝地讲话,却很少倾听孩子说些什么,或让孩子有说出他心声的机会。渐渐地,孩子也就懒得向父母说出自己的心声了,于是,造成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情感,当然不能帮助孩子面对问题,甚至无形中还会造成亲子间的紧张和冲突。为了避免这种不幸的事实发生,如何建立一座稳固的沟通桥梁,达到有效亲子沟通就变成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与孩子沟通,要注意孩子没有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要学会聆听和促使孩子说话。有的时候,出于自尊心或是别的一些原因,孩子并不愿意或认为没有必要说出他们的思想感情,但他们又很想让父母明白他们的意图,这时,他们就会改用另一种表达方式对父母进行暗示。
父母对孩子正处在苦恼时所表现出来的坏的情绪要敏感。很多孩子在想要父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的时候,只是悄悄地说,如果父母不注意听这不明显的信号,这种悄悄话将会听不见。父母应该试着努力去注意孩子反常的、细微的行为信号。比如,孩子衣服不正常的样子、声调、面部表情、动作、姿势等。孩子讲话时,除了注意他的无言的行为之外,还要倾听他所讲的字里行间的意思,想一想孩子希望告诉我们什么,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识别或弄清孩子的动机或基本情绪。凭借着细致与耐心,做到这些都不是困难的。
父母还应特别注意孩子习惯行为的消失,这将是了解孩子内心情感的有价值的线索,当孩子有明显的表现,如不吃、不睡、不玩或精神不如平时集中……就应该试着去推测,或者去直接感觉孩子的情绪状态。
耐心倾听孩子的话是确保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父母不能只想着让孩子把耳朵竖起来听自己的说话,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孩子说话。
在倾听孩子说话时,父母要有一个好的态度,懂得尊重孩子就会更加专注。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不会把孩子的话当成一回事,其生硬的态度当然无法让孩子倾诉自己的心声,所以,当父母决定倾听孩子说话时,首先要有一颗尊重孩子的心。
聆听孩子的心声时,做父母的要注意观察孩子儿倾诉的目的。孩子向家长倾诉一般有三种情况:随便聊聊;排疑解惑;宣泄心中的郁闷。有时三种情况都有。如果孩子只是随便聊聊,那父母也就跟着随便聊聊;孩子的动机是排疑解惑,父母就要在倾听的过程中先把情况摸清楚,然后与孩子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孩子的动机是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父母就要先倾听孩子的倾诉,然后再给他安慰和鼓励。
有一个女孩因第一次高考失败,选择了复读。在住校复读期间,由于已经有了第一次的失败,心里压力很大。母亲为了排解女儿心中的压力,每一次到学校去看望女儿,当女儿向她诉说心中的苦闷的时候,她总是平心静气地倾听女儿的诉说;当女儿说到痛心处扑倒在妈妈怀中失声痛哭的时候,她就让女儿尽情地放声哭泣,等女儿平静后,她才安慰女儿,给女儿以信心和鼓励。
迷津指点
孩子对父母的好感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提到。沟通”,很多人都会认为很简单,就是谈、说、讲。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常听到老板对职员、父母对孩子、老师对学生或朋友之间说:“来吧!让我们沟通沟通。”事实上,沟通并不完全是说、讲、谈。交谈只是沟通中的一部分,是建立沟通关系中最不重要的一环。有时候,如果有人告诉你说:“你是一个很好的沟通对象。”并不是因为你善于表达或健淡,而是你能很有技巧地倾听别人的谈话。事实上,沟通除了说、讲、谈之外,“听”才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倾听别人的话是表示尊重对方,相信他所说的内容是有价值的、是值得注意的,可以让他人觉得自己有价值、受尊重,于是彼此的关系就在无形中建立了。
很多父母总认为自己比孩子懂得多,与孩子相处时常常自己说得多,听孩子说得少。甚至在孩子叙述不清时表现出不耐烦,打断孩子的话或顾左右而言他,这样不好。孩子给父母讲他周边发生的事就是和父母交流,分享他认为有趣或有疑虑的事,或者说他有些心里话不好给别人讲。这种时候父母更要耐心倾听,不要忙于下结论,更不能发现有一点不对的地方,就忙着批判训斥孩子。如果父母经常这样,就会使孩子不再乐意跟父母交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封闭他们心灵的窗口。教育专家认为,父母在同孩子谈话时,要简短、亲切,尽量不要长篇大论,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在孩子说话时,父母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要尽量让孩子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意见。不要随意打断孩子说话,在他们一时没接上来时,父母要耐心等一等。
父母耐心倾听孩子说话,可以有效地化解孩子心中的苦闷、烦恼和压力。当父母对孩子表示重视和尊重的时候,孩子就会把心中的郁闷排解出来,因而变得开心。
……
P3-5
当前,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已经成为困扰许多家长的一大难题。由于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越来越多的孩子变得懦弱、自私、冷漠、不负责任,繁重的学习负担与家庭关系的不和谐,也让很多孩子感到自卑、不善交往、消极、悲观。
有许多人在问:“我们在教育方式上出了什么差错?我们怎样才能把孩子教育成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有人说,孩子将来的那一纸文凭,最少能让他们拥有在社会上立足的资本,不会赤手空拳地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未来生活;
有人说,孩子良好的修养、优雅的举止,是整个家庭的广告,即使没有什么过人的本事,至少可以保证孩子不会走上歧途;
也有人说,自己一生中有太多的遗憾,梦想总被现实雨打风吹去,现在条件优越了,绝不能让悲剧重复发生在孩子身上,要把他们塑造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望子成龙是每一个家长共同的目标,怎样把孩子培养成龙,却成了家长头疼的难题。在科技将生活变得简单的今天,教育却变得越来越复杂。家长总被孩子一连串的“不可思议”搞得手足无措,在管也不对、不管也不对的循环中焦虑。
为什么别人的孩子都出类拔萃,自己的孩子却如此平庸?
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父母不惜重金,可教育是否仅仅是钱的问题?
让孩子上各种名目繁多的才艺培训班,就能塑造出天才吗?
当孩子不能成为父母理想中的样子,当孩子恨铁不成钢的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办?
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时所做的种种努力,为什么会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父母对孩子所说的那些话、所做的那些事,为什么会让孩子失望?
父母如何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融洽?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是不是存在一些错误?
……
为了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我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收集整理了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编写成《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最易犯的错误》一书。在这本书中,我们列举了从孩子的婴幼儿时期,一直到大学毕业的整个过程中,父母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做了一些探讨。同时,为了帮助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时少走一些弯路,我们在本书中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并且,为父母们提供了在教育孩子时应该采用的科学而正确的教育方法。
多年来,许多人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了正确的教育方法是造就天才的唯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