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是个完美的谜
虽然我们已经为新生儿做了很多事情,但仍然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做。
你是否知道,我们脆弱的婴儿在生命来临的那一刻,也承受着无法想象的痛苦和磨炼呢?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作一个这样的想象:
在婴儿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他所生存的环境——没有任何光亮、没有任何外界声响的温暖安静的母体,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他安然幸福地成长。但是,通过分娩,他却被迫与母体分离,失去了母体的庇护,完全要靠自己尚未发育完全的器官来维持其脆弱的生命。
新的环境、新的生存方式,让这个忽然而至的小生命猝不及防,外界的一切对他来说,都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危险。
而面对这一切,我们成人都为这个小生命做了些什么呢?
当我们安排分娩后的妈妈在房间里安静地放松休息时,我们是不是也该让同样饱受了磨难的婴儿在轻松的环境里安静地休息,渐渐地适应周围全新的环境呢?可事实上,几乎没有人认为新生儿也经历了苦难,大多数人对待新生儿的态度和方式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错误。
比如,孩子出生之后,立即给孩子穿上粗糙的衣服,将其紧紧包裹在襁褓之中,而忽视了孩子娇嫩的肌肤是那么的敏感,任何触摸都会让他生出异样的感觉;
比如,孩子习惯了黑暗的眼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光亮;
比如,当我们听到孩子的啼哭时只是无所谓地笑一笑,认为这只不过是他简单的表达方式……
有谁能体会到这个初来人世的孩子的情绪情感,有谁能细心地去呵护孩子的感受,关照孩子的脆弱呢?
我们对新生儿内心感觉的漠视,恰恰与一些动物妈妈们产下幼崽后的举动形成鲜明的对比:它们会把刚出生的孩子们紧紧护在自己的身体下,让幼崽避开外界的光线照射,同时用自己的身体给孩子们取暖;它们会随时保持着一副警惕的状态,防备他人侵犯自己的领地、伤害自己的孩子,甚至有人对它们的幼崽多看一眼,它们都会表现出敌视、愤怒,乃至对对方进行攻击……
我们必须承认,虽然我们已经为新生儿做了很多事情,但仍然有更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学习,需要我们去做。
因为,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在婴儿期遇到的一切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孩子最需要的环境
跟外界有形的东西相比,孩子更需要的是一种适合他成长的环境。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适合他的环境。如果成人对此采取漠视的态度,很可能就会给孩子造成难以磨灭的影响——
我曾经看到一个新生儿被放进地上的一桶水中,差一点被淹死。当他突然下沉时,这个新生儿惊恐地张大了眼睛,伸出了小小的手臂和腿,下沉的状态令他大吃一惊。这是他第一次经历恐惧。
想一想:当孩子的意识里留下了这样可怕的印记,当这种心理的阴影伴随着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点滴,这该是多么糟糕的一件事情。
和成人相比较,孩子对环境的要求更为苛刻。
所以,我们必须彻底了解新生儿的特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科学周到地去照顾他,才能让他在瞬间的环境转变过程中不会产生无意识的心理压力,进而健康、安全地跨出生命中的第一步。
当孩子顺利地从母体脱离,诞生下来,很多人都会忍不住松一口气,觉得孩子跟他的母亲一样已经摆脱了死亡的危险,于是,无意识里就会产生一种快乐和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开始放松,觉得危险都已经过去了,不需要那么操心了。P3-5
20世纪全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教育家——蒙台梭利通过实践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O一6岁,正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蒙台梭利认为:“成长是一个不断再生的过程”当一个心理个性阶段结束时,另一个阶段也便随之而来。”
从心理学的角度,蒙台梭利又将孩子的成长过程划分为这样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出生到6岁。
第二个阶段:6~12岁。
第三个阶段:12~18岁。
并且,她还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不在大学,而在0~6岁阶段,O~6岁阶段完全不同于以后的任何阶段,这一时期是人类智慧的形成、心理定型的关键阶段。这其中,3岁、6岁,恰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两个里程碑!
