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一本作品集的作者,绝大多数都是活跃于当代台湾儿童文学界的作家,他们也都是我熟悉的朋友。在台湾和大陆各地,我们多次为了儿童文学相聚在一起,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文字,更收藏下许多珍贵的记忆。这是一种奇妙的文化遇见和交会。我们从海峡的两岸而来,为了同一个事业,这让我们认真地看见、理解并且懂得真诚地欣赏对岸的风景。这是一种生活的扩大,一种视野的扩大,更是一种心的扩大。林芳萍编著的《听水在唱歌》是《海岸线书系》之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听水在唱歌/海岸线书系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林芳萍 |
出版社 |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十一本作品集的作者,绝大多数都是活跃于当代台湾儿童文学界的作家,他们也都是我熟悉的朋友。在台湾和大陆各地,我们多次为了儿童文学相聚在一起,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文字,更收藏下许多珍贵的记忆。这是一种奇妙的文化遇见和交会。我们从海峡的两岸而来,为了同一个事业,这让我们认真地看见、理解并且懂得真诚地欣赏对岸的风景。这是一种生活的扩大,一种视野的扩大,更是一种心的扩大。林芳萍编著的《听水在唱歌》是《海岸线书系》之一。 内容推荐 读者们还将从这些文字中体味到比一般的文学阅读感受多得多的意味和内涵,它包含了富于洞察力的文学识见,率真而豁达的人生情怀,以及历经这么多年岁月积淀的深挚友情。在越过海峡的交流和相会中,许多两岸同行彼此成为了一生的挚友。因此,在这些文字里,也有着属于两岸儿童文学同行朋友的许多难忘的故事和温暖的记忆。林芳萍编著的《听水在唱歌》是《海岸线书系》之一。 目录 听,水在唱歌 小格格的告白 向云深处前进 险探黑虎寨 小格格上马 古寺遇难记 点燃一根红蜡烛 走!走进水寨 再见熊猫海 啊,美丽的传说 穿越时空入深林 长海大水怪 听,水在唱歌 神秘的黄龙之谜 大草原的客人 等待羌笛响起 熊猫亲亲 尾声 屋檐上的秘密 屋檐上的秘密 下雨的时候 色香味的阳光 绿色的蝴蝶 山里的湖 阿嬷的菜园 豆浆和红豆的趣事 樱花树的春天 三只小鸟儿 夏天的第一天 中秋的圆圆月 毛茸茸的冬天 走进弟弟山 走进弟弟山 再别弟弟山 沿着河堤走 金黄色的庆典 阿嬷家的樱花,开了 飞起来吧!小鸟儿 谁来霞光晚餐 红花仔布的秘密 达尔文的演化舞台——谁是大明星 作家与作品 两岸牵手 作家创作谈 获奖记录要目 试读章节 我们的车子迷路了,在一个深秋的山林里。崎岖蜿蜒的小径愈走愈窄,两旁的草丛愈长愈高,淙淙的泉水声愈唱愈响!我隔着玻璃车窗回头看,车后扬起的黄沙土尘,如漫天堆卷的风浪,滚滚隔绝了来时路。 这景象大概愈发激起了领队骁勇探险的精神。他扯开喉头,下令一喊: “继续往前开!” 那嗓门大如山谷洪钟,震得车子自动向前了好几步。 车里的人,倒是个个如如不动。似乎是内心早已有备而来,又或者是不肯太早流露出软弱的神情。毕竟,这才是我们行程的第一天。往后的路上,将会遭遇什么比这更穷途末路的困境,谁也拿不准;车里的人,又大都是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各自有什么来路底细,谁也摸不清。一切只为了完成一项不可能的任务,这支队伍集结了一群各怀神技的人,此刻正排排坐在车内—— 在最前排座位上的是班大将军。