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幽默轻松的笔调,叙述了斯通博士一家人从月球出发前往火星的一次星际旅程。在这次离奇的探险旅程当中,斯通一家经历了诸多惊险有趣的事件,克服了一个个难以预料的障碍,终于达成了自己的愿望。他们鼓足勇气向更为深邃、充满神奇色彩的宇宙飞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斯通一家闯太空/世界科幻大师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罗伯特·海因莱因 |
出版社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用幽默轻松的笔调,叙述了斯通博士一家人从月球出发前往火星的一次星际旅程。在这次离奇的探险旅程当中,斯通一家经历了诸多惊险有趣的事件,克服了一个个难以预料的障碍,终于达成了自己的愿望。他们鼓足勇气向更为深邃、充满神奇色彩的宇宙飞去。 内容推荐 “买上一艘二手飞船,到小行星带探矿发大财。”斯通一家的双胞胎兄弟打着如意算盘,却发现自己还没有飞船的驾驶执照。 在人类已经殖民太空的未来,月球上的斯通一家人人个性十足。富有探索精神。正当双胞胎兄弟的发财梦陷入困境时,老爸罗杰·斯通买下了一艘飞船——“滚石”号。 斯通一家从此开始了宇宙之旅。尽管旅途漫长艰辛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飞来横财也总是与他们擦肩而过,但一家人却尝到了旅行的快乐。获得了远比金钱更珍贵的财富。他们将“滚石”号飞船当成自己的家。在茫茫字宙中继续着没有尽头的旅行。 目录 第一章 完美双胞胎 第二章 谁来当编剧 第三章 旧货市场 第四章 内部维修 第五章 自行车和发射 第六章 弹道学和小不点 第七章 重力井 第八章 巨大的房间 第九章 重获财产 第十章 火卫一航空港 第十一章 “欢迎来火星!” 第十二章 财运亨通 第十三章 官司缠身 第十四章 好多好多扁猫 第十五章 “火星和木星之间应当还有一颗行星” 第十六章 岩石市 第十七章 扁猫生意 第十八章 烂泥里的虫子 第十九章 无尽的旅程 试读章节 两兄弟站在那儿,望着那具破旧的残骸。“垃圾!”卡斯托尔毫不留情地说。 “不是垃圾。”波吕克斯反驳道,“可以称之为——一艘旧飞船。而且,它看上去很大,可能年久失修,但绝对不是垃圾。” 卡斯托尔说:“你是乐天派,小老弟。”两兄弟都十五岁,卡斯托尔比弟弟早二十分钟出生。 波吕克斯说:“我只是相信事在人为,小老头——你最好也相信。我得提醒你,我们没钱买更好的。难道你害怕驾驶它!” 卡斯托尔朝飞船的侧面瞅了一眼,说:“才不会——因为这玩意儿根本飞不到足以坠毁的高度。我们是要一艘能带我们飞到小行星带的飞船——对吧!这块破铜烂铁甚至没法带我们去地球。” “等我把它修好,它就行——只要你帮点小忙。让我们检查一下,看看它需要怎么修理。” 卡斯托尔瞥了眼天空,说:“天晚了。”他没看在月球平原上投下长长阴影的太阳,而是看向地球,通过移动到太平洋附近的晨昏线来判断时间。 “哎,小老头,我们是买下这艘船还是赶回去吃晚饭!” 卡斯托尔耸耸肩,“随便你,小老弟。”他收起头盔上的天线,然后爬上了为前来验货的顾客准备的绳梯。尽管身上的太空服很臃肿,但他只用双手就轻松优雅地上了船。波吕克斯跟在他后面。 当他们进入飞船的控制室时,卡斯托尔的心情好了点。看来,这艘船没像其他船那样,被太空打捞队搜刮一空。当然,弹道计算机不见了,但其他导航设备都还在,动力控制设施看上去也很完整。历经沧桑的船体没有变成破铜烂铁,仅仅是有些陈旧。只要随便看一眼动力舱,就能确认这一点。 卡斯托尔心里还想着赶回家吃晚饭,所以十分钟后,他便催着波吕克斯从绳梯下去了。当卡斯托尔到达地面时,波吕克斯问:“怎么样!” “让我来谈。” 旧货商店的销售办公室在一点六公里外,是座圆球形建筑。双胞胎一路跨着大步跑向办公室——这是月球居民常用的走路方式,既轻松又迅速。办公室外的气密舱舱门上挂着块显眼的巨大招牌: 经销商——丹 主营太空船销售 提供各种型号船只、废旧金属、备用零部件 燃料补充和维修 (原子能委员会执照编号739024) 两人穿过气密舱,等室内加了压,他们便互相帮忙摘下头盔。外间办公室被一道栏杆挡住了。栏杆后面坐着个女接待员。她正一边修剪指甲,一边看新闻。她说话的时候仍然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小伙子们,我们不买任何东西——也不雇用任何人。” 