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若我们能乱中取静,从纷繁杂乱的意见中找出一个最佳意见,并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可行性的构思,这样的过程就是协调。
如果在一个群龙无首、混乱不堪的会议上,你出面引导大家踊跃发言,并从大家的意见中寻找最佳建议,鼓励大家,那么,你的人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想象一下你掌握了协调之道后下属们看你的眼神吧。那将会是一种有明显变化的眼神,在那一瞬间,也许你还会因感到被人认可而沾沾自喜呢。
懂得协调,人生将会有所改变
协调不只在人际关系上发挥作用。人生在世,难免会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所以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处理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在公司,有时和家人、朋友也会有意见分歧。就连在节假日去哪里玩的问题上,家庭成员都会持有不同的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从不同的意见或者说是不同的欲望中引出共同的部分,进而有效地使用自己所拥有的能力,这是更大范围内的协调。
此外,协调还具有可以让我们自己审视自己行为的力量。更进一步地说,也就是接受和理解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立场的力量。协调是一种看起来很安静,却拥有无穷力量的能力。
虽然事实如此,但还是有很多人在真正需要使用协调的时候,总是回避协调。他们会尽可能地回避需要使用“协调”的事情,想以此来减少眼前的麻烦。如果在需要协调的时候回避协调,那要解决眼前的事情就要经过一个更加复杂的过程。就像一个被食欲和减肥欲纠缠的人,如果他们不适当地加以协调,暴饮暴食,也许当时他们会满足口腹之欲,但是他们为了控制不断增加的体重,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在团队生活中也是如此。大部分人会以工作忙或者不想浪费精力为借口,对与自己不同的意见保持沉默。这就是一种回避适当协调过程的行为。其实,因回避协调而要承受的压力比自己想象的要大得多。如果在工作中,你做了自己不愿意做或者没有必要做的事情时,不仅不会感到快乐,而且还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压力。即如果不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直接接受对方的意见,没有形成共鸣的协调过程,那么,那件事情最后只会变成你的压力。很多时候,人们最初的想法只是减少一些眼前的麻烦,结果却发现回避协调导致解决这件事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团队队长和经纪人的情况也是如此。如果没有经过充分协调的过程,任何团队成员都不会对他们独断专行决定的事情感兴趣。在这样的氛围中展开工作,就如同咯吱咯吱响的轮胎一样,总是让团队队长和团队队员感到紧张和压力,工作效果自然也是不言而喻的了。回避协调就是破坏团队工作的罪魁祸首。
很多大企业的职工总是抱怨自己无法与同事好好交流。其实,不管是在哪里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如果在开展工作之前先征询大家的意见,并且与大家适时地进行沟通,也许工作会变得更加顺利。
在工作的过程中,协调得多,还是协调得少,结果将会大相径庭。不仅仅是交流沟通,还包括协同效应、团队合作,只要你善于使用协调,你的人生将会是另一番模样。也就是说,那些可以有效进行协调的人,就可以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而且也更有可能被社会所认可。经过适当的协调过程,进行有效协调的人和组织,将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果实。
当一个团队的成员在对目标的认识上发生分歧时,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成了解决问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能有效地进行协调,就可以引导团队成员进行完美的合作,并给目的不同的人带来一个共赢的结果,也会使人自内心感到平和。如果不希望出现内耗,而是希望团队成员通力合作,那么,你就必须使用协调了。一个人只要心态平和,不偏不颇,那么经过适当的协调过程,就一定能获得更加满意的结果。P12-14
序言 被认可者属于特定人群
这些年来,我接触到了很多各行各业及各阶层的人,在对他们深入了解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向我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为别人出谋划策、提供解决问题之法的人,我也一直都在为他们竭诚服务。我在归纳、整理时发现,他们提出的问题大部分与组织人事有关。也就是说,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指导他们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他们提出的问题,貌似形形色色,但是基本上都源于一个根源——团队内的关系。这些形形色色的问题都是从这个根源上生发出来的枝枝杈杈。
与各种不同的人相处久了你就会发现,因为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观点及其背景和价值观不尽相同,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错综复杂。然而,我们每个人又必须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中理清头绪,追求自己的目标。因此,任何追求既定目标的过程都不会一帆风顺,争吵、斗争、妥协等情况在所难免。
他们经常会向我诉苦,比如“没有一件事情是顺心的”,“我的周围就没有一个能帮得上忙的人,一个个都让我心烦”,“上司经常无视我的存在,我很困惑”,“那些职员简直太讨厌了,总是违背我的意愿”……人们往往会对自己的处境深感烦躁,而且还会为这种烦躁找各种各样冠冕堂皇的理由。
虽然他们所说的压力不尽相同,但是大家无非都是希望自己在所属组织中受到别人的重视。即当人们得到别人肯定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时,苦恼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人们都羡慕那些在社会上得到众人认可的人,同时也会为了自己能在所属的组织里受到别人的认可而奋力拼搏,当然也会承受一定的压力。
为什么我不被认可?
