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素称“天下第一翡翠城”,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西南部,西部与缅甸毗邻,历史上曾是古西南丝绸之路茨要冲。腾冲县是著名的侨乡、文化之邦和著名的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仔细地看腾冲,发现感受和收获的不再仅仅是翡翠了,更是翡翠城后的“极边第一城”(也有人称“边边城”)。边边城里的诱惑,令人感慨、流连!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腾冲边边上的诱惑(第2版)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汪榕//罗宁 |
出版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腾冲素称“天下第一翡翠城”,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西南部,西部与缅甸毗邻,历史上曾是古西南丝绸之路茨要冲。腾冲县是著名的侨乡、文化之邦和著名的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仔细地看腾冲,发现感受和收获的不再仅仅是翡翠了,更是翡翠城后的“极边第一城”(也有人称“边边城”)。边边城里的诱惑,令人感慨、流连! 内容推荐 孤独的时候,爱情在边边上; 醉倒的时候,朋友在边边上; 漂泊的时候,父线在边边上; 旅行的时候,腾冲在边边上。 边边上是什么? 边边上是你触手可及,却不能确定掌握的地方。 目录 第一天 悄悄地来 我站在腾冲的边边上 腾冲有多远 边边上的腾冲 进腾冲有两条路 腾冲可以玩几天 接三招,入腾冲 腾冲人说话 第二天 腾冲火山 大地脉动的边边上 火山不是无情物 “超级炮弹坑” 问天 开发腾冲火山之乱想 火山石的前世今生 “九阴白骨爪” 伤痕和美丽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第三天 腾冲热海 奢华享受的边边上 腾冲温泉会让人遗憾 热泉之海 好大一锅汤 美女之泉 那一罐的风情 浴谷,心安处 此生当卧养生阁 热海滚三滚 温泉自选超市 第四天 和顺绮罗 典范家园的边边上 古老的家园 古城、古镇 他乡或故乡 家园不极边 和顺的传统 和J顺图书馆 不只一个人在纪念 新鲜的老巷子 倚罗的遗忘与重建 第五天 翡翠之都 或玉或石的边边上 商人·商都·商品 翡翠商城 玉在错失与发现之间 只有自己的翡翠 下一站,玉雕 从100元到100万的“腾冲工” 第六天 国殇墓园 沧桑历史的边边上 来腾冲沉重一回 去国殇墓园向滇西抗战将士致敬 可耻的侵略者!可怜的异乡人? 这种读书人 李根源简直就是个完人 魂归故里 第七天 来凤山、大叠水、云峰山、北海湿地、樱花谷和高黎贡山 走马观花的边边上 来风山和文笔塔 叠水河瀑布 从元龙阁到云峰山 漂浮着的草地 鸢尾飘飞的季节 飞鸟和鱼的家 高高的高黎贡 大树杜鹃和樱花谷 樱花谷的冒险与享受 高黎贡山真的有四十四只铁皮箱吗 第八天 梦幻腾冲,时光酒吧,皮影戏 腾冲之夜的边边上 腾冲之夜的边边上·梦幻腾冲、时光酒吧、皮影戏 夜色下的盛宴 玉泉园的时光酒吧 刘家寨的皮影戏 皮影“秀” 再说腾冲美食 第九天 轻轻的,我走了 我看到你那一杆的风华 高端腾冲,未来我来! 腾冲旅游资讯 再版后记 试读章节 去国殇墓园向滇西抗战将士致敬 曾经对军人的理解很抽象,直到进入国殇墓园。 曾听说滇西抗战时有几万中国军人用血肉之躯挡住了日寇对中国大后方的进攻,又拼死奋战把侵略者赶出了国门。面对那场惨烈的战役,我只有飘忽的想象。 