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品人生五味茶,常作礼品赠病家。
网络点击逾百万,有益身心之健康!
《生命的微笑——与癌中之王共舞》由田虚著,讲述一个“中彩者”的心灵剖白跌宕曲折风雨阳光,一场跨九载的情感交集思辨人生在线大派对。
您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伟大和顽强。只有经历了生命的挑战,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上天给您补上了这重要的一课,让您写出一部刻骨感人的大作。如果是这样,我们就是陪您完成这部大作的精灵。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生命的微笑--与癌中之王共舞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田虚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笑品人生五味茶,常作礼品赠病家。 网络点击逾百万,有益身心之健康! 《生命的微笑——与癌中之王共舞》由田虚著,讲述一个“中彩者”的心灵剖白跌宕曲折风雨阳光,一场跨九载的情感交集思辨人生在线大派对。 您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伟大和顽强。只有经历了生命的挑战,才能领悟生命的真谛。上天给您补上了这重要的一课,让您写出一部刻骨感人的大作。如果是这样,我们就是陪您完成这部大作的精灵。 内容推荐 《生命的微笑——与癌中之王共舞》由田虚著,以日记形式,又单独成篇的随笔,展示了作者“中彩”后的心路,世态炎凉,日常生活和调治(包括对自身“致癌因素”——不良心理、生活习惯的剖析)。作者面对死亡威胁,泰然,平和处之,称癌为“朋友”,与其“共舞”。其心态和气概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加之颇具操作性的康复经验,在网上,让无数病人和亲友于无助的黑暗中,瞥见希望之光。《生命的微笑——与癌中之王共舞》文字朴实简洁,兼具优美,画面感,幽默。每篇随笔之后,附设“网络互动”,精选网友与作者的对话,增强了阅读时的节奏感,富时代气息,有力烘托主旨。 目录 写在前面 序:坐看云起时——田虚其人其文 第一部分 与“癌中之王”共舞 1.癌朋友来了 2.“德国人”办事 3.“新闻发布会” 4.我是幸运的 5.尾声 第二部分 暗暗明明——《与“癌中之主”共舞》后缀 1.答朋友:虎狼环伺 2.时刻准备着 3.车上的树叶 4.癌症趣事 5.老兵不死 6.选择切肝的理由 7.决定“受刑”后的这个周日 8.老爸啊老爸 9.美国老太与“美国小子” 10.四点活下去的理由 11.一个难忘的细节 12.“大修”前的最后一帖 13.“大修”前的三个愿望 14.春景拾零 15.良相与良医 16.水中世界 17.悼大王 18.夏色可餐 19.另类治癌(A):一个厅长的故事 20.上海观感零敲 21.另类治癌(B):一个农人的故事 22.拯救生命 23.另类治癌(C):一个医生的故事 24.“田虚小道” 25.中国人也曾经…… 26.防暑一招 27.情绪之重 28.我们需要理智 29.我的“罢宴”辞 30.“10.1”即景 31.拯救麻雀 32.寄语朋友 33.打点过年 34.幸福 35.下雪了 36.一雪难求 37.舐春之尾巴 38.我失兄弟 39.安得慈心亿万万 大暖天下“乙士”俱欢颜——写在《肝胆相照》电子杂志问世之际 40.“人心叵测” 41.简明治癌“指南”(A):中“头彩”,怎么办? 42.简明治癌“指南”(B):第一波治疗之后 43.