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当一页历史风云散去,也总是会变换了时空。等到是非成败转头空,却只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我们(雅瑟)把历史上重要的人物、事件,编成《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以供读者品读。从远古时期的文明之光到秦汉兴亡……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大明王朝、大清兴衰、民主革命,到新中国成立,我们以此为历史分段,按时间顺序,用比史书轻松的语言风格,比戏说“上下五千年”规正的笔触,娓娓道来,便于阅读,便于记忆。这种独特的写作方法,既避免了内容“虚构”,又较学术化的历史研究生动有趣。配以精美的图片和老照片,完整再现丁中华悠远的历史文化精髓,更利于读者直观清晰地感受中国历史的演进过程,全面掌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
《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由雅瑟编著。
《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简介: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发现于云南元谋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够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懂得使用火,已具备了人的基本特征。近代考古发现了公元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这些都是华夏民族悠远起源的见证。后来,大禹治水,平定九州,开启了中国历史王朝盛极必衰更替的序幕。
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着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彩“场景”,或宏大壮丽,或荒诞不经,或惊心动魄,或哀婉凄恻……
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发现于云南元谋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够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知道了用火,已具备了人的基本特征。华夏起源于旧石器时代
从各地发掘出的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和遗物打破了以往将中国历史起点定于黄帝的观点。现今的一切证据也证明人类是从猿人进化而来的,尤其是“北京人”的发现,证明了直立人的存在,明确了人类发展的序列,为“从猿到人”的学说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证据。
目前,在国内发现的古人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西南山区。几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如安徽繁昌人字洞、重庆巫山龙骨坡和云南元谋等都分布在长江流域和西南亚热带地区,向北、西方向按时代递减,这说明古人类的生活区域逐渐扩大至暖温带和寒温带。
1929年,在北平(今北京)西南面周口店龙骨山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距今约50万年的猿人头骨、牙齿、下颚骨和躯干骨化石。这种猿人被定名为“北京人”。“北京人”的体质结构已经超过了一般动物的阶段,具备了人的基本特征。他们已经知道选取砾石或石英,打击成为有棱角的石片,当做武器或生产工具来使用。他们居住在石灰岩的山洞里,会人工取火,烧烤食物。不过,“北京人”身上仍残存着原始人的一些性质。“北京人”的颧骨较高,平均脑容量仅。1075毫升,是现代人平均脑容量的75%;身材粗短,男性高约156厘米,女性高约144厘米;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高突,鼻子宽扁,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他们从居住地附近的河滩、山坡上挑选石英、燧石、砂岩等,采取以石击石的方法打制出刮削器、钻具、尖状器、雕刻器和砍斫器等工具,用来满足肢解猎物、削制木矛、砍柴取暖、挖掘等种种需要。“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他们更进步的举措是会人工取火,山洞中成堆的灰烬说明当时的他们已能很好地管理和使用火。
1954年,山西襄汾县发现3颗人类牙齿化石和大量石器。这种人被命名为“丁村人”。考古发掘显示出他们初步使用石器的现象。且比“北京人”已经有些进步。内蒙古自治区萨拉乌苏河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洞沟等地,曾发见过约20万年前的人类门牙一枚及许多旧石器。门牙与“丁村人”牙齿极为相近,旧石器中有尖状器、长刮器和各种刮削器,也比“北京人”所用的进步些,考古学上称它为“河套文化”。这时候的人。身体结构与现代的人类很相接近。他们已进入旧石器时代中期。
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两颗门齿化石掀开了我国古人类研究史上崭新的一页。从含元谋人牙齿化石的原生层中,考古学家们先后发掘出了7件石制品,大量炭屑的发现证明当时的元谋人可能已会用火。从出土的化石中还发掘出了与元谋人共生过的哺乳动物化石,有泥河湾剑齿虎、云南马、爪蹄兽、中国犀、山西轴鹿等29种,这些动物差不多都已绝种。经国内外专家鉴定,元谋人生存的年代距今约170万年。在发现元谋人之前,我国最早的人类是北京人和蓝田人。元谋人的发现,把早期人类在中国这块古老大地上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可以说,元谋人的发现改写了人类的历史,它使古老的华夏民族更加古老,悠久的华夏文明更加悠久。
在周口店猿人洞穴的山顶洞穴里,发掘出约5万年前的人骨化石、石器、骨器和装饰品。石器中有火石制、石英石核制的刮削器、尖端刮器,与西欧旧石器晚期的制作大致相似。骨器中有兽骨磨成的骨针。似乎已有简单的缝纫。装饰品中有穿孔的兽齿、鱼骨、介壳和海蚶壳,还有用赤铁矿染红的石珠,这些饰品说明,猿人已经有爱美的追求。此时的猿人在身体结构上,已经发展到了现代人的阶段。此时已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
