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摆渡人——殷健灵散文代表作《听见萤火虫》曾获得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三个一入选图书、首届政府出版奖提名奖,是中学生及语文教师的阅读良友。
《听见萤火虫》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的第三本儿童散文集,美妙温暖的文字将你一步步带入文化意识的河流,启迪哲思,引发情致,有一种难得的清澈美和智慧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听见萤火虫/殷健灵儿童文学获奖作品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殷健灵 |
出版社 | 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青春的摆渡人——殷健灵散文代表作《听见萤火虫》曾获得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三个一入选图书、首届政府出版奖提名奖,是中学生及语文教师的阅读良友。 《听见萤火虫》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的第三本儿童散文集,美妙温暖的文字将你一步步带入文化意识的河流,启迪哲思,引发情致,有一种难得的清澈美和智慧美。 内容推荐 《听见萤火虫》由殷健灵编著,《听见萤火虫》共收录了18篇优美的散文,它们或回忆儿时的游戏,比如《纸房子》《玻璃之爱》,或回忆童年的伴侣,比如《花样男生》《重新开始》,或描述少年时所遭遇到的挫折和莫名其妙的心情,比如《茶杯里的风波》《童年时的爱情》,或讲述周围人的人生,比如《亲爱的人》《纸飞机》《梦的颜色》。作者甚至将笔触伸到大墙以内和艾滋病家庭,解读这些特殊人群的心声,比如《遥远的世界》《那双明澈的眼》??????作家的笔调细腻而真挚,娓娓道来,仿佛一泓清泉流淌过你的心田。 目录 遥远的童谣 我能帮你吗 白痴的问题 纸房子 玻璃之爱 花样男生 童年时期的爱情 茶杯里的风波 记得那年花下 爱的小夜曲 成熟的第一步 母子 纸飞机 微风吹拂窗棂 亲爱的人 徘徊的青春 孤独是什么 重新开始 遥远的世界 那双明澈的眼 梦的颜色 我是精灵(代跋) 创作年表 试读章节 我想,每个小朋友的心里都藏着一个秘密吧,它可能是一朵花,也可能是一个娃娃,或者是一片会飞的云。我很快知道了这些小朋友的名字,第一个走进来的小朋友叫乐天天,还有佩佩、遥遥、果果、娇娇、小玉……都是一听就让人喜欢上的名字。 我只问了小朋友三个问题:“什么事情最让你快乐?什么事情让你最不快乐?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 关于快乐的回答也是轻松快乐的,他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爸爸妈妈节假日带我出去玩,我很快乐”“妈妈给我买了新衣服,我很快乐”“我去了苏州乐园,很快乐”“帮助了小朋友很快乐”……他们还额外地给出了让我惊奇的回答:“快乐是一潭浅浅的水,幸福是一口深深的井”“快乐是嘴巴在笑,幸福是心里在笑”“当我搂着妈妈的脖子睡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幸福”。 可是,当话题转到“不快乐”上时,气氛就有了变化。乐天天第一个站起来说:“爸爸妈妈离婚了,他们不住在一起,我不快乐。”她的话立刻引起了遥遥的共鸣,“是啊,他们一点点小事就要吵架,我说不要吵啦,这么一点小事,吵什么吵啊!”我想笑,可是小孩子一个都没有笑,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不快乐里面。果果站起来说:“有一件事我很烦恼……”话音未落,乐天天便朝他欠了欠身子:“什么烦恼,我能帮你吗?” 老师在旁边悄声对我说,乐天天对这类事情特别敏感,一听到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吵架,她就会主动去关心。平时,乐天天和妈妈一起住,有一次周末,她的爸爸开车来接她。爸爸把她从妈妈怀里接过来,她望了一眼妈妈,又望了一眼爸爸,“那眼神里的无助和凄凉我永远都不会忘。”老师感慨道。 此刻,乐天天正专注地看着果果,等他倾诉心里的苦恼。果果说,爸爸妈妈总是一起出去逛超市,不带他去,还骗他说没有去。乐天天愣了一会儿,继而流露出明显的失落,显然她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她不知道怎样才能打破爸爸妈妈的联盟,她只想过怎样让他们在一起。