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可以让孩子知道什么是“美”,也可以让孩子在感受彩色世界时不自觉地树立阳光的性格。这,就是色彩学的神奇之处!
如果,妈妈想让孩子感知到这个世界的美妙;如果,妈妈想让孩子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暖……那么,妈妈就要懂些色彩学!
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不是为了教孩子怎么完成美术课上的作业,也不是为了教孩子怎么画出艺术家的画作,只是为了能让孩子在色彩认知中感受到“美和好”!
想让宝宝徜徉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吗?
想让宝宝体会到丰富色彩的美妙吗?
你想让宝宝在感受色彩中启迪智慧吗?
那么,就尽快翻开冰馨编写的《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透过色彩教育培养宝宝的审美和性格)》吧!
拥有艺术眼光是可贵的,因为它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还能使人的一生都充满温暖的美感。而对艺术性思维的启蒙,需要从孩童的时候开始。
冰馨编写的《妈妈都要懂些色彩学(透过色彩教育培养宝宝的审美和性格)》全面地介绍了为人父母者应如何对宝宝进行色彩教育,进而锻炼孩子的思维,提升宝宝的审美。书中不仅包括色彩知识的通俗讲解,对如何让宝宝循序渐进地接触色彩也进行了生动地解析,更有很多实践游戏可供爸爸妈妈们参考。
5岁的依依快要结束幼儿园生活了,她和小伙伴们将表演舞蹈《我爱北京天安门》。妈妈准备去幼儿园给她拍一组照片,当穿着冰粉色跳舞服并化了妆的依依走到妈妈面前时,妈妈惊呆了:她的衣服颜色一跟她的皮肤极不协调,口红也十分刺目,尤其是腮红,难看极了。
依依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念小学的时候,她的班主任对妈妈说,她完全没有审美观。这话无疑刺痛了妈妈,因为依依没有任何的美学教育,而身边唯一的“美学老师”就是爷爷和奶奶。
后来,妈妈了解到,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服饰色彩特点,人的外表没有高贵和低俗之分,穿对与穿错的区别很大程度在于色彩的运用。
在古代,人就学会了从自然界的植物或矿物中提炼颜料,用于装饰服饰和用具,或者用于巫术活动中,这说明人类对鲜艳色彩的喜爱。鲜艳的色彩对比能够给人的视觉和心理带来满足。今天更是个色彩泛滥的时代。在我们的身边,形形色色的事物随处可见,五花八门的影像更是如影随形。夸张一点说,没有色彩,人们的生活就会陷入瘫痪。
但从一出生就被包围在缤纷绚丽的色彩中的我们,却很少有人细致地去体会过色彩,包括我们周围的色彩和我们服饰的色彩。面对“你喜欢什么颜色”这样的问题,你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喜欢蓝色!”或“我喜欢红色!”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色彩?色彩与美存在什么关系?什么是色彩与风格?”你可能就无法作答了,因为你从没想过色彩的运用,从没想过色彩与搭配的关系,从没想过这世界除了空气无处不在,还有一样东西也具有同样的特质,那就是色彩。
研究专家指出,从宝宝的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色彩不仅仅展现给我们某种单纯的形态,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了解宝宝情绪状态的重要捷径。因为相对形态而言,宝宝对事物的色彩更为敏感,他们纯真地享受着色彩带给他们的无限乐趣。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感情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世俗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们对色彩的忽视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现代社会中,自然界的真实物象更多地被电脑风暴和数字影像所取代。在信息的筛选过滤手段尚不完备的情况下,正确认识色彩在审美上的正负双重效应就显得尤为迫切。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性地影响着宝宝的成长。因此,无论是从根本上培养人类对世间万物的情感关怀,还是毫不夸张地说,在探索正确应对信息时代的可行性对策方面,色彩教育不可或缺。既然如此,补上色彩教育这一课,就从宝宝开始吧。
对于宝宝而言,颜色视觉智能是非常重要的。视觉启蒙关系到宝宝的认知、判断、辨识、观察及记忆等重要技能。颜色视觉智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宝宝不仅可以看得多,看得快,看得精,还可以记得准,记得牢,在成长过程中,将带来绝对的竞争优势。反之,如果颜色视觉智能发展不佳,宝宝各方面的发展将受到限带0。
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来说,多元智能的核心是八大智能,而其中视觉就占了两项,分别为:视觉空间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其他如语文智能、逻辑推理智能、人际智能等,也与视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生理科学研究发现,宝宝最重要的感觉能力就是视觉,在宝宝大脑所吸纳的全部信息中,有85%以上是通过视觉所获得的。良好的视觉能力可以使得宝宝在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能够观察细微、判断精确、分析明晰、记忆牢固、反应迅速。,从而在语言文字、书画艺术、科学研究、经营管理等各个领域取得突出的成绩,未来有可能成为文学家、书画家、科学家、管理者等。因此,视觉能力对于宝宝的未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举例来说,天文学家伽利略、青霉素发现者弗莱明、《生物进化论》作者达尔文、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伟大抽象派画家毕加索、《上帝创造亚当》的巨型室内天顶画作者米开朗基罗以及一分钟速读一千个英文字的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等人,纵观他们的成名史,无一不是因为具有优秀的颜色视觉智能,继而转化为精细的观察能力及语文阅读能力。而达文西,更是由于其超常的颜色视觉智能,而被誉为“最伟大的头脑”、“旷世奇才”,足见颜色视觉智能在人的一生中有多大的分量。P1-3
如果您家有宝宝,您最希望培养他哪方面的能力?