“好日子”不再? 44.一个孩子之死 45.四度雪、五度雪…… 46.“人心叵测”(B):她 47.比改江山难的事——兼论丑陋的我 48.送爸爸 49.春 50.大哭一场 51.日全食历“险”记 52.“示爱”语录 53.送妈妈 54.最松快的春节 55.晨练众生相 56.暗暗明明——近七年存活小结 57.终生之舞 58.冬晨即景 59.“中彩”好了歌——与诸病友共勉 60.神马时候,我们远离“癌朋友” 61.清泉·美女·练功——山中小记(外一则) 后记:感恩 试读章节 1. 癌朋友来了 2004年1月16日,一个普通的日子。 临近农历新年。街上有热闹的征象,商店挂出大甩卖的红幅;肩大包小包的民工,往回家的路上赶;马路上,多了外地来的小客车,急急忙忙老鼠似窜,有急事要在年前办完,或是给相关的业务单位,和自己的人脉资源拜年。 天空灰蒙蒙。下雨。风吹得紧。让人想起雪来,随着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全球气候变暖,杭州人,是不太看得见雪。“断桥残雪”,多半只能在画片上赏。 我把领子竖起。 若是李清照在,得吟咏:“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阴雨天的早晨、傍晚,是没有什么区别。 我用手捂鼻子——我的鼻窦炎,刚刚被控制住——去找HW医院的副院长、我的老朋友zhang。 1·16,幺幺六——按照时下的习俗,是个挺不错的日子,双倍要顺。我却遇上一点麻烦。 这些日子,我大便干燥,口干,体重持续下降。 我一直以为,我的这身肉骨,在135到140斤左右。这个重量,我足足控制了十多年。我身高一米七o,应该说是很匀称。 大约几个月前,有人瞅着我说:“××,你瘦了。”还有说:“你真苗条。”起先,我不放心上,甚至还有些得意——爬上五十的人,“养尊处优”而不起肚腩,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单位里那些男同事,与我年龄相仿,甚至才四十几,不少都有“身孕”,三四个月、七八个月不等。据说,普京洗完澡,是要对着镜子自我欣赏一番的。他崇尚锻炼,会柔道,那身材,自然是一等。我与他年龄比肩,当然不及他“伟大”,东施效颦,浴后不忙穿衣服,对着洗脸台上的大镜子,上下照一遍,嗯,感觉还不错,虽谈不上熊腰虎背、“三角腰”那样的风姿,却也肩宽腰窄,看得下去。弯起胳膊,有椭圆形的疙瘩肉在游移。胸大肌,也是有。 用朋友送我、一直未拆封的体重秤,磅一磅,妈呀!怎么少去十来斤!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过一月再称,又减……平均每月递减两斤。我有点忐忑不安。医学常识告诉我,不明原因的进行性消瘦,不是好兆头。 此时,我的钟点工,体检查出糖尿病,她害怕极,要辞活。 (2月2日上午,打开笔记本电脑,打算写几个字,再上手术台。我的妹妹、妹夫们来了,只好作罢。随之是术后反应,精力不济,脑袋老也不清醒。一直到3月22日,才重敲键盘——) 我想,莫不是也得了糖尿病? 我们这个年纪,是很容易罹此疾——报纸上常警告。 我决定去检查。 上HW医院那幢法式老楼的第二层。 走廊里空荡荡,光线幽暗。当年通体是地板,如今换上了冷冰、坚实的水泥。 “副院长”指示牌下的门,紧闭。 敲敲,没反应。我等。 楼道东头,一个女病人在吼,说是手术把她做坏了。“还我的腿——!还我的腿——!”她哭叫着,中气很足。她坐在轮椅上,旁边有她的家属。一个穿灰制服的保安,压制着不耐烦,例行公事地劝解。不一会,一个穿白大褂的人过去,劝她到会议室里去休息——那儿有沙发和水。她不听,又哭又擂门——她要找的那位相关负责人,应该在里面。 她的干号很可怕,在黑走廊里滚动,让人想起《简·爱》中,罗切斯特的那个疯女人,在府邸顶楼发出来的凄厉。 