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乡里小混混
第一节看相起名
1903年夏,杭州,一派酷暑炎炎的景象。吴山,绵亘起伏伸人杭州市区,山中多祠庙寺观,可谓是步步楼台,处处亭阁,一向是香客游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之地。
酷暑炎炎的吴山城隍庙外,一个僻静处摆着一个测字摊,摊后坐着一个摇着芭蕉扇的老头。身子枯小,脸面黧黑,看上去是个很稀松平常之人,然而此人在杭州府却也小有名气,因为他有一手看相、算命、测字的本事,人称许半仙。在这杭州府方圆三百里内,这许半仙的名头还是挺大的,时不时总有些慕名而来讨教的人。
这不,这个烈日炎炎的上午就有一个小伙子来了。这小伙子看上去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却穿着短裤,打着光脊梁,虽然看起来有点不雅,不过也不能怨他,今年杭州的夏天真是酷热异常,窒息得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坐着不动都浑身冒汗,走起路来那简直就大汗淋漓!这小伙子浑身蛮肉,没光着屁股走路也就算不错了。
只见这小伙子此时蹲在许半仙的测字摊旁,恭敬地说道:“俺叫张小林,小名阿虎。老家本是慈溪人,现住杭州拱宸桥,俺是慕半仙之名而来……”明白了,这小伙子是慕半仙之名来算卦的。
对于许半仙来说,像这样慕名前来算卦的人实在太多了,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因此,许半仙睁开微闭的双目,打量了一下张小林,不由得吃了一惊:此人身材魁伟,长相凶恶,绝对是一个打架斗殴的好手!此人最好不要惹!
于是,许半仙点了点头,道:“请报上先生的生辰八字。”
“俺生于1877年6月14日……”刚报了生辰八字,这个张小林不等许半仙张口说话,又赶紧小声说道:“俺想测一下官运,再请半仙给取一个吉利的名字。”
许半仙很认真地看了一眼张小林,又掐指闭眼算起来。许久,睁开眼来,仔细端详起这个张小林的脸来,前前后后看了半天,忽然惊叫道:“呀,大福之相!”张小林瞪着吃惊的双眼看着许半仙,半张着嘴说不出话来。许半仙长出了一口气,压抑着激动的口气说道:“先生这是大富大贵之相!根据你的面相与生辰八字看,你今后必将飞黄腾达,尽享荣华富贵……”
张小林此时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许半仙说着说着,看见张小林红亮的额头中有道黑影一闪,不觉心里咯噔了一下:此人日后必将不得善终。于是,不禁说道:“不过——你得改个名字。”
“在下正有此意,全听半仙做主!”张小林噌地站起来,一把抓住了许半仙的手,像是抓住了久久思念的情人的手,一点也不肯放松。
“你本命属虎,日后你的名字可叫张寅,此名可是个大吉大利之名。此名一起,富贵在望!你的小名叫小林,虎在林中咆哮,可取‘啸林’为号。”
“好!”张小林满心欢喜地叫道。心里想着风流才子唐伯虎的名字,也叫一个“寅”字,就算落得个附庸风雅,这也不枉读书一场,好歹是还了父亲一个心愿。
正在张小林浮想联翩之际,只听许半仙又说道:“虎啸山林,百兽震恐!你在人中,犹如猛虎下山,日后肯定会有一番作为……”
张小林激动之下,也不含糊,掏出一块银元:“今天只有这点银两,若日后有成,一定重谢大仙!”
说罢,张小林欢天喜地地回家去了。
如果说一个人的成功首先需要自信,那张小林最初的也是最坚定的信心便来自于此。他坚信总有一天自己会虎啸山林,威震天下。借许半仙的吉言,张小林高高兴兴回到了杭州,顺顺利利考上了武备学堂,然后开始了更大的发展……
那么,这个张小林是何许人呢?
