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学书法创作教程(大学书法教材)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作者 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提出一个“书法创作”的概念,必然会面对各种不同性质、不同角度的提问。比如:书法不就是字写得好些吗?有什么创作不创作的问题?书法创作是什么?临摹古帖临得熟练了,自己会写不就是创作吗?书法创作是书法家个人的事,创作怎么能训练呢?创作能教吗?

所有这些提问,以及围绕在这些提问背后的各种糊涂的认识看法还有许多。要想解决这些疑问,请看一下本书吧!许多现成答案其实就在书中,关键是看您有没有耐心与时间。

本书适用于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尤其适用于师范、行政管理、文秘、广告等专业,也适合书法爱好者自修提高之用。

目录

引言/1

上编 书法创作的一般原则与基本规范

第一章 创作研究的含义/5

第一节 书法创作是什么/5

第二节 古代有书法创作吗/7

第三节 对古代书法艺术观念的梳理/8

第四节 古代书法缺乏创作观念统辖的原因分析/10

第五节 书法的视觉审美基点与独立于绘画之特点/12

第六节 书法创作中文字的功能/13

第二章 创作观念清理/16

第一节 书法创作的构思、行为与效果/16

第二节 技法基点还是创作基点/18

第三节 书法创作的三要素/20

第四节 书法创作忽视构思的技术层面分析/22

第五节 技法习惯的“潜意识”转换与忽视创作构思的可能性/23

第六节 “技道并进”与建立书法创作规范/25

第三章 临摹与创作的关系检讨/28

第一节 书法临摹观检讨/28

第二节 “临摹至上”:是方法还是目的/30

第三节 书法临摹的两种基本方法/3l

第四节 书法临摹的三大阶段/33

第五节 从临摹转向创作/35

第六节 走向创作后的临摹/37

第四章 技法的解析与创作意识的培养/39

第一节 概念的清理——笔法·技法·技巧·技术/39

第二节 两种不同的“技术”/41

第三节 技术品位的概念所指:反教条/43

第四节 技巧解析的方法/44

第五节 从技法手段的掌握走向综合的“技术表现”/46

第六节 创作:检验技术水准的最好切入口/48

第五章 走向形式与内涵的统一/5l

第一节 形式的对应/5l

第二节 形式作为创作基点/53

第三节 作品内涵的构成/55

第四节 内涵:受制于形式与反制于形式/56

第五节 书法的形式与书法的内涵/58

第六节 内涵的多样性导致了书法形式发展的无限可能性/60

第六章 形式风格与视觉的把握/63

第一节 形式与风格的关系检讨/63

第二节 风格的多义性/65

第三节“作品风格”与“个人风格”——既成作品与过程行为的差别/66

第四节 形式、风格概念的几个层次/68

第五节 效果至上/70

第六节 走向作品本位/72

第七章 书法创作的一般技法展开的预习/74

第一节 书体创作训练/74

单元一 书体——书体与外形式之对应/74

单元二 书体——正体与草体/78

单元三 书体——五体书的分野/82

单元四 书体——随机抽样检查/88

第二节 书派创作训练/91

单元五 书派——北碑与南帖/91

单元六 书派——碑学系列主导:摩崖与碑版/95

单元七 书派——刻帖与墨迹/98

单元八 书派——民间书与士大夫书/102

第三节 书风创作训练/106

单元九 书风——作品风格/106

单元十 书风——个人风格/109

单元十一 书风——时代风格/112

单元十二 书风——流派风格/117

第四节 书法幅式创作训练/123

单元十三 幅式——空间的确定/123

单元十四 幅式——框格练习/126

单元十五 幅式——书写序列:变化的可能性/129

单元十六 幅式——古代型制的沿用与模仿/133

第五节 书法线条创作训练/136

单元十七 线条——类型化/136

单元十八 线条——基调与变体/141

单元十九 线条——质感的对比/144

单元二十 线条——夸张与强调/148

中编 当代书法创作的理论定位

第八章 学院派书法创作宣言/155

第一节 学院派书法创作思潮的概念定位/158

第二节 学院派书法创作思潮的史的检讨/162

第三节 当前学院派书法创作思潮的几个特征/166

第九章 “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总纲/171

第一节 对现有书法创作模式的清理与反思/172

第二节 “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美学认同/116

第三节 学院派书法创作的技术品位/180

第四节 学院派书法创作的形式基点/183

第五节 学院派书法创作的主题要求/187

第六节 “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评判标准/190

第七节 “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理论基础/193

第八节 “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教育支,~/196

第九节 书法发展的可能性/199

第十章 “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思想溯源——从潘天寿、陆维钊、沙孟海到学院派书法创作/202

