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中医药传统理论和现代药学研究相结合的中药保健抗衰著作,其主要特点是:一、运用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研究药理作用相结合,论述中药的祛病抗衰老作用:二、讲究实用性,不乏理论性;讲究理论性,不乏趣味性;三、探微仔细,求真务实。此书是一部专业中药理论专著,也是一部中药科普读物。作者讲的中医药理论,大多不深奥,也不枯燥;讲的中药知识,注重实践意义,又有趣味,如“锦囊妙方”、“锦囊药话”,对普及中药、宣传中药保健抗衰,有一定的指导性和价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从头到脚中药养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作者 | 詹锦岳 |
出版社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中医药传统理论和现代药学研究相结合的中药保健抗衰著作,其主要特点是:一、运用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研究药理作用相结合,论述中药的祛病抗衰老作用:二、讲究实用性,不乏理论性;讲究理论性,不乏趣味性;三、探微仔细,求真务实。此书是一部专业中药理论专著,也是一部中药科普读物。作者讲的中医药理论,大多不深奥,也不枯燥;讲的中药知识,注重实践意义,又有趣味,如“锦囊妙方”、“锦囊药话”,对普及中药、宣传中药保健抗衰,有一定的指导性和价值。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中医药传统理论和现代药学相结合的中药保健专著。全书以平衡阴阳、调形养神、形神兼俱的心理疗法为引导,从补肾、健脾、活血化瘀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中药延缓衰老的作用。 本书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典雅古朴,注重理论性、实用性、趣味性,对普及中药、宣传中药的保健抗衰作用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目录 动静结合形神俱健——保健抗衰须知之一 调神养形缓衰延寿——保健抗衰须知之二 排抑解郁以情胜情——抑郁症的心理疗法 疏肝解郁以悦治忧——妇女抑郁症的临床治疗 补肾健脾固本抗衰——补肾健脾药与抗衰老 双向调节双向调治——谈中药双向调节作用 标本同治降低血脂——谈天然降血脂中药 及时化痰防病延年——化痰中药的十大功效 活血化瘀调畅气血——活血化瘀中药抗病防衰的药理作用 益气固元抗老缓衰——延缓衰老的中药及药理 补气生血升阳强体——黄芪为“补者之长” 益气固表养筋通络——黄芪的十大配伍应用 滋补精血延衰防老——枸杞子的药理作用 六味地黄引伸疗效 云南白药用途广泛 泻热排毒“将军”之威——大黄的十大配伍功用 行气调气健脾疏肝——木香的十大应用 野生葛根应用多多 不良反应原因剖析——注意中药不良反应 中药用量大有讲究 自购成药注意要点 中药汤剂如何煎煮 中药汤剂如何服饮 辨状论质严防掺伪——几种中药真伪识别法 水试辨别简便易行——水试法识别假药举隅 口尝辨味形似味异——口尝鉴别相似中药饮片20组 同类药对区别应用 中药调剂注意防错 中药炮制贵在适中——谈中药炮制注意要领 颗粒饮片好处多多——谈中药汤剂改为颗粒饮片的几点设想 正名别名用心甄别——介绍150味中药别名 中药为伴青春千年(后记) 试读章节 为什么有的人七八十岁还壮如少年,有的人五十不到就像风烛残年?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活到百岁,有的人却早老早衰病体恹恹? 成书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人类生命的诞生、发育,是人体阴阳双方保持对立统一协调关系的结果。阴阳失去相对平衡,人就会产生疾病。如退休,一下子离开自己紧张惯了的工作岗位,离开了长时间熟悉了的人和事,几十年形成的生活规律,突然间发生了重大变化,往往觉得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原有的阴阳平衡打破了,如不能及时调整心态,平衡心智,就会病疾缠身。 