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忆儿时(经典插图本)/中国文学大师纯美阅读书系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丰子恺
出版社 吉林摄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丰子恺先生在《忆儿时》一文中,回忆了儿时三件赏心乐事:养蚕、吃蟹、钓鱼。作者在无限憧憬童年快乐的同时,一面又深深地忏悔,因为这三件快乐说到底都源于对生灵的杀虐,所以作者以后只吃素。吃荤是对生灵的杀虐,吃素就不是杀虐生灵么?动物是有生命的,植物就没有生命么?本书很有教育意义,希望大家都来看一下。

内容推荐

《忆儿时》一方面表达了对儿时趣事的神往和怀念,另一方面又表达了对儿时趣事的遗憾和忏悔。    

丰子恺既是一个有着赤子之心的人,又是一个深受佛教思想影响的人,前者使他对儿时往事能保持着一颗童心,所以《忆儿时》中能体现出童真和童趣,而后者使他保持着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所以本书中多次抒写了自己对杀生取乐、生灵杀虐的遗憾和忏悔。

目录

第一辑 给我的孩子们

 忆儿时

 作父亲

 儿女

 给我的孩子们

 送阿宝出黄金时代

 送考

 华瞻的日记

 学画回忆

 梦痕

第二辑 白鹅

 白 鹅

 梧桐树

 白象

 阿咪

 养鸭

 春

 杨柳

第三辑 车厢社会

 山中避雨

 车厢社会

 我的母亲

 毛厕救命

 私塾生活

 还我缘缘堂

第四辑 有情世界

 有情世界

 种兰不种艾

 油钵

 生死关头

 一篑之功

 伍元的话

 为了要光明

第五辑 初雪

 初雪

 踏青

 远足

 竹影

 尝试

 珍珠米

丰子恺生平简介

试读章节

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

第一件是养蚕。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日的事。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不但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就是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欢喜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欢喜的,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姊跟了去,去吃桑葚。蚕落地铺的时候,桑葚已很紫而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我们吃饱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采了一碗桑葚,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默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了,我暂时感到沉闷。然过了几天要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大家似乎以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她又说:“小囝囝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吃软糕。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油炒一炒,真好吃哩!”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姊不要吃的原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并垒起,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我感到一种兴尽的寂寥。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

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真是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姊,都像童话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在生计上原是幸福的,然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所谓饲蚕,是养犯人;所谓缫丝,是施炮烙!原来当时这种欢乐与幸福的背景,是生灵的虐杀!早知如此,我决计不要吃他们的桑葚,枇杷,和软糕了。近来读《西青散记》,看到里面有两句仙人的诗句:“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

我七岁上祖母死了,我家不复养蚕。不久父亲与诸姊弟相继死亡,家道衰落了,我的幸福的儿时也过去了。因此这件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

第二件不能忘却的事,是父亲的中秋赏月,而赏月之乐的中心,在于吃蟹。

我的父亲中了举人之后,科举就废,他无事在家,每天吃酒、看书。他不要吃羊牛猪肉,而欢喜用鱼虾之类。而对于蟹,尤其欢喜。自七八月起直到冬天,父亲平日的晚酌规定吃一只蟹,一碗隔壁豆腐店里买来的开锅热豆腐干。他的晚酌,时间总在黄昏。八仙桌上一盏洋油灯,一把紫砂酒壶,一只盛热豆腐干的碎器盖碗,一把水烟筒,一本书,桌子角上一只端坐的老猫,这印象在我脑中非常深,到现在还可以清楚地浮现出来。我在旁边看,有时他给我一只蟹脚或半块豆腐干。然我欢喜蟹脚。蟹的味道真好,我们五六个姊妹兄弟,都欢喜吃,也是为了父亲欢喜吃的原故。只有母亲与我们相反,欢喜吃肉,而不欢喜又不会吃蟹,吃的时候常常被蟹螯上刺刺开手指,出血,而且抉剔得很不干净,父亲常常说她是外行。父亲说:吃蟹是风雅的事,吃法也要内行才懂得。先折蟹脚,后开蟹斗……脚上的拳头(即关节)里的肉怎样可以吃干净,脐里的肉怎样可以剔出……脚爪可以当作剔肉的针……蟹上的骨可以拼成一只很好的蝴蝶……父亲吃蟹真是内行,吃得非常干净。所以陈妈妈说:“老爷吃下来的蟹壳,真是蟹壳。”