园里种满了松和柏,正中的纪念堂挂着“忠烈祠”的匾,两侧的厢房里展览着滇西抗战的照片和文物,都营造着肃穆的氛围。 纪念堂摆放着许多花圈,是腾冲各个学校和机关单位敬献的,现在的人们并没有忘记牺牲的英雄们。纪念堂后面是一座小山包,只要看一眼,你就立即会被强烈震撼—— 一块一块的小石碑整齐地从山脚排上山顶,布满整座山,每块小石碑上刻着一位中国军人的名字,二等兵、一等兵、少尉、中尉、上尉……他们虽然已经静静地躺在这里,却仍然排列着战斗的队列,保持着冲锋的队形,他们收复回来的山顶上立着一座利剑一般的纪念碑。 军人就是这样的吗? 我忽然被感动,忽然感觉到这片土地上长眠的年轻生命们的鲜活。 我认真地,向他们致敬! 贴士: 1941年底,日军偷袭珍珠港成功后,迅速侵占东南亚。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悲壮失败。5月,日军侵入我国,怒江以西的滇西地区(包括腾冲)沦陷。 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开始强渡怒江展开反攻。7月至9月,经过名副其实的“焦土抗战”,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以牺牲9000余人的代价收复腾冲。至1945年1月,中国远征军将日寇赶出国门,与中国驻印军、盟军在缅甸芒友会师。 1946年7月7日,腾冲建成“国殇墓园”,安葬着3346名收复腾冲时牺牲军人的骨灰。这是安葬滇西抗战牺牲的中国军人的最大陵园,也是现今保存最完好的陵园。 国殇墓固就在腾冲县城内,免门票。 可耻的侵略者!可怜的异乡人? 从烈士纪念碑走回大门,以为已经参观完了国殇墓园,大门口一个卖书的师傅才对我说:那边墙角,还有一个“倭冢”。 这是一座很小的圆顶墓,前面立着映石碑,写着“倭冢”二字。看了相关说明,知道这里埋着4名日军的尸骨。 看着这座圆冢的猥琐,衬托着中国军人墓地的雄壮,仿佛侵略者正在为侵略罪行长跪谢罪。我憎恨、唾弃这圆冢下的魂灵,他们远涉重洋来到这里,给这片土地带来痛苦和毁灭,他们是可耻的侵略者。 而想到他们曾和我现在一样年轻,他们的父母与妻儿也曾盼着远游的他们回家,而他们最终却被埋在这里,成为永远的罪人。我不免生起一些感慨与怜悯,他们是怎样的错啊,参加这场罪恶的战争! 他们是受日本军国政府蒙蔽的青年吗?他们是理想安错了地方的莽撞少年吗?还是,他们骨子里就是凶残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无论如何,他们在腾冲,是确确实实的错了。 听说,常有日本人来国殇墓园旅游,在给中国将士灵位献礼后,会趁中国随行人员不注意,飞快地给“倭冢”插上一炷香,或放上一束花、一块饼,也有个别日本人会在“倭冢”旁肃立默哀——唉,这些可怜的异乡人。 这种读书人 每次去腾冲都会去国殇墓同,每次在墓园都会看到石刻的《答田岛书》,每次重读这篇荡气回肠的正义檄文,都会由衷地敬慕张问德这位“沦陷区五百多县长之人杰楷模,不愧富有正气之读书人”。 民国时的县长可能会是个肥差,可沦陷区的县长就难当了。而张问德先生却是在腾冲已沦陷,“县已不县”之时,拉了几个人,跑进高黎贡山,组建战时县政府,以花甲之躯主动请缨出任县长,积极组织民众抗日,协助中国远征军反攻小日本。 抗战胜利了,张问德众望所归,可以继任和平时的县长肥差了,他却立即辞官退隐,自甘淡泊,直至悄然辞世。 他最著名的壮举,是占领腾冲的日军行政长官田岛致函劝降时,回复了一篇可以传世的经典檄文《答田岛书》,他写道:“……自事态演变以来,腾冲人民死于枪剌之下、暴露尸骨于荒野者已逾三千人,房屋毁于兵火者已逾血万栋……而尤使余不忍言者,则为妇女遭受侮辱之事。凡此均属腾冲人民之痛苦,余愿坦直向阁下说明,此种痛苦,均系阁下及同僚所赐予,此种赐予,均属罪行。……余为中国之一公民,且为腾冲地方政府之一官吏,由于余之责任与良心,对于阁下将提出之任何计划均无考虑之必要与可能。