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选的西方流行音乐50家,是经作者从浩如烟海的音乐人中精挑细选而来的,每一个音乐人都曾有一首歌深深拔动过大家的心弦,每一篇文章都记录了我们初遇他们时的感觉,读者诸君按图索骥,就可以尽享一场视听盛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迷声(西方流行音乐50家)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作者 | 吴克诚 |
出版社 | 文汇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所选的西方流行音乐50家,是经作者从浩如烟海的音乐人中精挑细选而来的,每一个音乐人都曾有一首歌深深拔动过大家的心弦,每一篇文章都记录了我们初遇他们时的感觉,读者诸君按图索骥,就可以尽享一场视听盛宴。 内容推荐 总有那么一首歌,让你柔肠百转;总有那么一首歌,让你彻夜不眠;总有那么一首歌,让你流连忘返……纵情“声色”,热爱生活。本书所选的西方流行音乐50家,是作者从浩如烟海的音乐人中精挑细选而来,每一个音乐人都曾有一首歌深深拨动过我们的心弦,每一篇文章都记录了作者初遇他们时的感觉,读者可以按图索骥,尽享一场视听盛宴。 目录 01 凉夜 披头士 02 花面交相映 比利·霍莉黛 03 一丝不挂 弗兰克·西纳特拉 04 镜花水月 恩雅 05 暗夜里的绝世容颜 “森林物语” 06 漂泊 洛德·史都华 07 接吻与翻唱 莱昂纳多·科恩 08 锦衣 席琳·狄翁 09 一抹苍凉 “治疗”乐队 10 一口烟 麦当娜 11 春情荡漾 菲尔·柯林斯 12 低眉 昆西·琼斯 13 舞步 迈克尔·杰克逊 14 孔雀摇尾诱新欢 “猫王”艾尔维斯·普莱斯里 15 芙蓉如面柳如眉 汤尼·奥兰多 16 仿佛是昨天 约翰·丹佛 17 永夜 艾里克·克莱普顿 18 锦衣夜行 诺拉·琼斯 19 思念苦无药 平克·弗洛伊德 20 掉了一地荷尔蒙 “性手枪”乐队 21 隔世繁花 “恩格玛” 22 浮世春梦 比约克 23 月黑风高杀人夜 詹妮斯·乔普林 24 河流 “波尼-M” 25 美人迟暮 惠特尼·休斯顿 26 折翼天使 安德烈·波切利 27 清音 保罗·西蒙和加芬克 28 一碗茶 班德瑞 29 喝了口貌似寡淡的汤 埃尔顿·约翰 30 水浮花轻 伊莲娜·西嘉荷 31 呻吟着走向世界 赛尔日·甘斯布 32 茉莉花 凯丽·金 33 人不老花不败 凯伦·卡朋特 34 离歌 莎拉·布莱曼 35 流霜 伊迪斯·皮亚芙 36 半支烟 “涅槃” 37 栀子花开正少年 “枪与玫瑰”乐队 38 老骥伏枥 “齐柏林飞艇”乐队 39 十二月里的幽暗之花 “迷星” 40 左旧爱,右新欢 多莉·帕顿 41 清欢 古斯塔沃·桑托拉拉 42 时光一去不回头 弗兰克·莱恩 43 潘安扮成猪八戒 玛丽莲·曼森 44 一掌拍死一头驴 艾里斯·库珀 45 披着一张“哥特”的皮 “滚石”乐队 46 破空之箭 蒂娜·特纳 47 织梦 鲍勃·迪伦 48 忆魂箫 雅尼 49 灵魂在歌唱 雷·查尔斯 50 弦外之音 爱尔兰画眉 试读章节 花面交相映——比利·霍莉黛 《水浒传》里的男人,最旖旎的莫过于浪子燕青,他遍体刺着花绣,“却似玉柱亭上铺着软翠”,连阅尽男色的李师师见了,心内也为之春潮涌动,禁不住就“把尖尖玉手,便摸他身上”……不但卖相好,身手也利索,空中射雁,箭箭不空,百步穿杨,箭到物落,真是一等一的硬通货。可惜他是个臭男人,如果变身成女子,一定也是其中的尖端产品,可以像古希腊的美女海伦那样做战争引信——想当年海伦引出一段“木马计”,我泱泱大宋的变身女子引出一段“木牛计”应该也不会有问题。金融危机时期,我等这样的小户人家吃不起肥甘,倒可以拿这些不用花钱的“马”“牛”们当嚼果来望悔止渴。 燕青最旖旎之处是在头上,施耐庵是这样总结的:“腰间斜插名人扇,鬓畔常簪四季花。”京戏里,他的梁山兄弟李逵鬓边也戴花,拿去参加“鲜花插在牛粪上样本大赛”,第一名保证没人跟他争。