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澳大利亚
1989年的春天,带着绚烂遐思编织的梦幻般憧憬,我含泪告别了生活二十余载的故土,经历了生命中最漫长的两个晨昏,终于到达了南半球的澳大利亚。
如同急速转弯的奔驰列车,我的人生驶人了陌生且未卜的全新旅程。
感谢上帝的垂爱!刚来澳大利亚没几天,我就在一家小工厂找到了一份小时工。既不耽误上学,又能赚不少零用钱,这对于一个怀揣五百美金,只身来澳大利亚读书的穷学生而言,不仅意味着从此有了生活的保障,更增添了一份实现梦想的信念。
记得找到工作的那一天,坐在车站等车回家,十几天异乡奔波的日子里,我首次有了观感和品味的心绪。
慵懒的阳光环绕在周身,我第一次感觉它是那么的温暖;仰望苍穹,第一次发现此时的天空比书中描写的还要清澈、蔚蓝……
别提当时有多开心了!
一路欢歌地回到公寓后,我立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小赵。小赵是我的校友,来自广东。为了节省寄宿费,我们没有接受校方的安排,而是合租了一套小公寓。
小赵听说我找到了工作,满脸的羡慕,同时也流露出一些伤感。她来澳大利亚已有两个多月,鞋子都快磨破了,还是没有任何的机遇肯垂青于她。她不停地夸我命好,还求我找机会和工头说说,能不能也帮她介绍一份工作。
热心的我对这种善行肯定是不遗余力。于是,几天之后的一个下午,我利用喝午茶的机会,想办法找到了工头Michael,说尽一切好话恳请他帮小赵找工作。Michael笑着说,他一定记在心里,只要有机会,肯定会帮忙的。
这个个子不高,长着一张菩萨脸,纯朴、善良的澳大利亚人,给我的印象一直非常好。记得我刚到这里上班时,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做点零工,Michael得知后便专门为我调整了工时,这样我每天就可以多做两个小时,以赚取更多的学费。为此,我对Michael充满了感激。
我相信Michael不仅真诚、善良,一定也是个说话算话的人。
果然,没过多久Michael就找到我说,有一个包装小家用电器的职位,不知小赵是否愿意来做?
晚上放学回家,见我满脸的喜气,小赵立刻走到门边问我为什么这么开心。本想卖个关子,可是没能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我故作镇静地将Michael的话一字不漏地用中英文分别叙述了一遍。
还没等我说完,小赵就激动地狂呼乱叫,把我拥抱得几近窒息!抱着连鞋还没换的我转了两圈后,小赵忽而又松开手,满脸疑惑地问我:“到底真的还是假的?”
也难怪小赵如此惊喜和意外,要知道,当时由于大批的学生同时涌人社会,工作非常难找!很多商店和工厂的门口干脆挂着“没有工作”的牌子。也正因为如此,大家相互之问也很防范,找到工作的不愿意告诉他人工作详情,以免被别人以更低的工资为代价游说老板取而代之。
对小赵而言,我如同救命恩人。她不尽地感激和夸赞,说得我都有些飘飘然了。但我心里清楚,没有Michael的倾力相助,一切都无从谈起。
小赵一直不停地重复着,假如没有这份工作,下个学期的学费她都交不上了……
那个年代,我们的生活非常清苦,每个星期的工资总是小心翼翼地支出。
来澳大利亚一年后,我寄了四百美金给父亲,希望家里能够安装一部电话。因为母亲早逝,父亲便成了我精神依托的全部,我渴望听到他的教诲、鼓励和叮咛。那时安装一部电话要两千多人民币,而父亲的工资只有一百多。我不得不省吃俭用,将生活开支压缩到最低,每天步行一个小时至工厂仅为节省两毛钱,最后还向同学借了一百元才凑齐安装电话的费用。 小赵更是个异常节俭的人。当初为凑学费,还欠着巨债的她,每天都背着两个饭盒从家到学校再到工厂。因为没有时间做菜又舍不得花钱买,所以饭盒里大部分是米饭,只有少量的咸菜做副食。
在紧张和忙碌中,我们迎来了第一次学校的假期。于是,我开始留意报纸上的招工广告,想再找份合适的零工,趁着假期多赚点钱。
一天下班时,听一位澳大利亚大姐不停地抱怨马上又要加班,说即使给双倍的工资也不想干。一打听,原来厂里有一笔很急的订单需要加班赶出。
我和小赵喜出望外!小赵建议,我们应该主动找Michael要求加班,绝不能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第二天午茶时,看见Michael从办公室出来,我和小赵急忙追了上去。Mic}reel料到我们又有事相求了,幽默地说:“看来,这宝贵的午茶十分钟又要奉献了。”
当小赵把我们的想法告诉Michael后,Michael边摇头边“唉、唉”地叹息,看上去很为难的样子。我和小赵面面相觑,但仍不死心,不停地诉说求学的艰难、学费的昂贵.等等。为了博得Michael的同情,小赵甚至将病危的外婆也搬了出来。
最后我们表示,加班期间只要正常工资就行(这里周末或加班是双倍工资,节假日则是三倍。零工的工资更高,所以一般的工厂不愿意零工加班)。
Michael仍抓耳挠腮,接着摊开双手,一副无能为力的样子(有时这是西方人的一种幽默)。
我和小赵非常沮丧,就在我们垂头丧气地转身离开时,Michael却突然大笑起来……
在Michael的安排下,我们终于如愿以偿,可以做一个月的全职工,还有赚双倍工资的加班。我和小赵快乐得似两只跳跃的小鹿!我们商量,一定要买个大礼送给Michael。
午餐的时间到了。
小赵迫不及待地拿着两个饭盒去休息室的小烤箱热了一下,坐在我对面,就着几袋小咸菜吃了起来。我开玩笑说,从没见过像她这么能吃的南方人。小赵立刻反驳道,她应该算是北方人,虽然母亲是广东人,但父亲却是山东大汉,还说自己一米七二的高个子就是最好的证明。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