卡斯托尔问:“你们卖太空船吗!” 她抬头瞟了眼,说:“不是经常卖。” “那么跟你的老板说,我们想见见他。” 她挑了挑眉毛,“你在开什么玩笑,小家伙!艾金赞先生可是个大忙人。” 波吕克斯故意大声对卡斯托尔说:“我们还是去匈牙利人开的那家店吧,卡。这里的人根本不懂做生意。” “也许你是对的。”卡斯托尔回答道。 那个女接待员看了看他们俩,耸耸肩,按了一个开关,“艾金赞先生——外面有两个童子军,他们说想买一艘飞船。您有空吗!” 一个低沉的声音响了起来:“怎么没有!我们有飞船卖。” 很快,一个秃头的胖男人从里间办公室走出来。他穿了件皱巴巴的月球流行式样的西服,嘴里叼着雪茄,两手撑在栏杆上。他用犀利的目光打量着兄弟俩,但语气却很愉快:“你们要见我!” “你是这儿的老板吗!”卡斯托尔问。 “经销商丹·艾金赞,就是在下。你们有什么事,孩子们!时间就是金钱。” “你的——秘书说过了。”卡斯托尔直截了当地说,“飞船。” 经销商丹拿下嘴里的雪茄,用手捻了捻,说:“是吗!你们这两个小家伙想要飞船干什么!” 波吕克斯朝哥哥嘟哝了几句。然后卡斯托尔说:“你通常都在外间办公室谈生意!”说完,他意有所指地瞥了眼那个女接待员。 艾金赞立刻明白过来,“对不起。我们进去谈吧。”他打开办公室的门,把他们让进来,请兄弟俩坐下。他还煞有介事地把雪茄递给他们,男孩们礼貌地拒绝了。“现在谈正事吧,孩子们,别开玩笑。”他说道。 卡斯托尔又重复了一遍:“太空飞船。” 艾金赞抿抿嘴唇,说:“是要豪华型客船吗!眼下我手头上没有,不过我可以介绍你去买一艘。” 波吕克斯站了起来,“他在拿我们寻开心,卡。我们还是去匈牙利人那家吧。” “等一下,波。艾金赞先生,你那块堆放场的南边有艘飞船——底特律人93级,七型。我想知道把它拆开来卖是多少钱,整艘卖是多少钱!” 艾金赞显得很惊讶,“你是说那个可爱的小东西!哦,我可不能把它拆散了卖。再说,就算是拆开了卖也值很多钱。如果你们是想要船上的金属,我可以卖给你们。只需要告诉我,你们要哪种金属,要多少。” “我们正在谈的是‘底特律人’飞船。” “我相信以前我没见过你们吧!” “对不起,先生。我们还没有作自我介绍。我叫卡斯托尔·斯通。这是我弟弟波吕克斯·斯通。” “很高兴认识你们,斯通先生。斯通……斯通!难道……你们就是那对‘完美的双胞胎’!肯定没错!” “你提起这个词时应该微笑才对。”波吕克斯说。 “闭嘴,波。我们是斯通家的双胞胎。” “是你们发明了防冻循环式呼吸阀门,对吗!” “是的。” “噢,我自己的太空服上就装了一个。非常好用——你们这两个小家伙真是机械天才。”他又朝双胞胎打量了一番,说,“也许你们是真的需要一艘飞船。” “当然啦。” “嗯……你们不是要废料,你们想要艘能用的飞船。我正好有样东西给你们,一艘大众型号的跳虫牌飞艇,几乎是全新的。是两个钍矿勘探者的抵押品,他们没能力赎回去了。而且,它的货舱没受过任何辐射污染。” “不感兴趣。” “最好还是看看这个吧。有自动着陆系统,起降三次就能绕月球赤道一圈。对你们这两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正合适。” “‘底特律人’——它的废品价是多少!” 艾金赞露出一副苦恼的表情,说:“那是艘远程太空船,孩子们——对你们没用。而且我不能把它拆散了卖;那是个好东西。它曾是艘家庭度假飞船——从没经受过大于六个G的重力加速度,也从没经受过紧急着陆的冲撞。它只航行过几亿公里。我可不能让你们拆了它,就算你们按照出厂价付给我钱也不行。那太残忍了。我爱它。你们还是买这个跳虫牌的吧。” “你那艘‘底特律人’除了当废品,根本卖不出去。”卡斯托尔回答道,“我知道它已经在那里放两年了。如果你想把它按整艘船卖,也就不会把上面的电脑拆了。船身上有凹痕,管道很糟糕,做一次检修的钱都要大大超过它本身的价钱。好了,它的废品价是多少!” 艾金赞前后摇晃着他的椅子,似乎还在犹豫,“废品!只要给它加满燃料,它就随时都可以上路——去金星、火星,甚至木星的卫星。” P1-5 序言 作为美国科幻的代表性人物,罗伯特·海因莱因(Robert A.Heinlein,1907~1988)头上有着数不清的桂冠:“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美国科幻空前绝后的优秀作家”、“美国科幻黄金时代四大才子之一”……然而,这位备受推崇的世界级科幻大师之所以能走上科幻之路。却缘于一次偶然。 那是在1939年,当时的美国经济正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陷入萧条,正在费城美国海军实验站担任工程师的海因莱因也被债务压得抬不起头来。