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潘天寿艺术随笔/新文艺现代艺术大家随笔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作者 徐建融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徐建融编著的《潘天寿艺术随笔》内容介绍:那么,怎样的人品才算得上是高尚的人品呢?在传统的观点,所推崇的是平淡天真、超尘脱俗、宁静闲适,大略可用一个“雅”字概之。对此,潘天寿似乎并不完全赞同,他所推崇的。乃是“有至大、至剐、至中、至正之气,蕴蓄干胸中,为学必尽其极,为事必得其全,旁及艺事,不求工而自能登蜂造极”(同上),大略可用一个“大”字概之。之所以这其间会有如此的差异,主要是因为“雅”的人品在潘天寿的时代已经更多地染着了消极的色彩,对于危亡中的民族文化艺术。无法起到有力并有效的振必作用;而“大”的人品则更多自强不息的积极色彩,面对,西方文化的大规模冲击,要想维系传统绘画的文脉,端赖于这种大力巨量的振拔精神。

内容推荐

徐建融编著的《潘天寿艺术随笔》内容介绍:潘天寿的这一人品与画品观,既是对传统的继承,同时又赋予了其新的创造,是传统的可持续发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西方颓废艺术思潮中引申过来的“天才的艺术家与疯子只有一步之遥”的观点,把人类精神食粮生产者的艺术家,等同干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历史责任感的极端个人中心主义者、但同时又是心理十分脆弱的疯子,其作为精神污染的本质,不言而喻。必须指出的是,这一观点,目前已形成为广泛的社会影响,以致于电视连续剧中,只要出现一个疯疯癫癫、不修边幅的青年,观众立即可以猜出:“这是一位画家!”正因为此。所以,广泛地宣传、介绍潘天寿的人品与画品观。也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重要。一起来翻阅《潘天寿艺术随笔》吧!

目录

听天阁画谈随笔

指头画的优缺点

关于生话问题

谈谈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

要有更美的画

赏心只有两三枝——关于中国画的基础训练

佛教与中国绘画

谈谈吴昌硕先生

治印丛谈

题画诗跋

读书眉批

论画残稿

诗媵自序

中国画题款研究

试读章节

艺术为思想意识之产物。意识形态之转变与进展,全表里于社会政治经济之情况。故文艺工作者,必须追求思想意识之赶上或赶先于时代,不落后于时代。

艺术不足素材的简单再现,而是通过艺人之思想、学养、天才与技法之艺术表现。不然,何贵有艺术。

吾国绘画之孕育,远在旧石器时代。近时周口店所发掘之削刮器,虽加工粗糙,然大致具备形象之对称美,线条之韵律美,成原始绘画刻划之雏形。至新石器时期,始有彩陶绘画之发明,以黑色粗简之线条,描绘水波纹、云雷纹、几何纹,及鹿、鱼、鸟、蛙、半身人像等以为装饰。然尚未有简单文字之发现。至商代青铜器、殷墟龟甲之呈现后,始见有象形文字之刻铸与书写,则绘画先于文字矣。然考吾国初期文字,以黑线为表达,象形为组成,与原始绘画,实同一渊源。故吾国文字学者及绘画史论家,均有书画同源之说,以此也。是后虽分道扬镳,独立体系,仍系兄弟手足,有同气连枝之谊,至为密切,迄今犹然。

绘画,不能离形与色,离形与色,即无绘画矣。

宇宙间之万物万事,均可为画材、剧材。然无画家、戏剧家运用而表达之,则仍无以成艺术。原宇宙间之万物万事,本不为画人、戏剧家而存在,特画人、戏剧家,从旁借为素材而已。

有万物,无画人,则画无从生;有画人,无万物,则画无从有;故实物非绘画,摄影非绘画,盲子不能为画人。

画者,画也。即以线为界,而成其画也。笔为骨,墨与彩色为血肉,气息神情为灵魂,风韵格趣为意态,能具此,活矣。

济山僧(石涛)《画语录》云:“太古无法,太朴不散,太朴一散,而法立矣。”故无法,画之始,有法,画之立,始与立,复融结于自然,忘我于有无之间,画之成,三者一以贯之。

法自画生,画自法立。无法非也。终于有法亦非也。故日:画事在有法无法间。P4-5

序言

本丛书初版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受广大读者喜爱。今年适逢上海文艺出版社建社六十周年,我们重新整理出版这套丛书,奉献给新一代的读者。

本丛书所选均为中国现代艺术名家,入选作品主要是关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感悟的文字,以散文、随笔为主。

本丛书分别约请国内知名的艺术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编选,并撰写序言。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2年1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