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就算天空再深(零八零九无常世)/林夕珍藏系列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林夕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词人林夕最新文集,与林夕此前出版的作品迥异,展现的是一个我们不熟知的婉而多讽、嘲喻相间的林夕。于字里行间,词人林夕写雪灾、谈地震、评奶粉、看奥运,鉴台知港,知时论世。

雪灾、“藏民事件”、圣火传递、四川地震、三鹿奶粉等事件,深深冲击着每个中国人的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金融海啸从太平洋彼岸席卷到港,千万股民顿成苦主。本书不仅是批判味十足的灾难书写,作者还在反思“变幻恒常”、“不知明天几何”的历史规律。《原来你非不快乐》涉及大时代中的个人情感、修养,《就算天空再深》则关乎灾难之年的社会大事。

内容推荐

《就算天空再深》与林夕此前出版的作品迥异,展现的是一个我们不熟知的婉而多讽、嘲喻相间的林夕。如副标题“零八零九无常世”所透露的那样,书中的文章大部分写于零八和零九年。那是名副其实的多事之春夏秋冬,世情总是风起云涌,感受总是大悲大喜。林夕在文章中写雪灾、谈地震、评奶粉、看奥运,鉴台知港,知时论世。原来,紫蓝红与青空蓝天哪个好,取决于我们要不要看。哪怕眉头骤满密云,只要把自身的因缘与外在的世界看得更开阔,就无所谓伤感。

目录

PART I

引子 牛年的流年

染红了谁的天空 成全了谁的梦想

看奥运前看奥运

史匹堡言重了

二百米的光荣

比圣火更亮的光芒

像我这样的观众

长不出象牙的口

两生花

不争而胜的奥运前奏曲

普天下的刘翔

如水长流

左右搏击

京奥连续剧

眼泪滴成莲

我的天

慈悲择木而发

浮云是赤地上的甘霖

大事难逃小是非

祸兮福所倚

地震中的四方城

我们没有被得罪,不必道歉

第五权

同声一哭之后

不谈风月见雪花

小小陈水扁,哀矜勿喜啊

天大地大尽皆牢狱

忍出了城府

打倒昨日的我

不说不说还须说

不依足程序的两位消防员

腐烂的蝴蝶

野心与良心

国情有异

清醒着慈悲

你有你的生活,我有我的忙碌

二零零八年二月二十七号十一时

从愤青到粪青

为丑陋解释解读及解毒

教我如何不爱国

不方便吐露的真相

PART II

引子 零八零九

正当变幻时

正当变幻时

最大最好

金融小镇

六十亿窝轮的波幅

缺乏重大议题?

如果汉普顿变成君悦

别给一个『连』字出卖了自己

与亲爱的宾宾惜别

穿着制服的人已经不是一个人?

一蕉掷起千重浪

九小时声讨后的亮点

仇富是道德高地的入场券

柠檬茶与标准推介

登国金而念西九

如果

鉴台知港

谈笑不用兵

老虎与猫头鹰

未问苍生问鬼神

从中华鲟到皇帝神仙

不信蜜糖便信盐

港股疯牛症候群

棺材上股民的微笑

第一只蟑螂

small potatoes 对 too big to fail

变相赌徒

每个人都可以扮专家

强迫投机与自强自主

活在当下与摸货

有什么好怀疑有什么好相信

海啸带来的契机

该有独立思考的时候迷失理智

汇丰精神

赚钱机器

逐利与济世

都是利益冲突

如果香港会死

若这一刻吊灯倾泻下来

心情技术

午夜空灵

投资于生活

千金难买流金岁月

由浓入淡与由奢入俭

为穷得有型补白

节衣缩食的实验

云在青天水在瓶

大口的大款

纽伦港与避风塘

两忘氰胺里

居安忘危

瘟疫蔓延时的知『道』分子

吃的挽歌

天规

忧心不如用心

八号风球看鬼影

俗尘渺渺天意茫茫

一按阅尽众心相

灭苦之终生学习

子期伯牙与迷债国债

眼睁睁对牢现实

夕阳无限好,有赖近黄昏

试读章节

小小陈水扁,哀矜勿喜啊

马英九对陈水扁受审,引用了《论语》来表达感想:“哀矜勿喜。”那不但是政治家该有的胸襟,也值得每个人用来提醒自己:别高兴得太早太轻浮。

哀矜,意近悲悯,张爱玲在其小说集序言把这句话说得特别提心吊胆:“我希望读者看这本书的时候,也说不定联想到他自己认识的人,或是见到听到的事情……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我们明白了一件事的内情,与一个人内心的曲折,我们都哀矜勿喜吧。”

