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濒海之地(南海贸易与中外关系史研究)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李庆新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关于经济史、中外关系史专题研究新作,对秦汉至六朝时期岭南与东南亚海上交通、唐朝市舶制度、郑和下西洋与朝贡体系、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考古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作者比较详尽掌握相关中外文献资料,并与田野考察、考古发现相结合,具有开拓性。如通过印尼印坦沉船考古发现,探讨以往未受注意的南汉贸易与外交问题;再如利用珍贵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档案、荷兰吧达维亚日记、热兰遮城日志等外国文献,复原早期东西方接触与中荷关系开篇的历史等。

目录

“外向视野”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篇章

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外向视野(代自序)

从考古发现看南越国至六朝时期岭南与南海交通

 一 南越国遗址出土波斯器物与非洲象牙

 二 汉朝驿使航向黄支

 三 遂溪南朝窖藏出土的波斯银币

 四 余论:南方的海洋气息

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

 一 广州贸易大势

 二 朝贡与私商贸易

 三 市舶使及其管理制度

 四 岭南市阉珠玉使、押蕃舶使、结好使

 五 蕃商、蕃坊与外侨管理

 六 海上航线与贸易伙伴

 七 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

 八 南海贸易与岭南社会经济变迁

 九 海外交通与中外文化交流

南汉对外关系与海外贸易

 一 “小南强”:南汉开国及其与五代各国的关系

 二 南汉刘氏的祖籍与族属:汉人,阿拉伯人后裔,还是蛮夷?

 三 笼络蕃商:南汉朝廷与南海贸易

 四 印坦(Intan)沉船:水下考古重大发现

 五 海外贸易的重要性及其长远意义

郑和下西洋与朝贡体系

 一 明前期的朝贡体系

 二 郑和远航与朝贡体系

 三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四 郑和远航的历史审视

在广东发现“郑和”——以地方文献与民间信仰为中心

 一 方志所见郑和下西洋资料

 二 走上神坛的“郑和”:广东民间的“郑和崇拜”

 三 余论:值得重视的南海地区“郑和崇拜”现象

明代海道副使及其职能演变

 一 “文武相制”与海道副使建制

 二 海道副使职掌

 三 明中期海道兼管夷务与带管市舶

 四 明后期海道职权重构

明代屯门地区海防与贸易

 一 南海卫、海道副使与南头参将

 二 置民、海盗与屯门海战

 三 “贸易岛”、“南头体制”与“广中事例”

17世纪广东与荷兰关系述论

 一 中荷官方首次接触:范·内克(Van Neck)广东之行

 二 荷兰对澳门的觊觎

 三 清初中荷贸易与外交关系的重建

 四 粤商在印尼群岛

 五 余论

17世纪下半叶北部湾的中国“海盗”

 一 北部湾形势

 二 “西贼”

 三 余沦

会安:17—18世纪远东新兴的海洋贸易中心

 一 会安开埠及其对中国、日本等国的贸易

 二 会安“交易会”及其管理体制

 三 会安的外国人

 四 海贸中心的转移

17—19世纪会安的华人,唐帮会馆与华风

 一 从华商、“明香人”到“清商”:会安华人主体的演变

 二 唐帮会馆与明乡萃先堂

 三 会安华风

“海上明朝”:郑氏河仙政权(“港口国”)的中华特色

 一 河仙“明香”与“十八英”

 二 服物制度“仿佛前代”与“风俗重文学”

 三 早期河仙华人的民族认同与家国情怀

 四 余论

海上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

 一 东西方濒海各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

 二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世界经济交往的重要渠道

 三 海上丝绸之路是不同民族宗教、文化交流的桥梁

 四 余论

海洋考古与海洋史研究

 一 沉船考古见证海洋经济社会历史

 二 海洋考古再现海国历史

 三 海洋文化遗产:海洋考古与海洋史研究的 近亲资源与研究对象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1: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