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解密中国/中国知见书系/CCTV纸上纪录片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CCTV走近科学编辑部
出版社 巴蜀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CCTV纸上纪录片》,是根据“CCTV《走近科学》”杂志的相关内容编辑而成,荟萃了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绿色空间》《走近科学》《百家讲坛》《大家》《百科探秘》等品牌栏目以及纪录频道、科教频道相关栏目内容,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内容的精华,是人类文明、自然奇观深层次多角度记录与思考的使者。

作为最前沿的有着高度文化责任感的国家电视媒体, 《CCTV纸上纪录片》体现了中国纪录片独特的视角、最高的水准和卓越的见识,丛书权威严谨、视野开阔、积淀深厚、素材真实,叙述流畅而亲和。《CCTV纸上纪录片》冷静客观、引人入胜地传播了丰富的知识和见闻,特别是所保存的第一手人物见证及专家访谈不可复制,弥足珍贵,不但为读者走近真实提供了桥梁,而且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献。

《CCTV纸上纪录片》集权威性、真实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将成为具有独特传承价值的百科全书,博闻见,增智慧,开胸襟,修品格,非常适合青少年读者和文史爱好者收藏阅读。CCTV走近科学编辑部编著的《解密中国》是该纪录片之一。

内容推荐

CCTV走近科学编辑部编著的《解密中国》是根据中央电视台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创办的电视杂志“CCTV《走近科学》”的相关内容编辑而成,荟萃了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绿色空间》《走近科学》《百家讲坛》《大家》《百科探秘》等品牌栏目,以及纪录频道、科教频道其他相关栏目内容,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内容的精华,所有内容均是在栏目内容基础上重新进行了加工、深化,并通过文中文的形式拓展了阅读空间。本书包括《解密太极传说》《无字天书》《寻找古大洋》《发现周原》《仰韶文化探秘》等内容。

目录

仰韶文化探源

红山文化

清风轻拂万卷书

无字天书

寻找古大洋遗迹

史前血案

古颅悬疑

远祖之谜

伏羲台之谜

寻找翌的后人

发现周原

大墓疑云

陈仓石鼓

我们姓第五

柴窖寻踪

中国百慕大

解密太极传说

试读章节

来自“寒武纪”的困惑

“寒武纪”是距今大约五亿四千多万年至五亿一千万年前的一个地质史年代,比恐龙兴盛的侏罗纪还要早三亿多年。

在这部无字天书被打开以前,科学家们从寒武纪之前的古老岩层中仅发现过一些单细胞生物的化石残骸,但它们都在不久以后销声匿迹了。而到了寒武纪,一切都突然开始了,生命的形式不知为什么突然就变得多姿多彩、生机盎然,且最令人惊奇的是每一种已知的动物形体,不管是动物化石还是至今仍然存在的动物,都是由这里开始的;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生命选择了最基本的形式,以后也再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这一突发性生命创新事件通常被科学家们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故当时有这样一个定论:化石所记录的生命历史是从“寒武纪时期”开始的。

按照进化学的理论,任何物种从其原有物种的基础上发展演变都会经历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无数个过渡形式。但奇怪的是,人们在寒武纪以前的化石中至今还无法找到它们的发展痕迹。多少年来,当科学家们检索寒武纪时代的化石所记载的历史时,到处可见的是难解的谜和进化过程中的空白阶段。当新的生命形式在化石记录中出现时,人们找不到与之相对的原种,而当它们突然消亡时,又没留下什么显而易见的进化体。为什么在这个时期生物分类就已经如此稳定了呢?难道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人们根本不知道的“自然选择”的其他方式?

带着遗憾的惊人发现

1909年8月,美国古生物学家维尔卡特(walcott)在加拿大落基山脉的布尔吉斯山发现了一块保存有软体动物附肢的化石,后经大规模的发掘、采集后,显现出来的“布尔吉斯动物群”给当时科学界造成了极大震憾。

化石记录的五亿一千五百万年前寒武纪中期的无脊椎动物惊人的丰富,为科学界研究生命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破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谜提供了重要线索。这一发现使科学家第一次清楚地认识到,在寒武纪海洋中具有骨骼化的动物仅仅占少数,绝大多数是不易保存的软躯体动物门类,纠正了人们对寒武纪仅存有三叶虫等少数硬体动物的错误认识。

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地质保存上的缺陷使这些化石没有立体的层面。因此,很多的动物形态只能依靠推测。

天书初显

抚仙湖位于云南省中部的澄江、江川、华宁三县的交界处,是我国的第二深水湖泊。这里因景色秀美、湖下隐藏着未知的古代文明及众多的自然奇观吸引着八方游客,享誉海内外。帽天山是湖北侧的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山包。早在19世纪末法国学者就对滇东地区进行了地质古生物调查,确定了包括澄江在内的寒武纪地层,并出版了研究专著;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地质古生物学者在此发现了含有高肌虫等小型低等生物的化石;在此后的四十多年间来到澄江读解地层的古生物学家不计其数,但是,谁也料想不到一本破解地球生命的天书就埋藏在这座不起眼的小山包下。

1984年6月,一位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生为了高肌虫化石研究项目的需要来到云南。7月1日这天,天下着小雨,这位研究生和雇的民工踏着泥泞的山路来到帽天山,在山的西山坡选择了一条工作剖面开始挖掘。当工作到下午约两点钟的时候,这位研究生意外地发现了一块呈半圆形的化石;不一会又发现了一块半长椭圆形化石。在不长的时间里他发现了两类以前从未见过的新的化石,但当时的他还浑然不知超乎其想象之外的惊人秘密正一步一步向他靠拢。

民工不停地在原地挖山取石,大块石头被挖出堆放在坑的边缘。突然,一块栩栩如生的化石暴露在湿漉漉的岩石劈开面上。这块标本四至五厘米长,身体由前、后两个背壳组成。这立即使这位研究生意识到原来的所谓“两类新化石”的发现实际上是同一个动物的前、后两个背甲,其向前摆动的腿肢对称地分布在背甲之下,似乎在潮湿的岩层面上漂浮。在这位研究生的记忆里这块完整的保存有软体附肢的标本上的动物——叶虾,曾在“布尔吉斯动物群”中出现过。这一令其大吃一惊的突然发现使这位研究生拿标本的双手不由自主地抖个不停,他说:“当劈开的时候,石头还湿漉漉的,劈开的岩石面也是湿漉漉的。当时我的感觉,那块化石就是在水里漂着一样,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样。”于是他在自己的工作日记上记下了“叶虾类化石的发现”这重要的一节。

之后更大规模的采集立即展开了,先后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节肢类、脊索类以及水母、蠕虫、海绵等化石。同时还发现了大量的形状奇特的奇虾类、叶足类生物八十多种,分属四十多个高级生物门类……

次年,首篇有关澄江动物群的题为《娜罗虫在亚洲大陆上的发现》的研究论文发表了。这篇论文的发表,不仅向世界宣布了中国的重大发现,还揭开了之后20年让世人不断惊讶的序幕。

判读天书

随后,一系列的野外发掘和研究工作由此开始。不断的发现和探索得出这样的结论:现在地球上总共有三十多个门类的生物,而中国澄江化石群在三十多个化石点中就已经发现了二十多个门类一级的生物。这一发现表明,寒武纪早期生命爆发式的出现,比人们原来想象的还要突然得多。在数万块一百多种动物的化石中,它们分属于海绵、腔肠、蠕形、节肢等动物门类,大多数都是以前从没有发现过的;还有许多无法归类的生物,它们很多可能代表许多早已灭绝的各种生物类别。因此可以说:澄江动物群的出现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最有力的证据。P30-3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