第二节拱宸小霸
张小林出生于浙江宁波府慈溪县的一个偏僻山村,时间是1877年6月14日(清光绪三年五月初四)。时值初夏,暑热稍显,正在傍晚时分,一个破旧的茅屋中传来几声响亮的婴儿哭声。这哭声响彻全村,正在忙碌的人们不禁停下手中的活计议论纷纷:张家的媳妇又生了!这个孩子便是张小林。孩子出生的时候,父亲衣衫褴褛背着木工箱正风尘仆仆地往家赶。饱经沧桑的面庞让人怎么也看不出这是一个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反而有一些早衰的迹象,三十多岁的人看起来有五十多岁。因过度劳累而显得疲惫的身躯,有些沉重和佝偻。因为早晨出门的时候大约知道媳妇今天生产,所以早早收工,但还是没赶上孩子出生。P1-3
在凄风冷雨的民国时期,旧上海无疑是繁华鼎盛的世界。上海滩上的十里洋场,黄浦江的滔滔银浪,都记录了一段段为人津津乐道的繁华往事。往事背后,是辛酸的无言还是命运的玩笑?这都无关紧要,毕竟时间过去了那么久!能遗忘的我们选择遗忘,不能抹去的我们还得神伤。然而,上海滩的“三大亨”是无法从我们的记忆中抹去的,尽管他们的人生早已谢幕,不管他们是“人”还是“鬼”,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人生态度。
作为“三大亨”中的张啸林,相较其他两位——黄金荣和杜月笙,是影响最小也是最为人不耻的一位:因为他当了日本人的走狗,当了汉奸!一个人可以没有人格,充其量是个不肖子孙,于国于家无用而已!如果一个人连国格也没有了,那就是民族的罪人,国家的蟊贼!这种人的下场可想而知,所以张啸林没有善终。也许死后他才能明白,与汪精卫相比,独夫民贼他还不够格!也许死后他才能明白,如果他不卖国,无论他之前做过什么,人民也可能原谅他,黄金荣就是一个例子。
有人把他说成是近代中国最纯粹的恶人,与汪精卫、周佛海、陈公博相提并论,只因为他当了日本人的鹰犬。我想,这是高估他了,他没有那么深刻的思想动因,也没有那么高调的政治背景,因为他一张期盼已久的伪省长的委任状还没焐热,就被国民党特务收买他手下的保镖暗杀了!用现代流行的话说,何其悲摧!
他充其量是一个小混混,三混两混混到了最高阶段,混成了“精”!所以说,作为一个流氓头子的称呼是恰当的。对比另两位“大亨”,他的出身基础是最薄弱的。黄金荣的父亲是“公务员”——衙门的班头,杜月笙的父亲是“个体户”——米店老板,而他的父亲不过是个小木匠,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所以说,他在成为“三大亨”之前的奋斗历程是万分艰难的。时代造就了这样一个怪胎,是人民的不幸还是个人的幸运?
也有人说,他是“三色大亨”——黄、赌、毒。“黄”是指他不但随意玩弄女性,还娶了好几房姨太太,此外,还开设妓院大发横财;“赌”是指他不仅一生好赌成性,无赌不欢,还开设了上海滩首屈一指的“18l号”大赌窟;“毒”是指吸毒、贩毒,尤其是他和那两位“大亨”开设的三鑫公司,臭名昭著。正是他的加盟,使得三鑫公司地位稳固发展,一时无二,他在其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他究竟有怎样的经历,使得一个籍籍无名的乡下小混混一跃而成上海滩上叱咤风云的“三大亨”之一呢?可以说,他是善于投机钻营的机会主义者,混迹于军阀政客间游刃有余;他工于心计,不遗余力地壮大自己的帮会势力,个人拥趸者极多;他还是一个追求个人享乐的利己主义者,极力追求财富的极大化,这其中包括银子、漂亮女人和社会地位。无论如何,他是一个真实的人生侧面,虽死有余辜,但他自有他生存的道理。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研的。
本书搜集大量翔实繁富的资料,去芜存菁、去伪存真,力求将张啸林这个人物还原到当时的历史环境当中。希望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能够真实地了解这个“海上闻人”传奇而富有戏剧性的一生,还能够有所启迪和发现。这也一直是笔者笔耕不辍、孜孜以求的最大愿望。
民国初期的上海租界割据,帮派林立,贩毒、走私、开赌场妓院、放高利贷、收保护费都是帮会与洋人敛财的工具,烧杀抢夺整天发生,当时的上海滩正处在这样的愁云惨雾之中。张啸林早年在杭州城里就作恶多端,后来闯入上海滩,开赌场妓院、贩毒,心狠手辣,大赚黑心钱,被人称为“三色大亨”。他充当蒋介石的刽子手,杀害革命人士。他还梦想坐上汪伪浙江省长的 “宝座”,卖国求荣,做日本人的走狗。正当他得意时,毙命于一颗神秘的子弹,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张啸林全传》以张啸林的人生经历为主线,通过他恶贯满盈的一生,使读者了解到当时国内各种骇人听闻的神秘事件和腥风血雨的争霸场面,遥想当年上海滩的风云变幻。同时,读者也可更深入地感悟从民国初期到巾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巾围劳苦大众追求正义和民主的艰辛与坎坷历程。
《张啸林全传》由林葳编著。
张啸林,(1877—1940年),宁波市庄桥镇(今属宁波市汀北区)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移居杭州。早年游手好闲,斗殴滋事,与流氓为伍,横行乡里。
林葳编著的《张啸林全传》搜集大量翔实繁富的资料,去芜存菁、去伪存真,力求将张啸林这个人物还原到当时的历史环境当中。希望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能够真实地了解这个“海上闻人”传奇而富有戏剧性的一生,还能够有所启迪和发现。这也一直是笔者笔耕不辍、孜孜以求的最大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