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小家庭实验室(与孩子一起探索未知世界)
分类
作者 袁宗金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让孩子的创造力尽情舞蹈,请实验做他的小老师,让他在奇妙的体验中主动、深刻、独特地认识世界!

你的宝贝是不是对什么事情都充满好奇?他的问题就像紧紧跟在你身后的小尾巴,一刻也不停?你的宝贝是不是总是遇到什么问题都想亲自解开谜团?是不是像个破坏大王,像个十足的淘气包?

别着急,这可是个好现象!我们要牢牢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带着孩子快乐学习!为此,我们借鉴了国外新的科学教育理念和方法,同时紧密地结合我国儿童教育的需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全新的以家庭微型科学实验室为主要内容的探索学习科学知识的体验环境。

欢迎你带着孩子走进小小家庭实验室。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我们还设计了能力测评表,希望通过一定的量化分析来对你和孩子的行为进行一些分析和指导。相信,在这里,他的创造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也能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你带给他的浓烈而又热切的爱!

内容推荐

孩子天生就爱探索,这是他向父母发出的一个信号:我要开始学习啦!可是有的家长不了解,有的家长太忙,还有的家长想引导却无从下手,于是,导致很多孩子的这种求知欲望得不到满足。这种情况之下,如何期待孩子的智力和能力得到深入而全面的发展?本书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来。通过建立一个小小的家庭实验室,为父母和孩子提供一个充分发展的空间,只需要准备平日里常见的一些简单的材料,就可以一起动手操作,不但训练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增加亲子之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此外,本书还涉及观察、判断、想象、创新、数学、空间、艺术表现、计划能力、心理、情绪发展、精细动作等诸多方面,让家长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领域都能得到细致的指导。本书还具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在每一个精心设计的小实验里,都有详细而明确的指导和分析,并附有记录报告、能力测试表以及科学权威的资料分析等,以便于家长对孩子的智力和能力发展做一个量化的分析和指导,权威、专业、可信!

目录

第一章 小小家庭实验室,孕育聪明宝贝的摇篮

 为什么孩子总问为什么——他发出爱上学习的信号啦

 为什么孩子的提问越来越少——父母缺少智慧的策略

 为什么孩子总是记不住——枯燥的说明让他们一知半解

 为什么孩子痴迷实验——好玩,记得住,机会也少

 为什么孩子总缠着你一起玩——他喜欢并享受和你一起动手的快乐

 寻找“为什么”源头——小小家庭实验室匮乏

第二章 有没有方形的泡泡——培养宝贝的观察能力

 实验1 有没有方形的泡泡

 实验2 不漏水的纱布

 实验3 手上的线条

 实验4 肥皂是怎样把我洗干净的

 实验5 马桶里的水是怎么把便便带走的

 实验6 土豆宝宝变魔术

 实验7 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

 实验8 种子分类

 实验9 看谁跑得快

 实验10 有趣的哈哈镜

第三章 跳出鱼缸的鱼——训练宝贝的判断能力

 实验11 跳出鱼缸的鱼

 实验12 有趣的弹性

 实验13 奇妙的共振

 实验14 小猫钓鱼

 实验15 尝—尝什么味道

 实验16 导体还是绝缘体

 实验17 “网”空气

 实验18 鸡蛋飘起来啦

 实验19 变色的叶子

 实验20 哪个蒸发快

第四章 寻找阳光的孩子——激发宝贝的想象能力

 实验21 寻找阳光的孩子

 实验22 天空为什么是蓝的

 实验23 为什么飞机会飞

 实验24 为什么桥是拱形的

 实验25 小老虎变变变

 实验26 会游泳的“纸鱼”

 实验27 神奇的杯子

 实验28 鲜花盛开

 实验29 谁的气球飞得高

 实验30 神奇的电梯

 实验31 看到自己的声音

第五章 会吃鸡蛋的怪瓶子——武装宝贝的创新能力

 实验32 会唱歌的线

 实验33 会吃鸡蛋的怪瓶子

 实验34 自制彩色喷泉

 实验35 小小液压机

 实验36 开水底下的冰

 实验37 齿轮转呀转

 实验38 “烧不断”的神奇棉线

 实验39 无字天书 

 实验40 我发明的温度计

 实验41 脏水怎么变清

 实验42 捉狐狸

 实验43 自动叶轮转转转

第六章 家庭水果PARTY——领导宝贝的数学能力

 实验44 家庭水果PARTY

 实验45 麦比乌斯带 

 实验46 家庭交通总动员

 实验47 欢乐家庭体育节

 实验48 花生米最多的是多少粒

 实验49 我家有个动物园

 实验50 我喜爱的颜色

 实验51 我喜爱的饮料

第七章 神奇的针孔摄像机——构建宝贝的空间思维能力

 实验52 神奇的针孔投影机

 实验53 天为什么会变黑

 实验54 平衡真好玩

 实验55 漂亮的“花纸雨”