当我听到某企业研究所所长A的故事时,受到了很大的触动。A是某大型企业技术研究所的负责人,他留学归国后,曾经一度工作在第一线,也因此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堪称精英人才。A年轻有为,他给自己定的人生目标也很高,但令我惊讶的是,我和他初次见面时,他却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在与他的交流过程中,我渐渐明白了他的苦衷。在刚当上所长的时候,他信心满怀地执行新产品开发计划,可是天不遂人愿,计划出现了很多问题。那时候,他为这个开发计划花了很多心血,甚至还配备了业界最强的专家团队,并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但是,开发出来的新产品在设计和质量上却比竞争对手的产品要逊色很多,这件事给他的打击很大,而且他也因此得到了一个“计划失败者”的外号。
在与他聊天的过程中,我向他提了几个小问题,从而明白了问题就出在他所负责的团队内部。这是一个问题团队,如果不进行整改的话,计划绝对没有成功的可能。我在与他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作为一个研发团队,它连最基本的功能——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都没有正常启动起来。那些原本应该与团队成员一起分享的经验和知识,都因为团队成员的闭门造车而得不到应用;那些需要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的工作,都因为团队成员的单打独斗而一塌糊涂。而且A手下的所有团队成员的表现欲都很强,都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只想着让上司采用自己的构思,从而取得个人成果。他们每个人都想成为主导计划的主人公,每个人都想成为英雄。这样的局面,导致研究所就如同一盘散沙,想出成绩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虽然A博学多才,也得到了别人的肯定,但是他缺乏以团队为中心,参与团队协调与合作的意识。
此外,一个高管B的故事,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因为B只有高中学历,所以他刚进公司的时候只是一个底层的小职员,但他现在却成了这个公司创立以来升职最快的神话。当公司的战略中心由生产转到营销时,他意外地获得了一个升职的机会。在他刚成为公司高管的时候,很多人不服他,尤其是那些学历比他高的职员,团队里弥漫着偏见和嫉妒的气氛。在这样的气氛下是很难做出什么成绩来的,更别说是部门之间的合作了。但是B似乎根本就不在意这些,他经常和那些他刚进公司时就一起共事的、比较亲密的组长们聊天。就这样,一个崭新的人际关系网逐渐形成了。此外,他还与周围的其他高管和领导一一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欲望和渴求,通过投其所好的方式来获得他们的认可与肯定。渐渐地,他与他们之间形成了愉快的合作局面。
其实,要改变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不需要太多的时间。通过一对一的交流,将心中的不满和忧虑全部说出来,这样对话就会变得更加轻松了,而且这样做的效果很显著。这种谈话不仅可以消除彼此的矛盾和误会,而且还可以让自己和公司内部其他的关键人物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
B还有一个独到之处,那就是每次在与公司内部主要领导谈话时都会认真地记录下对话的内容,以便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在下次交流的时候,这些重要的信息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正因如此,他这种一对一的交流在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领导的团队内部形成了一种自由沟通的局面,团队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得到了提高,因此而获得的业绩也比期望值高了很多。B因为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出色的组织能力,威信越来越高,最终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信任。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思考一下是什么让B在团队中获得了荣耀,而A却在团队中留下了一个失败者的形象呢?我之所以向大家讲述他们两人的故事,是让大家从中领悟出道理。也许大家找出的原因是各式各样的,但我想从“协调”两个字上来分析这一问题。
很多人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求成为“最好(专家)”。但是真正能得到人们认可的人,总是那些懂得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关系,能聪明地解决矛盾的“多面手”。这里所说的“协调”,就是指能很好地调整和掌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智慧,在矛盾当中起到协调作用的力量。
如果研究所所长A和团队成员都能约束自己的欲望,能顾大局,懂得事情的轻重缓急,然后充分发挥团体的协作精神,重新唤起团队的活力,那么,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就算不是第一,也可以得到认可!!
