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白、方亚平主编的《小镇人物(孙方友新笔记小说共4册)/孙方友小说全集》融汇了古典文学的精髓与现代小说叙事,以一贯如一的民间写作立场,记录了新笔记小说这种新的文体的完善与成熟轨迹。
《小镇人物(孙方友新笔记小说共4册)/孙方友小说全集》里的小说在结构故事上逐渐自然。读者甚至已经很难把虚构的小说人物与故事和真实发生在现实中的事件分割开来。因此可以说,新笔记小说浓缩了小说家孙方友对文学的毕生追求。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小镇人物(孙方友新笔记小说共4册)/孙方友小说全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墨白//方亚平 |
出版社 | 河南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墨白、方亚平主编的《小镇人物(孙方友新笔记小说共4册)/孙方友小说全集》融汇了古典文学的精髓与现代小说叙事,以一贯如一的民间写作立场,记录了新笔记小说这种新的文体的完善与成熟轨迹。 《小镇人物(孙方友新笔记小说共4册)/孙方友小说全集》里的小说在结构故事上逐渐自然。读者甚至已经很难把虚构的小说人物与故事和真实发生在现实中的事件分割开来。因此可以说,新笔记小说浓缩了小说家孙方友对文学的毕生追求。 内容推荐 墨白、方亚平主编的《小镇人物》是《陈州笔记》的延续,以写人为主,对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各种性格命运的数百个人物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表现,时间跨度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堪称是底层人生的“百姓列传”。孙方友的新笔记体小说可以当《史记》读,也可以当《世说新语》看。 目录 1985 酒仙 面条皇后 1986 胖大姐 老班长 1987 牛氏配种站 钉子户 1989 神汉 王大壮 苏大胖子 陆大胖子 夏莹雪 冯大健 离婚专家 神婆 1990 周妇联 老转 海爷 刘汕 摄影家 神枪手 1991 支书 瘫儿 名伶 轿夫 萌萌 双刀刘二 疯婆 镇长 花婶儿 胡屠夫 鱼水情 赵书记 哨兵 1992 明盗 保镖 产婆 村长 1993 白家茶馆 亮嫂 代表人物 屠夫张 白大 一把手 被子的麻烦 木利 亚德 赛亚 双魂 村帅 1994 小镇上的大人物 麻嫂 李小济 于老六 黄国棋 狗拽 孙多贤 飘飘 保镖西岸 袁三 1995 欢欢 歌歌 晶晶 圆圆 尤狗子 流注 香香 老蔫 1996 老白支书 鞋匠白五 乡长白钢 司机白光 民师白春 乡医刘山 乡师白芳 巫女 打工妹菊 打工妹兰 欣欣 安主任 马仁秀 活神 摆渡的老胡 卖焦花生的老刁 卖变蛋的刘婆 钱县长 1997 河边错误 老马 老典 罗锅 1998 老梅 老曾 老常 老伊 袁板胡 老横 雷二少 方鉴堂 滢滢 苗苗 郭先生 老牛 戴先生 宝德 老金 王财 附录 卷帙浩繁的百姓列传(孙荪) 试读章节 陈耳东的酒量“海”,到底能饮多少,他自己亦说不清,自诩“酒仙”,于是,叫开了。 酒仙的老爹曾在自家酒馆内当过相公,后来又到我们镇酒厂里当师傅。他从不喝兑水的酒,均是摘“酒头”,接一马勺,“咕咚咕咚”喝了。他们全家都住在厂子里,皆海量。酒仙在娘肚子里就深受酒的熏陶——犹如音乐家母体培育乐感一般,五岁饮酒,八岁划拳,可谓童子功了。他也醉,为“熟醉”,醉而不迷,照喝。 十八岁那年,酒仙入了伍,去了东北。 珍宝岛战役那阵子,酒仙已成了老兵。打仗前,部队开斋让战士们畅饮。比酒量。因为在冰天雪地里打仗,没烈酒“烤里火”是要削弱战斗力的。酒仙喝到底也没醉,便被挑去参加战斗。战斗结束,他立了个三等功。后来,他入了党。再后来还提了千,结了婚,有了孩子。不幸的是:儿子低能——据传李白的儿子也是果子。他极懊丧,决心戒酒,并执意要“打”回老家去。于是,他便转业回到了我们镇上。 我们那个镇原是公社所在地,后来变成了乡。酒仙就在乡政府里当文化千事。部队里有“瞎参谋乱千事”之说,地方上也一样。平常无事可干,他就随大溜儿搞中心。人家开会他开会,人家下乡他下乡,默默无闻,无闻也便默默。眨眼儿过了几年,没升也没降,仍是千事。 这几年里,酒仙没端过一盅酒。 有一次,文化局局长下乡来检查文化站工作,乡政府照例款待。因为局长来了,乡第一把手理应作陪。酒仙挂牌文化干事,自然是分内事。酒喝到热闹处,彬彬之礼开始淡化。文化局同车来了三个人,其中有位剧团唱黑头出身的股长,海量,与乡书记做了对手。乡书记年近五十,刚调来不久,只有三盅礼节性的“门面”酒量,自然喝不得。怎奈那“黑头”股长逼得紧,书记推托不掉又怕失礼,显得窘。酒仙见书记为难,禁不住接过喝了。“黑头”股长大为扫兴,悻悻地说:“陈千事刚才声称滴酒不沾,这却怎讲?”酒仙心想,今日既然为书记开戒,不如讲个义气,一保到底。心思一定。他朝“黑头”股长笑笑,接着自斟自饮一气喝了十二个罚酒,问道:“放不放?”“黑头”股长见他打“埋伏”,便硬硬地说:“再喝六个!”