 实验56 大力纸桥

 实验57 有趣的撞小球

 实验58 谁先落地

 实验59 比比谁更稳固

 实验60 百变不倒翁杂技

 实验61 自制太阳板

第八章 我刷,我刷,我刷刷刷——导演宝贝的语言表达能力

 实验62 我刷,我刷,我刷刷刷

 实验63 巧认旋转的字

 实验64 面包宝宝的霉菌

 实验65 吸热的黑色

 实验66 衣服又变白了

 实验67 浮浮沉沉的樟脑丸

 实验68 “口喷”彩虹

 实验69 自动转动的纸盒

 实验70 自制“太阳能灶”

第九章 美丽的孔雀开屏——寻找宝贝的艺术表现能力

 实验71 美丽的孔雀开屏

 实验72 美丽的肥皂泡画画

 实验73 水墨画

 实验74 自制皮影戏

 实验75 自制乐器

 实验76 好听的排笛

 实验77 橡皮筋吉他

 实验78 神奇的图画复制

 实验79 我的手指会放电

 实验80 彩虹纸

第十章 跳跃的胡椒粉——培养宝贝的信息获取能力

 实验81 跳跃的胡椒粉

 实验82 绿叶和枯叶

 实验83 为什么物体会运动

 实验84 自己充气的气球

 实验85 神奇的毛细现象

 实验86 会跳舞的泡沫球

 实验87 会翻跟头的胶囊

 实验88 看谁化得快

 实验89 透过信封看到秘密

 实验90 长胡须的蛋壳 

 实验91 会变色的豆芽

第十一章 情绪温度计——引导宝贝的情绪控制能力

 实验92 情绪温度计

 实验93 西西一家的微笑

 实验94 医院反恐

 实验95 眼泪从哪里来

 实验96 看得见的心情

 实验97 专注时候的表倩

 实验98 听话的喷嚏

第十二章 球球过山洞——建构宝贝的精细动作能力

 实验99 球球过山洞

 实验100 神奇的潜望镜

 实验101 旋转的飞机

 实验102 花的味道

 实验103 陀螺转转转

 实验104 我制作的杠杆

 实验105 微型赛艇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这个问题表明,孩子关于原子论已提出下列思想:原子是一种圆形的有各种颜色的小石头,它古时候就有,它很小,我们看不见,万物皆由原子组成,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原子。他的哲学思维即将进入古希腊的阶段。他的这些言论若放进古希腊哲学资料中,恐怕又是一个德谟克利特。他显然是听爸爸说过原子,但爸爸不可能向他系统介绍原子论,可以肯定,他的这些想法基本上是他的创造。苗苗的这些问题表明,在儿童思维里可以找到古代原子论的雏形。

儿童最初的认识总是非常可爱和有趣的,因为它记录了儿童求知的生动创造过程。成人常常嘲笑孩子的天真幼稚,“儿童科学家”的观点和结论许多是错误的,思想是充满稚气的,但是在稚气里却包含着最有生气的活力和精神,包含着智慧的种子,那总是能给我们以启示和力量,提问是整个科学的强烈的面部表情,是一切知识的起源。

孩子总是面对着各种各样的他们还不能明白的事情、事件和经历,他们认为每一件事情总会有而且肯定有一个解释。孩子总是努力去理解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情,他们在寻找答案。与之相反,成年人已经得到了很多答案,所以他们很少用提出问题的方式去构筑他们的生活,而是更多地用他们已经找到的答案。

