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拓,新闻家,政论家,原名邓子健,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竹屿人,家住道山路第一山房。笔名马南邨、向阳生等。父邓鸿予举人出身。邓拓曾任社会科学家联盟和上海反帝大同盟区党团书记,中共法南区委宣传干事、宣传部长和南市区工委书记等职。著有《邓拓散文》《邓拓文集》《邓拓诗词选》《燕山夜话》等。
本书包括了拿着笔,从战场走来、建设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双百”方针与整风反右、从反冒进到大跃进运动等八章内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邓拓的后十年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宋连生 |
出版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邓拓,新闻家,政论家,原名邓子健,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竹屿人,家住道山路第一山房。笔名马南邨、向阳生等。父邓鸿予举人出身。邓拓曾任社会科学家联盟和上海反帝大同盟区党团书记,中共法南区委宣传干事、宣传部长和南市区工委书记等职。著有《邓拓散文》《邓拓文集》《邓拓诗词选》《燕山夜话》等。 本书包括了拿着笔,从战场走来、建设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双百”方针与整风反右、从反冒进到大跃进运动等八章内容。 内容推荐 邓拓,当代著名的新闻家、政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是才思敏捷的杂文作家和诗人,同时又是一位悲剧人物。从新中国成立到含冤去世,是邓拓一生中最重要、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生旅程。 本书写邓拓所从事的浙闻事业,写他的学术与艺术成就,写他的为人处世,写他因应时代创作《燕山夜话》等杂文作品并因此蒙冤罹难的遭遇。通过邓拓后十年的风雨历程,反映那个时代的面貌,反映当时知识分子的心态和际遇。书中大量翔实的资料、丰富的细节捕写使许多敏感事件得以还原呈现。 目录 序章 拿着笔,从战场走来 1.从“第一山房”起步 2.融入红色大潮 3.两度被捕入狱 4.走向抗战前线 5.在晋察冀边区办报 第一章 建设新中国的新闻事业 1.参加北平的和平接管 2.出任《人民日报》首任总编辑 3.编织覆盖全国的新闻网 4.不做新闻官 5.让党报更加贴近生活 第二章 “双百”方针与整风反右 1.有益的新闻改革尝试 2.为《文汇报》复刊献策 3.一篇文章招来的批评 4.在“鸣放”的高潮中 5.《文汇报》出事了 6.也算“因祸得福” 第三章 从反冒进到大跃进运动 1.冒进与反冒进的争论 2.从八大到八届三中全会 3.赴一线采访 4.告别人民日报社 5.主持《前线半月刊 6.受人诟病的几组小诗 第四章 追求学术、艺术新境界 1.探究“资本主义萌芽” 2.用唯物史观研究“红学” 3.才思敏捷谱诗篇 4.书法、绘画成就斐然 5.推动历史研究与普及 第五章 《燕山夜话》及其他 1.给过热的形势泼点冷水 2.《燕山夜话》与读者见面 3.反响强烈,好评如潮 4.续进:《三家村札记》 5.多姿多彩的杂文创作 第六章 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 1.读书、写作,不知疲倦 2.在朋友与同事中间 3.做青年人的良师益友 4.几十年的夫妻深情 5.平凡生活真性情 第七章 暴风雨来临 1.大批判一日紧似一日 2.姚文元射出林中冷箭 3.北京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4.将大批判导入学术范围 5.危难面前的勇气与策略 第八章 蒙冤罹难 1.在形势转折之间 2.一个又一个的不祥之兆 3.报纸公开点名批判 4.被诬陷为“叛徒” 5.用生命捍卫尊严 尾声 历史的记忆 试读章节 尽管批判“三家村”很让北京市委为难,但中央的决定还是要照办。北京市委很快就毛泽东的谈话召开了常委会,研究如何对“三家村”问题进行自我批判。彭真参加了这次常委会。他说,毛主席派康生从上海回来,让康生告诉周总理找我谈话,彭真犯了文化落后的错误。我确实像毛主席说的在文化方面落后了。在讨论批判“三家村”问题时,发言的人不多,冷冷清清。大家都对这次要兴师动众地发动大批判很不理解。刘仁说:“邓拓是拥护三面红旗的,是好人犯错误。”