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回顾20世纪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历程,揭示其演进轨迹,梳理其学术成就,把握其发展趋势,探讨其深远影响,总结其经验教训,龚缨晏主编了论文选集《20世纪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集萃》,选取了1901年至2000年中国学者公开发表的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研究成果。所收研究成果以论文为主,但也节录几部有重要影响的著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20世纪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集萃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龚缨晏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为了全面回顾20世纪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历程,揭示其演进轨迹,梳理其学术成就,把握其发展趋势,探讨其深远影响,总结其经验教训,龚缨晏主编了论文选集《20世纪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集萃》,选取了1901年至2000年中国学者公开发表的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研究成果。所收研究成果以论文为主,但也节录几部有重要影响的著作。 目录 支那航海家郑和传(1903) 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1904) 斐律宾史上“李马奔”Limahong之真人考(1930) 唐代往来南海之僧人(1937) 关于马可波罗离华的一段汉文记载(1941) 明代私人海外贸易发展的过程(1955) 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帆船在东南亚洲航运和商业上的地位(1956) 清代广东洋行制度的起源(1957) 改正法国汉学家沙畹对印度出土汉文碑的误释(1957) 丹丹考(1958) 中英两国最早的接触(1958) 西汉对南洋的海道交通(1959) 《两种海道针经》序言(1961) 宋代三佛齐重修广州天庆观碑记考释(1962) 泉州九日山摩崖石刻(1962) 从东非史上看中非关系(1963) 在所谓新航路的发现以前中国与东非之间的海上交通(1964) 牵星术——我国明代航海天文知识一瞥(1966) 十六世纪浙江国际贸易港Liampo考(1969) 介绍两幅送别日本使者的古画(1973) 宋元时期泉州港与阿拉伯的友好交往——从“香料之路”上新发现的海船谈起(1978) 泉州宋船香料与蒲家香业(1978) 记旧抄本占航海图——附论我国古代航海地图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情况(1978) 闭关政策的历史教训(1979) 扬州拉丁文墓碑和广州喊尼斯银币(1979) 《隋书》赤十国究在何处(1980) 印度马八儿王子孛哈罩来华新考(1980) 明代私人海上贸易商人与“倭寇”(1980) 《公元前后的中西古航线试探》质疑(1981) 两宋和高丽海上航路初探(1981) 从一篇史料看十七世纪中国海上贸易商性质(1982) 略论“海上丝绸之路”(1982) 中国禅僧东渡日本及其影响(1982) 汉代中国与东南亚和南亚海上交通路线试探(1983) 关于“中国皇后”号来华问题(1984) 明清时期澳门对外贸易的兴衰(1984) 明代漳州月港的兴衰与西方殖民者的东来(1985) 条枝、黎轩和大秦和有关的西域地理(1985) 郑和窄船研究的进展(1985) 中国古代航海用的几种火时计(1985) 1570—1760年西属菲律宾流人中国的美洲白银(1985) 郑和下西洋史事新证(1985) 宁波现存日本国太宰府博多津华侨刻石之研究(1985) 论明代市舶司制度的演变(1986) 明清时期中日长崎商船贸易(1986) 涨海考(1986) 明代海外朝贡贸易中的华籍使者(1986) 古代中日关系的新发现——“大泉五十”钱的出土(1989) 古代中国的沿海文化与日本文化(1990) 雍乾时代的十三行与商欠(1991) 论中国东南沿海古代阿拉伯、波斯文碑铭之研究(1991) 清代的海外贸易商人(1991) 元代官本船海外贸易制度(1991) 试论郑和牵星术中的阿拉伯天文航海因素(1993) 明清间美洲白银输入中国的估计(1995) 隋唐时期的中非交通关系(1995) 茶传人欧洲及其欧文称谓(1995) “东洋”与“西洋”的由来(1996) 从丝绸之路到茶叶之路(1996) 略论牵星板(1996) 洋商与大班:广东十三行文书初探(1996) 清代广州的荷兰馆(1997) 明代中葡两国的第一次正式交往(1997) 唐代的市舶使与市舶管理(1998) 试论宋代市舶司官制的演变(1998) 明朱吾弼《参粤趟勾夷疏》中的澳门史料——兼谈李凤与澳门之关系(1999) 从法国安菲特利特号船远航中国看17一18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2000) 1521—1522年问中葡军事冲突——“西草湾”试考(2000)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