《养生论》曰:“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中医的神,包括人的精神、思想和情志,属阳;而形,即人的形体,属阴。形体与精神,阴与阳,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神,依附于形而存在;而神,又影响着体的盛衰存亡。健全的形体,是精力充沛、聪明智慧的物质保证;充沛的精神、乐观愉悦的心情,则又是形体强健的重要条件。 《类经》曰:“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安于形而年寿长也。”精神和形体,能保持平衡,构成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人的衰老过程就能得到充分的延缓。 要时时注意:平衡身心,调养精神,保养身体,使形与神、动与静协调统一,以延缓衰老、增长寿命。 修性保神平衡内心 你看过金秋的田野吗?那沉甸甸的稻穗,那迷人的芳香,就像人生收获的黄金季节。六十岁开始是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国外人称为“乐龄人生”,要继续迎接新的生活挑战,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心理上不能有半点悲观。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只有对宝贵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充满着无穷的爱,充满着无穷的希望,才能驱使你正 视现实的自己,昂首挺胸向前,追求新的无限的幸福。 退休后,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与兴趣爱好,继续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增加新鲜知识,提高文化修养,培养高尚情操。 1.学新知新,美心稳心 荀子云:“君子之学也,以美其心。”他说读书是可以健美身体的。读书动眼、动脑、动口、动耳,甚至动手、动脚,五官齐用,全身心投入,可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动结合。 也有说,读书可以治病。北宋宰相王安石有诗云:“开编喜有得,一读瘳沉疴。”他是说,书读得入迷时,病也没有了。文学大家欧阳修在《东斋记》中写道:“每体之不康,则取古人六经诵之爱其深博闳达,雄富伟丽之说,则必茫乎以思,畅乎以平,释然不知疾之在体。”他的经验是,读书精诚专一之时,一切杂念苦痛皆消失在体外。正所谓:“至乐莫过读书,寡营乃可养生。” 减少寂寞,不妨去读老年大学,课余还可与老年朋友弈棋、唱歌、跳舞、学画、旅游等等。读老年大学,学习新知识、新本领,既有益心身健康,又增长才德才智,岂不美哉? 也可学习写作。老人爱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悠闲时,何不让你走过的百千条摇摇晃晃的“桥”,连成一条又宽又广的康庄大道?让你吃的万千粒苦苦涩涩的“盐”,雕筑一座座又晶又亮的“珍珠宝塔”?为后世铺路,为后人点灯,其乐何及。 更何况广泛的兴趣爱好,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犹如春风化雨,滋润俗身凡体,使大脑的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使多皱的每一寸颜面都得到了花粉的洗涤,还有什么衰老不离我而去? 科学研究证明,陈旧的大脑神经细胞的神经根,在新环境刺激下能萌发新的神经束。“用进废退”,多用脑,可预防老年痴呆。 …… P3-5 序言 崇尚中药 养生探微——一部图文并茂的中药专著 口张亨根 读着中医药专家詹锦岳著的《从头到脚中药养》,我心里充满了喜悦。 中药,是中国的天然药物,是大自然赐给全人类的瑰宝珍奇,是当今人类“回归自然”治病养生的时尚选择。中医药养生,是通过中药来调整人体阴阳、寒热、虚实、表里,平衡协调人的五脏六腑之功能,以延缓人体生命的衰老进程。从《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以降,浩如烟海的中医药典籍,其历史几乎伴随着我中华民族的兴衰史,其光辉点缀了我泱泱中华的文明史。 