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堂邮局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韩小瑞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韩小瑞编著的《天堂邮局》是原创长篇小说,通过一封寄往天堂的信和一个精神病人及其家庭和邮局及医院的一段不解之缘,诠释了现今社会对精神病人和精神亚健康人群的关爱和帮助。从一个侧面和人们分享,在现今社会中各种压力的胁迫之下,每个人都应该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各种健康,更好地享受精彩人生。

内容推荐

韩小瑞编著的《天堂邮局》完全真实地呈现了抑郁症的病状和治疗的过程,以及生理、心理和家族、社会、文化的成因。相信本书能给饱受抑郁症折磨的人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全书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叶小海为核心展开故事,叶小海患病后幻想着能有一个天堂邮局与逝去的母亲对话,书中最感人的地方是叶小海写给母亲的信。

《天堂邮局》是一部超文本的厚重之作,发自生命和心灵的呐喊,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中国社会发展而言是一次思想启蒙,将指引我们懂得心灵如何才能穿过黑暗和死荫的幽谷,看见光明……

目录

引子 “天堂邮局”开张

第一章 挽救的机会

第二章 手足情深

第三章 吃药也许是精神病人确切的治疗方案

第四章 母爱

第五章 精神危机

第六章 活在当下是个排忧解难的好方法

第七章 亲情也是安慰剂

第八章 睹物生情

第九章 人们需要有效地沟通

第十章 我行我素

第十一章 邮局的决定

第十二章 天堂在哪里?

第十三章 减压无方

第十四章 “天堂邮局”发现真相

第十五章 精神科医生的忠告

第十六章 寻找安慰

第十七章 心里的挣扎

第十八章 强制治疗

第十九章 “天堂邮局”的救赎

试读章节

这年的冬天好像特别冷。即便是已经过了春节,也没有一点儿暖和的感觉。就像是老天故意和人们作对,寒冷夹裹着风雪尽情地肆虐。吹在脸上,就像是一把把小刀,让人感觉到冰冻和生疼。如果不小心摔倒在地上,那一定是既有惨不忍睹的淤青,还有铭心刻骨的疼痛。季节只不过是自然的一种符号,没有这些节气的交替,人也许就早活不成了。

叶小海家,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使那些本来平静的日子,也变得有些波澜不惊了。

即便是这样,有些人还是在做着乐此不疲的事情。比如叶小海,他正忙着呢!

“喂!你又怎么了?”叶小淋听着手机,看着开过的处方有些不耐烦地问。

坐在叶小淋对面正在开药的病人,用困惑的眼神看着她。

“没怎么,你们连外人都不如,别人都比你们还关心我。”叶小海带着怨气在电话里说。

“怎么不关心你了?”

“我真的恨你们,你们想起我就来看看,不想就连电话也不接,我就你和叶小汀这两个亲人了,但是现在就像没有。”叶小海大声地发着牢骚。

“小海,不是你说的那样,你没事儿吧?”叶小淋耐心地问。

“没事儿?没事儿打什么电话?你告诉叶小汀,让她滚去吧!”

“小海,是你先打的电话,你忘了吗?她怎么你了?”叶小淋有些哭笑不得但还是很耐心地说,她下意识地看了看周围的病人和同事。

“我告诉你们,爸妈都不在了,我想他们。”

“我知道,我也想……”

“你们和我不一样,你们一点儿都不知道,他们对我意味着什么?”叶小海不等叶小淋说完就很自我地打断了她的话。

“这样,我中午下班去你那里,咱们见面再聊。”

“你就是来了也没用,你们都很混蛋。”叶小海生气地说。

“好吧,先这样,我正上班呢。”叶小淋咽了口气用平静的口气说。

叶小淋挂了电话。她心情有些郁闷。

叶小海并不知道,他现在所做的一切,到底是对还是错。他只是由着性子,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并且认为,自己做的都对。

很多事情做错了,还有挽救的机会;可是,也有很多事情,一旦错了,改正的机会都没有了,而且永远不能重新来。这些遗憾,也许就是活着的成本。如果把生病也当作人生一次错误的话。叶小海的现在,就是一次终生无法改正的错误。也许不仅是他自身造成的,更多的外因,也是它形成的条件。