蒙台梭利强调,自出生之后到6岁之前,是孩子心智发育的关键期,它直接影响了孩子今后的发展,其中3岁又是一个关键的分界点。从3岁开始,儿童的生命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岁之前是孩子各种能力的建立阶段,3岁之后是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心智会在不同方面表现出敏感性,这种敏感性能够让孩子如同棉花吸收水分一般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包括各种图像、词汇、感觉等等,并形成一种智力结构,从而提高孩子适应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在蒙台梭利看来,这种敏感期现象也是幼儿“有吸收力的心灵”的一种表现。如果这一敏感期被错过,孩子在今后就必须花若干倍的努力才能达到相同的程度。
正是因为如此,蒙台梭利在书中无数次强调,希望父母能够重视这一关键时期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发现孩子关键期的来临,为孩子的教育早作准备。
具体来说,0~6岁阶段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0—6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健期。
O~6岁是一个创造的阶段,儿童的性格恰恰形成于这一阶段。
关于这一点,蒙台梭利还作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毛毛虫和蝴蝶的外形和行为都是不同的,但蝴蝶的美丽来自它幼虫的形态,而不是来自它对其他蝴蝶的模仿。
正因如此,蒙台梭利认为,孩子出生后的几年是非常重要的。出生后的几年,孩子所受到的影响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在这期间,如果他受到伤害、暴力或其他障碍的影响,其个性就可能会发生偏离,比如那些有暴力倾向、注意力无法集中的孩子,那些过于懦弱、消极的孩子。
◆0—6岁,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关腱期。
通常来说,孩子到了两岁的时候就会表达比较复杂的句子,甚至会使用不同时态和语态的动词或者连词,而且会使用长句和分句了。到5~6岁的时候,孩子们又开始学习新的单词,逐渐完善语句的表达。
比利时心理学家就曾观察发现,一个两岁半的儿童通常具有二三百的词汇量,但到6岁时他已经能够使用数千个单词了,而且这些词汇都是在没人教导的情况下孩子们自然吸收的。
当然,在这个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周围环境如何至关重要。如果孩子每天和一个少言寡语的照看者在一起,那么很可能也会语言能力欠佳;如果孩子常和一些语言丰富的人接触,他也会变得能说会道。
所以,父母在孩子0~6岁阶段,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多跟孩子说话、多读书给孩子听,才是提升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
◆0—6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大脑是人身体的控制中枢,也是人智慧的所在,孩子的智力发展与其脑发育过程紧密相关。
脑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到3岁就已经完成了60%,6岁时,已基本接近成人。由此可见,孩子在出生后的0~6岁这一阶段,是脑发育的关键期,儿童脑部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
美国科学家曾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体层摄影”技术,对孩子早年大脑的发育进行扫描,观察到孩子出生后,由于视、听、触觉等的信号刺激,脑神经细胞间迅速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就拿视觉来说,视觉是大脑发育的起点,在婴儿生后几分钟内,当妈妈目不转晴地注视着孩子的时候,婴儿的眼球就会停止转动,瞬间仅仅朝着妈妈的脸,这时小儿视网膜上的一个神经细胞就与其大脑皮层的另一个神经细胞联系起来,妈妈的面部影像就在婴儿大脑中留下了永久的记忆。3个月时,婴儿视觉皮层的细胞联系达到高峰,到3岁时大脑的每个细胞都与大约一万个其他细胞相连。
实践证明,孩子幼时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有利于大脑神经细胞间的复杂联系。科学家们确信,孩子的早期经历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关专家发现平素一些自然而又简单的动作,如搂抱、轻拍、对视、对话、微笑等都会刺激婴儿大脑细胞的发育。这也就说明,早期教育的精髓不是灌输各种知识,而是聆听、指导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
◆0~6岁,是孩子学习的关腱如。
所谓“学习的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在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孩子学起来容易,学得也快,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错过关键期再去学,就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事倍功半。
印度狼孩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印度的一个狼孩被人发现时已有7岁多,身上毫无正常儿童的特征,没有语言能力,不能直立行走,更不会与人交流。重返人间后经过长达6年的专业人员的护理,也只学会走路,到17岁时才学会十几个单词,智商只有4岁孩子的水平。很显然,这个事例就充分说明,如果错过了孩子学习关键期的教育时机,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6岁前的这一阶段,儿童的大脑不知疲倦地从周围世界中吸收、学习着,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吸收、学习的能力变得更加丰富了。小一些的时候,儿童在成年人的带领下通过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学习、吸收知识,长大一些后,他们对各种事物都想亲手摸一下,并加以区分。这时孩子们狂热的学习热情,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他们总是显得非常繁忙、高兴,不停地用手做这做那……
◆O~6岁,是孩子想象力发展的关键期。
6岁前儿童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3~6岁的儿童不仅能够区分事物之间的关系,还能发挥想象力,想象出不能直接看到的东西。
这一阶段儿童的想象力高速发展,主要体现在这一方面:他们总是会要求大人解释很多事情。这些孩子非常好奇,问题就像是炸弹一样,在我们耳边轰炸。当然,这也就要求教育者,对待孩子的问题不能不耐烦,更不能表现出厌烦,而应表现高兴的同时,给出最为简单、简短的答案。
总之,无论从大脑发育、智力开发、性格培养,还是从其他一些方面来说,6岁前的几年都是孩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时期,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这一人生成长的黄金期!
当然,这也正是《麻烦的3岁,关键的6岁前》这本书出版的原因之一。所谓“麻烦”,意指“用心的付出”——孩子的心灵世界是纷繁而奇妙的,父母必须在孩子0~6岁这一阶段,多付出一些心力,悄然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去探索孩子成长的秘密。所谓“关键”,意指“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错过了,便不可能再有重来的机会。”
最后,衷心祝愿《麻烦的3岁,关键的6岁前》这本早期教育的图书,能够对中国千千万万的为人父母者和即将为人父母者有所裨益,培养出智慧、健康、朝气蓬勃的好孩子!
蒙台梭利通过实践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0~6岁,正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心智会在不同方面表现出敏感性,这种敏感性能够让孩子如同棉花吸收水分一般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并形成一种智力结构,从而提高孩子适应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其中,3岁之前是孩子各种能力的建立阶段,3岁之后是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阶段。孩子性格的形成、语言能力的发展、想象力的发展、学习能力的形成……都是在6岁前的几年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在《麻烦的3岁关键的6岁前(适合0-6岁孩子家长阅读)》中,蒙台梭利精炼生动地描绘了0~6岁儿童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特征,揭开了儿童成长的奥秘,展现了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些创造性的奇迹,为我们引导儿童成长,对其实施教育提供了最为有效、实用的指导。
《麻烦的3岁关键的6岁前(适合0-6岁孩子家长阅读)》由玛丽亚·蒙台梭利编著,一凡编译。
蒙台梭利认为,自出生到6岁之前,是孩子心智发育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心智会在不同方面表现出敏感性,这种敏感性能够让孩子如同棉花吸收水分一般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包括各种图像、词汇、感觉等等,并形成一种智力结构,从而提高孩子适应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由玛丽亚·蒙台梭利编著,一凡编译的《麻烦的3岁关键的6岁前(适合0-6岁孩子家长阅读)》生动地描绘了0~6岁儿童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特征,揭开了儿童成长的奥秘,展现了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些创造性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