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股份公司股东异质化法律问题研究/高校社科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作者 汪青松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汪青松编著的《股份公司股东异质化法律问题研究》实际上要达到两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要能够证明传统的公司代理理论以及相应的制度体系是建立在股东“同质化”假定基础上之上的,因为这一假定在代理理论中并没有明确的表达,而需要严密的推理论证,这是一个解构的过程;第二个目标是要能够证明股份公司股东的“异质化”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而且能够成为股份公司理论和制度展开的新的逻辑基础,这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基于这种考虑,本研究在确定整体的研究框架时主要是采取了一种逻辑递进关系。

内容推荐

《股份公司股东异质化法律问题研究》由汪青松编著。

《股份公司股东异质化法律问题研究》内容如下:

传统公司法理以代理理论及其股东“同质化”假定为基础,在进行股份公司内部权力配置时以抽象“资本”为标准,不去考虑作为资本载体的股东之间的实质差异。但实际上,正是股东间的客观差异才使得股东大会难以成为利益统一的“大同”王国,才导致股东本位的公司内部权力配置模式弊端丛现。股份公司股东“异质化”演进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表现。这种“异质化”演进促成了类别股东的大量产生,并且推动着股份公司法律制度在两个空间维度上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一个维度是基于“公司民主”理念而强化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参与权和救济权;另一个维度是基于“公司社会责任”理念而变革董、监事会制度。