在内蒙古的札赉诺尔(呼伦池附近)、黑龙江的顾乡屯(哈尔滨附近)等地。曾有中石器时代遗物的发见。札赉诺尔的石器,有的已经研磨过。顾乡屯的骨器,有些器体很整齐可观,制作技术超过了“山顶洞文化”。这些出土的器物中有石器、骨器、角器、牙器、火烧骨和人骨化石,估计年代约在2万到四五万年前。
西北、华北、东北、西南等地发现的旧石器、中石器及其逐渐进化的各种遗迹告诉我们,50万年以来,在中国境内已有人居住。他们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地方,却都同时创造着各自族群的文化。石器时代的文明
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地域辽阔,气候适宜,历史悠久,是远古人类起源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从200万年前延续到l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人们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进行着体质的进化与文化的发展:而普遍分布在全国各地区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则说明新石器时代中国境内各民族的远古祖先们,在中华大地上以不同程度的文化发展生产,推动着历史前进的车轮。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以母系氏族公社的形式存在着。反映了约7000年前长江流域氏族的情况。
在众多的河姆渡文化出土文物中,大量人工栽培稻谷是最重要的发现,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作文化遗址发现。这不仅打破了中国水稻是从印度引进的传统说法,许多考古学者还依此推断河姆渡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发源地。这一时期的农作植物除了水稻,还有橡子、菱角、桃子、酸枣、葫芦、薏仁米、菌米与藻类植物,人们还同时从事畜牧、采集、捕鱼和制作世界上最早的漆器。漆器的出土,将人类使用生漆的历史推到了7000年以前。考古学家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木构水井以及世界上最早的木制水上交通工具。
生活用器以陶器为主,种类很多,主要有釜、罐、盆、盘、钵、豆、盂、甑、鼎等,按使用功能可以分为炊煮器、饮食器、储存器、汲水器。较为特殊的有灶和岙两种。陶灶形似簸箕,内壁有三个乳钉状足,为安放釜而设置。陶灶发明后,解决了木构建筑内煮炊防火问题,是后世南方居民一直使用的缸灶的前身。在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中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木制饰品“木雕鱼”,其他包括木柄骨制的耕田用具耜、和刀铲等切割器具,还有大量纺织工具。P2-5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发现于云南元谋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中国境内巳知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够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懂得使用火,已具备了人的基本特征。近代考古发现了公元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这些都是华夏民族悠远起源的见证。后来,大禹治水,平定九州,开启了中国历史王朝盛极必衰更替的序幕。
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着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精彩“场景”,或宏大壮丽,或荒诞不经,或惊心动魄,或哀婉凄恻……
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灭商伐纣的武王,雄才大略建周;千古一帝秦始皇并吞六国,一统天下;雄姿英发的汉高祖,豪迈地唱着《大风歌》,创中国第一个强盛稳固的王朝……南征北战的朱元璋,创大明王朝276年基业;努尔哈赤雄霸辽东漠北;有勇有谋的康熙大帝,16岁铲除权臣鳌拜,励精图治,开创“康乾盛世”……
中国的历史中也不缺乏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这里有世界上第一位女将军妇好:颇具政治手腕的汉高祖刘邦之妻吕雉;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端庄贤惠的明朝皇后马大脚为朱元璋夺取天下出谋划策;大清第一贤后孝庄收服洪承畴,计定多尔衮,保大清江山传至爱新觉罗-福临手中;慈禧太后独揽政权,垂帘听政。执掌天下大权达半个世纪……
中国的历史,同样闪耀着智慧的科技文化之光。祖冲之的《缀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卷卷都是中国科技的大成之作;《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本本闪耀着中华文化的辉煌;《资治通鉴》《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字字浸透着风流学士的才智……
缓缓地翻开。眼前的这本书,真实而有趣的历史渐渐浮现在眼前,一个又一个的历史镜头不断闪现,这里闪耀着秦汉的辉煌,记录着唐宋的盛况,描画着明清陨落的轨迹……
封建帝国的脚步沉重而拖沓,而且陷入了一个怪圈:从王朝初建的清明,到末期的腐朽,随后被不堪重压的农民起义推翻,而新的王朝又重复这样的轮回。一个个封建帝国,犹如意气风发的少年,在这样的轮回中逐日变为垂垂老者,巨大的身躯轰然颓倒于烟尘之中……
有道是“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当一页历史风云散去,也总是会变换了时空。等到是非成败转头空,却只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于是乎,我们把历史上重要的人物、事件,编成本书以供读者品读。从远古时期的文明之光到秦汉兴亡……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大明王朝、大清兴衰、民主革命,到新中国成立,我们以此为历史分段,按时间顺序,用比史书轻松的语言风格,比戏说“上下五千年”规正的笔触,娓娓道来,便于阅读,便于记忆。这种独特的写作方法,既避免了内容“虚构”,又较学术化的历史研究生动有趣。配以精美的图片和老照片,完整再现了中华悠远的历史文化精髓。更利于读者直观清晰地感受中国历史的演进过程,全面掌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