其实zhang,早就来了——在最东头,南面的院长办公室里。 他是一个非常守时、热情的人。 我等到超过约定时间五分钟,打他的手机。少顷,最东头的那扇门开,他出来,顺手把门带上。 寒暄定。 我叙述我的体征——在他办公室里——他搭我的脉,叫我吐出舌头来。 我提出检查糖尿病,和配中药缓解便燥的要求。 他说,你得过乙肝,最好做个全面检查。 我说好。 他开一摞子化验单。 先去抽血。 试管一把。护士小姐毫不吝惜地往上拉针筒柄,于是,那宝贵的鲜血呀,维系我生命之甘露,汩汩涌上去,冒着气泡,真叫人心痛。尽管那是“黑血”(静脉里的),看起来不怎么灿然。我感到,血管在瘪塌。 再去做B超。 B超室很小。交出单子,一个胖医生,叫我在门口候。 年边,病人不多,一会儿便轮到我。 我进去。蜗牛壳似的内里,不小心,要髋臀相擦。 胖医生指示我进里间。 坐在机子前的,是个年轻、白肤、素静的女医生。里头还坐着个女子,我当时以为是来串门的。现在才明白,应是女医师的助手,做B超,往往是双人搭档,有时候会三人。 我在那张窄床上躺下,松皮带,撸衣服,把一个长期自鸣得意的平腹露出。“医生,我的肝脏不太好,”我说,“请您仔细点检查。” 直到这时,我想得到的最严重后果,是有可能肝硬化。因为我得了那么多年的乙肝。 她说:“好的。”P3-5 序言 坐看云起时——田虚其人其文 陈克 我没想到给人写序这么难。平生自诩读书不少,可临动笔,才发觉“书到用时方恨少”。好在作者并非俗人,不会如富翁鄙夷穷汉般计较我能力的薄弱。那么,且让我随便聊聊作者和这本书罢。 认识田虚先生是2009年初夏,我的胃癌复发了。家人无不惴惴焦虑,忧心如焚。年过七旬的母亲整夜整夜地失眠,那一天她说:“把-房子卖了,给你治病,我们去买进口的化疗药,你还年轻。”母亲三个月后因忧愁过度而不幸去世。 我怎忍心把父母亲操劳一辈子换来的这套赖以栖身的住房卖掉去治这耗资如无底洞般的“绝症”呢?冥冥间,我觉得应该还有别的路可走,于是上网细细搜寻相关医疗资讯。 《与“癌中之王”共舞》一文就这样走进了我的视线。 “……据最近的一次CT,那癌先生似乎又增肥了,变成10x10x9公分,有转移的嫌疑,AFP有所反弹。体重这一个月下降得特快。” “亲爱的朋友,感谢您,看完了这篇拉杂的随笔。如果再过半年、一年,我的另一个世界之旅,还未启动,且脑子还清爽,我们再见。 记住,善待您的身体,这对您和大家都有好处。” 异常冷静的文字透出对生命的深沉考量,同时也留下一个巨大的悬念:接下去作者会如何应对?我迫切想找到作者,当面向他讨教,我相信“久病成良医”之说,我希望得到他的帮助。 按文中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我很快联络上了田虚先生。 初见田虚先生,就觉慈眉善目,像“佛”(哈哈)。据说学佛长久之人,受佛感化,会有“佛相”(后来与他的交往证实了我的判断)。他仔细听完我的病情陈述,思路清晰地提出两条建议:一、赶快练郭林新气功:二、加入癌症康复协会。随后即驾车载我去植物园。坐在他车上,看窗外掠过的车流和楼群,不知怎地竞有一股“静气”弥漫眼前,让我踏实,让我心安。植物园林密叶茂,空气清新,本城癌症患者常聚在此,或练功、或跳舞、或散步。田虚先生介绍我认识了多位高“癌龄”病友,有肝癌、肺癌、脑癌的,“级别”都比我高,可他(她)们个个神清气爽、乐观自信,还一致鼓励我“不用怕,一定能治好!” 先父当年患胃癌时,也曾练过一阵此功,终未能挽回生命,故我对气功心生疑虑。田虚先生解释说,癌细胞是厌氧的,“郭林新气功”的呼吸法可让练习者吸入相当于平常呼吸的25倍氧气,是一种对癌症病人比较有效的治疗功法。再退一步讲,即使不想练功,每天在空气新鲜的树林里走走也是好的。 田虚先生的话非常实在。此前因读过他的文章,对他已深深佩服,所以便“言听计从”,当场让他教了我几招郭林新气功。先生仔细示范一番后又提供给我几位传授气功老师的电话,嘱有空可直接向他们请教。 