她呆呆地站在那儿,抬头望望天花板,眼睛红了,马上就要哭出来。 我赶紧转移话题,说:“对爸爸妈妈说一个节日愿望吧!”于是,他们一个个告诉我,并且认真地看着我记下来。 P4-5 序言 在我的印象中,近几年的儿童文学界,女性作家的创作是很有几分风采的。她们的加盟,使当下的儿童文学有了许多好看的文字。 我有一个想法,这个想法不一定确切,但我在心中坚信无疑:女性是天生的作家,尤其是天生的儿童文学作家。这个道理其实是非常简单的:文学需要一颗极为细腻的心,而女性的心灵恰恰要比男性的心灵天生来得细腻。 我曾在比较中国古代小说与日本古代小说的时候发表过一个颇有点荒唐的观点:中国的小说传统不太好,那是因为中国的小说是男人们写的,而日本的小说传统好,则是因为日本的小说是女人们写的。日本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就是女人写的。《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小说。在那样早的时候,小说就已经写到了这样的情景:源氏公子在晚间去与一个女人幽会,早晨离开时,望着眼前的情景,不禁感叹道:“夜里看时,已经觉得寒酸,然而隐蔽之处尚多;今天早晨阳光之下一看,更觉得荒凉寂寞,教人好不伤心!”那时的小说就已经能区别出早晨与夜晚之风物在人感觉上的细微差异,这在同时代的小说中是极为罕见的,而这一日后小说经过若干年才达到的细微,完全是因为它出之于女性作家之手。日本小说在整整一个20世纪里那么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小说,也就是因为日本小说有一个好的小说传统,而这个小说传统竟然是女性创造的。 儿童文学又因它是为孩子所写的文学,因此我觉得它一开始就有一种母性的色彩。而母性是女性的天然特性——这一特性早在一个女性成为母亲时就已经蕴藏在肌体与血液中了。女性更擅长于关爱孩子,也更擅长于与孩子的心灵沟通。一个女性成为一个作家、一个儿童文学作家,似乎要比一个男性成为一个作家、一个儿童文学作家自然得多,也容易得多。 而殷健灵又显得格外的自然,也显得格外的轻松。 她在她的文字里,很本真地显示着一个女性所特有的心理、情感、气质以及言说这个世界的方式。她要算是女性作家中一个最见心性的作家了。她的世界很好地保持了一个女性世界的全部美妙的境界。她在一个四下里散发着男性气息的世界中,独自将自己拘囿在造物主所赐予的一方天地中。她不嫌弃这个天地,而是沉浸于其中,感到了一番温馨,一番柔和,一番悲情,一番甜蜜而苦涩的忧伤。 这个世界更是一个少女的世界。在她看来,这个世界是女性世界中一个最值得让人留恋的世界。她愿意一辈子活在这个世界中再也不肯长大。她人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她的心可以自由地返回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种种迷人之处,是那样不可拒绝地吸引着她,使她难以忘怀与脱离。在这个世界中所存有的许多美好的东西,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已不再有了。这个世界是干净的,是女孩子式的干净。这里有许多天真的梦想,这些梦想具有童话色彩和诗的意境。也有烦恼,也有悲伤,但即使悲伤也笼罩在一种美感之中。她喜欢待在其中,在那里像一个逃学的孩子于大街上溜达一样,心中既有一种慌张,又有一种从心底深处涌出的快意——这个孩子看着街上的风景,忘记了一切,又会忽然地紧张起来,目光向四处眺望,并在天色渐晚时,在心中起来一种惶惑与忧伤。 这样的人,写起儿童文学作品来,基本上是一种顺流而下、天衣无缝的样子。 在她的小说中,我们觉察到了一种叫灵性的东西。 灵性就是一颗心能对事物有很敏捷的感应。这个世界一有风吹草动,那颗心就能马上有所觉察。在那些没有灵性的人眼里,这个世界是一个看似只有大波大澜、大红大绿的世界。这个世界很庞大,很粗糙,也很简单。这些人对这个世界的享受是微不足道的,对这个世界的解释就那几点干巴的教条。而在那些具有灵性的人眼中,这个世界却博大无穷、奇妙无比,对它的解释是永远无法穷尽的。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或心惊肉跳或心波荡漾或神情迷醉地感应着这个世界的永不重复的变化和那些难以言说的奥妙。世界是一本神秘的大书,这本书没有第一页也没有最后一页——页数如沙——沙之书。这本书躺在一派苍茫之中,似乎永远也不能翻开。具有灵性的心灵却能如柔和的春风将它哗啦哗啦地翻动,或一口气翻过去数张,或停留在其中一页上流连忘返。此刻,这颗心灵是恬静的。它可以在澄净的天色中,细细领会那书中的文字所蕴藏的精神。