最终北京市委成立了以刘仁、万里、郑天翔组成的三人领导小组和以李琪、范瑾、张文松、宋硕组成的四人小组,批评“三家村”,批判邓拓。邓拓当时也在场。他心情沉重地说,对不起大家,对不起彭真。彭真说,你写文章,你写了有鬼无害论,你怎么不找李琪、范瑾写。 4月16日,《北京日报》以三个整版的篇幅发表了《关于“三家村”和(燕山夜话)的批判》的材料,《前线》杂志也同时刊发了这些材料,并加了“按语”。“按语”按照中央的口径,把邓拓、吴晗、廖沫沙的一些作品称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称他们三人是“党内外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指责他们“利用学术文章、杂文等形式反党反社会主义”。按语还说:“本刊、本报过去发表了这些文章又没有及时地批判,这是错误的。其原因是我们没有实行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头脑中又有着资产阶级、封建阶级思想的影响,以致在这一场严重的斗争中丧失立场或者丧失警惕。我们决心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按照毛泽东思想,铲除毒草,克服错误,在本刊、本报对‘三家村’、《燕山夜话》展开严肃的批判。”在这个按语之后,又重新发表了邓拓的《伟大的空话》、《专治健忘症》;吴晗的《赵括和马谡》、《明代民族英雄于谦》;廖沫沙的《有鬼无害论》、《怕鬼的“雅谑”》及《史和戏》。配合按语发表的还有一篇将近两版的揭发批判文章,题目是《“燕山夜话”究竟宣扬了什么?》。文章各部分的标题分别是:“歪曲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张让资产阶级思想泛滥”,“全面美化封建社会制度”,“借封建古人之尸,还资产阶级之魂”,“宣扬剥削阶级没落的人生哲学”,“以古讽今,旁敲侧击”。应当说,这种批判虽然完全违背了事实,但却是北京市委争取主动的一种不得已的姿态。 北京市委作出批判“三家村”的姿态后,立即受到毛泽东的制止。根据苏双碧的分析,在毛泽东的整个部署中,吴晗只不过是个引子,至于对邓拓、廖沫沙的批判,不过是当作搬倒彭真的一个小小的过渡而已。如果毛泽东认可彭真在《前线》、《北京日报》上批判邓拓、吴晗、廖沫沙的做法,就等于让彭真获得主动权,而由姚文元的评《海瑞罢官》引起的这场批判运动,也就只能以批判邓拓、廖沫沙而告结束,这显然不是毛泽东的原意。新华社原想播发这个“按语”,但在当晚即奉命撤销。 时任北京市委宣传部长的李琪在事后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对邓拓、‘三家村’的批判,北京发表了‘4·16’编者按,调子定得够高了,还是过不了关,难道把他们都一棍子打死才算是真批判吗?” 北京市委批判“三家村”的材料刊出后,彭真亲自给邓拓打电话,劝他不要紧张,要正确对待,严格要求自己,还劝他保重身体,注意健康,将来还要做很多工作。刘仁也特地到邓拓家里安慰他。劝他要正确对待,准备做好检查,注意身体健康,不要把身体搞垮。希望他放下包袱,轻装前进,以后还可以做一名党的宣传战线上的战士,同时嘱咐丁一岚:‘好好照顾他,要想开些。”邓拓衷心感激领导和同志们的深切关怀,但是,他在家里孤灯静坐,却总也平息不了内心的压抑、委屈和激愤。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向党说清楚自己写《燕山夜话》与《三家村札记》时的创作思路、写作意图。曾与邓拓在《晋察冀日报》一起工作过的老朋友刘星江专程去北京看望他,邓拓说:我相信真理,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党会认识到我,人民会认识到我。 此时,邓拓实际上已经没有了人身自由,家里的警卫员已经成了监督员。一天,杨述去看望他。他们是老同事,又是老朋友。杨述原任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时任中央华北局宣传部部长。谈到眼前风云,两位老战友心情都很沉重。邓拓忧郁地说:‘我作了一年以后再弄清问题的准备。”杨述眯起眼睛,透过深度近视眼镜向他看了一会,摇摇头:“我看这一次可能会长些,可能需要两三年吧。”④他们谈话时,丁一岚也在场。她后来回忆说,当时“大家总还想着这是一段时间的理论斗争、政治斗争,然后结束了嘛,也就完了,最后,根据过去的经验还有一个甄别平反,但是没有想到这场批判后来发展到那么残酷,简直不讲任何道理,并且还引起全国的混乱以及武斗”。P206-20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