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富论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英)亚当·斯密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我将以下面这个结论来结束这冗长的一章。即,每一次对社会状况的改良,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提高土地的真实地租,使地主的真实财富增加,从而对他人的劳动或劳动生产物有更大的购买力。

土地改良和耕作的扩大,可以直接提高土地的真实地租。随着土地总的生产量的增多,地主所得的份额必然随之增多。

有一部分土地的天然产物,其真实价格的提高,最早是土地改良和耕作扩大的结果,后来又成为促进土地改良和耕作扩大的原因。例如,牲畜价格的提高,会以更大的比例直接提高土地地租。牲畜的价格提高,是由于真实价值提高,而这种提高并不需要比以前多的劳动量来取得,也就是说,只需较小的部分来补偿雇佣劳动的资本及支付一般利润,所以留给地主的地租部分就多了。

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既然能直接降低制造品的真实价格,也就能间接提高土地的真实地租。地主通常会把他消费不了的土地产物拿来交换制造品,所以凡是能够降低制造品真实价格的东西,都可以提高土地产物的真实价格,也就是提高了土地的真实地租。因为,等量的土地产物这时可以换得更多的制造品,也即更多的便利品、装饰品和奢侈品。

社会真实财富的增加,社会所雇佣的有用劳动的增加,都会间接提高土地的真实地租。这些财富和劳动,必然有一部分流向土地。土地生产物会随着所投资本的增加而增加,地租也会随生产物的增加而增加。

如果与上述情况相反,例如忽视土地改良和扩大耕作,就会导致土地生产物真实价格的降低,从而减少地主的地租。制造技术退步、制造业衰退导致制造品真实价格提高,以及社会真实财富的减少,也会降低土地的真实地租,使地主的真实财富减少,对他人的劳动或劳动生产物的购买力减少。

前面已经说过,一个国家土地和劳动的全部年产物,其价格自然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三个阶级人民的收入。这三个阶级,即分别以地租、工资和利润为生的三种人,他们构成文明社会的三个主要和基本的阶级。其他阶级归根结底都是从这三个阶级取得收入。

由此可知,在这三大阶级中,第一个阶级即地主阶级的利益,是和社会一般利益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只要是对社会一般利益有影响的,必然同样影响地主阶级的利益。地主在谈论商业及政治问题方面,为本阶级的利益打算——如果他们对本阶级的利益很清楚,绝不会误导国家。但是他们往往不清楚自己阶级的利益。在上述三个阶级中,地主阶级是特殊阶级,他们获得收入非常容易,不用劳心也不用劳力。他们的安乐稳定地位使他们很容易懒惰,而懒惰不但使他们无知,并且使他们不会思考,以预测和了解任何国家规章的结果。

第二个阶级,即靠工资生活的阶级的利益同样与社会利益密切相关。前面说,当社会处于进步状态时,对劳动的需求不断增加,劳动者的工资最高。当社会处于停滞状态时,劳动者的工资就会降低到只够他们维持生活。当社会处于退步状态时,他们的工资甚至会降低到最低限度以下。劳动者在社会繁荣的时候享受不到地主阶级那样大的利益,在社会衰退的时候却比任何阶级都要承受最大的痛苦。但是,虽然他们的利益和社会利益息息相关,但是他们却没有理解一般社会利益的能力,更不能理解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他们没有时间接受这些信息,即便有时间也没有足够的知识理解、正确判断这些消息。所以,在讨论商业及政治问题方面,只有当雇主为了自己的特殊目的鼓动劳动者发言的场合,劳动者才发表意见。他们很少能有发言权,至于他们的发言受到人们的尊重就更加少见。