……余所能贡献于阁下者,仅有请阁下及同僚全部返东京……” 读这篇文章是一种享受,是腾冲之旅不应缺的内容。我们不见得有可能做县长,但做好读书人,也是可以很有气质的,像张问德这种。 完美李根源 梁河县的九保镇有一个李根源故居,腾冲县的卺水河边也有一个李根源故居,像这种优秀的大人物,人人都想把他认作老乡。 他的一生,就像一幅完美的泼墨山水画,有浓有淡,有迅疾有舒缓,几乎没有败笔。86年的人生,李根源升升沉沉,隐隐出出,隐则风花雪月,金石书画,俨然儒门逸士;出则拜将列相,领军辖民。 李根源曾官拜民国代总理,是政界的泰山;也曾编纂刊印大量的方域文献,收藏考究金石书画,是文界的北斗。 他是朱德的老师,保释过打入死牢的艾思奇,提携青年,尊重新思想,是公认的“民主人士”。他曾任国民军总司令,亲自带兵参加讨袁护法;他以64岁的高龄,慨然疾书《告滇西父老书》,在抗击日寇的战斗中,誓与保山共存亡。 李根源出生的九保镇,原属腾冲,今属梁河,他晚年定居腾冲县城,所以九保故居和叠水河故居都是真的。 叠水河边的故居叫“叠园”,宽敞宁静,院子里种满了花草,像花园一样,屋内是故居通常会有的照片、手稿、遗物,对李根源的认识,在这里会变得活牛生的。 贴士: 李根源故居位于城西腾越路,距国殇墓园不远。门票10元/人。 魂归故里 关于艾思奇这个名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艾思奇看了一部电影,叫《爱斯基摩人》,他就取影片名字的谐音,寓意“爱思考奇异事物的人”;另一种说法是艾思奇热爱卡尔·马克思和伊里奇·列宁,便为自己取了个革命的名字——艾思奇。 其实艾思奇本名李生萱,一个很传统的中国文人的名字。 他的故乡是传统的中国村落和顺。 他的父亲李日垓被誉为“天南一枝笔”,为蔡锷写过《讨袁傲文》。 他两次留学日本,研究马列主义。 他写了影响过很多人的《大众哲学》,使无数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成为共产主义的向往者。 他被毛泽东誉为“一个真正的好人”。 艾思奇故居坐落在和顺水碓村的山坡上,院子里的花静悄悄地开放,青藤悠悠地爬上木雕的门窗。“花可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的对联飘着书香。故居旁边是“元龙阁”——坐落在池塘边上的一个很美的道观。 事实上,艾思奇并没有住过这幢房子。他1910年出生,两岁离开家乡,10多岁的时候回来过一次,而现在艾思奇故居的房子建于1930年。但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无论艾思奇漫游过多少地方,他永远是腾冲和顺人。 1985年,他的妻子王丹一将他的遗物捐赠给艾思奇故居纪念馆,一生漫游的艾思奇,最终回到了家乡。 P106-111 后记 《腾冲——边边上的诱惑》是我看过的最为经典的腾宣作品,建议喜欢腾冲的朋友有机会可以看看。(http://tieba.baidu.com/f?kz=563298489) 我要说的是《腾冲一边边上的诱惑》,作者汪榕和罗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作者不是腾冲人,但侃侃而谈,对腾冲的人文、自然、历史、文化、饮食信手拈来,用诗意般的言语,以聊天一样的心情,把腾冲呈现在读者的脑海中。对腾冲来说,书永远是过时的,今天写好,明天的就不是你写的那样了。但读书,也许心情更重要。一个过客,或者带着过客心情的腾冲人,从这里去了解腾冲已经足够了。倒是那些晦涩难懂的文章,呆板的方块文字,让人读了头疼。不如带着游览的心情,冲一壶清茶,一边品茶,一边“旅游”。(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0275410100cysk.html) 介绍腾冲的书很多,我最喜欢的是《腾冲——边边上的诱惑》。