叶小海一家,是世界上一个微缩到无法计量的渺小家庭。但是,这里却发生着一个不幸、独特的故事。叶小海的父母在“文革”中,受到很大的冲击。那时,由于他们是“走资派”,经常挨斗,接受群众监督不让回家。所以叶小海感觉很自由,在院子里时常和别的小孩儿打架,他并不明白爸爸妈妈那时的处境。父母自身难保,哪有什么精力管他。大姐由于当兵,早早去了部队。对叶小海的监管,就落在二姐叶小汀的身上。她那时记日记,和写作业一样,学校老师要定期检查日记,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日记当然就没什么隐私可言。每天记的都是:“今天,看弟弟。”就连老师都说,你的日记没什么新意,就像流水账一样。即便是这样,叶小汀的日记也没什么改观,她的确就是每天看着弟弟。更何况,能说什么真话?就算是叶小海每天由二姐看护,那也只是一种形式。他一出门,就飞快地跑得没影儿了,只有惹了祸,才能在现场看到他,并且还有各种道歉和麻烦。

叶小海上中学时,十分喜爱数学。工作后,更喜欢那些破案、反特、犯罪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后来,专门爱看北约成员们撰写的书,好像他们的书更具有某些专属性。他似乎在逻辑推理、心理分析等方面有更加偏爱的喜好。比如《死亡也是需要勇气的》和《心理学》这样的书籍都是他喜欢的。凡事他都有忧患意识,好像永远都在有备无患。也许是这些爱好,使他的性格清高,性情偏执、多疑,喜欢看透别人的心思,好像别人的看法比自己的做法更重要。在一些事情上表现得很固执。那时,叶小海好像就带有某些强迫症的色彩。比如出门后总觉得没有锁门,就是锁上了,也要盯着锁看一会儿,好像这样才能真正确定已把锁搞定了。就是洗手,也要好几遍,不断重复着这样的动作,以至于手都洗掉了皮。他喜欢我行我素,胆小,怕虫子。如果在家里某处看到某只虫子,他就要搞个大扫除,非见到那个虫子在他面前阵亡才罢了,并且撤换所有的床单被罩,这样好像才能摆脱那个虫子带来的恶果似的。他一方面谨小慎微地关注着害虫,但另一方面又有奇特的喜好。他在后院的阴暗墙根儿下,捉些个小型的癞蛤蟆,自称为青蛙,放在瓶子里养着。爸爸看见这些东西就倒在厕所里,用水冲下去。也可能是住在一楼,下水道短的原因,过了一会儿,就会在家里客厅的地毯上,看见个小癞蛤蟆蹦来蹦去,爪子还不断地勾住地毯上的细毛在那里来回扭着,想要挣脱束缚,可笑又恶心。

P2-3

书评(媒体评论)

差不多有四五年的时间,我抑郁并活着。抑郁症病人有多苦,不说也罢。我去医院看医生,我一五一十地说,医生一把一把地开药,我一天三顿三顿地吃。坚持了两年,太阳又从东边升起。抑郁症是病,不是灾难,你看,我又可以主持节目了。抑郁症在中国是新鲜事物,培养一个心理医生比治好一个抑郁病人要难得多。对抑郁病人恶语相向是不礼貌的,也不文明。因为抑郁而希望得到别人尊重是理智的,也不现实。

——崔永元(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中国是全世界最需要心理医生的地方。在当今社会里,有很多人被忙乱的事物迷住了双眼,没有了方向感,遗失了理想,浑浑噩噩的生活让人丧失幸福感。”

——毕淑敏(著名作家、注册心理咨询师)

“抑郁说不定是一种创造,当你抑郁时,可能说明你更加逼近内心。”

——申荷永(复旦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分析方向博士生导师)

“人类最大最深沉最艰巨的任务。让所有的人都心理健康。”

——周正(著名心理学家)

“没有痛苦的生活是不真实的,我们越想逃避痛苦就会越痛苦,因为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理想的世界里,一切都在发展,所以快乐只是偶然性的东西,而不快乐却是生活的常态,我们不能逃避这个常态,去过度寻求偶然性的东西。体验是最重要的,你有了体验你就有了收获,你的生命就有更多的价值。”

——李子勋(著名心理学专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