第三个阶级,即靠资本利润生活的雇主阶级。为追求利润而使用的资本推动着社会大部分有用劳动。资本家的规划设计支配着劳动者的一切主要活动。但是,他们的规划和设计都是为了追求利润。利润跟地租和工资不同,不会随着社会的繁荣而上升,随着社会的衰退而下降,相反,它在富裕的国家高,在贫困的国家低,在迅速衰退的国家中最高。所以这一阶级的利益跟前两个阶级不同。商人和制造业者通常是这一阶级的主要代表,使用的资本最多,最富裕,所以也最受到社会尊重。他们比大部分地主具有更敏锐的理解力,这是因为他们终日规划和设计。但是他们通常只为自己的利益打算,不为一般社会利益打算,所以他们的判断即使在最无私的时候,也总是取决于对前者的考虑,而不是后者。他们比地主精明,但这与其说他们更理解公众利益,不如说他们更理解自身的特殊利益。因为他们比地主有更深的理解力,所以他们往往利用地主的无知行使诈骗手段,使地主相信,他自身(指地主)的利益不是公众利益,唯有他们(指资本家)的利益才是公众利益,从而使地主放弃自己的利益和公众利益,去迁就他们。事实上,资本家的利益和公众利益往往不同,有时甚至相反。对资本家来说,符合他们利益的是扩大市场,减小竞争。前者对公众有利,后者则不利于公众。竞争减小以后,资本家的利润就会提高到一般水平之上,而公众却不得不承受不合理的负担。所以,对这个阶级所提出的任何新商业法规,都应该十分小心地予以考察,绝不能随便采用。因为这个阶级的利益,一般来说,就是欺骗公众,甚至压迫公众。事实上公众也经常受到他们的欺骗和压迫。P129-131

书评(媒体评论)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各位都很熟悉,他的《道德情操论》同样精彩。这两本书在我心目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温家宝总理

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经发展为某种整体。他第一次对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作出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把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德]马克思

不读《国富论》就不知道怎样才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是问心无愧的“利己”。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美]弗里德曼

从最终效果来看,《国富论》也许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书,此书对人类幸福的贡献超过了所有名垂青史的政治家和立法者的贡献的总和。

——[英]巴克勒

目录

序论及全书设计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以及劳动生产物自然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

 第1章 论分工

 第2章 论分工的原因

 第3章 论市场范围对分工的限制

 第4章 论货币的起源和作用

 第5章 论商品的真实价格和名义价格,或其劳动价格及货币价格

 第6章 论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第7章 论商品的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

 第8章 论劳动工资

 第9章 论资本利润

 第10章 论工资和利润随劳动的资本的用途不同而不同

 第11章 论地租

第二篇 论资产的性质、积累和用途

 第1章 论资产的分类

 第2章 论作为社会总资产的一部分或作为维持国民资民费用的货币

 第3章 论资本积累或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

 第4章 论贷出取息的资产

 第5章 论资本的各种用途

第三篇 论各国财富增长的不同途径

 第1章 论财富的自然发展

 第2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旧状态下农业受到的抑制

 第3章 论罗马帝国崩溃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第4章 城市商业如何对农村改良作出贡献

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1章 商业主义或重商主义的原理

 第2章 论限制进口国内能生产的商品

 第3章 论对其贸易差额被认为不利于我为的那些国家的各种商品进口的特殊限制

 第4章 论退税

 第5章 论奖金

 第6章 论通商条约

 第7章 论殖民地

 第8章 关于重商主义的结论

 第9章 论得农主义即把土地产物看作各国收入及财富惟一或主要来源的政治经济学学说

第五篇 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

 第1章 论君主或国家的费用

 第2章 论一般收入或公共收入的源泉

 第3章 论公债

序言

任何一国国民日常的一切生活必需品与便利品都来自他们自身每年中的劳动。这些用于消费的商品,或者是本国国民劳动生产的直接产物,或者是以这些产物从外国换回的商品。

本国国民的劳动产物与从外国换购回的商品之间的比例或大或小,而这一比例将会决定本国国民所需要的一切消费商品的供给情况的好坏。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而言,这一比例都要受到以下两种情况的影响:一是从普遍上的意义来说,这个国家的国民运用劳动的熟练程度、技巧性与判断性;二是国内从事有用劳动与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比例情况。任一国家在土壤、气候和面积上或有差异,但国民需求每年供给的好坏,却必然是由这两种情况决定的。

