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忍不住开了间家庭旅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游莉//骆莹莹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忍不住开了间家庭旅馆》(作者游莉、骆莹莹)是一本关于生活方式的梦想书,《忍不住开了间家庭旅馆》是一本告诉你梦想如何照进现实的指导书。理想的生活,就是开一间小店,养活自己。老别墅,小旅馆,在最美的时光遇见全世界。10年前,因为理想,在厦门的一栋老别墅里,诞生了一间国际青年旅舍。它是“Lonely Planet”英文版《中国》的推荐旅舍。它是厦门的文化地标。它和它的主人,成为了无数旅行者的美好记忆。 国际青年旅舍联盟前秘书长兼执行总裁刘兆祥先生,诚恳推荐这本书,他说:在中国开办青年旅舍不容易,要贯彻它的精神和理念,不离不弃,就要有似堂吉诃德的疯子行径和毅力。多年来经营青年旅舍的酸甜苦辣,游莉在书中夫子自道。

青年旅舍,一个世纪前发源于德国的新型旅馆形态,现已成为风靡全世界的旅行住宿方式。提倡简朴而高素质的生活,自助及助人。在中国,已有超过220家青年旅舍。“住青旅”甚至已成为旅行方式的一种。

内容推荐

《忍不住开了间家庭旅馆》既是最有传奇色彩的青年旅舍主人的故事,又是一本详细指导如何开旅馆的实践书。

2004年,大学毕业不到3年的游莉,因为不安分的性格和对旅行深入骨髓的热爱,在厦门创办了福建省第一家国际青年旅舍。从此,这个年轻的女孩开始了一段与家庭旅馆相伴的人生道路:她邂逅了一幢已有半世纪年岁的老别墅,她把老房子打造成一个充满艺术情调的旅行者之家,她将青年旅舍自由自立的文化带到厦门,她吸引世界各地的旅行者来旅馆体验,她代表国内青年旅舍从业者参与德国世界青旅聚会,她实践着青年旅舍回馈社会的承诺……

听起来文艺范十足的生意,仅仅有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梦想就够了吗?经营家庭旅馆10年的游莉大声告诉你:NO!在书中,作者不仅分享了很多实际操作经验,包括开旅舍的预算、选址、成本核算、定价、装修、经营理念、员工管理等,对年轻人有很大的启发性,而且还深入讨论了自己对青年教育、环保等社会问题的理解。一个旅舍不只是旅途中歇脚的地方,更可以成为年轻人交流、自助、环保、创新精神的倡导者和执行者。

《忍不住开了间家庭旅馆》的作者是游莉、骆莹莹。

目录

第一章 旅馆主人的故事

01 / 旅行回来不安分

02 / 朝九晚五恐惧症

03 / 当梦想照进现实

04 / 有种浪漫主义叫“青年旅舍”

05 / 这里,可以是全世界

06 / 不设限的人生

07 / 搞定我的天使投资人——老爸

08 / 8 个月的无望找寻

09 /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10 / 与自己和解

11 / 理想生活进化论

12 / 旅行是最好的充电

第二章 旅馆主人的课堂

01 / 计划 / 一定要做的旅馆商业计划书

02 / 准备 / 没有几板斧你就别开旅馆

03 / 注册 / 青年旅舍的合法身份

04 / 选址 / 地段以及地段的“例外”

05 / 风格 / 旅馆主人的独立生活美学

06 / 装修 / 改造老房子没有那么容易

07 / 软装 /“二手文化”爱好者

08 / 定价 / 在环境与成本之间走钢索

09 / 员工 / 不爱旅行的服务员不是好服务员

10 / 员工管理 / 送给店长的新西兰打工之旅

11 / 理念 / 我的店里没有“上帝”

12 / 更新 / 旅馆的空间分配与自我更新

13 / 营销 / 再多的宣传抵不过一句好口碑

14 / 多元经营 / 咖啡吧里的美食福利

15 / 活动 / 青年旅舍只能住吗?