宋江头上是不是常戴花施耐庵没卣说,不过我以为他那样的半软柿子,戴不如不戴,他一戴,雌风一下子会压到雄风,倒好,做倚门卖笑的小白脸能省却额外化妆的香粉钱。 时下的花样美男们头上戴花的我也没有见过,不过估计很少有人敢斗胆示范,因为花样美男们大都美得娇滴滴,花一上头扑面,苟延残喘的一点阳刚之气怕也要被花同化掉,从头到脚,阴风习习。对见多识广又不老眼昏花的人倒也没什么,苦的是没有经过大风大浪又知书达理的幼儿园小朋友,马路上乍遇这么个人,真要为叫“哥哥”还是“姐姐”憋成下蛋鸡。只有燕青这样内外双修的酷男子头上才担得住花,内功心法稍有逊色,瞬间就会被花去了势,不知是他戴花还是花戴他。 戴花的男子我没有见过,衔花的男子倒见过一个,是在日本摄影家细江英公的摄影集《蔷薇刑》里,被摄之人是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其时三岛由纪夫已出版了《假面的告白》《禁色》《金阁寺》等作品,如日中天,细江英公则刚出炉。初生牛犊却颐指气使,他指挥着山中老虎,叫他扮吊死鬼他就扮吊死鬼,叫他脱裤子他就脱裤子。 三岛由纪夫衔花的照片是《蔷薇刑》第32号作品,照片上的三岛由纪夫鼻子英挺,雄壮巍峨的气势超过小巧的富士山。裸露的肌肤凹凸有致且闪着雄性的光泽,把颈上的闪光项链比得黯然失色。眉毛浓黑如泼墨,一看就是由精兵强将组成,不是临时撮合的散兵游勇。眉毛下的眼睛深邃有杀气,仿佛里面有万千条机枪同时向外面扫射,如此有杀伤力的目光,恐怕能让怨妇当场吐血。幸好口正中衔上一朵花,花一出场,就像两军阵前天降个美人,雄性气息一下子淡去三分,整幅照片被烘托得暧昧,有了三分迷离气息。 像细江英公这样把花与男子配型成功的例子不多,因为花的气质毕竟偏阴性,跟女子才气场相合:《哈姆雷特》里,为爱疯狂的奥菲利亚独坐簪花的那一瞬,疯癫的心性霎时沉静下来;希腊神话里,凝脂点漆的水妖一簪花越发动人,陪赫拉克勒斯寻找金羊毛的许拉斯被人家一拉,立马就留了下来。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女子都能把花戴出风情,有时是人抬花,有时是花抬人,花人合一的也有,比如比利·霍莉黛(Billie Holiday)。比利·霍莉黛是美国爵士界第一位流行巨星,和艾拉菲茨·杰拉德、萨拉·沃恩并称为三大爵士女伶。她一生都在逆水行舟:出生不久就被生父抛弃,之后转到亲戚手里遭受折磨,十岁时遭强暴,为生活所迫还做过雏妓。18岁进入爵士界,因为是黑人,所以只能唱白人歌手不要的二流货。无人可以依靠的她只好去依靠酒精与毒品。婚姻失败,两度入狱,赚的钱又被合伙入席卷而去,最后事业也从奥林匹亚山尖尖跌到马里亚纳海沟底——1958年她出版了最后一张叫做《绸缎女士》的专辑,由于酒精和毒品的双向夹击,43岁的嗓音听来像百岁祖母用的那口老锅,每一个音都像发自一堆破铜烂铁…… 与比利·霍莉黛灵肉合一的花是栀子花。她留有许多头戴栀子花的照片,其中有一张还戴了两朵:两朵栀子花翩然如蝶,她穿黑衣,戴明晃晃的戒指与耳饰,以手托腮,朱唇轻启,正好露出皓齿,皓齿、明眸与栀子花上下呼应,这个传奇女子的无边风情便倾泻而出。她给我印象最深的歌是录制于1939年的《神秘的果实》(Strange Fruit)。这首歌取材于18世纪中期的美国历史,当时庄园主可以任意处置黑奴,黑奴被吊在橡树上鞭打,从远处看去就像吊在风中的一颗颗神秘果实。比利·霍莉黛的嗓音低沉,仿佛有风中的游魂附身,借她喑哑的声线来细诉从前。 1959年7月17日,有藏毒嫌疑的比利·霍莉黛被监视的警察发现死在家中,年仅44岁——一定是上帝造她时想起2009年的全球经济形势分了神,要不仁慈的主怎么忍心造出这样的人…… P16-18 序言 像我这样掉片树叶也怕打破头的人,写下这个题目,心里一直惴惴不安,一则担心某些神经过敏的人以为这是一部少儿不宜之作,二则担心那些不明就里的所谓“正人君子”一见这题目当场气得吐狗血,所以且容我先在这里当一回碎嘴婆婆,将声色的意思解释清楚——所谓的“声”,指的是音乐;所谓“色”,指的是绘画、摄影等与视觉相关的艺术。