除此之外,国民需求供给的好坏,似乎较主要地受前一情况影响。在以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原始社会,所有具有劳动力的成员都或多或少地参与有用劳动,并尽可能以各种生活必需品供给自身和家族内因老幼病弱而不能参与有用劳动的人。但他们的生活依旧贫乏,甚至会迫不得已地杀害失去无劳动能力的亲人;或遗弃他们,使之听任老天安排的命运。而当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繁荣阶段时,一些社会成员完全脱离了有用劳动,并且要消费比大多数劳动者多过十倍甚至百倍的劳动产物,但由于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极为强大,所有人的生活都能得到充分的满足,连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只要足够勤劳节俭,也能享受比野蛮人更优越安稳的生活。

劳动生产力究竟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改良,劳动生产物,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自然而然地分配给社会的各个阶级?这就是本书第一篇所论述的主旨。

不论一个国家的国民运用劳动的熟练程度、技巧性与判断性达到怎样的程度,在这种程度继续运用的阶段中,国民需求每年供给的好坏,将由国内从事有用劳动与不从事有用劳动的人数比例情况来决定。在下文中我将要说明,有用的生产性劳动者的人数,在任何情况下,都与推动劳动的资本量及资本用途成比例。因此,本书第二篇,主要讨论资本的性质、积累资本的方法,以及不同用途的资本,所推动的劳动量亦不相同这几个论点。

当国民运用劳动的熟练程度、技巧性与判断性已达到较高层次,不同国家对于社会内劳动的一般管理或指导,曾采取极不相同的计划,而这些计划在促进增加全国劳动生产物时具有不同的影响力。有些国家特别鼓励农村的产业;另一些国家却特别鼓励城市的产业。没有一个国家会试图使国内的各种产业完全平均地发展。自从罗马帝国的分崩离析,欧洲各国的政策都比较不利于农业,而比较有利于城市的产业,即工艺、制造业和商业。这是本书第三篇即将阐述的,为什么人们会采用和规定这种以城市为主要发展方向的政策。

这些不同计划的实行,最初也许是因为某个特殊阶级的利益与偏见,他们不曾预见,甚至也不曾考虑这些计划将如何影响所有社会成员的生活。但是,这些计划却引起了见解差异极大的各种经济学说。有些学说认为城市产业重要;有的学说又极力阐述农村产业的重要性。这些经济学说各自发表的理论,不仅对学者们的意见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而且各国君王和国家的政策亦因它们而有所变化。我将试图尽我所能,在本书第四篇中详尽并明确地解释这些学说,并说明它们在各个时代和各国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总之,本书的前四篇主要是力图说明社会中各个阶层的收入构成,以及供应各个时代各国国民每年消费的资源所具有的性质。至于第五篇,即最后一篇所探讨的,则是君主或国家的收入。在这一篇里,我要竭力在以下这几方面作出说明:一是什么是君主或国家的必需费用,其中哪些需要由全社会共同交纳的赋税负担,而哪些则应‘由社会某特殊阶级或成员负担;二是来自全社会所有纳税人的税款是以怎样的方式征收的,并分析不同征集方式的利弊;三是近代绝大部分的国家政府把收入的一部分作为担保来举债的原因,并说明这种债务,对于增加一个国家的财富(即社会土地和劳动的年产物)会产生怎样的作用。

内容推荐

1776年,《国富论》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而后,它被誉为“现代经济学的开山之作”、“西方经济学的圣经”、“经济学百科全书”、“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大著作之一”等。温总理也曾说:“《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在我心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现代的经济研究都是在它的基础上进行的,所有主流的经济学理论都必须参考借鉴它。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首次系统分析了国民财富的产生、分配、持续运转的内在规律。认为人类的利己动机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暗中推动经济的前进。同时也强调,政府应该尽可能少的干预,并给予贸易自由的发展。

本书邀请资深经济学专家对原著进行了浓缩,保留了作者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以及完整的理论体系。此外,本书选配了420幅精美彩色插图,将原著与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供读者品鉴。

编辑推荐

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大著作之一,全面解读财富增长的根源!

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首次系统分析了国民财富的产生、分配、持续运转的内在规律。认为人类的利己动机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暗中推动经济的前进。同时也强调,政府应该尽可能少的干预,并给予贸易自由的发展。本书邀请资深经济学专家对原著进行了浓缩,保留了作者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以及完整的理论体系。本书选配了420幅精美彩色插图,将原著与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供读者品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