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昌彪主编的《电路信号与系统(电子电气基础课程规划教材)》按电路分析、信号分析、系统分析与模拟三者并重的方式组织内容,特别是将系统分析与信号分析独立成章,提升了系统分析的地位;把同类分析手段或方法集中起来讨论,便于强化分析手段或方法的统一性。同时,侧重各分析手段或方法的应用性,而不片面追求其理论的严密性;正文每段文字不超过6行,图形版式采用“上下型”而非“四周型”,从而使版面更加清晰和清爽,以提高可读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电路信号与系统(电子电气基础课程规划教材) |
分类 | |
作者 | 徐昌彪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徐昌彪主编的《电路信号与系统(电子电气基础课程规划教材)》按电路分析、信号分析、系统分析与模拟三者并重的方式组织内容,特别是将系统分析与信号分析独立成章,提升了系统分析的地位;把同类分析手段或方法集中起来讨论,便于强化分析手段或方法的统一性。同时,侧重各分析手段或方法的应用性,而不片面追求其理论的严密性;正文每段文字不超过6行,图形版式采用“上下型”而非“四周型”,从而使版面更加清晰和清爽,以提高可读性。 内容推荐 徐昌彪主编的《电路信号与系统(电子电气基础课程规划教材)》共14章,分为4部分,即基础知识、电路分析、信号分析、系统分析与模拟。基础知识部分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与两类约束”、“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电路、信号与系统相互关系及分析方法概述”;电路分析部分含有“电路的等效变换分析”、“电路的一般分析法及基本定理”、“直流一阶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信号分析部分涉及“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分析”、“连续时间信号的复频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的z变换”;系统分析与模拟部分包括“连续时间系统的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分析”、“系统模拟”、“状态变量分析”。 《电路信号与系统(电子电气基础课程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非电类专业本科以及电类专业专科学生的教学用书,还适用于各类专业自学者使用,亦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和高校教师参考。 目录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两类约束 1.1 电路与电路模型 1.1.1 电路的概念 1.1.2 电路模型 1.2 电路分析的基本变量 1.2.1 电流 1.2.2 电压 1.2.3 功率 1.3 电路的基本元件 1.3.1 电阻元件 1.3.2 电感元件 1.3.3 电容元件 1.3.4 独立电源 1.3.5 受控电源 1.4 基尔霍夫定律 1.4.1 相关术语 1.4.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4.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练习题 第2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2.1 信号及其分类 2.1.1 信号的概念 2.1.2 信号的分类 2.2 典型信号 2.2.1 单位阶跃信号 2.2.2 单位冲激信号 2.2.3 单位序列 2.2.4 单位阶跃序列 2.3 信号波形变换与基本运算 2.3.1 信号的波形变换 2.3.2 信号的基本运算 2.4 卷积积分 2.4.1 卷积积分的定义及其性质 2.4.2 卷积积分的计算 2.5 卷积和 2.5.1 卷积和的定义及其性质 2.5.2 卷积和的计算 2.6 系统及其分类 2.6.1 系统的概念 2.6.2 系统的分类 2.6.3 系统的数学模型 练习题 第3章 电路、信号与系统相互关系及分析方法概述 3.1 电路、信号与系统的相互关系 3.1.1 电路与系统 3.1.2 信号、电路与系统 3.2 线性时不变电路分析方法概述 3.2.1 一般分析法 3.2.2 简化电路的分析法 3.2.3 动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3.2.4 相量法 3.3 信号分析方法概述 3.3.1 正变换 3.3.2 反变换 3.4 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方法概述 3.4.1 直接法 3.4.2 间接法 3.4.3 状态变量分析法 练习题 第4章 电路的等效变换分析 4.1 单口网络的等效条件 4.1.1 单口网络的概念 4.1.2 等效条件 4.2 典型单口网络的等效化简 4.2.1 电阻与电导的串并联 4.2.2 电阻的星形-三角形变换 4.2.3 理想电源的串并联 4.2.4 实际电源 4.3 一般单口网络的等效化简 4.3.1 一般单口网络的最简等效电路 4.3.2 最简等效电路的求取 4.4 等效变换分析法的应用 练习题 第5章 电路的一般分析法及基本定理 5.1 支路电流法与支路电压法 5.1.1 支路电流法 5.1.2 支路电压法 5.2 回路电流法 5.2.1 回路电流的概念 5.2.2 回路电流法及其应用 5.3 节点电压法 5.3.1 节点电压的概念 5.3.2 节点电压法及其应用 5.4 叠加定理 5.4.1 叠加定理的含义 5.4.2 叠加定理的应用 5.5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5.5.1 戴维南定理 5.5.2 诺顿定理 练习题 第6章 直流一阶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6.1 换路与过渡过程 6.1.1 电路的状态与过渡过程 6.1.2 换路及换路定理 6.1.3 初始值的计算 6.2 直流一阶电路时域经典分析与响应的分解 6.2.1 直流一阶电路时域经典分析 6.2.2 响应分解 6.3 直流一阶电路响应的三要素法 6.4 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 6.4.1 阶跃响应 6.4.2 冲激响应 6.5 