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均线与均线系统
一、什么是均线
均线是移动平均线的简称。移动平均线(MA)是以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为理论基础,采用统计学中“移动平均”的原理,将一段时期内的股票价格平均值连成曲线,用来显示股价的历史波动情况,进而反映股价指数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分析方法。移动平均线是道氏理论的形象化表述。
一般来说,现行股价处于均线之上,意味着市场买力(需求)较大,未来行情看好;反之,现行股价处于均线之下,则意味着供过于求,卖压较重,未来行情看淡。
通常使用的移动平均线有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和250日等,其目的是获得某一时间段的平均持股成本。以平均持股成本的移动股价变化曲线,配合每日收盘价,可以分析某一时期多空的优劣形势,用以研判股价未来的可能变化。
以10日移动平均线为例。将第1日至第10日的10个收盘价,累加起来后的总和除以10,得到第一个10日平均价,再将第2日至第11日收盘价的和除以10,则为第二个10日平均价,以此类推。将这些平均价连线,即构成10日移动平均线。
在对股价进行技术分析时,均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均线指标之所以重要,在于其反映了一段时间以来市场各方的持仓成本。当股价运行到平均成本的时候,一旦偏向了多空双方中的一方,就可能导致持股者盈亏平衡出现转换,所以各方会在均线处进行相当激烈的争夺,以便将主动权重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因而均线会对股价的运行起到支撑和阻挡的作用。
时间周期越长的均线,对股价的支撑和阻挡作用越大。均线时间周期越长,越能反映主力资金未来的运作方向,因此对判断大势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由于均线对判断股价运行趋势有重要的参考作用,所以在技术分析中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一般来说,大家常用日K线图中的5日、10日均线来分析股价的短期走势,用30日、60日均线来分析中期走势,用125日和250日均线来分析中长期走势,以短周期的分钟K线图均线走势指导短线操作,以周K线、月K线图均线分析股价长期发展趋势。在本书中,还将加入40日、50日均线用以分析中期趋势,在短期的分钟K线图中,将加入周期参数为7、12、15的均线以分析短期走势。
1.均线的优缺点
(1)利用均线可以观察股价总体走势,不必考虑股价的偶然变动,因此可以自动选择买卖时机。
(2)均线能提示买卖信号,降低操作风险。无论均线怎样变化,其反映买进或卖出信号的方式都一样,即股价(收盘价)向下跌破均线,便是沽货信号;反之,若股价向上冲破均线,便是人货信号。利用均线作为买卖依据,通常可以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尤其是在股价刚开始形成突破时。
(3)均线分析比较简单,投资者运用该指标可以清楚地了解当前股价的运行方向。
(4)均线变动缓慢,不易把握股价运行趋势的高峰与低谷。
(5)在股价波动不大的牛皮盘整期间,均线与股价交叉频繁,出现上下交错型的出入货信号,使投资者无法作出买卖决策。
(6)均线的周期参数没有一定之规,需要根据股市的特性以及股价运行所处的阶段,依据投资者的思维习惯和操作风格选定。投资者在确定均线的周期参数之前,必须先清楚地确定自己的投资目标。若是短线投资者,一般应选用10日均线,中线投资者应选用60日均线,长期投资者则应选用120日均线。很多投资者普遍选用250日均线来判断市场,若股价在250日均线之下运行,认定是熊市;相反,若股价在250日均线之上运行,则是牛市。
投资者在构建操作系统时,应充分挖掘均线的优点,尽量规避均线分析系统的缺点带来的投资风险,以提高操作成功的概率。
2.均线的本质
均线是分析股价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通过分析均线走势以及均线与K线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买卖的时机,或者判断大势的发展方向。
投资者之所以用均线来分析股价的走势,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趋势的特征。均线能够反映股价运动的基本趋势。
(2)稳定的特征。均线不像日K线那样大起大落,而是起落得相当平稳。向上的均线经常是缓缓向上,向下也是这样,要改变均线的运行趋势相当不容易。
(3)安全的特性。均线不会轻易地向上或向下运行,必须等形势明朗后,均线才会真正改变方向。
P1-3
市场中存在大量的技术分析方法,但很少有专门介绍构造操作系统的书籍。大家都知道,要想在股市获得成功,首先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交易方法,然后不断地反复运用,以提高成功的概率。同时,大家还需要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操作系统。
