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微博力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美)谢尔·以色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从Xanga到Odeo

比孜·斯通(@Biz)是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富裕的郊区韦尔斯利长大的。后来,他来到纽约市,并于1999年创建了Xanga网。在开始阶段,Xanga是一家照片和书籍分享网站,你或许已经猜到了,它也走过一段弯路。当Pyra开发出专业博客(ProBlogger)版本时,Xanga获得了这一技术的使用权,由此成为了首批博客编写网站之一。

这让斯通和伊万·威廉姆斯有了一种长距离的商业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关系日益密切。在威廉姆斯加入谷歌以后,这份友谊依然在延续。

2004年初,斯通在出版了两部以博客为主题的著作之后,接受了威廉姆斯的邀请,加入了谷歌的博客运营团队。

两人最初是典型的商业关系,但他们逐渐发现,他们对社会性媒体都颇有兴趣,实际上,他们对之充满了激情。起初,他们是商业伙伴,尔后成为了朋友。最终,斯通来为威廉姆斯工作。

这种事并没有特别引人注目之处。一直以来,到处都发生着这种事情。最初是商业伙伴的人们,后来成了朋友,反之亦然。

我之所以指出这件事,是因为在Twitter上,此类事情一直都在发生。开始时,人们谈论某件事情,逐渐发展为友谊,或者成为了某种商业关系,就像真实生活中的威廉姆斯和斯通那样。

在斯通加入谷歌几个月之后,威廉姆斯离开谷歌,创建了Odeo。几个月后,斯通也离开了,并成为威廉姆斯的合作伙伴。

在当时被称为硅谷的“大事件”当中,Odeo颇具代表性。2004年,互联网公司泡沫的最终残骸已经化为乌有,但投资者依然无法忘怀那些痛苦的往事,他们的钱包也瘪下去了很多。硅谷的“大事件”列队似乎一眼望不到头,投资者的目光越来越疑虑。

但事实上,许多存活下来的公司已经从互联网公司时代的废墟中涌现出来了,其中包括ebay、亚马逊,当然还包括谷歌。

还有些事情也延续了下来,博客就是其中之一。它创造了一种在互联网上公开交流的崭新方式。新锐IT研究机构Guidewire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克里丝·雪佛莉(@cshipley),将博客定义为社会性媒体。

Odeo正在做什么

2006年,Odeo团队知道他们有麻烦了。

它并不像比孜·斯通所描述的那样:“一个技术问题的解决,似乎会立刻导致另一个问题的出现。”真正的问题是,团队成员的激情似乎已经消失了。还有其他的事情。它似乎不太重要,但的确令人烦恼。当斯通和威廉姆斯需要某个人时,往往找不到人影。他们甚至很难召集一个会议。

如果你在传统的行业工作,这种事或许会令你感到惊讶。但在硅谷和其他技术类新公司聚集区,这样的事情是可以理解的。

软件开发人员是技术类新公司早期文化的主宰者。他们的工作时间很长,很辛苦,有着高度的进取心。但是,没有几位经理人能够成功地让这些研发人员遵循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在家里,还是在可以无线上网的咖啡店)和时间(在晚上、黎明前,还是在周末或假期),完全取决于他们的个人爱好。

当某个问题浮现出来之后,斯通和威廉姆斯需要把几位团队成员召集在一起,但他们很难做到这一点;也很难判断出,这个会议是不是比可能会被打扰的工作更重要。总有人询问技术团队成员一个问题:“你正在干什么?”

2006年早期,威廉姆斯和斯通决定让整个团队走出公司,集体自省。团队成员一度被分为若干个分别研究具体议题的小组。

斯通和Odeo的软件设计师杰克·多尔西(@jack)参与的小组负责审视团队成员在相互寻找时出现的问题。多尔西表示,他认为重新采用他很久之前的一个想法,或许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经过了一番尝试之后,多尔西对网络个人实时状态的思考却变得更加成熟。2006年,他把后来成为Twitter的原创手稿,发布在了照片分享网站Flickr.com上。他评论道,“我反复思考过这一概念,多次尝试着将它引入我所从事的各个项目之中。”

“它渗入了我的调度工作;它渗入了我的医疗器材网络;它渗入了一种构建无摩擦服务市场的思想。在我目光所及的范围内,它无处不在。这一精彩的抽象概念易于实施,很好理解。”

随着各类新技术在本世纪初的演变,他进一步精炼了他的思想。一个新的简单而快速的博客编写平台LiveJournal.com,也对他产生了影响。

与此同时,短信服务(SMS)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移动通信技术。如果你是24亿收发过短信的手机用户之一的话,你肯定已经知道了它的运行方式。SMS内容简短,带有私密性。信息被限制在160个字以内,这种限制导致了一些很有创造性,有时令人不解的缩略词的出现。

但是,所有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没有人愿意支持多尔西的愿望:用这一理念创造出一个产品。直到有一天,多尔西对斯通说他可以重新利用这个早已有的想法。

……

P13-15

书评(媒体评论)

我相信微博这个产品会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平台,对我们每个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把这个围脖送给2010年的经济,一方面希望微博帮我们大家建立起一个更好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企业的交流、沟通的平台。同时也希望这个围脖,给我们的经济带来温暖。

——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 曹国伟

“微博力”,其力不仅在于微博对人们生活交流的改变,也在于对新的企业营销理念的渗透。微博可能是一款根本上改变人们传递获取信息和沟通方式的互联网产品,让我们一起期待!

