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历史就像是一本充满智慧的教科书,那么立宪史就是这本教科书中最富启发的一页——读懂了历史,便也读懂了宪法,便也掌握了未来……
本书是“中国立宪评论丛书”之一,全书共分9个部分,主要对中国社会主义立宪知识作了评论,具体内容包括《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评论、《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1946)评论、《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1948)评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评论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自1931年《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颁布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立宪历经70余载。其问正式颁布实施的宪法性文件和成文宪法达10余部——尽管这些宪法性文件和宪法从形式到内容到实施效果等方面都被刻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但正是这些诞生于不同历史时期并略显粗糙的宪法性文件与宪法,记载了中国社会幸义立宪曲折发展与艰难探索的历程……中国宪法曲折发展的历史表明,制定一部好的宪法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培养政府与公民的守宪精神、护宪气节和行宪风尚。有了这种行宪的风尚、护宪的气节和守宪的精神,即便我们的宪法并不那么完美,我们仍有希望逐渐走向完美,走向宪政。
导论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4)评论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4)的出台背景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4)的颁行过程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4)的文本分析
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4)的简约评价
附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4年)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评论
一、《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的出台背景
二、《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的历史渊源
三、《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的颁行过程
四、《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的文本分析
五、《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的简约评价
附录:《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1946)评论
一、《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的出台背景
二、《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的颁行过程
三、《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的文本分析
四、《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的简约评价
附录:《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1946年)
《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1948)评论
一、《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1948)的出台背景
二、《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1948)的颁行过程
三、《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1948)的文本分析
四、《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1948)的简约评价
附录1:《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1948年)
附录2:《华北人民政府组织大纲》(1948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评论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的出台背景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的颁行过程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的文本分析
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的简约评价
附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评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的颁行过程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的文本分析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的理论评析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的若干反思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评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的出台背景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的颁行过程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的文本分析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的简约评价
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8)评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8)的出台背景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8)的颁行过程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8)的文本分析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8)的简约评价
附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8年)
附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8)的修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评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的出台背景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的颁行过程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的文本分析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的四次修改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的简约评价
附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
附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修正案
后记
编者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