对于我的这套“协调”理论,肯定会有人提出疑问。调律只不过是给乐器调整音律而已,和一个人能否得到别人的认可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你现在已经联想到了为了给钢琴调音,认真聆听每一个音符,并且对每一个键进行“调律”这样的动作,那么,你对“协调”的看法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了。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是让你像调律师一样对待自己团队的成员。调律师为了让乐器弹出的每一个音符都准确而美妙,总是会进行一系列的协调动作。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像协调师一样的优秀的组织者,那么就必须准确地把握每个团队成员的能力,并且帮助他们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实力。就像前面所讲述的B一样,倾听团队成员的意见,并且合理地加以利用,尽可能地让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让团队充满凝聚力,最终得到别人的认可,这就是这本书的终极目标。
我想对读者朋友们说,不要把协调当成一个深奥难懂的词语,而是要把它当成一种被别人认可的捷径。对于那些被业绩、地位束缚住手脚的人们,我真心地想对他们说,就算不是第一,也同样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
面对纷繁杂乱的意见,只要你懂得如何对它们加以协调,不管是谁都能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时,需要的力量就是协调。
那么,怎样才能走上捷径成为协调师呢? 其实,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正确答案。虽然协调有基本的原则和方法,但是它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框架和形式。能根据当时的情况,适当地演绎出来就是协调。如果协调运用得当的话,那么个人或团队所取得的成效将比预期的好得多。
我希望通过此书向大家阐释一个道理,那就是在矛盾和对立状况频发的团队内部,被认可者的品德和协调都是极其重要的。此书是一本包含成为被认可者的5种法则、8大步骤的提问书,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大家理解有关“协调”的内容。
如果了解了协调,那么你就不用再为之前的问题而感到苦恼了。如果你是团队的队长,了解了协调你就可以从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和尖锐的矛盾中解脱出来了。因为协调能让你在状态还没有恶化的时候,将存在的矛盾解决掉。协调可以帮助人们构思出独特的创意,并且能够让人们轻松地实现目标。
通过对“协调”技巧的学习,不但可以让你收获名誉和信誉,还可以让你获得一种成就感。我希望此书能让你得到你所希望的认可,也真心祝愿你能够成为世界瞩目的成功人士。
崔治映
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的目标,并且让你得到别人的认可,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你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包括认可别人和得到别人的认可。
本书为你解开公司和团队内部人际关系的协调奥秘!本书是领导能力教科书的终极版。
团队急需的并不是佼佼者,而是解决问题的人!你如何才能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你如何成为被他人认可的领导或团队成员?你如何让公司知道你的能力和价值?
韩国企业辅导专家崔冶映以丰富的辅导、咨询及培训经验为基础,通过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事例,向你介绍“协调之道”在团队管理和人际关系处理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