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百病医治全图解/我的身体健康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临床医学
作者 毕晓峰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体现了现代卫生观念,强调了“社会-心理-生物”的现代医学模式,即在注意个体疾患的同时,还要重视群体的健康知识,对疾病早期发现、早期预防、防患于未然提供了自己主宰健康的实用操作理念,内容包含了儿科、妇科、呼吸、血液、神经、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生殖、男科、五官科、骨科、皮肤科、传染系统疾病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各种病症500余例,从各种疾病的症状、危害、应对措施等方面,用简明的语言来阐述比较深奥的医学知识。

本书注重介绍现代医学诊疗方法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中国传统养生的功用实效;文字简练、精辟,精美逼真的照片和插图,使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方便易读,是家庭不可或缺的健康保健养生手册。

内容推荐

《百病医治全图解》是由家庭医学图书馆编委会编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特别推荐的一本健康医学知识读物。本书详细阐述了人类身体各系统疾病的必知常识,例如:儿科疾病;妇科疾病;男科疾病;皮肤疾病;脑部及神经系统疾病;眼科疾病;耳、鼻、喉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及循环系统疾病;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口腔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疾病;肌肉、骨骼疾病;传染病与寄生虫疾病。

本书内容丰富,运用大量彩色图片,使读者一目了然、耳目一新。相关链接知识面广,全景展示医疗保健解决方案,简练易懂。全书图文并茂,行文简洁明快,可以很方便、直观地检索和查阅。