一、人人认为小孩什么都不懂,但大人什么部懂就是不懂小孩

有些父母由于工作、家务太忙会感到精力疲乏,当孩子不停地向他们问为什么时,就常用不耐烦的口吻对孩子说:“别烦妈妈(爸爸)了,自己玩一会儿,我忙着呐!”孩子的积极性受挫,久而久之,就不再喜欢提问了。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小,没必要告诉他那么多、那么细,告诉他他也不懂。于是,往往三言两语打发了孩子,或用糊弄的态度支吾过去。孩子虽然尚不懂事,但他们也能从父母的态度上感觉到爸爸和妈妈对他的做法是否赞同。父母总是敷衍,孩子的热情自会日减。也有些父母认为,孩子的提问不好同答或自己也不知道答案,编一个谎话欺骗孩子。但孩子对于父母的话总是很信服的,他会将答案当成真理。父母要认识到,正确的事物会在孩子的头脑里留下划痕,错误的事物也会在上面染上印迹,我们又怎能不留心呢。想一想,对于孩子的提问,你属于下面哪一种类型。

(1)回绝问题。父母这样回答问题时,给儿童传达的基本信息是让孩子闭嘴,表示问题不得体或是令人讨厌。父母还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小孩子听见就行了,不要乱问,要学会知趣。如果父母长期惩罚性地回绝问题,儿童最后当然学会不发问,变得排斥学习。

(2)重复问题。父母是回答了儿童的问题,但答得非常空洞,不过是把原来的问题再说一次罢了。通常父母把问题复述了一遍还不自知,他们用浮夸且空洞的词汇掩盖了自己的无知。

(3)承认自己无知或简单呈现信息。这一级别的反应又可以分为两种:非强化型和强化型。非强化型比较常见,就是父母承认自己不知道,或者根据自己所知直接给出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就会知道,“原来大人也不是什么都知道的”,这种体会也是一种学习。某些情况下,这类回答是很合理的,但不是最好的方式。这里,我要特别地说一下,不会装会的回答实际上是最坏的回答。这种做法很愚蠢,儿童得到的信息不仅是错误的,还学会了不会装会。强化型的反应之前还加上一些对儿童的鼓励,如“这是一个好问题”,或“我很高兴你问这个”。这样的反应可以奖励发问,能够增加儿童发问的频率,因此给儿童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4)鼓励孩子寻找资料。这一级别又分为两类,一种是由父母负责查询资料,一种是为儿童提供查找资料的机会。在这一级别中,给出答案或者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不意味着反应的结束,儿童还会知道可以在某些地方找到问题的答桑。如果家长或教师负责查找答案,儿童就会认为可以找剑答案,但必须让别人代劳,因此这种学习最终是一种被动学习。如果让儿童自己去发现信息——不管是在百科全书、教科书、专著还是其他参考资料,他们就会认为学习是一种责任。因此他们会学会积极的学习,他们会掌握信息寻求技巧,而不是只等着别人给他们找所需信息。

(5)提供可能的解答。父母承认对于这一问题自己不知道确切的答案,但是可以提供几个答案,让儿童自己选择哪一个是正确的。或者父母会鼓励儿童自己给出可能的解释,然后和大人给出的解释放在一起比较。这种学习又比仅仅考虑大人给出的解释更前进了一步。

(6)鼓励儿童对可能的答案进行评估。在这一级别上,大人不仅鼓励儿童给出多种可能的答案,还要鼓励儿童对这些答案进行推敲。

(7)鼓励儿童评估答案,最后一一验证。在这一级别中,父母实际上鼓励儿童去没计一些实验,验证各种可能的答案。儿童不仅学会如何思维,而儿学会如何按自己的思维采取行动。尽管不町能把每一种解释都检验一遍,但验证其中的几种则是完全可能的。

科学教育不是原理教育,更不是事实教育。科学教育应注重儿童精神的培养,所谓科学精神,简言之就是通过现象寻找事物之间的关系,发现事物内在的本质规律的探索精神,对于孩子的发现我们应予以引导。以实验为师,让儿童在体验中通过自己的探索而获得知识。当儿童痴迷于花鸟鱼虫、山川湖泊的时候,其感觉能力、观察能力、探究欲望、审美情趣、亲近自然的情怀都能获得最好的发展。这样,儿童在实验的过程中,兴趣盎然地阅读着自然这本亲切的“大书”,人、知识与自然于此相遇,实验因儿童更有生机与魅力,儿童因实验而率真,知识因实验而动态起来,人、自然与知识和谐共处,儿童在此中自然地、自由地成长。我们可以说,在实验中,连大自然都在听他的命令,因为他知道怎样使一切事物服从他的指挥。