酒仙又喝了六个,然后伸出手来,对那“黑头”股长说:“跟你学几个?” “黑头”股长正愁没对手,见陈干事自投罗网,气消大半,顿来精神,口中“失礼”没落音,连胳膊带手早已伸出了界。 酒仙是主人。开初连让三局。那“黑头”股长越发不把酒仙放在眼里,吆喝之声震耳,如同包公要铡陈世美。酒仙再不客气,与那股长大战百十回合,直喝得那“黑头”言语打结了,自己才“哗哗”倒出一茶缸酒来,一气喝光,笑道:“老兄海量!” 这一下,乡书记像发现了新大陆,不顾客人在场,竟一把拉过酒仙坐在自己身旁,连连地说:“真没想到!真没想到……” 卷一:P3-P4 序言 2013年7月26日12点20分,中国当代小说家孙方友先生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在郑州去世,享年64岁。在随后的日子里。国内外的众多网站、报刊对孙方友的逝世进行了大量报道,方友生前的好友和读者或发表纪念文章,或发来唁函,或编发纪念专版、专辑、专号来悼念孙方友先生,各地喜爱孙方友作品的网友与读者也纷纷以不同的形式对其进行追忆。8月9日,河南省作协、河南省文学院、河南文艺出版社在郑州共同举办了“《俗世达人》首发式暨孙方友先生追思会”。从孙方友逝世到追思会,在短短十几天内,青年评论家江媛编辑了一册题为《来自民间的悼念——纪念孙方友先生》的资料集,共收入来自全国各地文学界朋友、读者与网友撰写的纪念文章与资料70余篇,这些饱含情谊的文字,证明了孙方友的小说不仅来源于民间,又回到了民间,赢得了民众的喜爱。 文学艺术界的许多作家、评论家、诗人、学者、艺术家、编辑家和众多读者、网友在得知方友逝世的消息后,纷纷写下了纪念诗词与挽联,对其文学成就做出评价:“孙方友先生的辞世是中国文学不可弥补的重大损失,他的新笔记小说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价值和精神意义,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著名作家李洱说:“孙方友是当代小说大师。”著名作家李佩甫说:“孙方友的文学成就是巨大的,他的新笔记小说是要传世的。” 编辑家杨晓敏说:“除去新笔记小说《陈州笔记》《小镇人物》,孙方友生前创作了许多小小说作品,加在一起近千篇,这对中国文学来说,对小小说来讲,都是令人感到非常欣慰的。一种文体,总要有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家来支撑,孙方友就是支撑这种文体的伟大作家。”杨晓敏先生的评价是中肯的,孙方友生前荣获的“金麻雀”奖、“小小说终身成就奖”都和小小说有关,但是,在孙方友的新笔记小说里,有许多篇幅在三千字以上的短篇小说,这显然是不能简单用小小说来概括的,《陈州笔记》里的小说用新笔记体命名这种文体更为适当,正如杨晓敏先生所说,“一种文体,总要有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家来支撑”,孙方友的小说创作既支撑了小小说这种文体,同时又支撑了新笔记小说这种文体;因此,南丁先生说,“孙方友的新笔记小说要传世,他是当代伟大的小说家”。因此,李佩甫先生说,“在写作的选择上,孙方友是正确的,他写新笔记小说,创造了一个新的文体”。因此,评论家孙荪先生在他的文章里引用了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对孙方友小说创作成就的定论:“古有《聊斋志异》,今有《陈州笔记》。” 南丁、李佩甫和孙荪都把孙方友的小说创作定位于新笔记小说,这代表了文学界对孙方友小说文体价值的共识。方友终其一生,坚持新笔记小说创作,不仅获得了中国文学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也为新笔记小说这种文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8月4日,孙方友先生的骨灰在家人和生前好友的护送下。同他在《陈州笔记》里塑造的成百上千的像野草一样鲜活的曾经在陈州或颍河镇生活过的人物,又回到他们熟悉的故乡,开始一起静静地聆听天空和河流的低语。在此后的日子里,孙方友将在他曾经耕种过的土地里长眠,而那些随他而归的文学人物,将在这片方友曾经播种过的土地上像植物一样继续生长。 当生命恍如过客,唯有大地带来安慰。按照佛学的阐释,谁在一个地方存在过、思想过,那么这个地方就是世界的中心。方友在《陈州笔记》中爱过千千万万的人,并让他们性性情情地活过。因此《陈卅『笔记》与现实中的陈州就成为我们感悟世界存在的中心。孙方友用文学的形式为我们保存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世道人心,再现了众生灵魂的孤独与痛苦,成为我们民族20世纪前后历史的一个缩影,“使颍河小镇进而古陈州成为中原乃至中国的文化符号”。这个独立的由《陈州笔记》构成的文学世界,这个典型的由“陈州”“颍河镇”构成的文学地标,“已经成为文坛一个强大的存在,一座伟大的丰碑”,并将永远被人们所记忆和向往。 2014年2月10日写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