那个上午让我心情振奋。田虚先生给我指出了一条希望之路,同时让我感到了团体抗癌的力量。我遗憾没能更早认识先生。 返回细品《与“癌中之王”共舞》。 (2004年2月1日,RM医院12A区病房,起笔——)声明:本文所叙本人病状,不敢有丝毫加添。若需核实,可联系,即提供真实姓名、单位和相关证明。 这段凝重严肃如公文般却又别具一格的文字,是《与“癌中之王”共舞》的开头,吸引读者迫切往下读。 (……随之是术后反应,精力不济,脑袋也不清醒。一直到3月22日,才重敲键盘——) “你的家人呢?”女医生问。 我说:“我没有家人的。” 确切地说,我的“小家”解体了,于1997年的“红五月”。小家伙——一个白肤,额前有一缕卷发的小男生,在我身边待了一年半之后,“叛逃”到他母亲羽翼下去了。 (3月23日写——) 女医生安慰我:“好好治疗,你还年轻呢。” 读到此处,我差点落泪。我想起了母亲那句话。 人生有三大悲,即“幼年丧母,中年丧偶,晚年丧子”。离异,在常人看来,与“丧偶”同等受打击。不料七八年后,又突罹癌症中死亡率最高一类的肝癌,这当口,却没有“小家”可倚靠,终非幸事。 也就在那一阵,田虚先生的病又一次复发,每周都得奔赴上海治疗,一直折腾到秋天才消停。而我每向他去电咨询,他总是诲人不倦。 我睡眠很差,田虚先生让我服安眠药;我担忧有依赖性,他一句“两害相较取其轻”就打消了我的顾虑。他说话的音量很低,语速很慢。他让我说话也不必太大声,要注意蓄养精神。平时如果累了,就得马上削减计划,躺下休息。若把癌症比作险恶的江湖,那他就是久走江湖的大哥,引领着小弟般的我绕过一个个陷阱。 很久后我才知道,那时他老腹胀、乏力、出虚汗。甚至,他身上的淋巴结也肿大着。而我们每次相聚,他给我们的永远是笑容,生活对他的重压如雁过无痕。 三 在发病前,田虚先生的理想是当作家。他早年下过乡、当过工人,高考恢复后第一年考上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分配去向原本很多,最终选择了省报,他以为新闻记者与作家距离近。 进报社后,他努力工作,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堪夸。头一年,便被评上“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工作量和好稿量,名列部门前茅。得乙肝后,工作量有所下降(规定任务绝对完成),业务质量仍旧保持上乘。但他也始终守候着自己的理想,特立独行在文学之路上。甚至连高级职称的评定,也无暇顾及。他的很多同学、朋友,都有大幅“进步”,致仕经商,在职务、经济收入方面成果赫赫。他却在“原地踏步”。守着一个不被“潮流”看好的“没落行当”,二十年多来,用各种笔名,“悄悄”地发表了总在百万字以上的文学作品(没认真统计过)。 49岁那年,他竞主动办了退休手续,放弃世人眼中的大部分优厚待遇,回家关门爬格子。同事朋友皆以为他另有赚大钱、图高就的好去处,当得知只是“宅”在家“酸”文学,大跌眼镜,多为之惋惜不已!他却很自在,为公家、为饭碗“革命”了几十年(田先生16岁便去插队),终可按自己的意愿支配时间,读书、写作、会友,“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乎?” 我见他常读的书有两类,一为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二为佛学,尤喜一行禅师的书(禅师世界著名,法籍越南裔)。一行禅师的“开示”对他影响很大。 “按照佛学的观点,生活、生命是无常的。也就是说,变化是随时可能发生的。 从我们出生那天起,死就在瞪着每个人。” 生死是早就了悟了,故绝症上身并不畏;禅师的“正念,,,让他病后的生活变得更为纯粹。