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东风、周宪主编的《文化研究(第18辑2014年春)》,聚焦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为书写对象的作品这些文章虽然观点和方法各异,但是都体现对中国革命、中国当代政治的文学书写实践的浓厚兴趣,并力图把西方理论与中国经验结合起来,通过对两者的契合和错位关系的分析,来实现中国学术的理论创新。在这里,文学是一个切入口,对革命题材文学作品的解读,是进入作者所关注问题的一个途径。因此,与一般的文学研究不同,这些文章不仅是文学评论,而且是政治理论研究作品。
陶东风、周宪主编的《文化研究(第18辑2014年春)》组织了“文本解读与历史反思”“福柯研究”两个专题。前一个专题聚焦于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为书写对象的作品,图把西方理论与中国经验结合起来,并通过对两者的契合与错位关系分析,实现中国学术的理论与创新。后一个专题则为纪念福柯逝世三十周年而组织的文章,涉及福柯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福轲研究的不同阶段,虽各有侧重,但都非常具有看点,相信读者会获益颇多。
主编的话 陶东风
专题一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书写与阐释
红卫兵小说的“不可靠叙述”——读《晚霞消失的时候》 黄淑祺
“新西绪弗神话”的可能——论阎连科的《四书》 龙慧萍
试论莫言“文革”书写中的“跑一追”游戏——以《丰乳肥臀》《生死疲劳》和《蛙》为中心的考察 李杰俊
“文革”小说中的人性之恶与情境之责——以刘恒的《逍遥颂》为例 吕鹤颖 苗勇刚
专题二 福柯研究
主持人语 汪民安
福柯法兰西学院讲座课程纲要(1971~1973)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著 郭峰译
从国家理性到生命政治:福柯论治理术 汪民安
真理的话语政治学:福柯论“直言” 杜玉生
论惩罚:福柯与涂尔干 郭峰
18世纪生命政治视域下的自由主义 张凯
理解“事件”的两条路径——论福柯、德勒兹和巴丢思想中的事件概念 姚云帆
《瘟疫年纪事》中的“生命政治”书写 王彦军
从委拉斯凯兹到马奈的空间构形——福柯空间观念转型研究 孙婷婷
其他论文
历史·记忆·怀旧——电影与电视剧对社会主义的重新书写 鲁晓鹏著杨慧译
文学史的文化研究:“再解读”的言说历程及话语分析——以李杨的相关论述为例 李大恒
医生、主观性与中医知识传统 彭牧
1990年代前期的北京酷儿运动——当代中国大陆性别亚文化的政治传统 王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