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炳丽所著的《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回顾和若干现实问题研究》内容包括:绪论,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特性、任务与目标。第一章,清朝末期民族预科教育的兴起、民国时期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初步发展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民族预科教育。第二章,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概况、阶段特征,党和国家制定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政策、法规等。第三章,我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趋势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第四章,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第五章,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教育管理。
绪论
一、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特性、任务与目标
二、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模式和作用
三、创新发展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第一节 清朝末期民族预科教育的兴起
一、预科教育的出现
二、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中的预科教育
三、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开端
第二节 民国时期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初步发展
一、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
二、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
三、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教育管理机构
四、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民族预科教育
一、延安民族学院
二、三边公学和城川民族学院
第二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
第一节 1949-1966年发展状况
一、发展概况
二、阶段特征
第二节 1966—1976年发展状况
第三节 1978—1999年发展状况
一、发展概况
二、阶段特征
第四节 2000年至今的发展成就与经验
一、发展概况
二、阶段特征
第五节 党和国家制定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政策、法规
一、党和国家制定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政策
二、党和国家制定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法规
第三章 我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趋势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二节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面临的新情况
一、知识经济时代对民族预科教育发展提出新课题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民族预科教育提出新要求
三、民族预科生源质量趋好
四、民族预科生专业选择双向化
五、民族预科招生优惠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三节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民族预科教育认识上存在片面性
二、办学规模停滞不前
三、民族预科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尚未做到配置合理、结构优化
四、缺乏适合民族预科学生实际情况、高质量的配套教材
五、民族预科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六、部分学校对民族预科学生缺乏明确而长远的培养目标
第四章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科学合理地进行办学定位,扩大招生规模
一、民族预科教育的传统定位
二、民族预科教育的新定位
三、扩大招生规模,完善招生录取政策
第二节 创新民族预科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一、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要具有科学性
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第三节 努力探索、实施预科学分制
一、民族预科实行学分制管理的意义及可行性
二、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学分制的实践
第四节 加强民族预科师资队伍建设和民族预科教学、管理研究
一、建立高素质的民族预科师资队伍
二、加强民族预科教育研究
三、推进民族预科教材建设,深化考试改革
四、集中办学,统一管理
五、民族预科教育的学制应该弹性化
第五章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教育管理
第一节 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特点
一、少数民族预科学生面临的主要困难
二、民族预科学生应有的知识与素质结构
三、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性格特征
四、少数民族预科生的行为特点
第二节 积极探索民族预科学生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一、强化民族预科学生的“六观”教育
二、把学校管理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三、切实做好安全稳定和心理疏导工作
四、把专业教师的课堂教育与行政管理手段结合起来
五、不断完善教育管理制度
六、加强对学生的常规管理
七、允许优秀学生优先选择专业
八、做好少数民族预科生中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
第三节 综合素质测评和学习考试
一、操行综合素质量化考核
二、学习成绩考试
附录:中国香港和国外的预科教育
一、中国香港和国外预科教育介绍
二、我国民族预科教育与国外及我国香港预科教育制度的异同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