一身齐全的行头装备,紧紧挨着他的臂膀,像从不离手的武器,使大将军看起来很有一股出使西域的凛凛威风。 大将军身后坐的是体形、威仪皆如山的杨总督。据说,他为了体察苍生民情,早已行遍天下山水,览尽草木乌兽,并整理出千余卷轴的奏折。 总督每趟微服出巡,身旁必少不了的是张罗一切、里外打点的领队孙大总管。这会儿,他正半蹲半坐在车门边,勘察地形;不一会儿,又飞蹿到后车厢,翻扛出一包包器具。他似乎有意无意来回在颠簸晃动的车上行走,展露出他亦非等闲的脚上轻功。 而独异于这些人摩拳霍霍的斗志,选择单人座、自顾着欣赏窗景的是一介书生模样的曹大学士。他那一派斯文的打扮,只差少了羽扇纶巾,不由得让人怀疑那笔挺的西装口袋里,可藏有什么锦囊妙计? 另外,为了掩人耳目,这一趟使命还安排了两位格格同行。一个是圆圆脸的大格格,一个就是我——脸圆圆的小格格。我们这两位格格虽说外表看似娇弱,却都是历经几场异域征战的,所以此刻也不动声色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只转动着眼珠子,观察周遭的动静。 这一行人,经过乔装变身,掩护着彼此谜一般的真实身份;外加三个当地聘雇的贴身随从,形成了一支游山玩水的九人队伍,浩浩荡荡、驱车直入山野之境。未来的几天,会遭遇到什么样的惊险危机?我的心,随着车子七上八下地晃荡着,忐忑不安地前进。 猛然一个刹车,一双脚如大雁般栖落在我跟前,轻声地示意一句:“小格格,请下车!” 我点点头,机灵地随着众人鱼贯跃地。虽说是车子刚碾过一块尖锐的石头,得停下来,查看查看底盘受损的程度。其实呢,是见着了山边一团七彩云霞,飘飘然从崖壁绝处升起。于是大伙儿临时决定在半路守候,不放过天外飞来的任何一丝丝线索。 彩云翩翩飞至,夹杂着轻声笑语。由远而近,化身成了一群穿着彩衣的藏族姑娘。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六七,恰恰是“七仙女”。挂在她们背后的,不是透明的翅膀,是一篓篓装了食粮杂物的竹筐,沉甸甸的,伴随她们悠悠的步伐,一上一下地摇曳着。 爱民的杨总督瞧见了,将笑容从他的八字胡下咧开,亲切地趋上前去关怀: “小姑娘,你们打哪儿来?要往哪儿去呀?” 只是,任谁想打探她们不为外人道的秘密,这群山里的姑娘都将生活的那份艰苦和甘甜,化为嫣然一笑。她们把一条条粗辫子顺势往后一甩,热情灿烂地邀呼: “我们就住在不远的前头呗!” 说着,她们抖拢抖拢背上的竹篓,转身,轻盈如一朵朵浮云般,消散在山路的尽处。 那不远的前头,可是还要翻过一整座山的前一个山头啊。但仅仅这句话,就鼓舞着我们的车子和车上的每个人,勇敢前进,再前进。答案也许就在那云深不知处的山林里……P9-12 序言 许多年来,我在心里一直把台湾的儿童文学放在一个很独特的艺术位置上。 这份心情来自我对台湾儿童文学作品最贴近的阅读体验,并且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在我看来,当代中文世界中部分最优秀的儿歌、儿童诗、童话、儿童小说和儿童散文作品,正是出自台湾儿童文学作家的手笔。以台湾的人口数量和地域面积作为比照,这里出现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的密度,真是令我心生羡慕和钦佩。 熟悉台湾儿童文学的读者朋友,从这套“海岸线书系”所邀集的十一位作家的名字里,就可以感受到台湾儿童文学的艺术分量。这些年来,台湾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被持续地引介到大陆出版,或者被多次收入大陆的各类少儿文学读本,因此,我们对于这里的一些名字,应该不会感到陌生。不过,当这么多优秀的名字及其作品同时排开在我们眼前时,我们大概也会忍不住有些惊叹——原来海峡那边,台湾儿童文学为我们拉开的是如此壮观的一道艺术海平线。 