目录

儿科疾病

 婴儿啼哭

 新生儿窒息

 呼吸艰难综合征

 新生儿黄疸

 婴儿猝死症

 婴儿腹泻

 尿布皮炎

 遗尿

 脂溢性湿疹

 胎记

 红痣

 唐氏综合征

 脊柱裂

 脑积水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食管闭锁

 胆管闭锁

 肠道闭锁及狭窄

 膈疝

 赫希施普龙病

 新生儿肛门畸形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兔唇及腭裂

 环癣

 畸形足

 瑞氏综合征

 儿童惊厥

癫癎大发作

癫癎小发作

精神性运动发作

 婴儿痉挛

 婴儿及儿童脑膜炎

 大脑性麻痹

 儿童睡眠时间

 儿童梦游

 孤独癖

 斜视

 儿童扁桃体炎及咽炎

 增殖体肥大

 慢性中耳炎

 儿童哮吼与喘鸣

 细支气管炎

 儿童肺炎

 小儿支气管哮喘

 儿童缺铁性贫血

 儿童白血病

 大便失禁

 乳糜泻

 儿童便秘

 儿童泌尿道感染

 儿童肾小球肾炎

 肾病综合征

 儿童肝炎

 睾丸未降

 外阴阴道炎

 儿童风湿热

 肌营养不良

 软骨病

 儿童骨髓炎

 麻疹

 风疹

 水痘

 百日咳

 流行性腮腺炎

 猩红热

 白喉

 儿童结核病

 蛲虫病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硬肿症

 流涎

 小儿高热

 小儿低热

 小儿呕吐

 小儿腹痛

 小儿厌食

 单纯性肥胖

 智力发育障碍

妇科疾病

 妇科检查项目

 女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

 月经稀少

 月经过多

 白带

 闭经

 痛经

原发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

 绝经

 经前紧张症

 处女膜闭锁

 子宫发育异常

双子宫

幼稚子宫

单角子宫

纵隔子宫

 葡萄胎

 自然流产

 习惯性流产

 乳房肿块

 乳腺癌

 乳房脓肿

 溢乳

 乳晕囊肿与疖肿

 先天性无阴道

 性交疼痛及阴道痉挛

 卵巢囊肿

良性卵巢肿瘤及症状

恶性卵巢肿瘤及症状

 卵巢癌

 急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

 宫颈糜烂

 子宫肌瘤

 子宫体癌

 子宫内膜异位症

 滋养细胞肿瘤

 盆腔感染

 盆腔结核

 子宫或阴道脱垂

 子宫后倾

 子宫内颈炎

 子宫颈癌

 子宫颈息肉

 功能性子宫出血

 妇女膀胱炎

 尿瘘

 过敏性膀胱病

 慢性尿道炎

 尿道肉阜

 阴道酵母菌感染

 滴虫性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

 外阴瘙痒症

 外阴疣

 外阴癌

 前庭大腺炎

男科疾病

 男性健康检查

 男性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的疾病

 睾丸癌肿

 睾丸肿瘤

 睾丸扭转

 附睾炎

 附睾囊肿

 阴囊水囊肿

 精索静脉曲张

 前列腺疾病

前列腺肥大手术问题

前列腺癌

前列腺炎

 男性膀胱炎

 阴茎疣

 阴茎癌

 血性精液

 阳痿

 早泄

 尿道狭窄

皮肤疾病

 单纯疱疹

 疣

寻常疣

跖疣

扁平疣

 脓疱疮

 毛囊炎

 头癣

 体股癣

 手足癣

 甲癣

 鸡眼与胼胝

 湿疹

 银屑病

 痤疮

 荨麻疹

 脚癣

 脓疱病

 晒伤

 冻疮

 痱子

 皮肤瘙痒症

 神经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

 玫瑰糠疹

 脂溢性脱发

 斑秃

 臭汗症

 黄褐斑

 白癜风

 色素痣

 白塞病

 疥疮

 酒渣鼻

 粟丘疹

 恶性黑色素瘤

 曲张溃疡

 皮脂腺囊肿

 鱼鳞癣

 盘形红斑狼疮

脑部及神经系统疾病

 脑

 脑营养

 神经系统

 健脑方法

 用脑过度

 卒中

 脑血栓

 蛛网膜下隙出血

 硬脑膜下出血

 硬脑膜外出血

 脑膜炎

 脑炎

 硬脑膜外脓肿

 脑外伤

 重症肌无力

 脊髓损伤

 脊髓压迫症

 脊髓空洞症

 脊髓肿瘤

 面神经麻痹

 颈椎骨关节炎

 颈椎病

 腕管综合征

 脑肿瘤

 周围神经病

 多发性神经炎

 吉兰-巴雷综合征

 头痛

 偏头痛

 簇集性头痛

 癫癎