本书所选的“声色”,都已经类似“风化委员会”的官员拿着标尺一一量过,他们可都是天生的火眼金睛,我对天发誓,我可不敢在他们面前越雷池半步。而且此书中的“声色”,都是经过岁月淘洗后的经典,既合老年人软糯的牙口,也点得着年轻人的血,黄口小儿也可捧一册乱翻,放心,绿色食品,没有污染。 本书所选的西方流行音乐50家,是经我从浩如烟海的音乐人中精挑细选而来,每一个音乐人都曾有一首歌深深拔动过我的心弦,每一篇文章都记录了我初遇他们时的感觉,读者诸君按图索骥,就可以尽享一场视听盛宴。他们的歌曲,虽然脾性大不一样,但都贴心贴肺,不痛快的时候可以搂着它们的脖子哭一场。多少个深夜里,我与它们耳鬓厮磨,不知不觉就缠绵到了天亮,所以,定力差的人最好不要买回去读,免得因贪恋与其中某首歌的一夕之欢,影响第二天的精力换老板的臭骂。 还有一点也须与读者诸君说个明白:虽说打开本书就进入了声色场,但不要忘了最大的声色场是生活。年轻时血热,看到不平事就想捋袖子,待年岁渐长,慢慢地就会与生活握手言和——比如你可能也见识过这样的女士。徐娘半老,风韵无存,见了上司像苍蝇见了血,“啪”地一声就贴上去,添油加醋地说些同事间的芝麻谷子。见了上司当婊子,见了同事马上又摇身立牌坊。我从前遇到这样的两面三刀会嗤之以鼻,现在却已学会了欣赏:生得人身,偏要返祖去做鸡狗,这真好!正因为有了鸡飞狗跳,这世界才变得有声有色。如果满世界都是一个棋子里出来的好人,世界会变得多么无趣。所以面对鸡飞狗跳,不但不再捋袖子,还要在心底祈求上帝赏赐她一根尾巴,那样的话,不但可以看到她送秋秋波,还能观赏她摇屁股。总之,最大的声色场是生活,本书只是个象牙塔,我是担心象牙塔里的风光过于香艳,有些人一见后会沉溺其中不再扬帆远航,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是捡了小声色,丢了大声色。特此声明,谁如果将来控告我引他误入歧途,恕我不能到庭担责。 我还要在这里絮叨一下本书的成书过程。这本书的写作,说来完全是机缘巧合。先是我的朋友在百度上的“吴克诚”吧里贴了一些音乐,这些音乐勾起了我对往昔的回忆,恰好《厦门晚报》的萧春雷先生打电话来约专栏稿,我此前曾在《三湘都市报》、《山西晚报》开过“影音”专栏,便又粉墨登场,重新开锣。承蒙各位编辑的厚爱,《西安晚报》、《济南时报》、《合肥晚报》、《太原晚报》、上海的《青年报》、《姑苏晚报》等报都以专栏的形式刊发过,没想到这个专栏还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写作过程中,脑海里不断有灵光显现,不久便又在北京《竞报》、《华商报》、《苏州日报》、《杭州日报》等报开设了世界经典摄影专栏……谢谢王小波、张于红、杨江波、周怡倩、萧春雷、商臻、傅晓玉、臧文涛、管萍、廖且为诸君,没有你们,这本书只是南柯一梦,是你们的厚爱,助我的梦想终成现实。还要感谢文汇出版社北京分社、北京文汇天下文化传媒公司的张万文先生,他的拍板,促使这本书最后降生。难能可贵的是,里面的图文设计,跟我想像中的严丝合缝,我从心底里喜欢这个散发着奶香的孩子——喜欢它红扑扑的小脸,也喜欢它臭烘烘的小脚丫子。 我要把这本书献给我的妈妈张秀桂,我对艺术的爱好全部来自于她的言传身教。她是个喜欢唱歌的人,有时做着饭,也会不自觉地唱起来。“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九九艳阳天……”这些歌谣,都是妈妈教会我的。在夏夜的月光里,或者冬日的炉火旁,妈妈曾为我唱的那些歌,是我心中最美的旋律。这是我妈妈年轻时的照片,现在虽然她已不再年轻,但在我的心里,她永远是美丽的。我要借这本书的一角告诉她我爱她,祝她健康长寿!——也祝我们的妈妈都健康长寿! 最后我要感谢你——拿起这本书的朋友,你最终带走它也好,拂袖而去也没有关系,请一定带上我最诚挚的祝福——祝你一路顺风!祝你生活得有声有色! 吴克诚 2009年12月8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