——新浪执行副总裁、总编辑 陈彤

后记

我推,故我在

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人们用“地球村”来形容彼此之间距离的拉近;而现在,以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已经让地球人成为同一社区的居民。微博使人际关系更加扁平化、更有人情味,并给予了每个人被关注的感觉和成为明星的机会。在微博上,你也能感受到这个社会并不如我们想象中冷血:人心未死,就算微博,也是媒体;就算微搏,也是心跳:就算微薄,也是力量。

微博没有博客的高门槛,人人都可以开微博,随时叽歪自己的生活和感情;而普通人亦可以随时在微博上聆听任何人的八卦,所以有人说,微博让社会进入一个全民八卦的时代。

同时,许多企业也加入了微博的行列,开始了140个字的淘金游戏。那么,企业如何决胜于这个新的全球性社区呢?本书的作者谢尔·以色列用大量生动翔实的案例为你指点迷津。以色列告诉你,不管你经营的是一家如戴尔公司那样庞大的企业,还是一家迷你小店,你都可以利用微博接触你的客户,聆听他们的意见,解决他们的问题,进而留住并扩展你的客户群体。

对个体而言,微博也是一个打造个人品牌的绝佳场所。进入微博之后,你会发现原来有那么多跟你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正在进行的交流或许关乎你的生计。加入他们的社区,与之交流,建立起你在社区的声誉。或许,你的下一个创意、下一单生意就来自一场看似随意的对话。

正如微软公司的史蒂文·克莱顿所盐:这本书将Twitter的历史、案例研究、实用建议完美地融为一体,无论你是Twitter菜鸟,还是业内专家,这都是一部不容错过的佳作。”

刘宏、师向荣、吴大虎、吴文毓、王育煜参与了本书部分章节的翻译校对工作。感谢人大出版社陈漪、李婷编辑的信任和鞭策。特别要感谢的是我的太太王莎女士,没有她的默默支持,我是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部译作的。限于时间以及译者水平,书中的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读者朋友反馈您的宝贵意见。

任文科

目录

引言 一切从“推”开始

第1章 诞生之日

第2章 炫目登场

第3章 建立平行多渠道

第4章 挽回声誉

第5章 客户接掌一切

第6章 品牌账号

第7章 B2B之路

第8章 小企业,大足迹

第9章 个人品牌

第10章 公民记者

第11章 与民众交流

第12章 慈善事业

第13章 尺度以及建议

第14章 全球性社区

译者后记 我推,故我在

序言

今天,你微博了吗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三款全球性互联网产品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Facebook,YouTube和Twitter。如同在上个世纪末,百度复制谷歌的奇迹一样,在这三款产品改变世界的同时,一些同类产品也在国内遍地开花——校内和开心取代Facebook,优酷和土豆上位YouTube。

那,谁覆盖了Twitter?

这个问题,如果你在2007年回答,那应该是,饭否。2008年呢,也许会是滔滔。然而,到了2009年,答案只能是:新浪微博。除了新浪的孤注一掷之外,老牌微博产品的歇业、新生代的疲软,也将这个内测仅数月的微博品牌推到了风口浪尖。紧守“明星战略”的新浪再一次成功押宝,无论是粉丝80万的“女王姚晨”、一条留言8000次转发的李宇春,还是“再见,谷歌”的李开复、“不是一个人战斗”的黄健翔,这些名字带来的人气,让2009年这个严酷的冬天带上了一条“围脖”,让我们在恶寒中看到了一股暖意。

而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同一天,伊能静为贫血症儿童寻找赞助手术费医院的微博,在24小时内就得到响应,三家医院挺身而出。这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微博不微。

在个人微博大获成功的同时,不少企业和商家也搭起了微博平台。虽然是否能成功复制Twitter上的企业盈利模式还未可知,但就像新浪一号人物,2009年央视经济年度人物曹国伟所憧憬的那样:希望围脖能给明年的经济带来温暖。当然,这温暖拯救的也许不仅仅是经济,还有我们逐渐疏离的生活,冷淡的人性。这才是微博,力之所在。

内容推荐

刚刚过去的2009年,Twitter是当之无愧的互联网“明星”,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Twitter全球用户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一举突破5000万。

不超过140个字符,关注一下,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公民记者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关键字正在推动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互联网信息传播革命。

如今这场革命已经进入国内,去年下半年,新浪微博甫一推出,即引起了极大关注,并成为当下国内最火爆的微博产品。这也是这本书的意义,微博就在我们身边。本书的作者通过大量翔实生动的案例,再现了Twitter的诞生、成长,以及个人和企业利用Twitter的经历。

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的是人们在公司总部以及全球性企业中使用Twitter的故事。

人们使用它,为各种事业募集资金;让政府做出更积极的反应;发现并传播新闻;构建私人或商业网络;或者仅仅是为了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打发时间。Twitter不只是普通人谈论家常事的载体,更是极其有效的商业交流工具。本书讲述了人们在公司总部以及全球性企业中使用Twitter的故事,通过它,人们怎样为各种事业募集资金?怎样让政府作出更积极的反应?怎样构建私人或商业网络?怎样塑造品牌,获得收入,甚至是拯救一个企业的声誉?一句话:本书教你如何发掘微博的商业价值,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0: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