动态电路的时域卷积分析 6.5.1 时域卷积分析法的含义 6.5.2 时域卷积分析法的应用 练习题 第7章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7.1 正弦信号及其相量表示 7.1.1 正弦信号的时域表示 7.1.2 复数及其运算 7.1.3 正弦信号的相量表示 7.2 两类约束的相量形式 7.2.1 基本元件的正弦稳态特性及其相量模型 7.2.2 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7.3 相量法及其应用 7.3.1 阻抗与导纳 7.3.2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7.3.3 正弦稳态电路中的功率 7.4 耦合电感与理想变压器 7.4.1 耦合电感 7.4.2 理想变压器 练习题 第8章 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分析 8.1 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 8.1.1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8.1.2 周期信号的频谱 8.2 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8.2.1 傅里叶正变换与反变换 8.2.2 从傅里叶级数到傅里叶变换 8.2.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8.2.4 常见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8.3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8.3.1 线性性 8.3.2 比例性(尺度变换) 8.3.3 对称性 8.3.4 时移性 8.3.5 频移性 8.3.6 卷积定理 8.3.7 时域微积分性 8.3.8 频域微积分性 练习题 第9章 连续时间信号的复频域分析 9.1 连续时间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9.1.1 拉普拉斯正变换与反变换 9.1.2 常见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9.2 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9.2.1 线性性 9.2.2 比例性(尺度变换) 9.2.3 时移性 9.2.4 频移性 9.2.5 时域微分性 9.2.6 时域积分性 9.2.7 初值定理 9.2.8 终值定理 9.2.9 时域卷积定理 9.2.10 复频域微分性 9.2.11 复频域积分性 9.3 拉普拉斯反变换 9.3.1 基于拉氏变换性质的方法 9.3.2 部分分式展开法 练习题 第10章 离散时间信号的z变换 10.1 z变换 10.1.1 z变换的定义 10.1.2 z变换的收敛域 10.1.3 常见离散时间信号的z变换 10.2 z变换的性质 10.2.1 线性性 10.2.2 移位(移序)性 10.2.3 比例性 10.2.4 z域微分性 10.2.5 时域卷积定理 10.2.6 序列求和 10.2.7 初值定理 10.2.8 终值定理 10.3 z反变换 10.3.1 幂级数展开法 10.3.2 部分分式展开法 练习题 第11章 连续时间系统的分析 11.1 时域经典分析法 11.1.1 齐次解与特解 11.1.2 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 11.2 卷积积分分析法 11.2.1 卷积积分分析法的含义 11.2.2 单位冲激响应 11.3 傅里叶变换分析法 11.3.1 傅里叶变换分析法的含义 11.3.2 频域系统函数 11.4 无失真传输系统 11.4.1 无失真传输系统的含义 11.4.2 无失真传输系统的特性 11.4.3 理想滤波器 11.5 信号的时域抽样与时域抽样定理 11.5.1 信号的时域抽样 11.5.2 时域抽样定理 11.6 拉普拉斯变换分析法 11.6.1 微分方程的复频域求解 11.6.2 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11.6.3 复频域系统函数 11.7 复频域系统函数零、极点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11.7.1 零点与极点 11.7.2 冲激响应模式 11.7.3 频率响应特性 11.8 连续时间系统的稳定性 11.8.1 稳定系统的含义 11.8.2 系统稳定性 练习题 第12章 离散时间系统的分析 12.1 时域经典分析法 12.1.1 齐次解与特解 12.1.2 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 12.2 时域卷积和分析法 12.2.1 单位函数响应 12.2.2 时域卷积和分析法及其应用 12.3 z变换分析法 12.3.1 零输入响应 12.3.2 零状态响应 12.3.3 全响应 12.4 系统函数零、极点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12.4.1 单位函数响应模式 12.4.2 频率响应特性 12.5 离散时间系统的稳定性 12.5.1 稳定系统的含义 12.5.2 系统稳定性 练习题 第13章 系统模拟 13.1 基于数学模型的模拟 13.1.1 基于微分方程的系统模拟 13.1.2 基于差分方程的系统模拟 13.2 基于系统函数的模拟 13.2.1 基于H(s)的系统模拟 13.2.2 基于H(z)的系统模拟 练习题 第14章 状态变量分析 14.1 状态变量与状态方程 14.1.1 状态与状态变量 14.1.2 状态方程 14.2 状态方程的建立 14.2.1 由电路建立状态方程 14.2.2 从输入-输出方程导出状态方程 14.2.3 从模拟图建立状态方程 14.3 状态方程的求解 14.3.1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s域求解 14.3.2 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的z域求解 14.4 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测性 14.4.1 系统的可控性 14.4.2 系统的可观测性 练习题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