可惜今日世界,中国的中药出口分额仅占百分之几,而日本的中药却占了百分之九十几,真叫国人汗颜!这是什么缘故,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我们不能崇洋媚外,丢弃祖宗;我们也不能浮躁、浅薄,忘了根与本的研习。 《素问》云:“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又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睿智者,或“防患于未然”,或“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乐乎? 读詹中医药专家这部书,如入中药百花园,闻黄芪的淡腥、人参的芳香,赏芍药的娇媚、灵芝的红艳,嚼胆草的清苦、枸杞的甘甜……有浅析的药理,为大众提供了养生保健的可靠依据;有锦囊药方,为大众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验方:有锦囊药话,为大众提供了丰富幽雅的中药知识。 我想,詹中医药专家的这部中药著作,对于当前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回归自然热”、珍爱生命、追求健康长寿所推崇的天然中药疗法,有一定的推进意义。对于我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应用天然中药调理、防病、祛病、养生、抗衰理论的发扬光大,她无疑做了一件大好事。 詹专家的《从头到脚中药养》,是一部中医药传统理论和现代药学研究相结合的中药保健抗衰著作,其主要特点是:一、运用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研究药理作用相结合,论述中药的祛病抗衰老作用:二、讲究实用性,不乏理论性;讲究理论性,不乏趣味性;三、探微仔细,求真务实。此书是一部专业中药理论专著,也是一部中药科普读物。作者讲的中医药理论,大多不深奥,也不枯燥;讲的中药知识,注重实践意义,又有趣味,如“锦囊妙方”、“锦囊药话”,对普及中药、宣传中药保健抗衰,有一定的指导性和价值。 此书的创新之处在于: 一、以中医药的传统理论和现代药理相结合,阐述中药未病防病、有病祛病防变、延年抗衰的作用为主要内容;二、以平衡阴阳,调形养神,形神兼俱的心理疗法为导引;三、以大量的中医药名家和中药标本图片为点缀,深入浅出,惹人喜欢。 此书可读、可用,能使人们在轻轻松松的浏览之中,增加一些中药防病、治病、养生的经验。 詹专家从事中药实践和研究作四十余年,对祖国传统医药感情很深,特别对中药抗衰老研究情有独钟,曾在全国各类中医药专业报刊发表三十多篇论文,入选《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网上搜索她的名字,其有关业绩的条目数不胜数。我钦佩詹专家的勤奋好学,嘉勉她四十年来对中医药的执著,诚挚地为她的著作推荐介绍,并为之作序。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苦短,让我们崇尚传统的中医药,科学地珍爱自己的生命,奔向更健康更幸福更灿烂的明天。 (张亨根系浙江省乐清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后记 中药为伴 青春千年 当我坐在电脑前,喝着甘苦清香的金银花茶,再一次审读完我的《从头到脚中药养》书稿时,我的心潮逐浪翻腾,往事历历在目。 我仿佛一生下来,就与中医药有一种不可分割的情缘。我出生在世界级风景区雁荡山的一个干部家庭。一心从事革命工作的父亲,从小对我们兄弟姐妹教育较严格,希望我们勤奋刻苦,善良正直,乐于助人,谦虚恭让,长大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记得小时候,我总爱帮家里做点事。我喜欢侍弄院落傲霜不败的黄菊花,园尾清翠欲滴的车前草,墙头摇弋吐蕊的忍冬花,墙根背阴遮阳的白头翁……我家园子里有许多中草药。记得有一次,我光着脚帮奶奶采菊花,不小心脚底被玻璃划了一个大口子,直流血,奶奶马上从院子里采了点草药,捣烂后敷在我的脚上,血立刻止住,伤口过两天也痊愈了,且没有留下什么疤痕。还有一次,我肚痛腹泻不止,妈妈从墙角拔了一把凤尾草,煎了一大碗汤,我喝下后,过一会儿就好了。妈妈还是养蚕、织布的好手。妈妈爱把蚕砂做成一个个小枕头,让我抱去送给左邻右舍…… 我家兄弟姐妹中,我为老大。