恰在此时,一家科幻杂志刊出了一则科幻小说征文比赛的启事,奖金50美元。于是,从小就是科幻迷的海因莱因写出了他的第一篇作品,并最终把它寄给了可能会给他更高稿酬的著名科幻杂志《惊奇故事》。《惊奇故事》的主编——大名鼎鼎的坎贝尔——慧眼识金,当即以70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这篇名为《生命线》(Life-Line)的短篇杰作。 科幻史上有很多改变科幻文学面貌的偶然,针对海因莱因的这一次,美国著名科幻评论家詹姆斯·冈恩评论道:“海因莱因在32岁时找到了自己的职业;与此同时,坎贝尔则找到了他的明星作家。” 海因莱因的早期作品,主要是“未来史”丛书。他著名的“未来史丛书纲要”于1941年发表后,曾为许多科幻作家所仿效。以此为基础,他创作了大量的“未来史”故事,这些故事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集中收录在《出卖月球的人》(The Man Who Sold the Moon)等中短篇集里。这些集子一版再版,至今仍然热销。 二战结束后,海因莱因开始在美国一流文艺刊物《星期六晚邮报》上连载他的“未来史”系列的重要作品——《地球上的绿色山丘》(The Green Hills of EaIth)。这次连载可算是美国科幻的一个历史性事件,它标志着科幻小说从廉价的三流读物向高级的娱乐作品的跃升。 海因莱因还写了很多少年科幻故事,其中,《伽利略号火箭飞船》(Rocket Ship Galileo,1947)的构思为1950年的科幻电影《目的地:月球》所采用,而这部电影正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科幻电影走向繁荣的起点。海因莱因随后又连续出版了《斯通一家闯太空》(The Rolling Stones,1952)、《星球人琼斯》(Starman lones,1953)、《星兽》(The Star Beast,1954)、《银河系公民》(Citizen of Galaxy,1957)等一系列少年科幻故事,在少年科幻小说领域赢得了受人尊敬的地位。 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是海因莱因科幻创作的鼎盛期,他连续出版了《傀儡主人》(The Puppet Masters,1951)、《进入盛夏之门》(The Door into Summer,1957)等一系列高水准的科幻长篇,其中,《双星》(Double,1956)、《星船伞兵》(Starship Troopers,1959)、《异乡异客》(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1961)和《严厉的月亮》(The Moon in a Harsh Mistress,1966)为海因莱因赢得了四座雨果奖奖杯。 海因莱因一生创作了十多部短篇科幻小说集、三十多部长篇科幻小说,其中,《异乡异客》仅在美国就卖出了七百万册;1946年、1961年和1976年,海因莱因三次被邀为世界科幻大会的主宾;世界科幻小说协会从1974年起开始不定期颁发“科幻大师奖”,海因莱因是第一个荣获“大师”称号的科幻作家。 1988年,海因莱因逝世。美国华盛顿特区为表彰他的杰出贡献,特别为他颁发了“杰出公民勋章”。 书评(媒体评论) 从发表第一篇科幻小说起,惊叹不已的科幻小说界便把海因莱因奉为当代最优秀的科幻小说家。他终生保持了这一荣誉。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 艾萨克·阿西莫夫 海因莱因不仅是美国科幻小说家中的翘楚,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幻作家。直至今日,他依然是美国科幻小说界的一块金字招牌。 ——美国恐怖小说大师 史蒂芬·金 如果没有海因莱因,今天的科幻小说可能是另一副模样。 ——美国著名科幻评论家 屠姆斯·冈恩 雄辩、充满激情、对科技的描绘富于创见性。海因莱因重新塑造了科幻小说,为以后的每一个科幻作家指明了方向……他是继H·G·威尔斯之后最伟大的科幻作家。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 罗伯特·西尔弗伯格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