“识字能力。”
“认数能力。”
这是许多爸爸妈妈脱口而出的回答,其实,这也是中国爸爸妈妈的通病,他们往往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色彩。
是的,宝宝一出生便被包围在缤纷绚丽的色彩中,尽管这时的宝宝并不能分辨色彩,但在他(她)的成长过程中,色彩却是无时无处不在的。一般情况下,宝宝在四五个月后,就能够分辨色彩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对色彩的接触越来越多,对色彩的认知也越来越丰富,比如蓝的天、红的花、绿的草等等。
科学证明,宝宝的身心健康受色彩的影响,丰富的色彩刺激宝宝的神经发育,有利于宝宝的智力发展。不仅如此,色彩对宝宝的心理也有一定的影响。从宝宝对色彩的偏好中,甚至可以破解宝宝的性格密码。
细心的爸爸妈妈会发现,宝宝喜欢观察周围世界色彩的变化,并且愿意用色彩去表现自己的情绪和态度,宝宝对于色彩的认知超乎爸爸妈妈的想象。遗憾的是,中国爸爸妈妈往往忽视了对宝宝的色彩教育这一课。
今天,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个全新的育儿观念——色彩育儿,就是要帮助爸爸妈妈了解在生活中如何教育宝宝学习色彩,懂得怎样通过色彩教育培养宝宝的审美和性格。
什么是色彩育儿?
色彩育儿就是合理地使用色彩,引导宝宝感受色彩,认识色彩,辨别色彩,甚至创造色彩,从而激发宝宝的智力发展,促进宝宝的身心健康。
讲到这里,我们不妨先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您要给宝宝挑选衣服或玩具,您是根据自己的色彩喜好来决定呢,还是根据宝宝的色彩喜好呢?又有多少爸爸妈妈在给宝宝挑选衣服或玩具时,是根据宝宝的色彩喜好来决定的呢?
大多数爸爸妈妈会想当然地把自己喜欢的色彩强加在宝宝身上,认为宝宝也一定会喜欢这种色彩。殊不知,爸爸妈妈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剥夺了宝宝对色彩感官认识的机会,阻碍了宝宝的个性发展。
那么,色彩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答案是否定的。过多的色彩,可能会使宝宝陷入视觉疲劳状态,甚至失去对外界事物的兴趣。所以,有时候,过分花哨反而适得其反,恰当地使用色彩才是最科学的。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宝宝喜好的色彩也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们应该根据宝宝的年龄阶段,正确选择并运用色彩。
与此同时,爸爸妈妈还可以利用色彩对宝宝进行疗愈,调节宝宝的情绪,治疗宝宝的身体甚至心理疾病,也就是色彩干预。
那么,色彩干预又是什么呢?
色彩干预就是通过色彩来帮助调节宝宝身心上的不平衡,用色彩帮助去矫正一些宝宝偏差的行为,从而得到情绪上的安抚。
多么神奇的色彩育儿啊。
当您手捧这本书的时候,它将带您进入一个全新的育儿领域,向您展示一种崭新的育儿观念,为您传达一种别样的育儿经验。当您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您就知道了:色彩,一旦遇见,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