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白云秋山霜叶血(黄宗英)/海上谈艺录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姜金城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姜金城编著的《白云秋山霜叶血》内容介绍:时代前进了,社会进步了。我们所经历过的那些难以理解、年轻人都不相信的往事,经过岁月潮水的冲洗,已渐渐显出了它的真相。这样,就给当今写传记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考,新的视野。因此就有可能将传记文学写得更真实、更深刻、更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内容推荐

姜金城编著的《白云秋山霜叶血》内容介绍:黄宗英,生于1925年7月13日。

从16岁起,她没想当演员却当了演员,她没想当作家却当了作家,风风雨雨80多年过去了,那是似梦非梦,比戏还有戏的生活。

无论演话剧、拍电影、写文章,她都非常投入,投入得肝脑涂地、死去活来。如今,投入得一头白发,满身病痛,走路都困难……

如梦若戏的经历,使她总把戏、梦、人生分不清、掰不开。分不清就不分,掰不开就不掰。

她演的戏观众看得入迷,她写的文章读者忘不了。她的生活充满了传奇色彩,让人们惊叹,让人们感动,让人们流泪,让人们深思……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艺术家的命运总是在风浪里漂泊!艺术家的人生就是他的艺术!艺术家的生命在他的作品中!一起来翻阅《白云秋山霜叶血》吧!

目录

艺术访谈

 在艺术的大海上漂泊

艺术传评

 第一章 甜姐儿

 第二章 幸福狂想曲

 第三章 迎接黎明

 第四章 在春天里

 第五章 “浩劫”

 第六章 归来

 第七章 上山下乡

 第八章 巨星陨落

 第九章 “赵丹遗言”

 第十章 星

 第十一章 大雁情

 第十二章 小木屋的梦

 第十三章 白鸽飞翔

 第十四章 心愿

 第十五章 属云的人

 第十六章 美丽的新疆

 第十七章 童年

 第十八章 望长城

 第十九章 天若有情天不老

 第二十章 西藏情结

 第二十一章 多梦的人

附录

 从艺大事记

 后记

试读章节

病房里很安静,很凉爽,感觉不到夏日的酷热。

窗外是蓝天,白云,7月的阳光……黄宗英坐在病床边的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本书——《听杨绛谈往事》。书页间夹着一些淡黄色的小纸条,可以看出,她看书总是看得很投入、很仔细。她那一头白发,那么亮眼,那么擬重,不禁使人联想到她所经历的那些风雪冰霜。她的脸上皱纹不多,但很细,仿佛再多的苦难、再多的坎坷,都只能在她心灵上留下深深的伤痕。她的眼睛还是那么明亮,那么有神,闪着善良、纯真、敏锐、聪慧的光芒。她的微笑还是和年轻时一样,亲切、甜美,使人感受到艺术家的青春远远超越了岁月与生命的局限,

病房的窗台很大、很宽,放着两大盆花,一盆蟹爪兰,一盆豆辦绿。绿绿的叶片葱茏壮实,生机盎然,花盆旁堆着许多书,《2010年散文》、《岁月如斯》、《民国风景》、《当代美国获奖小说选》、《1949—2009报告文学选》、《刘邦前传》、《流离人生》、《在历史的天平上》……她看过的书,在笔记本上都会写下读后感,有的读后感就是一篇很精辟、很深刻的书评。

书堆旁,放着她的一张六寸黑白照片,那是她1982年l0月第一次去西藏时,在大雪山上拍的。冰天雪谷的大风,把她的头发吹得很高、很乱,看到那飞扬的乱发,似乎会听到天地间风雪的呼啸……

小冰箱上,放着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授予她的“中国改革开放优秀报告文学奖。奖杯和第十二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授予她的“特别荣誉奖”奖杯。还有一个金光闪闪的大纪念章,那是为参加第一届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代表大会的代表们特制的纪念章。

安静的病房,为回忆、访谈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访谈需要穿越历史、穿越时空,需要真实生活的再现,需要心灵世界的袒露,需要思路清晰、反应敏捷、语言精辟、感悟独特,需要洞察时代、透视尘世、上天入地、自由驰骋……就像骑上一匹神奇的骏马,在7月的大草原上飞奔!

啊,7月的大草原,是茫茫无际的绿海!

啊,艺术人生,是比真的大海还要壮阔的大海!

