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满的“潮范儿”:当互联网撞上了海底捞
一家火锅店有什么学不会的,但要说‘百度你学不会’,我觉得还可以。海底捞的服务做得很好,这点也许可以很快被学会,但互联网龙头企业百度是高科技公司,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其背后的技术积累是很难被模仿的,经营好一家企业,这种核心竞争力是永续发展的关键。
——张勇谈海底捞学不会
延伸阅读
当大家还饶有兴致地在对《海底捞你学不会》中所阐述的服务理念进行深入学习时,海底捞又将自己的服务向时代的前沿推进了一大步。2013年,海底捞的后台供应链真正实现了全国全网平台化服务,集中化采购、集中化中央厨房处理,海底捞在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就是传统餐饮领域供应链的标杆企业。
互联网大时代之下,互联网思维如同病毒一般渗透进入各行各业的体制之内,并且被迫使得每个行业都开始产生“异变”,其中传统商业模式的改变更是让众多曾经的大佬直呼“看不懂”。京东、亚马逊、当当、1号店等电子商务平台纷纷盛装起航,一时间,人们购物买东西都不再往商场超市里奔波,而是坐在家里的电脑桌边点一点鼠标,跑到门口用笔签个字就能收货。倍儿爽的消费体验让家乐福沃尔玛等传统商家节节败退,尽管实体商业在尽力躲避新时代的浪淘沙,但大势之下,小打小闹的改革犹如螳臂当车。
开在街边的餐饮业自然也躲不过互联网大潮的筛选。餐饮行业如何求变?当互联网撞上了海底捞时,又会有怎样的新鲜事儿发生?
其实,海底捞早在2003年就开始玩互联网概念了,十年的时间里,海底捞早已对此驾轻就熟,甚至可以说,互联网都快被海底捞给“玩坏了”:
早在2003年,很多人还不怎么上网的时候,海底捞就开设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并且成功地借此成功地打入北京市场;2005年,当微博还是新鲜事的时候,海底捞就在大众点评等网站上占据了一席之地,顾客打个分,海底捞的口碑就传出去了。海底捞2005年能在北京一口气连开5店靠的就是这个;2008年是社交网站的春天,海底捞自然赶在潮流的前沿,与诸多消费者开始进行网上互动,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海底捞不但一个没落下,而且还是行业里率先吃螃蟹的人……你以为只有电影院和飞机票能网上订座吗?海底捞2012年就可以了;你至今还在为琳琅满目的会员卡买卡包吗?海底捞早就推出电子会员卡了;你以为公共WIFI都是有信号没网速的吗?海底捞的WIFI说不定比你家的宽带快多了……
对于互联网这一新潮的概念,海底捞处理得恰到好处,与自身“服务至上”的理念进行了最完美的融合。为什么都说“海底捞学不会”,原因就在于海底捞没有一个模式,告诉你海底捞应该怎么去做。也正因为如此,当互联网撞上了海底捞时,海底捞表现出来的只有切合时代的“潮范儿”。
Business Develop
如今,国内市场正逐渐由原来的“产品竞争”转变为以“服务竞争”为基础的营销战略,大多数企业都将服务作为获得市场占有率的秘密武器。例如,中国电信提出“用户至上,用心服务”、全球最大的计算机信息工业跨国公司IBM的口号是“IBM就是服务”、联想集团甚至提出“将服务写进每一个人的DNA中”等。
盛大CEO陈天桥是中国最著名的财富新贵之一。他起家于网络游戏,却对网游技术一无所知,他的成功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别人问陈天桥,你的商业哲学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服务。”这就是陈天桥成功的秘诀。
在陈天桥看来,娱乐的人性化必须有人性化的服务手段的支持,游戏玩家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电脑和软件,而是由情感因素维系和融合起来的一种氛围,为此,盛大引进了美国最先进的RSR令牌系统,为玩家提供世界级的中央监控系统,同时通过e-sales把各地的网吧作为销售终端,网吧老板只要在盛大网站上登录注册,就可成为盛大在各地的经销商,可以在网上直接获取账号,而不用跑到书报厅去买卡。
在盛大位于上海的服务中心,电话服务中心平均每天要接听8000个来自游戏迷的电话,回复1万条寻求帮助的电子邮件。游戏在线人数飙升,达到十万人级别的时候,盛大全国的服务器增加到了几十组,原有的服务系统面临崩溃。陈天桥毫不犹豫投入500万元巨资,建了一套大规模的呼叫中心。呼叫中心规模可与电信级呼叫中心媲美,平均每天接听超过3000个电话,相应问题提交、答复只需24小时。
服务为陈天桥带来巨额财产。但是,令陈天桥更为高兴的是,盛大的服务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由中国质量学会、中国名牌商品学会等单位举办的“2002年中国市场消费商品质量信誉竞争力调查”中,“传奇”被列为同行业第一品牌,“监管网络管理员”、“24小时回复”、“双密码认证”等盛大首创的服务模式已经成为中国网络游戏业的默认标准。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