要说变化,也无非把原来大部分的阅读、写作时间挪给了休息和修炼。 患病后召开新闻发布会之举,颇惊世骇俗。朋友赞叹:“很了不起,很稀奇。为何不把这事写出来?”他自己想想也觉得有点意思,于是便有了《与“癌中之王”共舞》。当时只是想写点感受,并无“普度众生”之念,一切随缘而已。 他把癌看作了“朋友”。既是“朋友”,那“共舞”又何妨? 多年下来,田虚先生对这位“朋友”的理解已相当深透,有了相当的觉悟,比如“我们活着,是上帝给了我们喘息的机会,我们一定要珍惜”;“努力练功,是为了跟癌症赛跑”;“抗癌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吃某种药就想搞定是不现实的”;“休息比练功更重要,练功不能代替治疗”,等等。 病友们多纠结于复查,不免有“讳疾忌医”的心态。而田虚先生是每次复查都携着愉悦,指标好,固然高兴;指标不正常,他庆幸发现得早,还是可喜。他把任何坏事都看作“好事”,而把好事放大看得更好。如此,天下还有什么事能让他忧心呢? 佛教把“贪、嗔、痴”视为世间三毒,田虚先生深以为然。他曾自我解剖:“名利我也喜欢,但为了身体健康,还是该有所舍弃。”也许恰是他的及时“放下”,才使他数次度过复发之劫。而许多人虽已患癌,往往仍因“贪”红尘中的诸多“利好”而未及时“回头”,终不敌病魔匆匆惜别人世。 先生的灼见触动我对以往陋习的反思,仿效他的养病之道:早睡早起、勤练气功、回避空气污浊场所等。一年后(2010年)再去医院复查,发现肿大的淋巴结居然缩小了。时至今日,病情稳定,指标正常。此全赖《与“癌中之王”共舞》的“牵线搭桥”。 四 《与“癌中之王”共舞》在“肝胆相照”、“天涯”网一上线连载,就得到了网友的热烈追捧,点击率飙升。读者无不夸他“勇敢坚强”、“文笔好”,更多病人及家属则向他咨询如何治疗癌症。 虽然以前也发表了不少作品,但能如此迅速地得到那么多读者的褒扬溢美,是前所未有的,他很是受用。起先是每帖必复,后来发觉不对,以一病残之躯如何招架成千上万的“粉丝”?“名”再好,不如“命”重要,“皮之不存毛将附焉?”还是得“戒贪”——悠着点儿,压缩一下上网时间。然内心深处“积德”之念还是支持着他尽力给予回复。读者如听故事上了瘾的孩子般急切地期待他的下文,催他写下去,写下去。 网站几度将此文下沉(置顶时间太长),即遭网友的“抗议”而重新置顶。众人的鼓励催生了他的后缀——《暗暗明明》,依然是一发不可收。 “似我等罹治愈难度较大之‘绝症’的人,可能过好每一天,比急猴猴地想着‘康复’,更重要一些。 我不会把全部身心(至少是全部时间),投入到“治癌”(与医疗相关的问题)上去,那只不过是,我生活中的一项内容而已,尽管是比较重要的一项。 诸位每天到机关、单位去报到,我每日赴医院‘上班’——先吃那 七七八八的药片、喝汤药、挂‘盐水’。把手提电脑安置在床上,写作,在文学的池塘里扑腾。活动一下身躯。打几个与医疗相关,或其他方面的电话,然后卧如挺尸。缓过劲来,看小说、散文等古今中外的名著。11:30,打道回府。……午睡。驱车去与我的大自然情人幽会……啊哈!” 如果说第一部分《与“癌中之王”共舞》如写惊险小说般一气呵成了一个从发病到选定治疗手段的纪实故事,紧扣着“怎么应对”的主题,那么第二部分的后缀《暗暗明明》则是围绕“如何活好”这一中心的系列随笔。在复发两次、不知还能活多久的情形下,他打消顾虑,敞开心扉,直面相向世道人心的善恶美丑也就顺理成章了。 “后缀”笔力雄劲,以多年记者职业的历练和深邃的思想,观照内心、审视世界,写得恣肆汪洋,几达自由之境。每篇都独立成文,形散而神不散。其中《我失兄弟》、《“人心叵测”》、《“中彩”好了歌》等篇什,情感浓郁、思辨理性,让人击节赞赏;而《四点活下去的理由》、《春景拾零》、《水中世界》直让人惊叹都已到“虎狼环视”的紧急关头,竞还能如此风花雪月、云淡风轻。 唯一的理解是:作者真正看穿了人性的本质,参透了生死,活在了当下。