我们的访谈,就在黄宗英的病床边开始了……

我得到了上海这片文化艺术沃土的厚爱

姜金城(以下简称姜):老黄,我们好久没有长谈了。几年来,您一直住在医院里,身体状况也不适合长谈。为了出好这本书,只好强迫您接受长谈了。

黄宗英(以下简称黄):什么长谈,短谈,我们自己掌握吧。谈一次不行,就多谈几次。

姜:您接受我的“强迫”了?(她望着我,会心地笑了笑。)“海上谈艺录”丛书的策划者,是为了促进上海文化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催生出更多的优秀艺术家而编这套丛书的。每本书写一位上海的艺术家,这样就会形成上海文化艺术的一张“名片”。其实,这是一项不小的“工程”,它的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都会体现在上海文化事业发展的史诗中。

黄:上海是一个久负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它的经济上的发展,都是以文化发展为基础的。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电影、戏剧、文学,在上海有了迅猛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涌现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文化艺术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很幸运,从我来到上海登上话剧舞台,就生活在黄佐临、吴仞之、姚克、丁力、丹尼、岱云、石挥、黄宗江、李德伦、异方、英子等艺术家的身边;后来,又结识了赵丹、陈鲤庭、章泯、郑君里、阳翰笙、蔡楚生、史东山、陈白尘、徐韬、王为一、应云卫、沈浮、胡导等一批实力很强的艺术家。春去春来,我虽命运坎坷,却得到了上海这片文化艺术沃土的厚爱……  姜:是的。上海有独特的文化历史和鲜明的文化传统。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一个世界闻名的现代化的大都市,它的每一步进程都离不开城市文化的支撑。

黄:上海的文化风景线,就是一片民族文化的沃土。我深信,在这片沃土上会催生出更多的优秀艺术家和更多的优秀作品。

姜:老黄,您是1925年出生的。

黄:是的。今年86岁了。P3-4

后记

刚过了元宵节,2月22日晚上,我突然接到上海市电影家协会丁大波先生的电话,约我写“黄宗英传”,并说这本书要收进上海市文联编的“海上谈艺录”丛书。

我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便说:“这要听取黄宗英同志的意见,她是否同意写?由谁写?都需要商讨……”

丁大波先生说:“我们和黄宗英老师谈过7,是她提出要你写。”

第二天我去了华东医院,与黄宗英商讨后,答应了约稿。

5月24日下午,我应约去T上海文学院,见7倪里勋女士,她热情、真挚,比较详细地谈7这套丛书的编选要求。就这样,我便成T“海上谈艺录”丛书的一个作者,还参加了5月28日在杭州召开的“作者交流会”。在会上听取r文联领导沈文忠先生对传记文学精辟的论述和“海上谈艺录”丛书的规划与进展。许多作家、教授的发言独特而又生动,给7我探索、追求和艺术创造的启示。

1985年我写了《雁南飞——黄宗英传》,2005年又出版了《黄宗英画传》,这次再写“黄宗英传”,就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怎么写?总不能“炒冷饭”或简单地“复印”黄宗英的生活……

黄宗英希望写出些新意,写出些诗情……

我讨厌平庸、堆集、乏味的“流水账”……

于是,在作品的结构上我决定打破年序,大胆切割,精心穿插,让人物、命运、心灵、情感……在历史的风雨中和时代的朝霞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样的跳跃,这样的回旋,便于萌生距离美和音乐美,期望能产生更多的艺术魅力。在故事的选择上,在情节、细节的描述上,在语言的审美上,我追求了实情与诗情的结合,让人性、良知、感情有更多抒发的空间。

我知道,我想的和写出的仍然会有距离。我只能说:我努力了,我追求了,我勇敢地实践了……

黄宗英是艺术前辈,我们曾在一个编辑室工作,又是有缘的忘年交。无论在风雨中,无论在阳光下,近四十年的友情始终把我们连在一起。

黄宗英似戏如梦的经历,使她总是把戏、梦,人生分不清。更何况我们的国土上有那幺多的风风雨雨,多少善良、无辜的人,曾英名其妙地陷入历史的泥潭,陷八人生的绝境。黄宗英能活到今天,而且还能在病魔的纠缠下,不问断地写作,这也是我对她敬仰、钦佩的所在。

白云秋山霜叶血!

写这本“黄宗英传”,也是我再次感受她的坎坷经历,走进她的精神世界,让她传奇的艺术人生,陶冶我的灵魂。

时代前进了,社会进步了。我们所经历过的那些难以理解、年轻人都不相信的往事,经过岁月潮水的冲洗,已渐渐显出了它的真相。这样,就给当今写传记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考,新的视野。因此就有可能将传记文学写得更真实、更深刻、更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从4月初开始写这本书,到7月18日才写完。送审后,很快便看到了孙建成先生和司徒伟智先生中肯而又具体的审稿意见,我很感动。于是,我仔细研究了审稿意见后,又改了一稿。

传记文学难写,真实是它的灵魂,不能编造,不能掩饰,更不能盲目崇拜。传记文学的繁荣,需要探索,需要研究,需要大力度的扶持。

当一本新书呈献到读者面前,那是作者、编者和责任鳊辑共同努力的结晶,也是默默把心交给读者的时刻……

我期待读者和专家的指正。

姜金城

2011年8月14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0: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