由于地域和文化上的差异,与我们相隔一道海峡的台湾儿童文学,在总体上形成了属于它自己的某种易于辨识的关学气质。它体现在台湾儿童文学的题材、语言、风格、趣味等多个方面。我相信,有经验的大陆读者拿到一篇(部)优秀的台湾儿童文学作品,就能从中闻见浓郁的台湾气息。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用“同质”这样的语词来理解台湾儿童文学。相反,收入这套“海岸线书系”的十一位台湾作家的作品,无不体现了每位作家鲜明的艺术个性。这十一位作家在童诗、童话、散文、小说等领域各有所长,同时,即便是同一种文体,在不同作家的笔下,也各有其风格迥异的精彩。 读一读林焕彰、林世仁、王淑芬、张嘉骅的童诗,你会深深感到,原来同一种儿童诗的艺术,所蕴含的竞是如此丰富而开阔的创意空间与书写可能。读一读上面几位作家以及管家琪、方素珍的童话,你看到的是童话的笔法如何在诗意的温暖、明快的幽默、游戏的奇趣直至荒诞的狂欢之间率性而行,而相近的风格在不同作家笔下,又被赋予了独一无二的面貌。林海音先生的作品,是在她本人摄影作品的基础上,配上了专为儿童读者而写的小散文,读着这些亲切的文字,你会为作家笔下行云流水的文化风情、恬淡温暖的生活情味以及丰厚的人生阅历所深深濡染。而读桂文亚的散文,你又会体验到儿童散文的写作是如何将小说的叙事艺术自然地融会于其内,从而赋予散文写作本身以一种说故事般的迷人情味。将这两位作家的作品与林芳萍、冯辉岳等作家的散文共读,又有另一番新的滋味。读过其他几位作家的儿童小说,再来读李潼的作品,你所感受到的是儿童小说这个文体本身所蓄积的丰沛艺术能量。 透过这些来自海峡对岸的作品,我们更进一步理解了儿童文学独特的艺术智慧和审美情怀。从这个角度来说,“海岸线”真是这套书系的一个漂亮而又合适的名字。海的意象让我们想到一种开阔和博大的境界,而海岸则让我们想到海峡的两边,有人居住的地方,人与人之间充满真诚与渴盼的结识和交往。我想,这套“海岸线书系”的出版,正是为了给海峡这边的少年朋友们提供一个可以嘹望到对岸的儿童文学与文化风景的平台。为此,出版社又别出心裁,为每位台湾作家的作品集各邀请了一位大陆儿童文学家撰写伴读,他们有的本人即是活跃的儿童文学作家,有的则是儿童文学的研究者,他们在牵手文字中写下了阅读这些台湾儿童文学作品的亲身感受,这些文字将带读者进入到每一部作品思想和情感的更深处。 但我要说的是,你还将从这些文字中体味到比一般的文学阅读感受多得多的意味和内涵,它包含了富于洞察力的文学识见,率真而豁达的人生情怀,以及历经这么多年岁月积淀的深挚友情。在越过海峡的交流和相会中,许多两岸同行彼此成为了一生的挚友。因此,在这些文字里,也有着属于两岸儿童文学同行朋友的许多难忘的故事和温暖的记忆。 这十一本作品集的作者,绝大多数都是活跃于当代台湾儿童文学界的作家,他们也都是我熟悉的朋友。在台湾和大陆各地,我们多次为了儿童文学相聚在一起,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文字,更收藏下许多珍贵的记忆。这是一种奇妙的文化遇见和交会。我们从海峡的两岸而来,为了同一个事业,这让我们认真地看见、理解并且懂得真诚地欣赏对岸的风景。这是一种生活的扩大,一种视野的扩大,更是一种心的扩大。 我想,这也是这套“海岸线书系”最重要的意义之一。 2013年8月14日于浙江师范大学红楼 书评(媒体评论) 与哲学和诗挨得最近的就是儿童文学——这是我一贯的看法。我对林芳萍的作品本能地喜欢,多少是因为我在这里看到了我的这一文学观与她的文字不期而然的相遇。她的作品甚至比我希望的样子走得还要远,还要让人赞叹。 ——曹文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