本书重点是指导大家构造一个简单易用的操作系统,通过这个操作系统来识别未来行情运行的方向,判断行情发展是短期趋势、中期上涨,还是长期趋势。只有看清当前市场处于什么状态,投资者才能制定恰当的操作策略,否则就像在海中航行却没有指南针一样,始终找不到目的地,最终困死在大海之中。只有把握住了股价未来的运行方向,投资者才能轻松地盈利。
每一个操作系统都会提供多种买卖信号。在行情发展过程中,投资者把握住了好的进场机会,还要把握住好的出场时机,这样才会获得更大的收益。很多时候,不是投资者选择的股票不够好,而是在持股过程中,操作系统不能提示大家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持股不动。本来一只可以获利200%以上的股票,由于投资者不知道股价发展的方向而提前卖出,只获得50%的收益,甚至更少。这种提前出局,错失很大一部分利润的现象,在投资者的操作中可谓是屡见不鲜,层出不穷。究其原因,关键是大多数技术分析方法,都没有提示投资者什么情况下应该长期持股,什么情况下应该短线操作。
本书讲解的操作系统,对股价运行的各种不同阶段,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说明,并且结合实际案例,明确指出什么时候应该入场,什么时候应该加仓,什么时候应该持股,什么时候应该出局,什么时候应该进行短线的波段操作,因此具有非常强的实战指导性。
本书开辟专门的章节,为大家讲解了一种全新的分析理论——循环周期理论。通过该理论,能够更清晰地把握股价运行的方向,并且能够提前预判长期趋势或者中期上涨的起点和结束的时间。循环周期理论相对波浪理论更加简单,运用起来效果也更明显。此外,循环周期理论不仅在判断长期趋势上有效,而且把握短期行情的效果也非常好。
本书还讲解了如何通过构建的均线系统,捕捉短线爆发股和超级翻倍股。掌握了这些选股技术,普通投资者挖掘大牛股就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任何分析理论和操作系统都不是万能的。投资者只有在实战中不断地运用,不断地摸索,才能领悟其中的奥妙,在实践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分析方法。在阅读和使用本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根据前面的内容讲解,在行情分析软件中构建操作系统,然后随机选择50只股票放在自选股版块中,观察这些股票K线走势图的运行,与构建操作系统之前有什么区别。聪明的投资者,一眼就能看到盘面上的股价运行趋势更加清晰,更有层次感,股价的变化也相对更加简单。
构建好操作系统之后,投资者可以根据操作系统中提供的信息,按照书中讲解的操作原则和投资策略,不断地进行实战演练,尽快熟练掌握构建的操作系统,培养盘感,以提高操作成功的几率。在使用构建的操作系统时,结合其他技术分析方法,实战应用效果更佳。
书中讲解到的操作系统和分析方法简单实用,即便是没有任何股票操作基础的投资者,经过短时间的学习,都可以很轻松地掌握。本书可以作为初级股民学习分析技巧的参考图书,对于有一定经验的股民,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优化自己的操作系统,从而提高自己的实战操盘水平。
编写此书的过程中,作者力求内容全面系统,结构清晰合理,讲解详细具体,但是难免会有一些错误和遗漏,欢迎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陈志文 2010年6月
本书以均线系统为核心,指导大家构造简单易用的操作系统,用以识别行情运行方向,判断行情是短期波动、中期上涨还是长期趋势,从而制定正确的操作策略。
详细讲解各种行情的买卖时机,结合实战案例明确指出什么时候应该入场,什么时候应该加仓,什么时候应该长期持股,什么时候应该出局,具有非常强的实战指导性。
讲解全新的分析理论——循环周期理论。通过该理论能够更清晰地把握股价运行的方向,提前判断长期趋势或中期上涨的起点和结束的时间。相对波浪理论更加简单,不仅对判断长期趋势有效,把握短期行情的效果也非常好。
讲解通过均线操盘系统捕捉和操作短线爆发股、超级翻倍股的技巧。掌握这些选股和操作技巧,挖掘大牛股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本书重点是指导大家构造一个简单易用的操作系统,通过这个操作系统来识别未来行情运行的方向,判断行情发展是短期趋势、中期上涨,还是长期趋势。
本书讲解的操作系统,对股价运行的各种不同阶段,都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说明,并且结合实际案例,明确指出什么时候应该入场,什么时候应该加仓,什么时候应该持股,什么时候应该出局,什么时候应该进行短线的波段操作,因此具有非常强的实战指导性。
本书开辟专门的章节,为大家讲解了一种全新的分析理论——循环周期理论。通过该理论,能够更清晰地把握股价运行的方向,并且能够提前预判长期趋势或者中期上涨的起点和结束的时间。
本书还讲解了如何通过构建的均线系统,捕捉短线爆发股和超级翻倍股。掌握了这些选股技术,普通投资者挖掘大牛股就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