 记忆障碍

 记忆丧失

 失语症

 晕厥

 眩晕

 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

 帕金森病

 多发性硬化

 肌萎缩

 痴呆症

 精神分裂症

 神经性厌食症

 过度焦虑

 孤独癖

 抑郁症

 轻躁狂

 癔症

眼科疾病

 眼睛

 色盲

 近视

 远视

 老视

 散光

 眼睑

 眼睑炎

 睑下垂

 睑腺炎

 睑内翻

 睑外翻

 睑缘炎

 干眼病

 溢泪病

 角膜溃疡及感染

 结膜炎

 结膜下出血

 巩膜炎

 虹膜炎

 白内障

 青光眼

急性青光眼

慢性青光眼

 斑变病

 糖尿病性视网膜炎

 视网膜剥离

 视网膜动脉闭塞

 视网膜静脉闭塞

 脉络膜炎

 眼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

继发性肿瘤

视网膜神经胶质瘤

 视神经炎

 眼球突出

 眼眶蜂窝组织炎

 成人斜视

 急性泪囊炎

 慢性泪囊炎

 沙眼

 虹膜睫状体炎

耳、鼻、喉科疾病

 耳

 听觉

 耳鸣

 耳垢栓塞

 外耳炎

 外耳肿瘤

 耳硬化症

 气压伤

 鼓膜破裂

 急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

 胆脂瘤

 梅尼埃病

 迷路炎

 职业性听力缺损

 助听器

耳后型助听器

耳内型助听器

骨导式助听器

 咽鼓管阻塞

 先天性耳聋

 老年性耳聋

 异物入耳、鼻、喉

异物入耳

异物入鼻

异物入喉

 慢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

 慢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

 急性喉炎

 慢性喉炎

 急性咽炎

 慢性咽炎

 慢性扁桃体炎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

胸膜

塌鼻梁

 感冒

 过敏性鼻炎

 鼻窦炎

 腺样增殖体

 鼻息肉

 鼻中隔偏曲

 嗅觉缺失

 鼻出血

 喉肿瘤

 肺与腔

 急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

 哮喘

 肺气肿

 典型肺炎

 非典型肺炎

 胸膜炎

 气胸

 支气管扩张

 肺脓肿

 脓胸

 尘肺

 农民肺

 肺癌

 肺结核

 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

慢性呼吸衰竭

 间质纤维化

 肺水肿

 肉样瘤病

 自发性气胸

闭合性气胸

高压性气胸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甲型H1N1流感

心脏及循环系统疾病

 心脏病

 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狭窄

主动脉关闭不全

 动脉硬化

 风湿性心脏病

 心绞痛

 先天性心血管病

 高血压

 低血压

 心瓣膜疾病

 风湿热

 感染性内膜炎

 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关闭不全

 伯格病

 冠心病

 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三尖瓣狭窄

 肺动脉狭窄

 心肌炎

营养性心肌炎

肥大性心肌炎

 急性心包炎

 缩窄性心包炎

 心脏移植

 肺栓塞

 静脉血栓

 血栓性静脉炎

 静脉曲张

 动脉瘤

 雷诺病

 冻疮

 手足发绀

 颞动脉炎

 动脉栓塞

 坏疽

 肺动脉高血压

血液与造血系统疾病

 血液的基本成分

人体血液组成

血液检验

 贫血

缺铁性贫血

慢性病贫血

 败血病

 地中海贫血

 血红蛋白病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过敏性紫癜

 恶性组织细胞病

 溶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友病

 血小板减少症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白细胞减少症

 淋巴瘤

 霍奇金病

 免疫缺乏

口腔科疾病

 口腔

 口腔溃疡

 牙齿

 牙髓死亡

 牙齿保护

 “六龄牙”

