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斐洛·万斯探案故事/世界侦探推理名家名作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S.S.范·戴恩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全球销量突破8000万册,根据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造就了布鲁克斯、鲍威尔等一大批好莱坞巨星。

《菲洛·万斯探案集》由S.S.范·戴恩所著,创下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图书销售纪录,成为一战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硕果仅存的经济奇迹之一,并因此开启了美国推理小说黄金金时代。因之改编的电影是同时代最具票房价值的好莱坞电影,布鲁克斯、鲍威尔等影坛巨星无不因出演片中主角而名扬天下。

内容推荐

《菲洛·万斯探案集》由S.S.范·戴恩所著,与福尔摩斯那种在地板上来回地爬着寻找物证的的归纳推理相对照,他更重视罪犯的心理和动机,主张以心理分析为中心的分析推理法。

根据这种心理分析方法,侦探万斯在《加那利谋杀案》(1927年)中,与怀疑对象打扑克;在《主教杀人案》(1929年)中,万斯分析国际象棋棋谱,做出了有些孩子气的举动,在轻松的气氛中侦破了案件。

由于博学多识的侦探菲洛·万斯大受读者欢迎,范·戴恩写了十几部以他为主人公的侦探小说。不过,还是初期的6篇质量较高。尤其是《主教杀人案》和《格林老宅谋杀案》,堪称古典侦探小说的杰作。

目录

格林谋杀案

 第一章 祸不单行

 第二章 调查开始

 第三章 在格林庄园

 第四章 失踪的手枪

 第五章 凶杀的可能性

 第六章 指控

 第七章 万斯对案子的看法

 第八章 第二场悲剧

 第九章 三颗子弹

 第十章 关门声

 第十一章一次痛苦的谈话

 第十二章 一次兜风

 第十三章 第三场悲剧

 第十四章 地毯上的脚印

 第十五章 内部凶手

 第十六章 失踪的毒药

 第十七章 两份遗嘱

 第十八章 封闭的藏书室

 第十九章 雪利酒与瘫痪

 第二十章 第四场悲剧

 第二十一章 人去楼空

 第二十二章 神秘人物

 第二十三章 所缺的细节

 第二十四章 神秘旅行

 第二十五章 抓捕

 第二十六章 惊人的真相

护身符谋杀案

 第一章 没有赴约的约会

 第二章 花岗岩石棺

 第三章 凶手

 第四章 阿努比斯的判决谋杀

 第五章 莎赫梅特的复仇

 第六章 圣甲虫护身符

 第七章 血迹

 第八章 梅丽特·阿门

 第九章 一份四小时的差事

 第十章 指纹

 第十一章 在书房里

 第十二章 万斯提出新观点

 第十三章 那支黄色的铅笔

 第十四章 咖啡渗滤壶

 第十五章 一罐鸦片

 第十六章 企图逃跑

 第十七章 一封令人费解的信

 第十八章 万斯的发现

 第十九章 午夜过后的电话

 第二十章 金色的匕首

 第二十一章 博物馆里的光线

 第二十二章 阿努比斯的判决

试读章节

对于隐藏在这起可怕的罪行背后那歹毒的巧妙安排,对于诱发这场悲剧的反常的心理动机,对于离奇而神秘的犯罪手段的由来,公众完全一无所知。此外,从来没有人解释过为最终侦破这个案子所进行的各个分析步骤,也从来没有人叙述过侦破手段所牵涉的各个事件一这些事件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而且非同寻常。公众一致认为,这个案子的侦破是警方采用常规调查手段而得出的结果;但这是因为公众不清楚这起罪行本身的众多至关重要的因素,也因为警察署和地方检察官办公室仿佛心照不宣地达成了一致意见,即拒绝公开全部真相。他们这样做究竟是担心公众不相信呢,还是因为有些事情恐怖得谁也不愿意再提及,对此我不得而知。

因此,我即将用文字表述出来的记录是格林谋杀案第一份未经编辑的完整过程。无需赘言,我这样做当然得到了官方许可。我觉得现在应该将真相公布于众,因为它已经成了历史,而无论是谁都不应该回避历史事实;而且,我相信这案子得以侦破的功劳应该归属其真正的功臣。

说来也怪,解释其中谜团并最终侦破这一恐怖案件的人与警方没有任何官方联系;而且在所有登载的对这个案子的报道中,他的名字一次也没有被提及过。然而,如果没有他,如果不是他采用了新颖的刑事推理方法,那么针对格林家族的阴谋可能不会得以成功告破。警方在其调查过程中教条主义式地将注意力放在那些显而易见的表面现象上,而罪犯的行动模式却完全超出了一般调查人员的理解范围。

这位经过数周坚持不懈且让人心灰意冷的分析后最终查出案件根源的人,是一位年轻的上流社会人士,也是地方检察官约翰·F.X.马克罕姆的一位密友。他的名字我在此不便透露,但为了记录寨隋起见,我决定称他为斐洛·万斯。他现在已不在国内,几年前举家搬迁到了佛罗伦萨城外的一座别墅中。由于他再也不打算回美国,所以终于在我的一再请求下,准许我将他在其中扮演“临时法律顾问”角色的一些案子公布于众。马克罕姆现在也已退休,过起了赋闲生活。正式负责格林谋杀案的欧内斯特·希斯警官当时隶属于凶案科一这位勇敢而诚实的警官继承了一笔意料之外的遗产,现在正心满意足地倾心于他的毕生梦想,在莫霍克山谷的一座示范农场培育怀恩多特鸡。因此,现在的情况终于能让我将格林案情的详细内情公布于众了。

