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也,原名吴明泽。轿子山区出生,禄劝农村长大,专业职称副编审,个人身份公务员,教书立身,编书谋生,读书娱乐。主编地方史志两部及《轿子山文艺》丛书。
《凤舞花溪》讲述了大清康熙四年的七月,深深地跪别罗大爹、寺中诸佛及那位世人难识的黄衣圣者,在静如静空留恋难舍的送别中,一身彝人盛装的奢卓带领凤家的人马,在禄家、张家的陪伴下,离开了曾给她一生以重大影响的慈云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凤舞花溪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池也 |
出版社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池也,原名吴明泽。轿子山区出生,禄劝农村长大,专业职称副编审,个人身份公务员,教书立身,编书谋生,读书娱乐。主编地方史志两部及《轿子山文艺》丛书。 《凤舞花溪》讲述了大清康熙四年的七月,深深地跪别罗大爹、寺中诸佛及那位世人难识的黄衣圣者,在静如静空留恋难舍的送别中,一身彝人盛装的奢卓带领凤家的人马,在禄家、张家的陪伴下,离开了曾给她一生以重大影响的慈云寺…… 内容推荐 奢卓,东川法嘎之女也。赘于江外鲁基为夫,自称土舍,剪灭凤族,肆行苛虐,数十年来,夷民受害滋甚。康熙四年,凤奢卓抗粮拒捕,知州彭蠡以闻,命左镇沈应时剿之。 《凤舞花溪》共十三章节,每章节分别收入了四个故事,内容包括《古镇来客》、《缩泉马店》、《包二先生》、《山僧野樵》等。 《凤舞花溪》由池也编著。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试读章节 古镇来客 大清康熙四年。 当第一缕还带着冬天寒意的春风拂过洗马河两岸的柳树梢头时,滇北武定府禄劝州他颇马的甸尾街人就感觉着从未有过的浑身不自在,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怪异氛围,如山峡中漫起的、淡淡的、干涩的怪雾,从一开年就若有若无地弥散在山间古镇里。 这种感觉随着正月新春的开始,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怪异。 先是街面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出现了一些生面孔,仿佛从地下冒出来的春草,东一苗西一棵,不注意时突然就有了。这些人南腔北调却轻声细语,不知来头,有时半夜三更也会无声无息地游荡在街头巷尾,冷不丁地出现在某个酒后回家的人面前,胆量再大的人也会吓得脚瘫手软,使得素有闹春习惯的街坊村社天一擦黑就家家关门、户户熄灯,只有东街西巷大大小小的狗,时不时就突然约齐了一样狂吠起来,让人心惊肉跳;后是设在街南五里外螺丝山脚的官军营盘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一些人马,街头的小菜豆腐都不知哪天就开始涨了价;后来,青天白日地,大街上会突然疾驰过一些兵不兵匪不匪的骑马人,三三两两的,在古老的青石板上,溅一溜贼亮亮的火星,蹄音之后,市井人家从门缝里实在看不清这些怪人自何方来,向何方去。 再后来,街头莫名其妙地多了三五个花子,虽然也衣裳褴褛拄棒拖棍,但稍一留心就能看出,这些人并不专心于讨口要饭,只是围着几家大的客栈转悠,有时夜已深了,客栈的门缝里也会吱嘎一声响,冷不防就探进一个蓬头垢面的脑袋,干枯的乱髯上粘着些许饭粒和油渍,晶亮的眼珠子却滴溜溜地转,昏黄的灯光下,吓人一身冷汗。 但使人放心的是,不管是哪伙人,都还中规循矩,来往之间不打不杀,不偷不抢,喝酒付钱,住店给银。人们也就不时地心慌神虚一阵,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只是做的时候都轻手缩脚的、说的时候都悄声抑气的,再不敢像往常一样有事无事就揸脚舞手、大呼小叫的,摆一副集市人的派头。 甸尾街人过完了一个冷寂的正月。 怪异的日子过进了二月。 