目睹陈水扁所作所为换来的下场,除了他那些愚忠的支持者,很难按捺得住,不吐出一句大快人心。我们不能未审先判,就看他面临入狱的言行吧。

他用政治迫害来转移焦点,毫无证据地破坏台湾司法的公正形象;号称自己是马英九卖台的政治祭品,不惜掀起统独对立的仇恨,缩小自己贪腐的形象。不但绑架了民进党,也把台湾人民的经济前途及不同而和的同理心作为筹码,代价由台湾的民主及民生埋单。

难得的是一家人都在适当时候生病,逃避司法给他们还一个“清白”的机会。他绝食,污染了绝食抗争的精神。他滥用政治,事事泛政治化,让台湾人对政治产生厌恶以至偏见。一连串言行都令“无耻”这个词语要在辞典中被重新定义。

可是哪,先放下台湾所受的伤害,如得其情,光看着一个人道德堕落的过程,看到在拥有权力时会把持不住贪念(该知道“台湾之子”贪得很笨,笨到早晚会东窗事发都以身试法),看到一个人用尽心计手段借口,不惜牺牲两千三百万人来做自己的明知无效的遮羞布,看到人性可难看若此,人的良心脆弱如是,我们都是人,又何喜之有。

我们不是地区领导人,也没能力制造那么大的污染;但勿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试之,我们有没有试过装病拿医生纸,当场贿赂远期养肥不道德的医生?有没有利用职位带来的小小权力,对他人发出过欺善怕恶不必要的咆吼?有没有看准伴侣问感情付出有顺差,他弱你强时,把脾气发在他身上?有没有用过性格不合来掩饰我不再爱你的事实,让对方余生误以为爱情仅是一场性格拼图的游戏?有没有选择性地赞成仅对自己有利的主张,当主张有损利益便将之踩成万恶?

最终,又有没有试过谦卑地低头,简单直接承认犯了错?

所以,每看见一个恶贯满盈的罪犯伏法,放鞭炮庆祝之后,不妨视那余响为丧钟,警吓自己;勿喜勿喜还要喜的话,也勿忘哀矜较好。同样是人,纵非大奸大恶,倘不能戒绝人性难免的弱点,也不过是微型版的小小陈水扁,也得留一个空间,为自我悲悯。

天大地大尽皆牢狱

陈水扁在入押前趁有镁光灯闪动,高呼“政治迫害”。

前地区领导人自我抬举为马英九向大陆交心的祭品,入看守所前又忽然声称遭人打伤,要送院。最新招数是在看守所绝食,用他的健康状况拖延受审,所有法律的空子都给他钻尽了,所有人类的劣根性都让他演活了,所有聪明都被他误了。

这前“台湾之子”口头禅是“台湾万岁”,他自己能否百岁,却可以是个无奖竞猜游戏。按理,他犯尽了佛家所言“三毒”:贪、嗔、痴。

贪污罪虽未成,制造族群间之嗔,对剩余政治影响力之痴,毒气攻心,机关算尽,何来高寿?但黑心虽有碍身心健康,脸皮够厚、无耻得无愧,厚黑到这地步,又的确可以大剌刺安安乐乐地活下去,比起有责任感的好老师,犯焦虑症忧郁症的几率更低。

我们不可能知道陈水扁在镜头后的心境如何,把责任尽数推给终身伴侣,会不会睡不安宁;他红光满脸地自称为台湾民主而入狱的宣言,是精算后政治需要的诳言,还是因患了思觉失调,连自己也相信的谎言?

此时此刻,坐在轮椅上的扁嫂,对着从崇光买回来的身外物,会否病从心生,终于真的忽然病倒,不能应讯?一家子即使耗尽心计而逃过法网,经此家庭内部利益交易,得到自由,却永远失去自在,家不好月不圆。

扁言之一:“你关得住我的人,关不住我的心。”这位前烈士倒果为因了,正因为关不住自己的心,才让自己的身给套住了。一个人能把理想腐化成仇恨贪婪,带着这样狭隘的心行走坐卧,纵然天大地大,也只不过是活在无形铁窗的牢狱中。

忍出了城府

国民党胜选后,在布景板上写着:“从谦卑出发,从感恩做起。”