 牙齿变色

 正牙

 牙齿矫正

 缺牙

 口臭

 牙龈出血

 龋齿

 智齿

 牙龈炎

 牙周病

 牙龈切除术

 单纯性疱疹

 鹅口疮

 黏膜白斑病

 口腔扁平苔藓

 战壕口炎

 唾液腺感染

 唾液腺导管结石

 唾液腺肿瘤

 口腔及舌的肿瘤

 舌的疾病

 舌炎及地图样舌

 舌变色及裂缝

 舌苔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

 食管

 食管贲门症

 胃灼热及食管裂孔疝

 食管癌

 食管扩散性痉挛

 食管狭窄

 胃脏

 胃下垂

 沙门菌病

 菌痢

 伤寒

 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梭状芽孢杆茵食物中毒

肉毒杆菌中毒

 胃炎

 胃溃疡

 胃癌

 胃切除

 胃侵蚀

 十二指肠溃疡

 腹膜炎

 肠梗阻

 肠麻痹

 便秘

 类癌瘤

 肠炎

 直肠炎

 成人乳糜泻

 小肠肿瘤

 梅克耳憩室

 阑尾炎

 阑尾切除

 憩室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

 大肠息肉

 大肠癌

 肛裂

 肛瘘

 黄疸

 肝脏

 急性甲型肝炎

 急性乙型肝炎

 慢性肝炎

 防治肝炎的中成药

 肝硬化

 肝肿瘤

 脂肪肝

 酒精性肝病

 原发性肝癌

 细菌性肝脓肿

 阿米巴肝脓肿

 胆囊癌

 胆道蛔虫症

 胆石

 胆囊炎

 胰腺

 急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

 胰腺癌

泌尿系统疾病

 感染、炎症和外伤

 蛋白尿症

 尿崩症

 痛风

 尿毒症

 尿结石

 急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下垂

 肾积水

 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

 前列腺炎

 前列腺增生

 膀胱炎

 前列腺癌

 乳糜尿

 睾丸炎

 压力性尿失禁

 尿路感染

 膀胱癌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垂体

 垂体性侏儒

 下丘脑综合征

 巨人症与肢端肥大症

 胰腺

 肾上腺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皮质类固醇

类固醇

皮质部的病变

肾上腺髓质部

艾迪生病

 甲状腺肿

 甲状腺功能亢进

 糖尿病

 高脂蛋白血症

 肥胖病

肌肉与骨骼疾病

 损伤

 疝

 肌肉与肌腱疾病

 骨骼疾病

 骨折

 脱臼

 脊椎骨

 滑膜炎

 滑囊炎

 脊椎炎

 椎关节炎

 脊柱病

 背痛

 非特异性背痛

 关节

 关节病

 关节炎

退化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结缔组织疾病

传染病与寄生虫疾病

 传染病

 动物传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

 病毒性肝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狂犬病

 流行性出血热

 霍乱

 鼠疫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疟疾

 淋病

 梅毒

 软下疳

 生殖器疱疹

 滴虫病

 非淋球菌尿道炎

 生殖器念珠菌病

 尖锐湿疣

 艾滋病

试读章节

外阴瘙痒症

外阴瘙痒常给妇女带来难言之苦。外阴瘙痒有阵发性的也有持续性的,往往夜间加重。发痒的部位多在小阴唇和阴蒂附近,亦可发生在大阴唇、会阴或肛门周围。月经期或吃刺激性食物后症状加重。由于患者经常用手抓搔,上述局部可见抓痕及红肿,甚至出现表面溃疡引起感染。

原因及症状

外阴瘙痒是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局部原因引起的外阴瘙痒最常见的是白带增多,尤其是滴虫或霉菌感染引起的阴道炎,排出的分泌物刺激外阴引起瘙痒。

药物也能引起过敏性瘙痒,例如用消毒液冲洗外阴、阴道以及阴道内放置磺胺类、呋喃西林、洗必太栓等药物造成过敏性皮炎而引起外阴瘙痒。

另外,如果经期不注意清洁卫生,或用橡皮、塑料月经带,使经血或阴道分泌物存积外阴部引起瘙痒。平时穿化纤内裤不透气,会因局部湿热或过敏引起瘙痒。

其他如用碱性强的肥皂或高浓度高锰酸钾洗涤外阴部,可使外阴部缺少油脂而发痒。蛲虫病患者往往在夜间因蛲虫引起肛门及外阴发痒,影响睡眠。

如果不属于上述各种原因,瘙痒很可能是多种外阴皮肤疾患并发的症状,如外阴湿疹、神经性皮炎、慢性皮炎等。这类患者不但外阴发痒,而且皮肤和黏膜变白,形成一般人常说的“外阴白斑”。

某些全身疾病也可引起外阴瘙痒,最常见的是糖尿病。尿糖带有刺激性可使外阴发痒,如果并发外阴炎或霉菌感染,更会奇痒难忍。患有黄疸、核黄素缺乏、贫血、白血病的人,有时不但外阴痒,而且全身都发痒。有时候精神因素如高度紧张、过度疲劳或条件反射等也可引起外阴瘙痒。

治疗

发生外阴瘙痒应当去医院请医师检查,确定发痒的原因。如果白带多伴有外阴痒,可到妇科检查白带中的滴虫或霉菌,对症治疗。患滴虫性阴道炎的妇女,除本人要坚持治疗外,夫妻双方应同时用药。甲硝唑口服吸收好,疗效高。患霉菌性阴道炎的妇女也应坚持治疗,直到痊愈。如果因药物过敏引起的外阴瘙痒,应服用脱敏药物治疗。

患有其他全身性疾病或精神因素造成外阴瘙痒时,除对症治疗外,也可在外阴部涂搽丙酸倍氯美松乳膏或20%苯海拉明软膏。

“外阴白斑”患者应及时去有条件的医院检查确诊,根据病变对症治疗。外阴瘙痒的妇女应当多知道一些卫生保健知识,注意月经期的卫生、最好穿棉织内裤。每晚清洗外阴时,最好只用清水和香皂,洗去积存在外阴部的分泌物即可。

外阴疣

性病疣又称尖锐湿疣,它的发病率仅次于淋病(淋病发病率在性传播疾病中占第一位),近几年尖锐湿疣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长趋势。尖锐湿疣的病原体为一种称为人类乳头瘤病毒,许多脊椎动物包括人都容易感染这种病毒。

尖锐湿疣多发生在性活动旺盛的青壮年,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性交,病毒进入性器官皮肤停留在局部,经6个月至1年潜伏期后出现病症。与处于潜伏状态的患者性交也可感染本病。