不知不觉问,柳绿了,草青了,万山丛中,滇中古镇真正的春天来了。 太阳偏西时,缘洗马河而来的官道上,一骑一车缓缓走向他颇古镇街头。 掐指算来,已是农历二月十五。 车和骑在官道上拖着长长的影子,走得不紧不慢。车是官道上富商来往或官旅家眷常用的马车,甸尾街属武定府禄劝州他颇马管辖,东接四川省东川府,南通昆明,西属武定,北邻四川大凉山彝区。穿越甸尾街的官道上,这样的车骑往来并不少见。车轿虽然重帘密遮,但在微凉的早春晚风中,车轿内的人拉帘保暖,也算不上奇怪。 骑马的是一个随从模样的中年汉子,虽然汉装打扮,但高鼻隆额的面貌和眉目间流溢的强悍,以及腰问的皮制酒壶和银柄长刀,都显示着彝人所特有的风采。车是官道上常见的,随从带刀持棒自保防身,也并不特别惹人眼目。 驱车的是一个二十来岁模样的清秀女子,着汉装却留天足,这在步步生莲缠足称美的汉人眼中虽极为少见,但在彝汉杂居的禄劝州他颇人眼中却不足为奇,山野稼穑,砍柴放牧,汉装天足的彝家女人多的是。 时序尚在早春二月,深潜在滇中万山丛中的他颇寨却已是桃树飞霞、柳枝舞絮,俨然一派煦和迷人的古镇新春美景。 马上的汉子与驾车的少女,显然是初次来到他颇地界。虽然目光警觉、身形疲惫,但对杂树生花、百草竞芳的异乡景象,仍然表现出难以掩饰的好奇。尤其是车上的少女,秀目顾盼,还不时回头往车轿内似有所语,时或又对马上的汉子比比划划,秀发飘逸,亮一串笑音,新春的阳光下,美靥如花。 洗马河由南而北穿越古镇,沿岸老柳成荫,清冽的绿水间,新枝拂浪,嫩影婆娑;河堤上繁花似锦,蝴蝶戏舞,间或有乳燕翩然穿梢掠波,掩入浓荫深处。在他颇街市北侧的文笔山脚下,有两个紧邻的龙潭,龙潭与洗马河之间的绿树翠竹中,嵌一座很有些年头的院落,终年里人来马往,“缩泉马店”的布幡,在甸尾街人的记忆中从未消失过。波平如砥的洗马河流经古镇后,接纳了长年不断的龙潭水,流量增大,流势增激,转过文笔山角后,河床骤然变窄变陡,温润可人的一河绿波转眼间就化为一箐的碎玉银雾,劈山开岭,喧嚣着直奔金沙江而去。 他颇地处轿子山南麓,属马地。清初,滇中的边地基层行政建制有马地、境地之设,马地夷人为众,境地则汉人居多。禄劝州设五境二十四马,普渡河以东地区设四马,史称“河外四马”,其中,以他颇一马地域最广、人口最众。在四川省东川府、云南省武定府交界地带的彝人话语中,他颇是“出茯苓的地方”的意思,因其地山深林茂且林间多出茯苓等名贵药材而得名。他颇寨其实并不是滇中地区所说的寻常箐村山寨,而是一座深深掩藏于山间盆地中的老街古市,离云南省府不到三百里地,集镇周边的山岭谷箐中,彝、汉、壮、傣、苗诸族或各占一山,或独居一谷,或杂居共处。汉族而外,彝人最众,长期的相互倚赖,使汉、彝之间日趋相融,彝寨中混居的汉族人家也讲彝话,着彝装;汉村中杂处的彝家人也说汉语,通汉俗。连地方取名也体现出鲜明的融合色彩。滇中汉人称之为“坝子”的山间小盆地,彝人称之“甸”,他颇的街市位于坝子的最北端,汉人说是坝子尾巴,彝音汉语杂和而成,自古就称他颇街为甸尾街。 甸尾街地界武定、东川两府,是他颇坝子方圆几百里内人口最众、市面最大的集市,自古以来就是滇蜀之间的交通要道,天下太平时客往马来,商旅如织;时局混乱则盗出匪进,兵驻官扰。寻常时下,万山丛中的甸尾街市,车来骑往商旅不断是常事,彝人汉装悠然过市是常事,汉人彝装售粮卖柴是常事,女人天足是常事,女人驱车赶马是常事。 大清康熙五年二月十五,这平常的一车一骑的出现,并没有引起街市人的特别注意。 甸尾街头,断墙接残阳,街市起炊烟。 车、骑驻足。 驱车的少女秀发蒙尘色,樱唇绽血痕,虽然天生丽质,明眸皓齿问却难以掩饰一身的疲惫和忧虑。 面对一座完全陌生的山间街市,马上的精壮汉子左手执缰右手握刀,四面环视,貌似悠闲却鹰目惕然;驱车少女回头似与车中人语,车帘后伸出纤纤一臂,似遥指所向。随后,车前骑后,直奔街北的缩泉马店而去。 车、骑过后,街南头转角处,悄无声息地闪出三骑,不紧不慢地遥遥尾随。 与此同时,街北侧的文笔山脚,转出一僧,缁衣黄裤,行色匆匆;僧后一樵,肤色黝黑,蓬头赤脚,挑两捆柴禾,头梢齐腰,尾梢拖地,带些许翠叶,起两行黄尘。两人一前一后,不知是同道还是偶遇,却都是朝着缩泉马店而来。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