第一节 学问修养与“主题先行”/203

第二节 艺术创作意识与“形式至上”/207

第三节 专业规范标准与“技术本位”/212

第四节 科班人才培养方式与“训练”手段/216

第五节 从教育范式走向创作模式/221

第十一章 字象·图像·意象——学院派书法创作之图像研究/225

第一节 字象研究/226

第二节 图像研究/231

第三节 意象研究/237

结语/241

第十二章 “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研究立场与倡导方式/244

第一节 现实针对性/245

第二节 性质归属/250

第三节 方法应用特征/254

结语/260

第十三章 学院派书法创作史研究/262

第一节 发生期(1980—1989)提出问题:思考与实践尝试/263

第二节 思考期(1990—1996)创作模式构建:理论先行/267

第三节 成形期(1996—)理论形态完成:走向社会化/273

结语/279

第十四章 从学院派书法崛起看“流派的时代"/281

第一节 定位于“流派的时代”/281

第二节 “流派”与“风格”的区别/284

第三节 倡导流派意识与建立“并存”心态/286

第四节 “流派时代”展开的具体例证/288

下编 学院派书法创作教学程序的实际展开

第十五章 技术训练:手段/297

课程说明/297

第一节 第一训练程序系列 技法——以传统笔墨体验为中心/299

单元一 线形练习——《兰亭序》/299

单元二 线律练习——《书谱》/302

单元三 线质练习——《礼器碑》/308

单元四 线构练习——《峄山碑》、《九成宫》、《自叙帖》/310

第二节 第二训练程序系列 技巧——以艺术风格塑造为中心/315

单元五 个性、趣味与风格塑造——清代篆隶书/315

单元六 性情、学养与风格塑造——北宋四大家尺牍/319

单元七 规范、楷式与风格塑造——初中唐诸家楷书/322

单元八 历史嬗变与风格塑造——唐宋以来的草书/328

第三节 第三训练程序系列 技术——以视觉形式完成为中心/332

单元九 视觉聚焦点:幅式——案上与壁上/332

单元十 技术的文化规定:质感——书写与刻拓/337

单元十一 文化感与历史感:制作——以效果为中心/343

单元十二 应用与欣赏:型制——外形式/349

第十六章 形式训练:效果/355

课程说明/355

第一节 第四训练程序系列 书法图像的分类与应用/357

单元十三 文字图像与形式图像/357

单元十四 个人字象与古典字豸/365

单元十五 习惯字象与变异字象/369

单元十六 完整字象与残缺字象/372

第二节 第五训练程序系列 书法图像与书法形式/375

单元十七 形式与现成书法图像之利用/375

单元十八 形式与个人创意图像之应用/379

单元十九 形式与简约图像/386

单元二十 形式与复合图像/388

第三节 第六训练程序系列 书法形式构成训练/392

单元二十一 形式与基本构图/392

单元二十二 形式与书写序列/395

单元二十三 形式与空间配置/400

单元二十四 形式与制作效果/403

第十七章 主题训练:思想/410

课程说明/410

第一节 第七训练程序系列 书法创作构思的教学展开/412

单元二十五 主题的确立/412

单元二十六 主题切人口的选择/415

单元二十七 主题的逐层次展开/417

单元二十八 主题展开的各种途径与方式/419

单元二十九 主题的提炼与深化/422

单元三十 主题的完成:与形式、技巧的对应程度/425

第十八章 学院派书法创作的作品评价/429

第一节 一般评价标准:作品例解/429

第二节 几种特殊的评价规则/454

第十九章 学院派书法创作研究年表/460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6: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