目录

导论/1

第一章 股份公司法律制度构建的代理理论框架及其逻辑基础/4

 第一节 传统股份公司法理中的基础性命题/4

一、股份公司是最为典型的资合公司/4

二、股份公司的根本属性是其营利性/5

三、股份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7

四、股东大会是股份公司的权力机构/9

五、股东大会的决策实行资本多数决/10

 第二节 股份公司法律制度的代理理论解析/12

一、股份公司的本质是一种基于合同的法律拟制/13

二、公司内部关系的基本范式是委托一代理关系/15

三、股东是公司唯一所有者和剩余索取权拥有者/17

四、公司唯一的经营目标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19

五、公司章程是确定公司内部权力的契约性基础/20

六、公司制度设计所关注的重点是减少代理成本/21

 第三节 股份公司法律制度展开的逻辑基础/23

一、理论推演与制度构建需要首先确定一个逻辑原点/23

二、公司制度的代理理论范式立足于股东同质化假定/25

三、股东同质化假定具有人性同质与利益同质之内涵/30

四、基于股东同质化假定所必然得出的两个重要推论/32

第二章 股东同质化假定下的股权关系与公司内部权力配置/34

 第一节 股份公司股权关系一元化法律内涵解析/34

一、股权关系是一种不具有人身要素内涵的财产关系/34

二、股权关系是一种不具有伦理价值内涵的经济关系/35

三、股权关系是一种以抽象化出资为标准的比例关系/37

四、股权关系是一种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37

 第二节 股份公司权力的概念语境及其生成条件/38

一、社会学领域对权力概念的思考与界定/39

二、两大法系对权力概念的认知使用差异/40

三、我国学界对公司权力概念的模糊使用/43

四、股份公司内部权力生成的基础性条件/45

 第三节 股份公司内部权力配置的股东本位模式/48

一、股东本位模式的理念源起与基本内涵/49

二、股东本位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实证依据/51

三、股份公司内部权力配置与行使的原则/54

四、公司内部权力配置具有分立制衡外象/57

第三章 股东本位模式下的股份公司治理障碍/58

 第一节 股东本位模式下的股份公司股东权行使中的主要问题/58

一、公司独立意志易于被多数资本意志所吞噬/58

二、股东之间的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相互背离/62

三、股东权的过度分散所引发的股东消极主义/66

四、公司内部民主丧失与利益相关者保护缺无/69

 第二节 股东本位模式下的股份公司经营权行使中的主要问题/71

一、董事的代理权与代表权相互冲突/71

二、董事利己本性与利他需求的悖论/73

三、代理行为绩效评价标准难以确定/75

四、代理权对股东权造成制约与侵蚀/76

 第三节 股东本位模式下的股份公司监督权行使中的主要问题/79

一、股份公司监督权行使同样存在代理问题/79

二、平行式结构易于使权力从制衡走向妥协/81

三、股东本位模式内含着对外部监督的排斥/82

四、监督权的实然弱势助推了公司监督失灵/83

第四章 股份公司股东异质化演进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表现/86

 第一节 哲学思维从个体主义向结构主义转向/86

一、股东同质化假定所蕴含的个体主义哲学观/86

二、个体主义哲学观的历史地位及其思维局限/87

三、结构主义思维观在哲学领域中的异军突起/89

四、结构主义转向对公司理论研究的重要影响/91

 第二节 公司理论分析视角从外部向内部转换/93

一、法人本质学说从外部谋求对公司的整体把握/93

二、现代企业理论立足于内部关系解读公司本质/94

三、股东关系问题逐渐受到公司理论研究的关注/96

四、视角转换为分析股东异质化提供了理论支撑/97

 第三节 股份公司股东异质化演进的理论基础/98

一、公司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公司关联性契约理论/99

二、公司与股东以及股东之间的利益非同一理论/103

三、中小股东弱势理论与控制股东信托义务理论/106

四、多峰偏好理论与资本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扩展/108

 第四节 股份公司股东异质化演进的现实表现/111

一、股东间认知与偏好的差异化/111

二、股权具体权能不断出现分离/114

三、股权与其他财产权相互融合/119

四、融资模式创新催生类别股东/120

 第五节 股东异质化演进推动股权关系多元化/120

一、股权演化成一种具有复合性质的公司法权利/121

二、股权关系所体现的法律关系不断走向多元化/125

三、股权关系所包括的关系内涵不断走向多元化/125

四、股权关系所涉及的利益主体不断走向多元化/126

第五章 股东异质化演进下的股份公司股东类别化考察/128

 第一节 股份公司股东类别化考察之一——以投资者差异性偏好为视角/128

一、单纯型股东与多元化股东/128

二、短线型股东与长线型股东/130

三、投机型股东与投资型股东/133

四、营利型股东与公益型股东/136

 第二节 股份公司股东类别化考察之二——以股权的经济性权能为视角/139

一、收益权能得到特别保障的优先股股东/140

二、处分权能法定受限的限制性股份股东/148

三、处分权能协定受限的未确权股份股东/150

四、收益与投资组合相关联的多元化股东/155

 第三节 股份公司股东类别化考察之三——以股权的参与性权能为视角/157

一、中小股东与控制股东/157

二、外部股东与内部股东/166

三、个人股东与机构股东/169

四、消极股东与积极股东/173

 第四节 股份公司股东类别化考察之四——以中国上市公司股权为视角/174

一、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历史溯源/175

二、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成因分析/176

三、中国上市公司分置股权的基本特征/178

四、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引发的问题/179

五、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181

第六章 股东异质化演进下的股份公司治理模式的结构性变革/184

 第一节 股东异质化演进下的公司权力配置趋向/184

一、公司理论发展对传统观点的反思与批判/184

二、董事本位与利益相关者本位模式的兴起/186

三、公司内部权力配置本位主义模式之不足/188

四、公司内部权力配置的协同主义发展趋向/189

 第二节 股东异质化演进下的股东权行使之变革/194

一、股东大会类别股东表决制度/195

二、股份表决权限制与排除制度/201

三、公司控制股东信托义务制度/206

四、中小股东参与权能强化制度/216

 第三节 股东异质化演进下的董事会制度之变革/220

一、董事信托义务内涵不断拓展/220

二、董事会自由裁量权日渐强化/222

三、董事会的内部构造更趋复杂/224

四、董事权责协调机制更加完善/228

 第四节 股东异质化演进下的监督权行使之变革/230

一、两大法系公司内部监督模式交错融合/230

二、公司内外部多元化监督机制更加完善/232

三、监督权行使的信息知情基础不断增强/234

参考文献/242

后记/24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1: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