16 / 打造人气青年旅舍的3 个元素

17 / 青年旅舍的枕边书目

18 / 青年旅舍的电影推荐

19 / 青年旅舍的音乐清单

第三章 旅馆主人的长成

01 / 什么是国际青年旅舍?

02 / 刘兆祥先生的“样板”青年旅舍

03 / 有使命就有魅力

04 / 影响我一生的长辈

05 / 延续是最好的回报

06 / 开一家有使命感的青年旅舍

07 / 青年旅舍的“第三条道路”

08 / 家庭旅馆之我见

09 / 那些值得一住的旅馆

10 / 一个旅馆主人的长成

第四章 旅馆主人的碎碎念

01 / 那些年,我追过的老房子

02 / 南华路41号

03 / 好房客、坏房客、怪房客

04 / 谢谢你们,陪我一起走过

05 / 天秤与双子的故事

06 / Mimo 带来的第二次成长

后记 给想要创业的年轻朋友的一封信

试读章节

徐静蕾曾拍过一部电影叫《梦想照进现实》,我特别喜欢。说不清是因为王朔式的语言——耍贫嘴、幽默、讽刺,还是因为那是老徐自导自演的作品,也可能是那个梦想被现实凌驾的困惑女人,让我想起当年的自己……或许这些都不是,只不过是单纯地喜欢这部电影的名字:梦想照进现实。只要曾经有过梦想,并希望在现实中实现它的人,都会明白这几个写上去很好看的字背后,有怎样深刻的含义和无奈。

我还记得那是一个春天的下午。那天没有法语课,我和当时在厦大艺术系念研究生的男友,坐在他工作室前的大草地上聊天。春天是厦门一年中最舒服的季节,气候宜人,地上的草儿长出嫩绿的尖儿,厦大学生们充满朝气地在春阳下散步、聊天、踢球。眼前的场景,很自然地,让我们俩聊到未来的人生规划:要不要去法国?如果去法国留学会是一个怎样的状况?他年长我几岁,也有工作经验,一边听我说,一边帮我分析利弊。我望着这片熟悉且充满生气的草地,忽然说出一句连自己都没有想到的话:“老实说,我有比去法国,比上法语课,更想做的事。可是我不敢去做,或者说觉得这个事情可能没法实现。”

“什么事?”

“开一家旅馆。”

“很好的想法啊,和你的专业又相关。完全可以试试看。”

对他的反应,我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个闲聊中随意抛出的、之前从不曾提及的想法会得到他这样的支持。虽然那天关于未来的讨论就此暂告一段落,但当“我想开一家旅馆”那句话脱口而出的时候,我已经明白,这其实是一个隐藏在我心里许久许久的念想。只是之前的自己,一直觉得这个梦想难以实现,所以故意忽视它,给它设置许多限制,不让自己想起。是的,在当时的我看来,那是一件比去法国还要难上一百倍的事情。去法国只要学好语言,通过考试,剩下的尽人事听天命,等校方发入学通知,办理签证即可。

而开一家旅馆?我毫无头绪,没有一丁点儿的把握。

很多时候,梦想就好像一列即将前行的列车,一旦将它启动,就只会朝着既定的目标快速前进。我心里的那趟梦想列车,从被说出口的那一刻起,已经在暗暗发力,不知不觉中,我也开始在脑海里思考让这个念想变成现实的可行性。

据说,每一个文艺青年心中,都有开一家独立咖啡馆或是一家小而美的独立书店的梦想。听到我的创业计划后,朋友们纷纷问我:“为什么你想开的是一家旅馆,而不是咖啡馆或者书店?”