比起那些喜欢大弧度的动作的一般心灵来,这颗心灵可能更喜欢那些细微的——细微到几乎看不出的动作。它觉得这些动作反而有着更多的意味。它甚至会因为这些细微的动作而忧伤而激动而生出许多情趣。这颗心灵在面对这个世界时,没有笨拙,而只有轻盈与飘逸。 灵性还表现在对语言的心领神会与驾轻就熟的把握上。感应世界是一回事,表述世界又是一回事。语言是一匹无缰之马,是远离我们而在的。我们无从把握,即使摔得鼻青脸肿最终勉强爬到了它的背上,我们也未必就能让它顺着我们的思路去驰骋,去溜达。因为这匹马必须等到一个具有灵性的人来驾驭。马与人有一种感应,它知道自己的主人是谁。到了高的境界,语言就变成了一条河。这条河没有障碍,一河清亮的河水,终日流淌。这条河是没有尽头的,有宽有窄,还有优美的河湾。而语言之流,汩汩流淌,遇圆则圆,遇方则方,这里只有随意、自然和没有惊乍的一往无前。 灵性肯定会使人感到可亲,这犹如生活中的人喜欢与那些动作灵活、善解人意的人相处一样。我想,殷健灵的小说是不拒绝读者的——它对读者具有一种亲和力。读者愿意在这样灵动的文字中非常安心地与作者一起游历世界,游历人生。 殷健灵的作品几乎全部是写少年的心理世界的,而其中少女的心理世界又几乎占去了全部。 十多年前的中国少年小说,因主要出自男性作家之手,因此这些小说大多不具有心理色彩。而当下,由于一群女作家开始显出她们的才华、旺盛的创作能力与特有的写作耐心,从而使中国的少年小说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如此浓重的心理色彩。中国儿童文学因有她们而在整体上改变了面貌。这其中,殷健灵又似乎格外迷恋于将文字交给心理世界。 她从不去关心与心灵无关的东西,目光总是收回来,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她的作品给了我们一个感觉,那里头的女孩,喜欢安静,喜欢月光,喜欢精灵,喜欢远处的白云,喜欢一间小小的屋子。女孩在人群中行走着,但不肯化在人群里,她可以与男孩也可以与女孩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但她的心始终惦记着一个连她自己也无法说得清的远方。许多时候,这个女孩都在独自做着一件事情。这种时候,她更清晰地听到了自己的心声——纯净的心声。其问,会有一丝不知来自何方的惆帐与忧伤。她敏感得像一头还未长大的黄麂,很容易不安,很容易受到惊吓,很容易以为自己受到了伤害——其实未必就真的受到了伤害。她有时会稍稍在心中夸大自己的悲伤,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不幸的小姑娘。小姑娘在长大,身体与心理都在发生着让她又惊又喜的变化。她的心灵开始变得细腻,变得脆弱。她知道了许多人间的秘密,也有了自己必须要以生命加以保卫的只属于自己的秘密。 少女的心灵世界是诗化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值得人去呵护的世界。 殷健灵写小说,其长处显然不在情节的设计方面,而在情调的酿造方面。 总说小说抓人是因为情节的作用,其实情调比情节更能抓人。并且,我认为,情调是一种比情节更高级的东西。情调需有文化的积淀,是人有了一定的生活境界与人生境界之后才会有的一种东西。它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是有意为之的产物。 情调到底是什么? 情调是一种说不清楚的东西。它存在于作品之中,分明飘散在作品的字里行间,却又是无形的。若与主题联系起来看,它是那样一种主题:非功利性的,非实在性的,而是精神性的,恒常性的,有点浪漫主义的味道。若与语言联系起来看,它是那样一种语言:脱尽了世俗的色彩,与口语分离而成为一种纯粹的书面语,具有散文与诗的特色。若与情感联系起来看,它是那样一种情感:柔和的,忧伤的,纯洁的。 情调具有审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不仅仅具有审美价值,这种小说对高雅的生活趣味的培养,也会悄悄发生作用。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谈论成长文学,我以为,在当下的作品中,殷健灵的作品是最应该得到关注的。她一直在苦苦地寻找成长的奥义。在各式人等中,她的少女形象,是我们不可忽略的。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 健灵很像一只鸟,她在文学的林子里飞得很灵巧、有力,她的文学是真实、诚恳、干净的。她不是一个喜欢立在枝头叽叽喳喳庆功的乌,她喜欢飞翔,喜欢衔来一只又一只新果子。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