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食五谷,岂能无病?作为一代伟人宋庆龄,同样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向共和国的领袖们派驻了固定的保健医生与护士长,对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定期的探访检查与诊治,形成了一支由白衣卫士组成的特别队伍。随着宋庆龄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因为“解放前那些日子里的紧张毁了我的健康”(摘自宋庆龄1961年6月7日致王安娜的信),另外,生活无定、颠簸无常的革命斗争经历,严重损伤了宋庆龄的身体健康,使她在步人晚年时,不得不长期承受着各种疾病的困扰与折磨……汤雄创作的《宋庆龄与她的保健医生》反映了宋庆龄面对疾病时坚毅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而使广大读者从中进一步领略到宋庆龄高尚而又伟大的人格魅力。
汤雄创作的《宋庆龄与她的保健医生》以组织指定的先后担任过宋庆龄保健医生的力伯畏、顾承敏、胡允平为主线,以曾先后应邀为宋庆龄服务的其他中、西、内、外的各种医科的医师们为副线,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他们对这一段段往事的真实回忆,同时记录了宋庆龄一生所患各种疾病的成因与治疗经过,反映了宋庆龄面对疾病时坚毅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而使广大读者从中进一步领略到宋庆龄高尚而又伟大的人格魅力。
宋庆龄的第一任保健医生力伯畏曾谦虚但又实事求是地回忆道:“宋庆龄最早的保健医生是马海德。”
在看到这句话时,笔者曾想:为什么不是第一任保健医生,而是最早的保健医生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马海德从来不是中央保健局任命或派驻给宋庆龄的保健医生,他只是战争年代宋庆龄信任的医生顾问,是在宋庆龄引荐下加人中国革命队伍的。
对于马海德,中国的当代革命史是这样评价与概括的:
他与埃德加·斯诺并肩走进延安,但《红星照耀中国》里却隐去了他的名字;
他鲜为公众所知,但他对中国医疗事业的贡献却不亚于诺尔曼·白求恩;
他出生于美国,但他将毕生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解放事业;
他被宋庆龄称为一团火,温暖了数十万的麻风病人;
他是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第一个外国血统的中国人。
马海德(1910一1988):原名乔治·哈特姆(Georget_latem)。祖籍黎巴嫩,生于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城。1932年在日内瓦医科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33年到中国上海开诊所行医。1934年参加史沫·特莱、路易·艾黎等的政治学习小组,认识了宋庆龄。1 936年,在宋庆龄的介绍和帮助下,与埃德加·斯诺前往陕北苏区,投入到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被任命为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卫生顾问。1 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宋庆龄在香港创立了保卫中国同盟,他便成为保卫中国同盟驻延安的代表,并一直向宋庆龄书面汇报国际和平医院的工作进展情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以其精湛的医术为解放区军民服务。1946年1月,在北平成立了由美国、中国共产党及国民党三方代表参加的军事调处执行部,马海德作为中共代表团的医疗顾问参加军调部工作。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被任命为中央卫生部顾问。他是世界著名的皮肤病、性病、麻风病专家,荣获国内外各种奖励不下20次。他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
事实确实如此,当年,马海德是在宋庆龄的引导与帮助下,加入到中国革命阵营中来的。在1934.年11月里的一天,宋庆龄出席史沫·特莱等国际友人为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而举行的聚会,在聚会上马海德与宋庆龄初次相识。当时,马海德就被宋庆龄“美丽动人、风度不凡,,的外貌与“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在座的朋友畅谈”时的那种平易近人、同大家亲密无间的为人所吸引,并由于事后得知她正是当时世界知名的孙中山的夫人所感动。
宋庆龄也很欣赏年轻且很有才华的马海德,认为他是中国需要的正义的朋友,并当即将马海德开设在上海的诊所安排作为共产党上海地下党组织的联络点。同时,她开始逐步考验、锻炼和培养这个年轻人。也就从那时起,马海德积极配合宋庆龄,利用他的特殊的身份,出色地完成了宋庆龄交给他的传递书信、护送人员、购买药品和医疗器材等重要任务。
据马海德回忆:“1935年夏季的一天,宋庆龄同志叫我把两位客人护送到一艘开往苏联的船上。我立即穿上时髦的西服,开着一辆天蓝色的福特轿车,护送这两位客人到了码头。在旧中国,我这个外国人就是畅通无阻的‘护照’,因而顺利地完成了送人的任务。回到诊所不久,宋庆龄同志给我打来了电话,她一再说我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对我表示感谢。后来我收到了宋庆龄派专人送来的信,才知道送走的是两位重要的中国共产党人。”
1936年6月,毛泽东、周恩来致信宋庆龄,请她挑选一位正直的外国记者和医生去苏区考察。宋庆龄第一时间推荐了马海德,记者人选则是后来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当时,为了保护上海的朋友,马海德请斯诺在书中隐去了自己的名字。临行前,宋庆龄特别嘱托马海德:“你到苏区后,要特别详细了解一下那里缺医少药的情况,我们好设法支楞。”P1-3
人食五谷,岂能无病?作为一代伟人宋庆龄,同样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向共和国的领袖们派驻了固定的保健医生与护士长,对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定期的探访检查与诊治,形成了一支由白衣卫士组成的特别队伍。随着宋庆龄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因为“解放前那些日子里的紧张毁了我的健康”(摘自宋庆龄1961年6月7日致王安娜的信),另外,生活无定、颠簸无常的革命斗争经历,严重损伤了宋庆龄的身体健康,使她在步人晚年时,不得不长期承受着各种疾病的困扰与折磨。为此,这批特别卫士们一边赤胆忠心地发挥着各自的医术才能,一边严格地遵守相关的工作制度与保密纪律,克服自身各种客观困难,尽最大努力确保宋庆龄的身体健康。
我出版了《宋庆龄与她的三个保姆》、《宋庆龄与她的卫士长》、《宋庆龄与她的秘书们》及《宋庆龄与她的生活侍从》四部系列长篇报告文学后,又马不停蹄地继续采访了曾先后在宋庆龄身边工作过的顾承敏与胡允平等保健医生。为准确记录事实,真实反映历史,我又参考了宋庆龄身边的第一任保健医生力伯畏的回忆录,还力所能及地查阅了现存的相关历史资料,包括宋庆龄与她最亲密的沈粹缜、王安娜、廖梦醒等朋友及姐妹的所有私人通信,力争让每一个被记录的人物与每一个情节乃至细节,都符合当时历史的真实面貌。
本书以组织指定的先后担任过宋庆龄保健医生的力伯畏、顾承敏、胡允平为主线,以曾先后应邀为宋庆龄服务的其他中、西、内、外的各种医科的医师们为副线,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他们对这一段段往事的真实回忆,同时记录了宋庆龄一生所患各种疾病的成因与治疗经过,反映了宋庆龄面对疾病时坚毅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而使广大读者从中进一步领略到宋庆龄高尚而又伟大的人格魅力。
汤雄
2014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