书店,当然喜欢了。我的学生时代,学校旁边的“晓风书屋”可不再是厦大医院旁边的小门脸儿;“光合作用”也正处在它最鼎盛的时期。我相信,那个年代的厦大学生,没有不受这两家书店滋养的。只是,开一家书店完全不在我的经验范围内,离我太遥远了,我甚至无法想象自己当书店老板的样子。

咖啡馆,我倒是常客。学生时代我常“泡”在南华路。那里有厦门最有范儿的“黑糖”,有开在老别墅里的“雅舍”,有非常有趣的咖啡店老板——台湾嬉皮老麦……而我自己,也非常喜欢咖啡馆的那种氛围和调调,我甚至能在脑海中勾勒出自己当咖啡馆老板娘的生活:每天睡到自然醒,懒洋洋地到店里,先给自己煮上一杯单品咖啡,然后开店迎接来这里消磨时光的客人。这些客人,或是一个人静坐着读一本书,或是和亲密的朋友,低声聊天,也有人只是听着流淌的爵士乐,闻着咖啡豆的香味,发呆。他们中不乏有故事的中年人、经历丰富的壮年人,也有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梦想的年轻人……光是想象那个场景都让我兴奋。

人生的道路看似漫长且充满未知,可事实上,会走向怎样的未来,往往由关键的几个节点所做出的选择而决定。每一个节点的选择都充满诱惑,让你难以做出决定,你必须不断地问自己: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你要很清楚地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而不应该被那些简单的,看起来五光十色、光鲜亮丽的表面所迷惑。

从我决定不去法国留学,而是留在国内创业的那一刻起,我不断地问自己:“游莉,你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了吗?”我想到自己热爱旅行的天性,想到大学课程中学到的酒店管理的专业知识,想到自己曾经想拿酒店“金钥匙”(酒店管理行业的最高荣誉)的愿望……而旅行时第一次住青年旅舍的感觉,一次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一次一次提醒我:是的,开一家咖啡馆无法承载我所有的梦想。我的梦想,一定要是一家旅馆,而且是一家青年旅舍!P10-13

序言

作为一个小城青年,我带着羞怯与渴望,18岁那年离开了家,来到了“大城市”——厦门。离家十几年中,竟然有9年的生活是与国际青年旅舍有关的,而且这个关系还会持续下去,10年、11年、12年……对于一个没有长性的双子座来说,在很年轻的时候怎么也不敢想象,有一份工作居然会做9年,而且将来还会做更久。现在回头一想,9年一晃而过,如果不是出版公司找到我出这本书,可能我不会把这9年看成生活中的一个节点,去认真地回顾它。

经常有想进入这个业态的朋友问我:“如果要开一家小旅馆,或者要开一家精品旅馆,应该怎么办?没有从业经验怎么办?”我在告诉他们一个基本概念和计算成本的公式之后,总是会想,是什么促使这么多人想从事这个行业?目前,中国的租房成本高涨,有些房东还会提前解约,在这种情况下,将来这个行业还会有前景吗?

我是个笨人,花了很多时间,才算进入这个行业,摸着首尾,初晓门道。9年下来,不敢说自己做得很好,但是有了自己的选择。现下,设计感好的旅馆、提供贴身又精良服务的旅馆比比皆是。大多数住客的视觉已经被满足,或者说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住客已经被过度满足。这是个视觉过剩的年代。所以,我想做的旅舍的重点不是放在设计的时尚和精美上,而会放在特别的入住体验上——环保设施和社会责任、示范功能。我觉得这个才是大多数年轻人现下没有太关注,一旦认可会在“属灵”方面和我们有共同归属感的关键点。我希望我的第二家、即将在杭州开业的新旅舍也不仅仅是一个旅舍,更是一个倡导环保生活的体验馆。

9年,这一路上很多人给了我有私或者是无私的帮助,感谢你们!不管什么工作,肯定都是荣耀与艰辛并存,记住艰辛,永远保持好奇心,前路总是会闪闪发光!