孩子在不被禁止的情形下,会自己想办法找到答案,也就是去动一动、做一做,这就是孩子自己的实验,如果他的行动出现一些结果,他会很有兴趣地重复许久,乐此不疲。在实验中孩子自己找到令他满意的答案,实际上,这个答案并不一定是正确的,因为孩子的推理思考并不成熟,对自己没有看到的、没有感觉到的、或不甚了解的部分,他通常会以过去相似的经验或想象来补充,想象使得孩子享受许多乐趣,他会自信地以为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去了解,这种想法使他有毅力去解决困惑,即使不正确的答案在他的经验中也会逐渐被修正而愈来愈合理。P4-6

序言

曾经遇到很多家长,他们都迫切地希望能够像幼儿园或小学中学里的老师一样,可以带着孩子做他们喜欢的实验或游戏。很多家长反映,幼儿园和学校里老师设计的活动很好,不仅能让孩子对探索充满热情,变得非常有求知欲,爱探索和创造。而且,家长与孩子一同做实验或游戏还能大大地改善亲子关系,很多不听话的孩子,在与父母共同的动手操作活动中,与父母的关系变得融洽很多。

但是,这样的机会并不多。一方面,学校也有自己的课程安排,不可能过于频繁地组织类似的活动;另一方面,家长们往往也非常忙碌,他们想自己去设计类似的活动,却苦于没有精力,也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

本书也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而来。

首先,本书在第一章介绍了“小小家庭实验室”的由来。很多时候,家长对于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不理解,因此忽略了孩子,或者给予孩子错误的引导,这些对于孩子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第一章从6个角度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很多真实案例的分析,来告诉家长,建立一个家庭实验室对于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章到第十二章是本书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培养孩子的观察、判断、想象、创新、数学、空间思维、语言表达、艺术表现、信息获取、情绪控制、精细动作着手,精心设计了105个实验。其中,观察、判断、想象、创新、数学、空间思维一直是很多家长着重培养孩子的方向,本书就通过实验的形式为家长提供一个全新的教育模板。此外,语言表达、艺术表现、信息获取、情绪控制、精细动作的培养也是近年来愈发引起家长关注的领域。如何有效地发展这些能够体现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领域,本书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思考,最后为广大父母和孩子设计了具体的实验,让孩子通过一个个小实验得到有效的发展。

在每一个实验中,都有一个引入,通过小主人公西西遇到的难题,自然引出实验。具体的操作部分又分为三个版块,分别是“妈妈准备了很多材料”、“实验开始啦”和“附:爸爸妈妈讲堂”。

第一版块:“妈妈准备了很多材料”告诉我们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材料。

第二版块:“实验开始啦”告诉我们实验共有六个步骤。分别是“小手动一动”、“小眼睛看一看”、“写实验报告”、“开动脑筋想一想”、“小小发明家”和“西西的实验能力测评表”。其中,第一步“小手动一动”要求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动手做实验。第二步“小眼睛看一看”要求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观察实验现象。第三步,请家长引导孩子先猜想一下实验结果,比如《有没有方形的泡泡》这个实验,就可以让孩子猜想,用不同形状的泡泡器吹泡泡,泡泡会是什么形状,将猜想结果写在实验报告里。然后,等实验结束后,跟孩子一起填写实验结果。第四步“开动脑筋想一想”,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猜想实验原理或者联想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情景等。第五步“小小发明家”,是对实验的一个拓展,会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另外设计一些场景和实验,为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奎间。实验很快要结束了,你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怎样的能力水平吗?第六步我们为家长设计了一个表格。表格的第一列“项目”,是对这个实验中,孩子能得到哪些能力的锻炼做的一个分类。第二列“描述”,把孩子的能力水平分为二三级,家长可根据孩子在实验中的综合表现来选择。选择在第三列“水平”中体现,家长可以在相应的方框里打勾,也可以用孩子喜欢的小贴画贴上去。

第三版块是对整个实验的提升和补充,在这一版块,家长可以了解这一实验对应的能力训练和分析,或是实验原理等。

实验,不是一堆试管,不是枯燥的说明,不是对着教科书按部就班。实验,完全可以从我们的生活出发,完全可以发生在我们的家庭之中。

希望这些精心设计的小实验可以让每一个孩子变得富有创造力,变得快乐爱学习,让每一个家庭变得生机盎然。也希望本书给家长们带来启发:在遇到类似情景的时候,能够带领孩子以一种孩子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和探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3:2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