而且,活得很欢悦。 散文之贵,在于真诚,在于不矫情。判断作品优劣高下,读者最有眼光。在“肝胆相照”上迄今“共舞”与不断添加中的“后缀”的点击率已逾100万次。 五 《生命的微笑——与“癌中之王”共舞》的正式出版,无疑是广大读者的福音。数据表明,当今中国已进入癌症高发期。近年来的统计显示,每年新增癌症病人200万之巨。 癌之凶恶,在于高复发、高死亡率,无特别有效的对抗手段与药石;癌之刁狠,在于潜伏期的隐蔽,而“显身”后又时常迷惑医患双方,并指向治疗歧途,让为数众多的患者迷惘甚或堕入不复。而问题真正的严重性在于世上谁都保不住自己不被癌魔侵袭。 田虚先生以智者之慧,求医不盲从,自信不偏执,行至水穷,坐看云起,创造了巨块型肝癌(癌灶曾达11公分,且两度复发)至今存活近8年的佳绩,常被医界朋友和病友称为“奇迹啦!”;在调养之余,用细腻生动传神的笔触,将亲身经历心理轨迹刻录下来告知世人,向无数罹癌者展示了稀缺的“自救”心理治疗良方及颇具操作性的康复经验,使他们清晰地看到走出命悬一线困境的路径;让更多被病人牵累的家属于无助黑暗中瞥见了希望之光。 相当的艺术性和较大的实用性,是此书问世的理由。 在撰写此文时,33岁患乳腺癌英年早逝的复旦大学教授于娟遗作《此生未完成》,一纸风行。罹癌一年多,斯人即远去,留给同病者教训多多,令人扼腕。而比她逝世更早的专业文字工作者如作家陆星儿、蒋丽萍、莫应丰,学者吴方等,罹癌后都不曾留下相关的足够文字。由此更凸显了田虚先生此作警醒世人的意义。 “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尘世中的你,与此作有缘否? 草于2011年9月1日 改于2011年9月13日杭州 (作者陈克,浙江电视台记者,先后在《浙江工人日报》、《钱江晚报》、《杭州日报》、《西湖》等省市级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 后记 感恩 感谢我所仰慕的广西师大出版社,给予拙作厚待,和鼎力扶掖!能在资质如此优越,声誉卓著的出版界翘楚,将拙稿付梓,是我莫大的荣耀! 感谢责任编辑李茂军先生!他对拙作,视同己出,海纳作者陋见,精心编务,并惠赐阳光、隽永的主标题,使书稿增色。 感谢我的好兄弟陈克!他的倾情推荐,不可或缺。 上溯至“中彩”初,老朋友、临安报道组的老陶,来望我。听我海侃确诊之后的“壮举”,说:“很有趣,你把它写下来!”于是,有了动笔。三万字的头篇写完,我还不会在网上发帖,是我的忘年交、同事Q(网名“慕田”),替我搜寻合适网站,漏夜在“肝胆相照”分节贴完。并加强力的“编者按”。“肝胆相照”的网管、斑竹和网友。立刻给出迅猛反响,与首肯。这是我的写作,得到的前所未有之大鼓励。“蓝色百合”(赵玉泓,作家、被誉为“民间护肝第一人”的公益志愿者)和诸位网友,一再敦促我:写下去!继续写!于是,“后缀”不断。百合大姐,还把拙作带头篇选入她主编的书籍。(后因出版社方面的原因,未果)文学月刊《作品》编辑欧阳露,在接到拙稿(带头篇)后,第一时间联系我,并以最快速度编发(后因故未付梓)。大型文学杂志《大家》主编韩旭,编辑张祥武、王燕等诸位,高度赞许了拙作,并在2006年3期重力推出三万字的头篇。“天涯社区”的斑竹和网友们,也施予拙作,热忱之欢迎。“共一场杏舞”等众网友,给出让作者惶恐的高度溢美赞誉。可以说,这组系列随笔,是诸君齐齐扬鞭的结果。 谨向你们,致深切的感激! 同时,我也感谢网上网下,那些对拙稿的内容、观点有质疑,或不以为然,甚至大泼冷水的朋友!你们的“不感冒”,让我对自己的认识,更清醒;对多元世界的复杂凸面,了知更多。 初悉出版社有采用意向时,心里颇有“成就感”之喜。随着整理全书稿件,回顾往事,特别是选编“网络互动”帖子,逐一翻看朋友们的回帖时,我被炽热的善之洪流,淹没了。