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最热话题,席卷各大媒体,引起各界热议!
极具影响力的《鲁瑾脱口秀》、透明到个位数的“向阳花儿童医疗救助基金”、每年一次让无数人唏嘘抹泪温暧拥抱的“20年的青春和往昔露天音乐节”,使鲁瑾被公认为业界最具语言天赋和人格魅力的主持人。
暖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所有美好的坚持,是我们要经过岁月才会慢慢明白的自己。
《暖男》中,75个不能说是故事的故事,就发生在你我身边,有看似的冷,你不明白它的动人,有些暧在你眼睛看不见的地方。在纷纭的世事中,如何相信成熟只是更诚实一些,只是更清楚地看世界和自己。
全面解读现代社会男女情感冷暖第一书!
争议情爱话题,阅读点击超过1000万次!
一夜爆红女主持,温暖、尖锐议暖男。
在有爱的世界里,做有态度的男人和女人。
不让你的爱,只依靠自己的想象力。
因为我爱你,与你有关。
《暖男》是浙江电台主持人鲁瑾的脱口秀结集。内容收入了时下议论比较多的娱乐、新鲜人新鲜事,包括对一些生活状态的杂叙杂议。从生活到爱情、从事业到时下现象,从身边人到身边事,夹叙夹议,有深度、有态度,让人在轻松一笑的阅读中有了更近一层的思考。这思考不是单纯的生活态度,更有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对人与人之间应该互有的那份信任。
标签太多,真情太少(《暖男》续篇)
《暖男》爆红确实没想到,要不然,我怎么着也不去北欧旅行了,一定要趁热在国内接受各种采访,洽谈各种出版活动合作,享受一下红的滋味……这种不经意未经策划的被认同是人生最天然快意的事吧,没有谨慎观望的过程,是完全天真的享受。7月25日通过我节目的微信公众平台“鲁瑾脱口秀”推送,26日晚在南京好久不见的高中班花跟我说:你的文章南京的微信群都在转,然后各地的朋友们也都纷纷发来贺电。27曰下午我去浦东机场的路上,在腾讯工作过的一个妹妹说:《暖男》的阅读量超过了100万,这是一个神级数字。我无法免俗地亢奋了,度过了11个小时没网络的飞行,一到赫尔辛基,打开手机,发现已经超过了300万。到现在为止,不算其他公众号的自发推送,光“鲁瑾脱口秀”推送的阅读量已经近700万。谢谢大家看了我的文字,喜欢或者批评都说明它触动了兴奋点。
后来陆续出来一些批评文字,有男作者也有女作者。男作者的意思主要是女人都是功利的,男人没钱,再暖也没用。然后是:你让我们做暖男,你也不看看你们是不是长得像周迅林青霞。再然后是:暖男是青春已逝之后的女人的势利,管他妈我爱不爱他,他可不可爱,只要好用就行。那种轻蔑好像暖男只是暖手的物件,只有他这样嘴角冒着冷气才有浑蛋般四射的魅力。写这些文字的男人们不知道,他们写的这些内容所折射出的内心是女人非常不喜欢的,虽然把文字写得花里胡哨,但依然是以年龄和姿色来区分女人的物种,并且是那种付出点儿暖意就要算计半天的人。现在很多女人的境界要比他们高多了,女人单相思时都敢咬着牙说:我爱你与你无关,保持着血色玫瑰的自尊和对情感的诗意。
穷小子再暖也追不到女神这种事确实每天都在发生,但丑小鸭的伤感不是男人才有,女人也有,爱的阶梯永远存在,不能认为你穷小子没追到或者不敢追白富美,就咬牙切齿地认为暖是没价值的,这才是功利啊。你追不到白富美,怎么就不能去成为你的灰姑娘的暖男啊!当你这么算计付出的一点儿温暖的时候,你不仅是物质上的屌丝,精神上也是屌丝。因为你仇恨着暖,你不能承受也没有心灵的高度来化解自己的不顺,对自己的人生有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哀号。再说你是不是除了没钱什么都有了呢?你是学霸吗?你没有对上点头哈腰对下颐指气使吗?你经常给父母打电话吗?你做过义工吗?你乱扔垃圾吗?你运动吗?你有腹肌吗?人与人,确实有钱的区别,但钱以外的区别也是很大的,别什么都推给钱。
批评《暖男》的女作者貌似都是冰雪聪明的女汉子,她们对女性有着自我反思精神,而她们自己则是自我反思后涅槃重生的那一类。她们觉得相信并追捧《暖男》这篇文字的女人傻得好哄又可怜,而且暴露了自私无能的本性。她们和男批评者一样也责问要暖男的女人自己有几斤几两,有花容月貌吗?有当红名气吗?还认为暖男是这些可怜的女人的意淫,几乎和拜金一样势利,是更深意义的懒惰和无知。肉体精神不能自理,却理直气壮地要求一个男人来接盘,代表了一种农耕时代女性梦想在当代的深层发酵……真把我吓坏了。铁骨铮铮地掉书袋确实是能吓到一批人的,就像以前给女人洗脑:女人小脚才好看,温顺地都去敲了脚骨;现在给小知识分子洗脑:女人的梦想在更大的世界,不要指望男人,小知识分子们纷纷觉得男人没什么好沟通的,老娘顶天立地地站在人世间,和男人合则聚不合则散……都是女英雄啊……但在我看来,人世间是有公理的,除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以外,人对内心情感的丰富感知永远真实地存在着,你再沧桑也会喜欢冬天有人把你的手放到他手里,有人拿大毛巾为你擦头发,你不喜欢吗?像个孩子?像个孩子不行吗?在男女关系里,大家享受的不就是一会儿母亲一会儿孩子一会儿父亲一会儿弟弟吗!调情懂不懂啊!否认内心的真实感受并不说明你的独立和强悍,只说明了你主义和标签多到不敢面对自己,或者,总以为自己强大到能超越所有的庸常。而在我看来,在庸常中付出和得到是人生的课程,只有千疮百孔又对生活不敢指望的人才以铁骨盔甲示人。那些清冷的话:女人不能指望暖男要靠自己,谁不知道啊,你们这才是鸡汤啊,不引导女人男人寻求彼此的理解和默契,而对男女关系怀着非黑即白的情绪,根本是一种可怜的逃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男女批评者齐刷刷地怀疑我的智商,我觉得没打到七寸上。你们应该攻击我的情商,这个可大可小指标比较模糊,至于智商,虽然成绩好也可能高分低能,但一个重点高中的高考状元,低也低不到哪里去,对吧?