腾冲是个矛盾的城市,提起腾冲我们不仅会想起热海的温泉、北海的湿地,也会想起国殇墓园、松山战役,一边是温柔乡,一边是金戈铁马,战死沙场,和顺的侨乡文化既有艾思奇这样的丈人,也有与日军决一死战的寸将军。如今的腾冲宁静、安详,在高黎贡山的怀抱中一点点地散发诱人的气息,不张扬、不喧哗,正是这种不张扬更加地吸引人,诱惑人。(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bcca8401009uyl.html) 腾冲是我前几年开始想去的地方!!!在作者的笔下腾冲是那么美,我真迫不及待想去啊!!!(http://www.amazon.cn/reviewdetail/648475) 要不是任老师在00上传来这4个网址,要不是这4个至今都不曾相识的读者的认可与鼓励,我们可能没有信心答应任老师再版这本书。 2004年出版的这本书,是我俩合著的第一本书,当时我俩刚刚新婚,在云南人民出版社李志民老师、任梦鹰老师,云南民族大学和勇老师,云南省政府研究室谭亚原老师,摄影家刘建明老师,以及腾冲的李平等亦师亦友的朋友的鼓励与支持下,我俩把新婚旅行的心得、心情汇集成了一本旅游图书出版。现在看来,6年前的这本书,虽然有清新的味道,却也难掩单薄。时隔6年,腾冲发展变化了,而我们也创作了十多本不同类型的图书,我们对图书、对地方文化的理解有了深深的蜕变。《腾冲,边边上的谖惑》是我们一路走来的甜蜜见证,但说实话,我们从没想过再版这本书。 今年春节刚过,任梦鹰老师就来约再版这本书,并转给了我们很多读者的鼓励。这时,腾冲旅游已经是全国热点,当初最高星级的宾馆才是二星,现在已经有了五星酒店;当初只有夜班车往返腾冲,现在腾冲驼峰机场已是云南最繁忙的旅游机场之一:当初腾冲还是以自助游客休闲体验为主的旅游温点,现在已经是团队游客纷至沓来的热区。 在腾冲日新月异的表象之外,再次行走腾冲的我们,已经有了5岁的女儿,从当初洒脱游走的青春年少逐渐步入中年,体味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的甘苦。6年来,我们走过更多的地方,遇见了更多的朋友,我们更沉静,也更懂得尊重与欣赏。带着这6年来纷繁的人生体悟,带着不曾改变的对旅行的热爱,我们可以再次看见腾冲,看见相识而又不相似的腾冲,当然也看见相识而又不相似的我们。感谢云南人民出版社,也感谢责任编辑任梦鹰老师,提供了这样一个让我们回顾又展望的机会。 为了对图书负责,我们决定带着第一版《腾冲,边边上的诱惑》再次回到腾冲,尽量使再版的新书有新的完整信息。好朋友、摄影家李志雄老师、许云华大师专门排出时间与我们一家三口同行,感谢他们的快乐陪伴和无私的照片支援。感谢相知多年的好朋友岛子宾、杨海莲伉俪6年前的精神鼓励和6年后的实际支助。感谢腾冲火山热海旅游开发公司的房建新先生、尹丽云小姐提供的大力协助。也感谢在腾冲做旅游公司的好朋友阮文凤小姐、刘刚先生的专程陪同。 再次在腾冲的旅行与生活,带给我们很多新的认识。我们很庆幸当初取的书名《腾冲,边边上的诱惑》,“边边上”这个土土的方言词汇,现在看来仍是面对腾冲的最好位置,当然,我们几乎是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创作了一本新的旅游图书,只有部分第一版图书上的文字被沿用。 期望我们还能与读者获得关于腾冲的共鸣,你们的关注与厚爱是我们不断前行的最大动力。 感谢好友刘亚蓉帮我们设计了图书,好友陆娴帮我们绘制了手绘图,腾冲电视台的屈小丽给我们提供了资讯与补充图片,感谢好友佟海敬、何芳给予的诸多支持! 谢谢朋友们! 汪榕罗宁 联系QQ:419284636;286036143 2010年6月20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