心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欠账”感,在下享用了太多的亲情、友情,和社会资源。鄙人何德何能,得此浩荡隆恩,一辈子还不了也! 网友们的跟帖,许多给我超级溢美之褒奖。他们所赐冠N多“美名”,确是我担当不起。有的,有那么一两分善处,朋友们加了十分的奖励;有的,我并不具备,朋友们也慷慨赐予。之所以,还保留着那些原汁原味的“高帽子”,原因有二。一、那是历史。我改了,就不是网友们的原意。二、我得承认,那些超高溢美的褒奖,虽然我不配,但它们确确实实鼓舞了我。这大约是因为,我还是有“人总喜欢听好话”这个软肋。从另一个角度讲,它们可能就是,佛学上称之为“爱语”的善行。老美对待他们孩子,总是说“你很棒!,’夫妻、朋友之间,甚至对长辈,都是如此行事,“捧”得人人信心满满。“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但也不能否认,大多数时候,“良药”裹着“糖衣”,更能被吸收和显效。 借此机会,我还要—— 感谢我所在单位的集团领导、各部门组织负责人的鼎力关照,诸位前辈、同事的持续给力送温暖! 感谢所有施治于我的医护人员! 感谢我亲情浓溢的妹妹、妹夫们! 感谢所有菩萨心肠,关爱我的亲朋好友、网友们! 2011年9月8日 书评(媒体评论) 慕田:这是一个省报记者患肝癌后的亲身经历。作者了悟生死后达观的人生态度,作者对治癌过程中诸多问题一针见血的剖析,都能给人启示。治疗癌症,不仅需要药物治疗,更要有心理调整,还要避免诸多误区。读此文能使你更坚强。 海鸥南飞:不仅鼓舞绝症病人,而且是有益于健康人心智的好文。 南半球:我远在新西兰……一口气读完全文,真实、生动、精彩,要学的就是你这种面对生活的人。我2月份确诊患乳癌,正在治疗中,收藏你的文章,不时拿出来读读以激励自己的斗志。 莫家姑娘:这篇文章对战友们的帮助无疑是很大的,无论是从心理上、精神上;还是从现实的实践上。总之,在求医治病的路上,又多了一份高质量的参考方案。此时顿觉,我是早该拜读此作的。 很早就看到这个置顶的帖子,觉得现阶段“癌”跟我没关系,再说觉得标题有点赚人眼球之嫌,准能如此心态与魔头共舞一曲!所以有点不屑一顾。……好奇心还是驱使我拜读了您的佳作。 向日葵花:真的很佩服您,能用如此隽美的文字,幽默的方式,轻松的语气写出抗癌的经过……我就从您的文字中汲取了不少营养。 yingyu8848:真的是一曲生命的赞歌。偶在您这里读到了生命的真谛,什么是是非非,享受生命的快乐是最重要的。 富春钓徒:田老师,深深地被你的坚毅和豁达所感动……我已把你的文章收藏,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会时时翻出来激励自己前行!我得肝炎4年多,痛苦不堪,但今后我会以你为榜样,笑对人生! 09251016: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一字一字地认真读完了你写的这些文字,有好几次想落泪,可被你文字中的幽默、坚强、勇气所感动……你都这么坚强了,我们这些年轻的一代更应该学习你的乐观,你的坚强,你的幽默。……我每天都关注饮食、药物、检查,以及所有和乙肝有关的文章……你给了我很多很多的鼓舞。其实我还是个80后,你刚患上乙肝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和你相比,我觉得自己真的太渺小了。送上我深深的祝福,田大哥你早日康复! xiao影:……某些东西在脸颊滑过了。感觉……身边有好多好多的突然。我会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样东西的!谢谢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