你们继续高冷地谈农耕文化吧,前两周我在北欧旅行,西餐吃恶心了,所以暖男要带我去吃水煮鱼了。
P6-9
嘿嘿,鸡汤
一直很羡慕一夜成名的人,但作为一个典型的摩羯座,从来没想过这样的好事会落到自己头上。所以,当《暖男》的阅读量以几何级数上升时,我最大的感受是不敢相信。但人对好事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我很快飘飘然,快乐地跳进冰岛被黑色火山岩包围的蓝湖温泉,对每一个人微笑。当时我正在北欧旅游。
不过很快,在网络传播的评论和分析文字中,我被当成缺少自我成长能量,等待男人爱护和安慰的幼稚贪心的女人典型,在铁骨铮铮目光凌厉的现代女性丛林里,是一个被唾弃的噘着嘴的芭比娃娃形象。沉默的大多数人都是在传阅中交流和男人交往的心得,少部分言辞犀利的话语者争论着各种主义,及女人咬紧牙关不期望男人的重要的意义。这个时代,楚楚可怜、泫然欲涕、小鸟依人都是负面词汇,男人没耐心,女人没心情。
如果这时,我一个将近47岁高龄的中年妇女诚恳而幽幽地来一句:我喜欢琼瑶哎……不知道会不会被意味深长的眼神扫射至死。但我还是要冒着枪林弹雨说一声,我们在精神上曾经受过琼瑶阿姨的恩惠,不要过河拆桥,和她划清界限,以显示自己的强大。我们内心对情感的渴望和对异性的期望,不会因为我们长成了女汉子而改变。真正的强大不是把自己伪装成不要什么,而是更深地了解自己,自由地表达,自在地去争取。
了解自己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时,一起玩的同学中有一个北京来的女生,几乎是我的偶像。她漂亮、大方、自信、风情万种,我觉得这样的女生是搞得定任何男生的。同学聚会的时候,她会自然地夹一支烟,拿烟的动作和吐圈的样子都很优雅。漂亮一下子达不到,那时也还没整容这回事,风情万种也不是看图可以学会的,能操作的就是学着抽烟。拿上烟就觉得自己进入了风情江湖,不再是矮小木讷容易被忽略的笨书妞。我很彻底地认为抽烟就要来真的,只接别人的烟表示你不是个真诚的烟民,为了表示抽烟是自己真实的生活方式,我从每月50元的生活费里省钱买烟。我不吃大排不吃肉圆而是买了烟来抽,结果把自己呛个半死。我一点儿都不喜欢烟的味道,但在青春期我多么需要委身于一种价值,一个标签,让自己壮胆啊!