后记

亲爱的年轻朋友们:

在我像你们这般大的时候,对于能成为一家咖啡馆、书店、家庭旅舍的老板,一样充满憧憬和想象。这好像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循环,每一代年轻人,都希望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做一些浪漫的事。

可是,事实往往不如人所愿。年轻的梦想如果没有经过扎实的准备,便贸然行动,很容易被现实的残酷击打得体无完肤。所以,在这里,虽然并非我本意,还是要倚老卖老一番,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你们一些建议。

任何创业都需要作很扎实的准备,刚毕业的人在这方面的确不具有实践上的优势,除非你在学校期间,就很深入地参与了某个行业的经营。如果你很想在某一个行业一展身手,必须有备而去。

准备是多方面的。首先,你要了解这个行业,简单地说,你要知道开一家店所有的技能,这种技能是必须在实践中学习的。以开青年旅舍来说,现在的条件比我当年好太多了,有许多青年旅舍可以让你选择,去那里工作,在工作中你会对开一家青年旅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在打工学习的过程中,要有计划和步骤,每一个部分要怎么学,要花多长时间学。当然,也有一些是你没有办法学到的,比如资金的运营和各个方面的协调。再者,你要算清楚有多少资源可供自己做这样一件事。

第一桶金如何来,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切实又关键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是幸运的。因为家里条件许可,我得到了家里的支持。说实话,当时除了从父亲那里获得第一桶金,我没有其他的办法,如果父亲不支持我这个创业计划,我就只有去法国留学或者做别的。

年轻人想要创业,靠某一个机构得到一笔创业资金的支持,在中国是很难的一件事。但这并不代表这件事情无法做成。有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实际上每一家你们想要开的咖啡馆/书店/旅舍都缺一名好的管理者,你可以先让自己成为一名好的管理者,这其实也是实现梦想的一种方式。当你已经是一名很好的管理者的时候,或者你具备主导一家店的素质的时候,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去找合伙人。他提供资金支持,你提供技术,大家各取所需,你的目标就可以达到。

说到合作伙伴。事实上,我这家青旅在刚创立的时候,也有一个合作伙伴。在实际的操作中,因为两个人在旅馆经营理念上有很大的差异,后来痛苦地选择分道扬镳。不过,大家到现在都还是朋友。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最关键的是要确定自己跟他的理念是非常一致的。这个确认的过程并不容易,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了解和观察。

了解和观察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个是他以前做的事情,还有一个是他的背景中有没有你比较难以接受的状况,包括他身边的朋友和伴侣。比如说,如果他的伴侣是一个急于赚钱的人,你就要考虑他的思想会不会受到伴侣的影响。你要确切地、有把握地知道,他真正想要做的是什么,他做事情的理念和目的是什么。只有这样,你们俩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走得更远。还有一点也很重要,他是不是一个在能力上和你有互补的好伙伴。如果你们俩的优势是一样的,那么彼此都不擅长的部分也就没有办法得到弥补了。

在我加入这个圈子的时候,全国只有几十家青年旅舍,现在已经有200多家了。所有开青年旅舍的人都是有工作经验的,也有一两个比我年轻的,不过他们的情况是,父母经营这样一家店,在大学念书的他们,因为和客群年龄相近,主要学习和接受理念性的东西,父母负责实际操作。

我在对行业完全不了解,工作经验也并不丰富的情况下,经营一家青年旅舍,最后还存活下来,有不错的生意,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真的是一种幸运。说实话,像我这样仅凭着一股热情和想象去开青年旅舍的人,在现在这样的环境下是很难成功的。  有理想、有热情,更要有扎实的准备。希望每一个怀抱创业梦想的年轻朋友,都能实践自己的美好梦想。

愿好运相伴。

你们的朋友游莉

书评(媒体评论)

在中国开办青年旅舍不容易,要贯彻它的精神和理念,不离不弃,就要有似堂吉诃德的疯子行径和毅力。多年来经营青年旅舍的酸甜苦辣,游莉在书中夫子自道。

——国际青年旅舍联盟前秘书长兼执行总裁刘兆祥先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0: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