我需要对我自己参与这个案子稍作一些解释。(我虽然说“参与”,但实际上我的角色只是做一个被动的旁观者。)我当时担任万斯的个人律师已经有好几年了。我从我父亲的律师事务所——范·戴恩一戴维斯和戴恩事务所——辞了职,目的是能够专心致志地为万斯处理法律与经济上的事务,而这些事务其实并不多。我和万斯早在哈佛大学读本科时就成了朋友,我发现当他的代理律师和经济管家真是份清闲而报酬优厚的职位,而且还附带许多社交与文化方面的补偿。

P4-5

序言

提起外国侦探小说,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柯南道尔和阿加莎·克里斯蒂以及他们所创作的形象,而对于另一位对侦探小说的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作家却知之甚少,这位作家就是S.S.范·戴恩。

范·戴恩的真名是威·亨·赖特,1888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他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曾到慕尼黑和巴黎学习美术。从1907年起,他作为美术评论家和文艺批评家,经常在《洛杉矶时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还担任过著名杂志《花花公子》的主编。他于1916年发表了处女作《有前途的男人》,这篇小说虽然引起了批评家的注目,却没能给他带来多少经济利益。

由于他本来身体就不好,加之身兼报刊专栏作家、编辑、小说家等数职,终于在1925年累病,不得不度过两年多的疗养生活。在养病期间,他读了两千本以上的侦探小说,引起了自己的创作欲望,便使用笔名写起了侦探小说。

他的第一部侦探小说是《本森谋杀案》(1926),侦探斐洛-万斯首次登场。在以后的12部长篇侦探小说中,万斯都担任主角。他是个美男子,身上总是穿着最入时的服装,身材高大,体格健壮,擅长击剑,又是高尔夫球好手,而且牌艺也很精通。万斯知识广博,对于艺术,尤其绘画有很大的兴趣,曾在哈佛大学攻读过心理学,因此对这门学科有着深入的了解,他的独特之处则在于他的新的推理方法。与福尔摩斯那种在地板上来回地爬着寻找物证的归纳推理相对照,他更重视罪犯的心理和动机,主张以心理分析为中心的分析推理法。根据这种心理分析方法,侦探万斯在《加那利谋杀案》(1927)中,与怀疑对象打扑克;在《主教谋杀案》(1929)中,分析国际象棋棋谱,做出了有些孩子气的举动,并在轻松的气氛中侦破了案件。

由于博学多识的侦探斐洛·万斯大受读者欢迎,范·戴恩写了十几部以他为主人公的侦探小说,不过还是初期的6篇质量较高,尤其是《主教杀人案》和《格林谋杀案》。他的作品文笔流畅,结构紧凑,情节曲折,悬念丛生,堪称古典侦探小说的杰作。

范·戴恩对侦探小说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侦探小说创作的20条准则,为以后的侦探小说创作提供了借鉴。他认为:1.作者应该将所有线索交代清楚,使读者和书中的侦探具有同等的破案机会;2.读者所受到的蒙骗应该仅止于罪犯施于侦探本身的那些诡计;3.侦探小说不应该与爱情掺和在一起,否则就会纠缠不清,使一些纯粹智力的竞赛复杂化;4.犯罪的人不应该是侦探本人,或者是警方的一员;5.破案要靠逻辑推理,不能凭意外或巧合;6.侦探小说不能没有查案的侦探;7.罪案一定要是谋杀案;8.破案的方法要合情合理,不能依靠诸如读心术、招灵、占卦等巫术;9.进行推理的主人公只能有一个人,否则不仅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而且会打乱本来连贯的思路;10.罪魁祸首应该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并且应该为读者所熟悉或曾经引起过读者的兴趣;11.凶手不能是仆人、门丁、侍从、厨师等,因为这些人犯下的罪案不值得写成书;12.可以有多宗谋杀案,罪犯也可以有同谋或帮凶,但罪魁祸首最好只有一人;13.不要将罪犯与黑社会连在一起,否则便会糟蹋本来十分精彩的谋杀案;14.犯罪过程和破案的方法都要合乎科学;15.罪案的真相,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应该颇为明显,瞒不过特别聪明的读者;16.侦探小说不宜有大段的描写和借题发挥,冗长的人物性格刻画和气氛营造,因为这些东西只会使情节呆滞,妨碍推理;17.凶手不应该是职业罪犯;18.不要让读者最后因发觉罪案只是宗自杀案或意外事故而失望;19.侦探小说里的谋杀应该出于私人动机;20.要避免一些低级的破案方法,如凭借现场遗留的烟头来破案等。

本书所选的《格林谋杀案》充分体现了范·戴恩所提出的上述20条准则。首先,罪案是谋杀案,凶手不是职业罪犯,且与黑社会或国际大阴谋没有任何联系。书中发生了多起谋杀案,但罪魁祸首却只有一个人。小说中的线索交代得非常清楚,读者和书中的侦探具有同等的破案机会,书中进行推理的始终只有万斯侦探一人,而且他的破案过程完全依靠逻辑推理,没有借用任何意外或者巧合。小说的结局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让读者拍案叫绝。

然而,这部小说更值得称道的还在于范·戴恩对犯罪动机的深刻思考。他不是简单地从金钱、地位等方面来分析凶手的作案动机,而是从心理、人性的扭曲等角度来阐述凶手内心深处的阴影,并给凶手最后的命运做了奇特的安排。作者通过对格林家庭不同成员的描述,抨击了资本主义国家悠闲阶层中的尔虞我诈,腐败没落。格林家的人虽然锦衣玉食,但互相之间没有任何感情,有的只是相互猜忌、相互提防、相互伤害。他们终日无所事事,不思进取,不用劳作,过着寄生虫般的生活。因此,这个家庭逐渐走向败落也就不足为怪了。范·戴恩对生活以及社会的深刻理解对我们仍然有着一定的启迪意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