很多年以后,电视台讨论过女性抽烟的事,问我:女人为什么要抽烟?是压力大,是苦闷时的以毒攻毒吧。我那时已经不抽烟了,我万分阳光地说:压力和苦闷都有更好的解决方式,比如你可以去健身,去跑步,去游泳,累个半死然后倒头就睡,一觉睡醒可能就好了。说完这些话,我觉得自己的三观已经变得很正了。
我相信成熟是更诚实、更清楚地看世界和看自己,这就是成长的过程吧。
记不得是哪一年,上中学还是上大学时看过一个电视剧,伤痕文学时期的戏。具体内容记不清了,只知道女主角是在无奈的大背景下嫁给丈夫的,和丈夫没感情,也没共同语言。她经常在家里发呆,想着自己的事,整夜整夜地睡不着。有一天晚上,睡着的丈夫翻身把手搭在她身上,正在抽烟的她很酷地把燃着的烟头按在他手背上,丈夫惊醒跳了起来。起来以后迷惑地看着她,并没有出现家暴之类的事。剧本的同情都在女主角身上,那时看问题没想那么多,配角都是道具,主角再过分也是被逼的,不会去想那个丈夫作为个体的被伤害。
我们总是主角代入,爱恨情仇都是自己的立场。
我上中学时,有个女生H嘴很碎,喜欢传播是非,挑拨离间,出口伤人什么的。好几个被她说的女生都很恨她,包括我,总想有机会教训一下她。女生中有个汉子,一天课间她把H叫到黑板前,两人理论了两句。她好像在犹豫什么,略微有些颤抖。突然,她手扬起,打了H两个耳光。我在座位上很细致地看到了这一场,心里有一种报仇的快感。H在女汉子的攻势下,完全没有反抗,于围观中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我不知道为什么到现在我都记得这件事,情绪变得很复杂。那个H家里情况不好,父母不和,家里也很穷。她头发黄黄的,歌唱得不错,但人长得很一般。我不知道大庭广众之下的那个耳光会有多少侮辱的阴影在她心底留存,会增加多少自卑和愤怒,在以后的日子里伤人伤己。
我们本能地喜欢快意恩仇,总也学不会悲悯和宽恕,宽恕别人也宽恕自己。所以我们都很容易站队,骂土豪,骂屌丝,骂装逼范儿,骂粗人,骂凤凰男,骂富二代,骂包租婆,骂绿茶婊。骂到后来恍惚起来:那自己是什么呢?是哪一种呢?自己在所有被骂的人之外吗?
在两性关系里,有一些案例注定会被骂成粉末,类似我的朋友蓝的经历。她和丈夫默默无言很多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女强男弱造成的压力,性生活也无法完成。她想和他沟通,把信塞到枕头下他也不读。女儿长大后两人终于下决心离了婚。后来遇到一个小她6岁的男人,在另一个城市有自己的企业,当然已经成家。为了和他在一起,她辞掉了高薪的工作,去了那个城市,在他的企业工作,和他及他老婆同桌吃饭,自己住在酒店。他老婆比蓝年轻很多,美丽忍让,后来当然也因着她的存在而抑郁。作为朋友,我当然是不赞成她这么做的。离开杭州前,我劝她不要去短兵相接,最多遥遥相望好了,起码不要辞掉工作。对感情大家都不敢寄予太多期望的嘛,我怕她失去所有。但她还是去了。这在主流道德上当然是个反面例子,拿到台面上说会被乱棍打死。但说实话在内心里我相当理解她。有的人缺钱,有的人缺爱,从年轻到现在,和一个不自信的男人混了十几年,她只是想抓住灿烂。两年后她结束一切回来了,我不会说:你看,被我说着了吧。我觉得她一切完好,享受了一段华彩,没有执着地求结果,公平地评价事件中的每个人,没有愤怒和怨尤。当然道德层面的讨论是另一个话题,我是在讲人性。如果光讲道德,哪有这么多电影好拍,那么多小说好写?在很多关系里面,有矛盾,有冲突,但没有坏人。
对人性多点理解没什么坏处,它会让你绝处逢生。我还有一个奇葩朋友,开同学会遇到了学校里她暗恋的对象,一下子又掉进去了。虽然还没做什么太严重的事,但她认为自己已经出轨了。她对出轨并没有道德上的自虐,反而认为是一件幸运的事:多好!年轻的时候没抓住、没释放的情感,现在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回家傻乎乎地跟老公说:老公,我有外遇了……她老公比较成熟,也习惯了整天唐诗宋词的老婆半梦半醒的精神状态,所以就纵容地说:可以成为朋友,不过不要违章。
朋友的老公是男人中的极品。老婆发了一些违章短信给外遇,被外遇的老婆发现,原样发给朋友的老公。彼时她老公正在外面和客户或者朋友吃饭,一块牛筋正往嘴里送,接下来就不知道吃什么了,只觉得浑身汗毛都竖起来,第一感觉是:儿子要失去妈妈了。
不过回家时他已经冷静了,他真是觉得老婆的短信有点肉麻,肉麻到有点可笑。他当着老婆的面删了短信,说:你们俩是没长大,他老婆是小题大做。
自此老公大获全胜,这种气度和自信,不是一般男人能做得到的。
写到这里我估计又会被骂,怎么你选的案例都那么不正面啊……说实话,我也认为即使结婚了人也应该有机会释放自己可能遭遇的情感,可是将心比心,我们大概只愿意自己有机会,却断断不会给对方同样的机会。所以男人女人斗了几千年最后讲和:谁也没机会吧,成交!有些夫妻讨论过类似的问题,答案是: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啊,但是不能发生的啊……
可是万一发生了呢?我们怎样渡过难关?我还有一个朋友,丈夫用她婚前的房子抵押贷款做生意,全部赔光,而后又有了外遇。她失去了房子也失去了婚姻,我们几个朋友几乎想冲上去杀人。但她轻轻地就放他走了。她觉得丈夫的人生有很多失败的地方,对一个敏感自尊的文人来说,这种失败已经够折磨他一辈子了。她对他怀有悲悯心。
这种悲悯心是鸡汤吗?如果是,就喝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