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胡适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分类
作者 胡适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胡适谈教育》一书分上下两编,共收胡适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文章28篇。上编的文章均为胡适先生以一个教育家身份所撰写的关于教育的心得文章,主要收录了能够代表胡适教育思想的重要文章,如《大学的生活》、《学生与社会》、《杜威的教育哲学》、《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谈谈大学》等,也包括一些为师生做的演讲稿;下编的文章是胡适所写的关于文学、人生、读书、自由等方面的文章。

内容推荐

或许有读者会想,民国时所谈的教育于今有什么意义。读罢这本《胡适谈教育》中教育家胡适的文章,你会发现,中国今天所有的教育问题在那时都已经存在,他们的思考即使放在今天依然是超前的。对于思想,有时跟你所处的时代关系不大,跟思考的人有关。

目录

杜威的教育哲学

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

学生与社会

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

新文化运动与教育问题

知识的准备

考试与教育

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

小学及初中毕业应达最低限度的程度

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

教育学生培养兴趣

大学的生活

谈谈大学

教师的模范

杜威的教育哲学

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

学生与社会

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

新文化运动与教育问题

知识的准备

考试与教育

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

小学及初中毕业应达最低限度的程度

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

教育学生培养兴趣

大学的生活

谈谈大学

教师的模范

文学改良刍议

易卜生主义

不朽

哲学与人生

差不多先生传

思想的方法

五四运动纪念

科学的人生观

九年的家乡教育

追悼志摩

领袖人才的来源

容忍与自由

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

一个问题

试读章节

杜威的教育哲学

杜威先生常说,“哲学就是广义的教育学说”。这就是说哲学便是教育哲学。

这句话初听了很可怪。其实我们如果仔细一想,便知道这句话是不错的。我们试问古往今来的哲学家哪一个不是教育家?哪一个没有一种教育学说?哪一种教育学说不是根据于哲学的?

我且举几个例。我们小时候读《三字经》,开端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这几旬说的是孔子的教育哲学。《三字经》是宋朝人做的,所代表的又是程子朱子一派的教育哲学。再翻开朱注的《论语》,第一章“学而时习之”的底下注语道:“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请看他们把学字解作仿效,把教育的目的看作“明善而复其初”:这不是极重要的教育学说吗?我们如研究哲学史,便知道这几旬注语里面,不但是解释孔子的话,并且含有禅家明心见性的影响。这不是很明白的例吗?

再翻开各家的哲学书,从老子直到蔡元培,从老子的“常使民无知无欲”,直到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那一家的哲学不是教育学说呢?

懂得这个道理,然后可以知道杜威先生的哲学和他的教育学说的关系。

杜威的教育学说,大旨都在郑宗海先生所译的《杜威教育主义》(《新教育》第二期)里面。现在且先把那篇文章的精华提出来写在下面:(译笔略与郑先生不同。)

一、什么是教育

教育的进行在于个人参与人类之社会的观念。……真教育只有一种,只有儿童被种种社会环境的需要所挑起的才能的活动:这才是真教育。

二、什么是学校

学校本来是一种社会的组织。教育即是由社会生活上进行。学校不过是一种团体生活,凡是能使儿童将来得享受人类的遗产和运用他自己的能力为群众谋福利的种种势力,都集合在里面。简单说来,教育即是生活,并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三、什么是教材

学校科目交互关系的中心点不在理学,不在文学,不在历史,不在地理,乃在儿童自己的社会生活。

总而言之,我深信我们应该把教育看作经验的继续再造;教育的目的与教育的进行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

四、方法的性质

方法的问题即是儿童的能力和兴趣发展的次序的问题。

(一)儿童天性的发展,主动的方面先于被动的方面……动作先于有意识的感觉。意思(知识的和推理的作用)乃是动作的结果,并且是因为要主持动作才发生的。平常所谓“理性”,不过是有条理有效果的动作之一种法子,并不是在动作行为之外可以发达得出来的。

(二)影像(Images)乃是教授的大利器。儿童对于学科所得到的不过是他自己对于这一科所构成的影像。……现在我们用在预备工课和教授工课上的许多时间和精力,正可用来训练儿童构成影像的能力,要使儿童对于所接触的种种物事都能随时发生清楚明了又时时长进的影像。

(三)儿童的兴趣即是才力发生的记号。……某种兴趣的发生,即是表示这个儿童将要进到某步程度。……凡兴趣都是能力的记号,最要紧的是寻出这种能力是什么。

(四)感情乃是动作的自然反应。若偏向激动感情,不问有无相当的动作,必致于养成不健全和乖辟的心境。

五、社会进化与学校

教育乃是社会进化和改良的根本方法。……教育根据于社会观念,支配个人的活动,这便是社会革新的唯一可靠的方法。

这种教育见解,对于个人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都有适当的容纳。一方面是个人的,因为这种主张承认一种品行的养成是正当生活的真基础。一方面是社会的,因为这种学说承认这种良好的品行不是单有个人的训诫教导便能造成的;乃是倚靠一种社会生活的影响才能养成的。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6: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