尖锐湿疣主要发生在外阴,男性患者发生在包皮内侧、冠状沟、龟头、系带等部位,女性患者发生在小阴唇、阴道口、前庭、阴道与大阴唇等部位。男女患者均可在肛门周围发病。除了阴部外,皮肤容易磨擦的部位如女性乳房下以及腋窝及足趾间隙,尖锐湿疣也有发生。

症状

该病的症状是局部呈疣状隆出,外观为乳头状、穗状、鸡冠状、蒂状,大部分为集簇性存在,颜色为红色或正常黏膜颜色,质地柔软,表面不硬。症状初起时病损较小,数目也小,但增长速度很快,有渗液,容易带臭味。女性患者在妊娠期发病增长速度更快。一般没有自觉症状。

尖锐湿疣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由于它长在阴部,无症状性疣体增殖、发展速度很快,有经验的医师根据临床症状即可做出诊断。外阴部还有不少病应与尖锐湿疣相区别,例如女性外阴有一种称为假性湿疣的病,其学名叫绒毛状小阴唇病,这种假性湿疣长在小阴唇内侧呈鱼子样颗粒状,多为两侧对称,临床上较容易鉴别。这种病不属于性传播疾病的范畴。

危害程度

尖锐湿疣属于性传播性疾病,它除了在性乱为的情况下(如暗娼与嫖客)发生以外,在正常的夫妻之间也可传染,特别是一方有潜在感染而另一方出现症状时,这种相互传染是完全可能的,不能认为患此病的人作风部有问题。尖锐湿疣除了性传播途径外,间接传染(如公共浴池、共用洗盆等)也是可能的。

治疗

尖锐湿疣对全身的影响不很大,治疗起来也比较容易,因此患者本人及周围的人不必过于紧张。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一般根据患者病损部位、大小及皮疹形态,采用局部治疗为主。可用足叶草脂安息香酊、氟尿嘧啶软膏、酞丁胺软膏等涂搽患部,同时要注意保护周围健康皮肤。

采用物理治疗如激光疗法、冷冻疗法、手术疗法等也可收到较满意的效果。中药治疣汤对本病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方剂组成为:桃仁、红花、赤芍、白芍、当归尾、熟地各9g,白术、甘草、首乌、穿山甲、川芎各6g,板蓝根、夏枯草各15g。每日1剂,用水煎服,7剂为1个疗程。

P82-83

序言

几年前,我们组织首都重点医学院校和知名医院一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青年学者、专家编写了六卷本的《健康圣经》。为了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们邀请留美医学博士、时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的李立明博士和医学编审专家毕晓峰博士对书稿进行了审校。李立明先生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是“一本优秀的医学科普巨著”,是“一座架在公共卫生工作者与百姓之间的健康桥梁”。该书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欢迎,多次再版。

由于《健康圣经》百科全书式的体例,追求系统性、权威性,规模较大,实用性、方便性自然不足,以及近年来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开始实施,人们希望更多地了解有关养生保健、疾病预防方面的具体知识。为满足读者的要求,我们按照读者需要,将有关内容重新进行了整合、补充与修订。修订后的书名为《百病医治全图解》、《养生健康全图解》、《急救护理全图解》。

本书体现了现代卫生观念,强调了“社会-心理-生物”的现代医学模式,即在注意个体疾患的同时,还要重视群体的健康知识,对疾病早期发现、早期预防、防患于未然提供了自己主宰健康的实用操作理念,内容包含了儿科、妇科、呼吸、血液、神经、循环、消化、泌尿、内分泌、生殖、男科、五官科、骨科、皮肤科、传染系统疾病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各种病症500余例,从各种疾病的症状、危害、应对措施等方面,用简明的语言来阐述比较深奥的医学知识。

整合、充实后的本书保留了李立明先生首肯的优点,即在注重介绍现代医学诊疗方法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中国传统养生的功用实效;文字简练、精辟,精美逼真的照片和插图,使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方便易读,是家庭不可或缺的健康保健养生手册。

家庭医学图书馆编委会

二○一○年元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4: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