蟹的储藏所,就在天井角里的缸里。经常总养着五六只。到了七夕,七月半,中秋,重阳等节候上,缸里的蟹就满了,那时我们都有得吃,而且每人得吃一大只,或一只半。尤其是中秋一天,兴致更浓。在深黄昏,移桌子到隔壁的白场上的月光下面去吃。更深人静,明月底下只有我们一家的人,恰好围成一桌,此外只有一个供差使的红英坐在旁边。谈笑,看月,他们——父亲和诸姊——直到月落时光,我则半途睡去,与父亲和诸姊不分而散。

这原是为了父亲嗜蟹,以吃蟹为中心而举行的。故这种夜宴,不仅限于中秋,有蟹的节季里的月夜,无端也要举行数次。不过不是良辰佳节,我们少吃一点,有时两人分吃一只。我们都学父亲,剥得很精细,剥出来的肉不是立刻吃的,都积受在蟹斗里,剥完之后,放一点姜醋,拌一拌,就作为下饭的菜,此外没有别的菜了。因为父亲吃菜是很省的,且他说蟹是至味。吃蟹时混吃别的菜肴,是乏味的。我们也学他,半蟹斗的蟹肉,过两碗饭还有馀,就可得父亲的称赞,又可以白口吃下馀多的蟹肉,所以大家都勉励节省。现在回想那时候,半条蟹腿肉要过两大口饭,这滋味真是好!自父亲死了以后,我不曾再尝这种好滋味。现在,我已经自己做父亲,况且已茹素,当然永远不会再尝这滋味了。唉!儿时欢乐,何等使我神往!

然而这一剧的题材,仍是生灵的杀虐!当时我们一家团栾之乐的背景,是杀生。我曾经做了杀生者的一分子,以承父亲的欢娱。血食,原是数千年来一般人的习惯,然而残杀生灵,尤其是残杀生灵来养自己的生命,快自己的口腹,反求诸人类的初心,总是不自然的,不应该的。文人有赞咏吃蟹的,例如甚么“右手持螯,左手持杯”,甚么“秋深蟹正肥”,作者读者,均囚于习惯,赞叹其风雅。倘质诸初心,杀蟹而持其螯,见蟹肥而起杀心,有甚么美,而值得在诗文中赞咏呢?

因此这件回忆,一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P16-P20

序言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漫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卓越成就的文艺大师,被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先生可以说是中国漫画的开山鼻祖,他的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简约洗练,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早期出版的《子恺画集》、《护生画集》、《学生漫画》、《儿童漫画》等深受读者喜爱。漫画的锋芒一度盖过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亮光,使人们忽略了他的文章之美。事实上,丰子恺先生的文章和他的漫画一样,简单自然、雍容恬静、耐人寻味。

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具有较大的影响。他的主要作品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艺术趣味》,《率真集》、《车厢社会》、《护生画集》等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部分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与事。

丰子恺先生还创作了很多以儿童为主题的散文,在作品中,他热情地赞颂了孩子们天真的行为和纯洁的内心。他认为:“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 在《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中,他写道:“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样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的真实而纯洁。 ”

细细地体味丰子恺先生的文章,我们可以发现那颗藏在文字背后的纯洁无垢的童心。虽然丰子恺先生生活的时代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是他的文字却穿越了时间的长河,让我们有幸能够分享他的爱和纯洁。他那温暖的父爱和始终未变的童心永远不会随时问的流淌而消逝,只会慢慢沉淀,越来越淳厚,越来越浓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