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三年(1638)正月三十日夜,天很黑,也很冷,盛京城内行人寂寥,四籁无声。虽然还在新春正月,年气未散,但因大清国皇帝新添爱子亡丧,臣民们自然也要知道些好歹,不可大肆欢颜了。
但是,一个新出世的婴儿是不理会这些禁忌的。晚八时左右,阵阵洪亮的婴儿的哭声,划破了沉寂的夜空,引起了盛京皇宫中一阵骚乱。有人掀开了永福宫厚厚的毡制门帘,压低嗓音向外传报:“大喜!庄妃侧福晋生了个阿哥!”
这个阿哥是谁?他就是六年后入主中原,君临中国,做了十八年大清皇上的顺治皇帝,清世祖福临。
大凡能做上皇帝的人,必是“真龙天子”,是天上的哪个星宿下凡。福临也不例外。大清实录中就载述了他至少三条皇权神授的依据:一、其母永福宫庄妃怀孕的时候,常有红光绕身,衣裾间好像有龙盘旋,侍女们最初皆大吃一惊,以为失火,赶到近前再看,火却不见了,似这样不止一次,人们都觉得特别奇怪。福临诞生前夕,庄妃梦见一神人抱一孩子进室交给她,说:“这是日后统一天下之主啊!”庄妃将孩子接过来放在膝上时,那个神仙忽然不见了。第二天,庄妃将这个异兆告诉太宗皇帝皇太极,皇太极说:“这是很奇异的祥瑞,大概是子孙吉庆的征兆吧。”二、在福临诞生的时刻,宫闱里突有红光照耀,经久不散,香气弥漫了好几天。三、顺治降生时,头发怪怪的:顶上有一缕头发耸然高起,与别的头发迥然不同。
福临的生母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是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天命十年(1625)二月,由其兄吴克善护送,来到后金汗都赫图阿拉城,与当时尚称四贝勒的皇太极成婚,那年她才十三岁。
太宗后宫妃嫔有多少?无法统计准确数字,可知有子女者十五人。其中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大清,正式封为五宫后妃的五人。她们是:中宫清宁宫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哲哲;东宫关雎宫大福晋宸妃海兰珠;西宫麟趾宫大福晋贵妃娜木钟;东宫衍庆宫侧福晋淑妃巴特玛·璪;排在最后的是西宫永福宫侧福晋庄妃。
除中宫皇后外,其余三妃人宫均在庄妃之后,而排位却在庄妃之先,为什么?原来,被封为麟趾宫大福晋贵妃的娜木钟为蒙古阿巴垓郡王额齐格诺颜之女,原是察哈尔林丹汗的“多罗大福晋”,人称囊囊太后。天聪九年(1635)三月,在林丹汗兵败死于青海涨大草滩后,率一千五百户部众投降了后金,而且后金从她口中获悉了林丹汗之子额哲的去向,进而收降额哲,获得了元朝历代传国玉玺。无论其原来的地位、还是其对清的功绩均不可忽略。而被封为衍庆宫淑妃的巴特玛·璪,为阿巴垓部塔布囊博第塞楚祜尔之女,亦是察哈尔林丹汗之妻,人称窦土门福金。天聪八年降清,皇太极纳之。这些都是为笼络蒙古察哈尔部众的政治婚姻。
值得一提的是关雎宫宸妃,她本是庄妃亲姐姐,天聪八年嫁皇太极,时年已二十六岁。但皇太极对其感情极为深厚,崇德元年大封诸妃时,即封她为东宫主位,仅次于中宫皇后。中宫无子,崇德二年七月,宸妃生皇八子,皇太极高兴至极,特颁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且对宸妃宠爱备至。这个皇八子如年长寿永,必立太子继皇位无疑。可惜未满周岁,即夭折而去。宸妃也因失子之痛,享年不永,于崇德六年九月去世。
庄妃嫁与太宗十二年之后始得一子,且有那么多大吉大贵之兆,喜悦之情可知。只可惜福临出生的那天,正是宸妃所生皇八子夭折的第三天,宸妃珠泪未干,关雎宫内哀声未绝,太宗既伤悼爱子,更心疼爱妃,为安慰宸妃,几辍朝政,哪还顾得上去欣赏新生儿的神态和容颜?永福宫诞生皇子的喜庆已被皇八子之丧冲得淡淡的了。
爱新觉罗·福临,死后被尊谥为“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庙号世祖,年号顺治,人们通常称为章皇帝、世祖、顺治皇帝或顺治帝。作为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一位皇帝,他的生平奇特而短暂,那么,就让我们打开历史的画卷,从头说起吧。
“布尔湖,明如镜,库里山,耸人云。浩渺空烟,仙鹤千里长鸣;古柏森森,龙凤直冲云空。芳牡丹、碧松花,无限塞外风景……”
盛京的御花园里,奶娘纳喇氏正低声吟唱着一首满族人中广为传唱的民歌,九阿哥福临依在她的怀里,似懂非懂地听着,这熟悉的歌声自打福临记事起就陪伴着他,这个美丽而动人的天女下凡的故事他也不知听过多少次了。许是奶娘的嗓音很柔美,许是故事的内容很传奇,反正一有机会,福临便会缠着奶娘让她吟唱。
“莺鸣燕唱春光无限,几位仙女沐浴湖畔;布尔湖边鸟衔朱果,佛库伦姑娘孕而生子。”
“奶娘,仙女生下的就是我的祖先吗?”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