从心底里看得起别人而谦卑,不把自己看得太重而对每事衷心感恩,已接近得道了。聪明的政客再自大,都可以把这两个美德变成发菜,仿真度再高,但着实稀有得快绝种了,总让人半信半疑。

以政治洁癖驰名的马英九会不会例外,评论都认为质疑他不够决断力是可以的,但没有人怀疑他是个好人、真诚的人。从他许诺零八年七月会与大陆三通,人家还没有为这方便发出祝福,便又骂人家……发言前不买政治保险、不留退路的笨,显出了真诚的本质。

选前我曾对台湾朋友说,马当选有千百个开心的理由,最重要是破了我一直的信念,原来不耍手段不以别人的身躯砌成天梯,讲原则到执著吃亏的地步,也可以爬上政坛的高峰。

不过何谓好人?懂得用手段又算不算好人?很难相信从政多年的人,仍能如赤子般胸无城府。二千年国民党败阵。马就曾做出头鸟,传达请李登辉退下党主席的要求,得罪多少党中黑金贪腐既得利益者。相比于王金平的城府,这是蠢到“类赤子”的好人了。

可能看过太多以“忍”字教人处世只为自己谋好处的书,有时总从阴谋论看忍功高手。谢长廷掷给马英九的石头,例如一张绿卡,马仍温文地边表白边吞下民进党这流在嘴角的口水,再化成毒液喷回对手脸上,最终当然会因负得正,这是策略。

“策略”二字比手段高尚点,“忍”如果不因为“容”,而是把“忍”当做神奇子弹,只会忍出了城府,终究和“忍’’的德行有些微距离。

打倒昨日的我

有太多议题,都是正反两面各有道理,太少事情可以就地作出非黑即白的判断。所以最佩服每天一早主持时事节目的人,在啃遍各大报章后,对日日新鲜送到的新闻,要胆大心细即时选定自己立场,然后要用口才令自己的看法有感染力说服力;否则,温吞水般,每天每个表态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谁听你?

中肯持平包容共生而居然有市场?看看曾提出大和解,不愿出席只听到噪音的立法会选举论坛的刘千石,及后在西九的民调得分如何,便自然理解,只有旗帜鲜明,对任何问题的看法都显得理直气壮,才有机会在选举或收听率或人气上有个出头天。

有机会一定要访问一下时事评论员,负责任的人一定对每个议题不断反思,想法可能有所修正。如果事隔几天,同一题目他们有别的想法,敢在大气电波中作出第二期检讨宣言吗?以目前社会氛围,这叫做“今天的我打倒昨日的我”会被上纲上线为没原则、没脊梁,甚至墙头草。

就以最近炒作得很热的公共空间为例,旺角步行街引发两边对立的抗争。Facebook上同时出现赶走与保卫街头戏剧组织“好戏量”的呼声,一向支持香港要有自己街头文化的,理所当然会保卫这些难得在香港出现的“奇”景。几个月前,看过一场对旺角步行街的辩论,这回是文化人对区议员。因为很多居民对噪音投诉,很多过路人不满那条街道被弄到寸步难行。该名区议员最后在文化人质问下,发出很扫兴的结论步行街就是用来步行,别说演出推销等活动,连在那里骑单车都是违法的。

当时实在有气,有这样目光如豆的区议员,香港还有何趣味值得旅客到此一游?公共空间毫不公共,又没有人气,难得有条步行街,虽然不及里原宿,也不用净化到水清无鱼的闷局。可是,事后亲临实地,那“好戏量”又真是太好气量,到晚上十点十一点还在闹;相比之下,在日本NHK对开的街头表演,附近没有民居,再吵都不会影响别人要求合理的安宁的权利。过去看法开始动摇,是否便变成一株墙头草?唯一看法是: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可能。

再说天星事件,拆卸当时,立法会议员一面倒声讨政府,林郑月娥单挑保育分子。说到底,谁舍得天星给拆掉,令香港成为一个渐渐没有回忆的城市?

可是,忽然想起时间就是生命,该区交通迟一天改善,便多浪费了很多人生命中有限的时间,这跟建设繁荣与保存文物的冲突无关,而是一件带着无涯回忆的死物,与活生生而有涯的生命,何者为大?思前想后越想越迷惘。

幸好一介平民有时间有权利作出second thought,做一株与道德无关的墙头草,左摇右摆,反而看得更多想得更深。

我们都不怕打倒昨日的自己,因为成长中必然有些想法会变,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只知择善固执,到头来发现那个“善”真的如水,对立面也不一定是恶,白固执了一场。

P60-6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