我六岁入小学,十五岁就初中毕业。为了能早日参加工作,减轻父母的负担,我只填报了医药中专,而以优异成绩录取在省卫生学校中医中药班。在那“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年代,我被全省统一分配在杭州中药厂工作。杭州中药厂,原来就是享誉世界的百年中药名店胡庆余堂。从此,我正式走上了弘扬祖国传统医药的道路。可以说,这过去的四十年一万四千六百个朝朝暮暮,我头脑中的每个细胞、每条神经都吸纳着一页页中医的精髓;我身上的每条经络、每个穴位,都沁透着一味味中药的灵气! 中医药学是祖国医学的瑰宝,我坚信,只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同样能为社会多做贡献。李时珍、孙思邈等古代许多中医药学家,是我理想中的楷模。1971年推荐上医科大学,我曾是杭州中药厂一分厂里两名候选人之一。只是想到弟弟妹妹们需要我的经济资助,我遵循“谦让是美德”的古训,也把这一个上大学的名额让给了一位同事。 20世纪80年代初,我边工作边自学大学中医药课程,多次到浙江中医学院进行深造。我“勤求古训”,徜徉在经典的中医药理论和有关中医药报刊海洋之中,饭前、饭后,清晨、黄昏都是我看书的好时间,餐桌、沙发,长凳、竹椅都是我学习的好处所。我的生活变得简朴而充实,我的时间一分一秒都变得更珍贵了。我一边努力做一个贤妻良母,一边躬身实践,用自己的知识为病人服务,总想在中医药上有所作为,回报社会。“天道酬勤”,“有播种就有收获”。我的30多篇中医药论文,发表在全国十多家省级以上的中医药刊物;我曾多次参加全国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和省年会,上台宣读论文,与中医药名教授们一起交流研究成果。1997年,我的一篇中药论文被美国亚洲医学研究院译成英文发表,获取了优秀奖;我被美国亚洲医学研究院聘为荣誉院士,邀请赴美参加学术会议。我的专业技术职称,破格晋升为副主任中医药师,也是执业药师。我治愈了很多肝病、皮肤病、内妇科病等疑难杂症,传播了中医药知识,得到了浙江、北京等地许多患者的好评。感谢从业四十年来领导和同事对我的培养和帮助;感谢所有的亲朋好友对我的关爱和理解。 我与中医中药相依相伴大半辈子,我深深感悟到:人体像一部不断转动的机器,中药是滋润这部“机器”、令其延长使用时间的最佳“绿色植物油”。中医中药的“中”,不仅仅代表“中国”的“中”,“中”即阴阳平衡,也是《易经》与祖国医学相结合的一个精髓。中医药经典,处处渗透《易经》“中”的原理。“中”即“适中”,人的五脏六腑、七情六欲,人生的方方面面,睡眠、饮食、劳动、工作、锻炼……,甚至性爱,都不能偏离“中”。偏离了“中”,阴阳偏盛偏衰,五行的相生相克,太过、不及,均会使阴阳失去相对的平衡,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身心疾病。“中”者,和也。中和者,崇尚仁爱之德,天下太平、社会安宁、家庭和睦、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工作热情、生活幸福也。“上工治未病”,病从浅中医。当人体阴阳出现一点点偏离时,最好及时利用天然中药进行整体的调理、防治,以防疾病的产生和转变。 美丽神奇的中药,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瑰宝,认识它、亲近它、珍视它、挖掘它、利用它、开发它、爱惜它、研究它、弘扬它,让它更好地为人类的康泰延年做贡献,是我毕生努力的心愿。“回归自然,崇尚中药”的热潮,如火如荼。“关爱生命,呵护健康”,我想把我的一点点中医药知识、中医药保健和养生经验,推而广之,普及给万万千千的父老兄弟姐妹!在丈夫——作家杨晓明的感染下,我撰写了中药专著《从头到脚中药养》。在此,谨向大力支持此书出版的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研究室和家乡浙江省乐清市有关领导、专家、部门致以衷心的感谢! 庄子曰:“大言炎炎,小言詹詹。”诚然,本书非煌煌巨制之“大言”,而乃詹詹细语之“小言”。出版此书,愿为杏林添一束淡淡的清香,为大众献一份深深的祝福,为亲人赠一段浓浓的爱意,为自己了一番悠悠的情缘!愿天然中药,伴随着《从头到脚中药养》,给人间多一分勃勃的生机和柔柔的温暖!祝人人身体健康,个个长寿百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